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1977年高考的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兒

(2015-04-11 14:59:10) 下一個

   1977年冬天,中國關閉了11年的高考閘門終於再次開啟,570萬名考生如過江之鯽般地湧向考場。這是共和國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這年的高考,積聚了太多的期望,這是一個民族對知識的渴求,是一個國家的時代拐點。

 多年來,這一“國考”深刻影響了3千餘萬人的命運,也深刻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在成就國家中流砥柱的同時,也塑造了新的社會現實。

  1977年5月24日,第三次複出的鄧小平發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講話,暗示著被廢除了10年的高考有重新開科的可能。

  經過44天的爭論,當年10月,教育部終於拿出可行性方案: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

  當年冬,500多萬從十五、六歲到三十六歲的應考者湧進考場,在中斷了十年後,大學的車輪重新滾動。

  翌年,招生車輪加速轉動,春、秋兩季,各開一科。

1977年,有一些數據表明,中國在世界領域的競爭中,比曆史上的許多時刻大大退步了。在明朝鼎盛時期,有學者估計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占據了世界 的1/5。在辛亥革命的時候,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世界的4%,而1977年,擁有世界1/5人口的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僅為世界的2%。

  可以直接體現國力衰微的一個細節是,1977年恢複高考後,由於報考人數過多,造成印刷試卷的紙張不足,最後,由中共中央拍板,調用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紙張。

1977年7月,第三次複出的鄧小平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複出不到一個月,鄧小平就抓住機會,提出了恢複高考的決議。

  此前,已有很多細節表現出鄧小平對於恢複高考的決心。1977年5月24日,鄧小平發表了著名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講話,針對11大提出 的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說,“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

  1977年8月4日,那本來隻是一次普通的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與會的教授包括吳文俊、鄒承魯、王大珩、周培源、蘇步青等名師,還有時任教育 部部長的劉西堯。與會者開始並不知道鄧小平要來參會,後來,他們發現鄧小平幾乎每場必到,基本上都是坐在那裏認真地聽大家的發言,很少插話。會議開始時, 大家發言都很謹慎,但談了兩天後,談話口子越來越大,很快就變成對“推薦製”的批判。清華大學教授說,推薦來的學生,許多人甚至還要補習初中甚至小學的基 礎課程。鄧小平說,那就不要叫大學了,改成清華中學好了。時為武漢大學副教授的查全性舉手發言,提出在當年就恢複高考,這個建議立刻得到與會科學家的一致 讚同。

  鄧小平問:“今年是不是來不及改了?”情緒激昂的專家們說,“今年改還來得及,最多晚一點。”鄧小平說:“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過來。”

曆史,無法倒轉,也無法假設,留存的隻能是唏噓,還有感慨。

  1977年的全國高考,是特殊年代舉行的特殊考試,它創下了幾個之最:

  一、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全國首次恢複的高考。1966年文化大革命興起,廢除了高考製度,1971年起實行推薦工農兵學員上大學的做法。1977年重新恢複全國高考,並延續至今。

  二、準備時間最短、最倉促的一次全國高考。1977年10月中下旬公布全國首次恢複高考的消息,12月10日至12日正式考試。1977級新生於1978年2月入學。

  三、競爭最激烈的一次全國高考。1977年全國總共有570多萬名考生,拚搏27萬多個錄取名額,錄取比例為29∶1,約4.8%,真正是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可謂空前絕後。

  四、考生來自社會各界最多的一次高考。當年的考生來自工廠、農村、部隊、機關、學校等各行各業,年齡最大的是1966年高三畢業生,最小的是1977年初中應屆畢業生,年齡跨度10餘歲。我所在的1977級班級,出現了叔叔與侄子成為大學同窗的“奇觀”。

  五、由各省市自治區單獨命題的一次高考。如我經曆的遼寧省高考,文科考政治、語文、數學和史地(曆史、地理一張考卷),理科考政治、語文、數學和理化(物理、化學一張考卷)。文理兩科考生的政治、語文、數學三門考卷一樣。個別省市自治區加考外語,但不計入總分。

  六、改變社會風尚的一次高考。1977年全國首次恢複高考,不但使27萬多學子徹底改變了命運,更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成為社會新風尚,從而在 整個神州大地上掀起學知識、學文化的熱潮。1977年的全國高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對當時乃至後來中國的發展走向,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回頭看,1977年的高考試卷有點“名不副實”,好像隻有今天的初中水平。不僅遼寧,其他省市自治區的高考試卷也彼此彼此,不相上下。這是為什麽?

  當年大多數高考生的知識點都屬空白,具有紮實基礎的鳳毛麟角。

  有些人報著隨大溜、撞大運的想法報名參加考試,由此一來,結果就天上地下了。每道考題的答案隻有一個,考生給出的卻五花八門。比如,史地試卷有 一題:“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什麽?”有的考生答:“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還有的答:“長矛、大刀、火箭、原子彈。”再比如,語文試卷有一題:“將 下麵文言文譯成現代漢語: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有的考生 答:“姐夫領著小姨子去遊泳,到那裏後看見遊泳的人很多沒有下去,那是不道德的……”如此笑話,層出不窮。當然,這筆賬全算到林彪、“四人幫”身上了。

  也有一部分考生在“讀書無用”的年代裏堅持自學,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又“臨陣擦槍,不快也光”。他們在考場上如魚得水,充分發揮,最後達到或超過了當年高考錄取分數線,成了時代的幸運兒。

  還有些人雖然知識功底不淺,卻因種種緣故錯過了這一難得的機遇,從而抱憾終身。

  1978年全國高考於7月進行,屬過渡性質。1979年之後,全國高考逐步轉入正軌。

  今天閱讀當年高考試卷,恐怕很多人都難以置信:這是高考試卷嗎?然而,它白紙黑字,千真萬確。

  這,就是曆史,無法倒轉,也無法假設,留存的隻能是唏噓,還有感慨。

  共和國走過的道路,一代人經過的歲月。

  一首難忘的歌,苦澀而歡暢。

當時,做了爸爸媽媽的考生不少。一老嫗抱著啼哭不止的嬰兒來了。她衝著教室喊:“紅英呀,你出來喂點奶看,崽伢子今天是怎麽啦,哭個冇停。”那個叫紅英的考生又急又氣不知如何是好……

 

 

 

打開各科試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不斷發現。

  作文題目是《心中有話對黨說》,好多考生都很順手地用如出一轍的八股調開頭:“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

  那年月思想灌輸成效真是驚人。一位考生把她愛上公社某知青,而對方未作響應,她因此患精神病被送進醫院的全過程寫下來,她最後寫道:“……敬愛的黨,我該怎麽辦啊!……”

  數學卷更是怪事百出。令人難堪的是,標準答案竟也出錯了。

  許多考生滿紙塗鴉。一考生懇求道:敬愛的老師,我是江家橋學校畢業的,我們那裏從沒見過這些希奇古怪的英文數學,(指sin?cos等)請原諒好嗎?那潛台詞再明白不過了。

  另一個考生畫了一朵玫瑰花,他寫道:“獻給您,全體閱卷老師,辛苦了!”該生沒有答好一道題。

  一個考生在數學試卷上寫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是: “文章有誌追高魯,(高爾基,魯迅) 數理無心效李楊。”(李政道,楊振寧)

  某考生不知何故,他莫名其妙地在英語試卷上寫了一句:“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

  還寫了一句頗有火藥味的口與:“打倒美帝國主義!”

某閱卷教師感歎地說:“閉關鎖國太久!考生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阿波羅飛船登月都快十年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