今年參加高考的人最晚也應該算是95後了,這樣的同學已經被稱為互聯網的數字原住民。雖然如今 中國的城鄉差距依然很大,但互聯網基本上是他們生活的底色,恐怕已沒有多少爭議。不過悲催的是,出題的卻幾乎是他們的爸媽一代甚至更為古老的人,這就決定 了作文題一如既往地向“考古學”方向發展的一貫特質。出題者的知識結構及認知水平“進化”得比較慢,要麽玩胡濫抒情,或者熬勵誌雞湯,要麽嗨道德大棒,套 路老得都已經是出題者“爺爺”的地步了。但他們就是不從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而來,心怕出些考生喜歡寫的題目而顯得不高大上。
至 於說浙江作文“文章和人品”,是馬伊俐最有發言權,天津“範兒”李晨最能寫的吐嘈,那就不是“考古學家”所能了解的了,因為這實在是屬於很有現實責任感的 “難題”。 直言之,高考作文題被吐嘈,除深浸官方意識形態、非黑即白思維外,最主要的是迅速變化的互聯網原住民考者,與“古老”的出題者知識及視野進化很慢的矛盾所 致——重慶題、新課標I等來自互聯網,但還是傳統出題思路——題目不接地氣,沒有想像力,不講究思維與邏輯訓練,與閱卷者的能力及標準很少被討論,更沒有 相應的數據統計加以研究,無法明示予人。
命題 作文最為剛性,即叫你寫什麽就隻能寫什麽,因為很多命題作文沒有選擇餘地。當然除非你能將命題作文,出成沒有唯一答案的、類似國外高考的問題型作文,但這 種題目在中國大陸高考作文裏幾乎還沒有出現過。話題作文,因為不敢觸碰現實話題,大多杜撰。杜撰時呢又害怕“政治不正確”,觸及意識形態紅線,所以話題作 文,就容易造假。這就像我們不少課文,為了教化效果,而不惜造假一樣。關於這一點,郭初陽、蔡朝陽等撰寫的《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裏,有非常仔細 的研判。虛假的語文課與大而空的作文題目,是互相支撐的。今年所有十六道題中,如細分 一下的話,隻有廣東、北京、浙江三省市的考題,沒有在前提或者最後要求中,提到依據“材料”寫作文,但把它們歸於材料作文也沒有什麽不可以。材料作文看上 去比話題作文,好像更容易讓學生據實發揮。因為材料俯拾即是,而且可以選生動活潑,讓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但中國的作文命題者和許多老師有一樣的心態,就是 不把學生考倒,乃至考得垂頭喪氣,他就沒有成就感。這樣的心態,當然也是其來有自。那就是出於對知識權威的維護,展示的是師道尊嚴之類不平等的心態。話題 作文與材料作文相對於命題作文在某種程度上的活絡,會被以上桎梏所破壞。
(資料圖:高考標語)
不 特此也,話題材料本身就有很大問題,如今年安徽的“蝴蝶的翅膀無顏色”,據“果殼網”的科學研究者們指出,這有很大問題。出現這種問題,起自於命題者不懂 科學。不懂科學也就罷了,還來源於他們的懶惰與輕信。懶惰是不查相關資料,不請示相關學科的研究者,輕信是因為這是一則來源於上海《文匯報》的一則新聞。 他們或許會想,新聞記者采寫的,又上了《文匯報》這樣的大報,大抵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去 年遼寧省高考作文給了一則關於科技方麵的材料,其要求為“請根據材料寫一篇作文,題材不限”,這明顯是把體裁與題材給弄混了。但指出來後,也沒有任何出題 者出來為這樣的錯誤負責並道歉。今年安徽省的出題者犯了這樣的錯誤,不知是否有人出來為這樣的錯誤向考生道歉?一個不負責任的出題者,來源於教育裏沒有負 責任的機製與意識,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有不少人沒有責任意識就不奇怪了。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很多學生考上大學後,為何要混日子了。
