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塵埃淹沒了無數人類文明,戰亂歲月和天災人禍致使無數的華夏瑰寶、國之重器流失散落到了海外。這些古老文物的光芒,卻吸引了無數中外 收藏家借著這些光芒,去探尋華夏文明的輝煌軌跡。眾多海內外華人心係中國文物,他們經曆重重困難,甚至不惜用巨資回購,隻為讓國寶“回家”。他們盼著, “讓這些來自祖國的文物返回故國家園。”
北京首都機場,"轟隆隆"的行李運輸帶還在轉,等待的旅客中隻剩下招思虹。
這位身材瘦小的中年婦女,雙眉打成死結,嘴唇抿成一條線,鏡片後的眼睛,像釘子一樣,盯在運輸帶出口。一隻大箱子最後吐出,她箭步上前,一把抓住那隻比她人還魁梧的箱子,拖下運輸帶……
此時,在航站樓國際到達出口外,來自中國國家圖書館等機構的工作人員,正焦急等待著招思虹和這箱子的出現。箱子裏裝著的,全是文物。
招思虹,舊金山華文報刊專欄女作家,從小癡迷文物收藏。2006年起,她開始致力於收集散落在美國各地、與中國有關的各類文物文獻,設法運到中國。
"金山之路讀者慈善團隊"、美國華人收藏協會,數百華人華僑是她的後援團。
從舊金山到北京,直線距離9000多公裏。在過去7年裏,她往返太平洋兩岸數十趟,螞蟻搬家式運到中國的文物文獻,超過4000件。
招思虹說:"我們必須給後人留下一些白紙黑字、實實在在的東西,講到曆史時,不是口頭講故事,而是拿得出曆史留下的東西。"
而讓這些曆史證據,從藏家手中運到中國,並非飛行12小時,搬幾趟箱子那般容易。
文物,從祖國來到故國去
"曆史的塵埃淹沒了無數人類文明,戰亂歲月和天災人禍致使無數的華夏瑰寶、國之重器流失散落到了海外。筆者涉足收藏界方發現,美國舊金山竟然是收藏著大量中國古董文物的一個重鎮……"
2005年4月28日,中國報紙《參考消息》特刊上,刊登《舊金山華人話海外文物回歸》一文,呼籲海內外華人,共同促成流落在海外的中國國寶,回歸中國。
此文作者,便是招思虹。
"我以前僅僅是文物收藏愛好者。從那一刻,我有了挖掘文物從海外回歸的意識。"
她所指的那一刻,是2002年中國"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啟動,"國寶回歸"開始成為舊金山僑界和收藏界的熱議話題。
2004年,招思虹向廣州中山圖書館,捐贈了一枚父親留給她、珍藏半世紀的郵票。她在美國收集海外文物、向中國搬運的事業,也由此起步。
在全美國尋寶、收集文物,靠的不是招思虹一個人,主力軍是她的"金山之路讀者慈善團隊"。這個團隊中的數百人,來自舊金山、紐約,也來自大洋彼岸的北京、廣州。
1998年後,招思虹在報刊上發表的專欄文章,先後兩次集結成書出版,取名《金山之路》,文中記載了大量中國移民在美國的生活以及悲歡離合的真實故事。她的粉絲團隊也就此組建形成。"大家都樂於為公益做點事,帶出點正能量。"
【僑報記者王山北京報道】中國民間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現實處境不是電影《十二生肖》——沒人做到像成龍一樣穿著渾身長滿滑輪的格鬥服,穿梭在槍林彈雨間,與彪形大漢格鬥,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圓明園十二獸首一一"弄"到手,最後完璧歸趙獻給中國。
相反,它更像是一隻困獸。
因有現行國際公約,改革開放後走私出境的中國文物,一直由中國政府官方出麵追索。
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在這一百餘年的屈辱中國史上,被西方列強強取豪奪、非法運出境的文物,才是中國民間力量追索的目標。
圓明園十二獸首,首當其衝。然而,力量薄弱,又缺乏國際法依據,民間追索困難重重。
2002年10月,民間組織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成立,中國民間有組織追索流失海外文物邁入元年。
11年來,經這支有中國文化部官方背景的團隊之手,促成的流失海外文物回歸中國,不足10例,且均為愛國收藏人士斥巨資購回,無一是原持有人主動捐贈,或通過司法途徑追索回。
這種高成本的愛國,恰巧被文物持有者和拍賣行們吃準。他們抓住這道脈門,將文物哄抬至天價。憤怒的中國民間追索者斥之為"敲詐",卻也無可奈何。