十 六道高考作文題中,有新課標II、天津、安徽、福建、湖北、廣東、重慶、四川八道作文題,被要求“不得抄襲,不得套作”,占了百分之五十。這個比例是不是 曆年來最高的,因時間緊迫未曾做過溯往的對比,不敢妄說。但這麽高的“特殊”要求,很多人看了並不思考這背後意味著什麽?是不是大家已經麻木到視此為正常 了呢?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
如 說抄襲成風並不讓人意外的話,那麽不得“套作”又是怎麽回事呢?如抄襲是連核心內容與人物事件,都照搬不誤的話,那麽“套作”就應該是換了詞句、換了一種 說法的模仿。古代科考中熟讀四書五經固然是必修課,但爛熟大家製藝、曆科程墨,也是絕對少不了的功夫。背功好的人,甚至能背誦一些八股製藝名篇,以備考時 之需。因為古代科考出題範圍比較窄,教材變化慢,出題類似的情況難免會有,這就給套作之誕生,帶來了應考的市場。
如 果說古代科考者套作,你還能想得通的話,那麽在如今信息爆炸,出題完全可以減少雷同的情況下,為何還要警惕“套作”呢?套作其實與互聯網興起的這個大數據 時代,有相當的關聯。因為我們高考作文的出題者的呆板,以及出題時內心的自我審查比較嚴,故在題目類型、內容乃至材料、話題上,都可能出現一定的類似,出 現套作的情形所在多有。更好玩的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興起,考生、家長、教師乃至一些教育培訓公司,可以把幾十年的高考題,做題型、內容乃至材料、話題 等方麵的數據分析,從而猜出高考作文的走向,甚至原封不動地猜中作文考題本身。出題視野及風格不改變的話,被猜中考題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按 理講,一個出題範圍較狹窄,一個出題範圍比較寬廣,為何古今中國都流行套作呢?殆因作文的程式化一直是中國考試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緣故。八股的起程轉合, 發展成新聞便是標題、導語、正文、結尾,而當今作文俗稱鳳頭豬肚豹尾,這就使得社會急劇變遷後的古今考試,依舊在這一點上能“銜接”千載。
那 怎麽破解這個問題呢?世界各地都有作文考試,隨舉幾例如SAT的考題有“人們都不敢站出來反對權威,權威是個人、團體或政府?”,法國考題有“我們是否應 該為追求幸福而窮盡一切手段?”台灣考題有“自由與自律”等。像這樣的作文考題必須經過自己的思考,有較強的現實感知與邏輯能力,才能寫出像樣的作文來, 其被套作的可能性就會下降。這樣的題,靠俗濫的非比句,不著邊際的比喻,誇大的抒情,是完全不會得高分的。
今 年出題人思維之“古老”,似乎已成不少人都有的共識,但哪個省份所出之題古怪僵化,卻並沒有共同的標準。網上有個沒給出任何分析理由的文章《網友總結中國 高考作文難度排行榜》,隻是將各省作文分為簡單模式(北京、上海、天津、青海、西藏、甘肅、貴州、內蒙、新疆、寧夏、吉林、黑龍江、雲南、廣西、遼寧、海 南),一般模式(福建、重慶、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陝西),困難模式(安徽、山東、四川、廣東),噩夢模式(浙江、湖北、湖南),地獄模式(江蘇), 共五種模式。
簡言之,除了各省自主命題標示得非常明白的外,新課標I屬於簡單模式,新 課標II屬於一般模式,可能在這些吐嘈的人看來難度不大。江蘇卷進入地獄模式,大抵在於談“智慧”這種空洞的題目,於學生來說不好寫。湖南的“大樹”、湖 北的泉水與噴泉,均容易寫成勵誌的心靈雞湯,不知是不是這種大路貨情況,被網友視為噩夢模式。安徽題出錯,山東題偏是不是讓他們覺得困難?福建的“路”題 型熟悉,重慶的“等待”一看就知道要歌頌什麽,是不是被稱為一般模式的原因呢?至於說北京試題,被視為簡單,殆因學生們感覺到寫與英雄過一天,以及靈魂深 處的熱愛,這種假大空的題目,容易上手,毋須思考即可立就之故吧。