中國民間追索,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然而,回顧這11年,正是因為中國民間有這隻力量虎視眈眈,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才不至於像過去一般,堂而皇之地在市場上露麵、流通。
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兔首。
盡管外界對皮諾家族此舉的用意眾說紛紜,但能有此結果,中國民間追索者們,也算盡過一份力。
體弱的民間追索
2013年5月,北京安定門外,中國商務出版社的大院內,在那氣派的中式大屋頂大樓對麵,有一幢二層小樓。
這裏是"國寶工程公益基金"的辦公地,對於中國大陸民眾而言,在這棟樓裏辦公的另一個機構更有名——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國寶檔案》欄目組。
一個二層,《國寶檔案》欄目組的辦公室占去大半,隻有一間辦公室是屬於國寶工程公益基金,包括總幹事牛憲鋒。
所謂"總幹事",相當於是所有的事兒都歸他一人幹。
牛憲鋒的辦公室裏,淩亂堆著落著灰的書籍材料,唯獨見不到國寶。
但別小覷這個民間組織和牛憲鋒,2011年更為現用名之前,"國寶工程公益基金"便叫"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
11年來,牛憲鋒一直在此供職。他和這個組織,見證了中國民間力量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幾乎所有事件。
中國著名地產商保利集團、澳門賭王何鴻燊等,都曾與他們有過親密合作,並促成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多個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的回歸。
他們還曾是大英博物館、巴黎盧浮宮、紐約大都會等博物館的眼中釘,蘇富比、佳士得等知名拍賣公司的肉中刺。
但他們仍缺資源、缺資金,牛憲鋒本人的晚餐,也僅是兩杯二鍋頭、一碗茄丁打鹵麵。
名字的變更,亦體現出這個民間組織工作重點的變化,也是中國民間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現狀體現: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太難,做點公益更實際。
而從2003年從事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法律課題研究至今的劉洋律師,也麵臨困境。
2009年,他牽頭籌建"全球國寶追索組織誌願者聯盟",並在西班牙馬德裏召集30多名華人律師組建"全球華人律師聯盟"。4年過去,他麵臨無上級 掛靠單位,自建民間組織無法正式掛牌成立的窘境。此外,他想在北京設立一個"全球華人律師聯盟"辦公聯絡點,但至今未找到一個公益人士,願意讚助一間辦公 室。
他甚至憤慨:"許多中國商人圈喊愛國、支持國寶回歸,都是耍耍嘴皮而已。"
【僑報特約記者萬依5月16日北京報道】進入5月份,中國大陸各大拍賣行的春季拍賣會紮堆登場。
據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學軍向記者介紹,目前在大陸藝術品拍賣市場中,有20%至30%是海外回流文物,拍賣市場掀起的海外文物回流潮持續 走高。但經過20餘年的海外"淘寶",散落在海外民間的好文物越來越少,許多國寶級的文物依然被安放於歐美大收藏家的莊園或博物館裏。
海外回流文物市場熱度不減
廣東省中山市五覺齋的主人鄭華星自稱收藏界的一位"新手",他從2011年開始收藏文物,迄今已收藏了一兩百件藏品。巧合的是,他收藏的第一件文物便是自海外回流而來,那是一件明朝早期楠木漆金的木雕觀音,當時的拍賣價格是1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