但網友們把女兒舉報 父親違章之作文,視為一般模式,覺得它沒有寫作困難,讓我們來展開說一下這裏麵包含著一種什麽樣的心態。網易教育頻道,設立了幾個讓網友參與評議今年高考 作文的項目,分別是2015年高考作文最奇葩、最有爭議、最沒有創新、最坑爹的四個選項,“女兒舉報老爸”當之無愧均得了第一。一方麵網友覺得它沒有寫作 難度,另一方麵又覺得這題目奇葩、坑爹、有爭議、沒創新,意思說寫起來沒難度,但題目卻非常沒有意思。
不 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這道題沒有意思,至少一些語文老師包括其中的佼佼者如陝西楊林柯、上海餘黨緒,都在接受采訪或是文章中表達了對這道題目的肯定。他們 認為這放棄傳統孝道,顧及了公德,是表彰與訓練公民成長很好的題目。他們認為“親親相隱”與現代公德相悖的時候,應該舍前者而就後者。當然也有人從傳統孝 道的角度來看,認為爸爸有錯不應該舉報。我認為楊、餘二位的見識不可謂不用心良苦,也算是看到了此題對培養現代公民所起的作用,但他們把問題想簡單了。
為 什麽說想簡單了呢?四九年後法律上製訂的包庇(窩藏)罪,不僅使得“親親相隱,直在其中”的傳統道德乃至法律秩序受到破壞,更使得大義滅親在宣傳上,占領 著道德製高點。這與向組織靠攏(交心),與父母劃清界線,一起成了公權力破壞家庭私權利,最重要的利器。後來的農村人民公社和城市的單位製,都是部分上繳 家庭權利,使得家庭應有的部分功能受損。才出現了父母們成為工作狂,而致親人受損乃至孩子沒得到應有的照拂,沒得到良好的親情陪伴——這一點隻要你讀過王 朔母親薛來鳳的《一家人》,並察知王朔與她的關係,你就不難從中偵知過去六十年來,民眾家庭生活受損之一斑——可惜的是,很多搞教育的人看不到這點,這是 非常令人遺憾的。
就作文材料來說,這個父親固執到威脅他自己及女兒的生命安全,女孩子 的具體處置並無不妥。因為這叫做可見的危險,必須以生命為要,應立即終止其危險行為。問題可能出在警方官微的推廣與表揚上麵,這樣的倡導,使得一出現此 事,親人之間就可能以舉報為正確選擇的選項上。如此會形成公權力對家庭親情的“上繳”,這樣的做法,與五十年代以來的一係列做法,其骨子裏有難以否認的相 似之處。也就是說,楊、餘二位認為此舉對彰顯公民公德有好處,但在我看來,可能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卻是跳蚤,也就是公權力對自身權力的擴大,從而侵害民 眾權利。換言之,楊、餘二位的觀點,可能更對出題者的胃口,倘使學生中有像我這樣的擔憂,其文章又能夠自圓其說、邏輯自洽的話,能否得到與他們看法一樣相 同的重視,不相下上的分數,那是很難說的。
舉報父親違章這一作文題出來後,就有人在新 浪微博裏人肉出其原型——名為“愛心菇娘”的人來,加以羞辱。很多自稱考生的人,也加入了質疑和謾罵的行列。這說明保護自己生命,並且阻止傷害他人的公民 責任,並沒有被更多的人意識到。同時,也沒有人意識到出這種題帶來的,如我所說的某種意義的負作用。這道題非常令人糾結,不應該有標準答案,但閱卷者做好 了接受多元觀念的準備沒有?如果沒有的話,那麽對發表與出題者觀點不相同的人,就是不公平的。很多時候,我們生活中的情形與高考作文題一樣,有很多或明或 暗的衝突,不是非黑即白。讓我想起一道著名的SAT作文題——“來說說我們的愚蠢”,我們應該用這種高度自審的態度來對待生活,乃至一道作文題。因為誠如 蘇格拉底所說,未經審視過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