這件藏品自1920年便被收藏於英國倫敦一個貴族的城堡裏,幾年前該城堡的主人將佛像拿來拍賣。競拍到手後,鄭華星對該佛像很是喜愛。後來,有台灣收藏家願意出4000萬台幣(約800多萬人民幣)的高價購買,但遭到了鄭華星的拒絕,"我太喜歡了,堅決不賣。"
鄭華星對該藏品鍾愛有加的原因,除了它本身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之外,還因為,該佛像保存完好,傳承脈絡清晰。因此,鄭華星擁有的藏品中,大部分都是海外回流文物。
"而'傳承脈絡清晰、造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正是很多收藏家熱衷於海外回流文物的原因之一。"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如是說。
"海外文物回流,是曆史遺留問題,同時也是現實的需要。"華辰董事長甘學軍向記者分析,一百多年以來中國有非常多文物流失到海外,解放後中國亦關閉 了文物市場,中國文物繼續流失到海外。"至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陸藝術品拍賣市場興起後,國內文物便供不應求,開始出現海外文物回流的現 象。"
海外回流文物價格持續飆高
公開資料顯示,自中國藝術品在國際拍賣市場走俏後,成交價每年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速度增長。中國藝術品屢屢拍賣出的天價令人瞠目結舌。2010年 11月,在英國的一個小拍賣行裏,清乾隆粉彩"吉慶有餘"轉心瓶以5.5億元的天價刷新全球中國藝術品拍賣紀錄。2011年紐約蘇富比春拍上,一件民國的 瓷瓶以1.2億元高價成交。緊隨其後,香港蘇富比春拍,出現"史上最貴估價花瓶"——乾隆禦製琺琅彩題詩"錦雞花石"圖終以2億港元售出。
躋身中國拍賣市場20年的甘學軍親眼見證著海外回流文物價格的節節攀升。"上世紀90年代,流傳海外的文物最初向大陸回流時價格並不高,賣家也不太懂市場。隨著大陸市場快速發展起來,大陸市場需求旺盛,加之專業機構的運作,使得海外回流文物的價格連番遞增。"
海外文物征集:"好東西越來越少"
嘉德、保利、華辰、匡時等大陸知名拍賣公司,上世紀90年代最開始拍賣海外回流文物時,多是從港澳台同胞、東南亞的華僑華人中回購而來的。
"現在好東西越來越少了",經過20餘年的海外"淘寶",散落於海外民間的寶物越趨減少,海外征集工作越來越困難。甘學軍和董國強都看到了這樣的一個趨 勢。"民間收藏的平均質量本來就很低,好東西很快就會被淘光。"甘學軍告訴記者,現在許多國寶級文物都掌握在歐美大收藏家手中,不勝枚舉。未來中國的拍賣 公司需要加強運作能力和活動能力,爭取接觸更廣泛的人群,回流更多中華文物。
濫竽充數
女史箴圖》唐代的摹本。神韻最接近顧愷之的原畫,因而被後人奉為經典摹本。它曾被許多文人墨客收藏過。畫麵上可以看到項子京題記,唐弘文館“弘文之印”。還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女史箴》詞句11行。
畫本身及裝裱部分壓有宋、金、明、清內府藏印,及明清曆代收藏者的私人鑒藏印。
可惜的是,為減少開卷,大英博物館將《女史箴圖》攔腰裁為兩截,裱在板上懸掛。由於《女史箴圖》更適合平放而非懸掛,已經出現了掉渣情況。
另外,由於相關知識的欠缺,與大量其它的書畫一樣,《女史箴圖》在重裱時由館方以日式裝裱取代。由此,明清時期文人留下的題跋都被殘忍無情地裁剪下來,形成了曆史斷層。
大英博物館對於《女史箴圖》的裝裱被其稱為“日式折屏手法”。應用了“日式折屏手法”的《女史箴圖》自入藏大英博物館至今約百年,已經能夠看到明顯的開裂與掉粉的“病征”。海內外藝術史學者與文物保護人士對此基本都持否定態度,對文物受到傷害無不表示遺憾。
此種裝裱與保護古代書畫的做法,在中國的博物館並未有所發現。將中國古代書畫割裂成幾個部分並且裝裱在木板上的做法,無論是在上浦博物館,還是帝都故宮博物院或台.北故宮博物院都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英國人按照西方的形式來對這個作品進行了改造。按照處理油畫的方法。把這個《女史箴圖》一段一段就截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