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進閨房---石榴裙和私妝的情緣(組圖)

(2015-03-22 20:55:55) 下一個

我出東門遊,邂逅承清塵。思君即幽房,侍寢執衣巾。時無桑中契,
    迫此路側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顏。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何以致叩叩?
    香囊係肘後。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何以慰別離?
    耳後玳瑁釵。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何以結愁悲?白絹雙中衣。
    何以消滯憂,足下雙遠遊。

    六朝以前的情詩,處處可見不加掩飾的真摯與熱烈。三國時繁欽的這首《定情詩》也是如此,詩裏一對戀人用各種信物盟誓,來篤定他們的情緣。

    這些信物都是古代女子的妝私,有一些至今仍是: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古代女子的臂釧又稱“纏臂金“,如蘇東坡《寒具》詩:“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


 

唐:纏臂金     

    早期臂釧實物多出現於北方地區,通常將金銀條錘扁,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少則三圈, 多則五圈八圈,並有花、素之分:鏤刻有花紋的,稱“花釧“,素而無紋的,稱“素釧“。無論從什麽角度觀察,所見都為數道圓環,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釧 “字的造形從“金“,從“川“,其中的“川“字即象形而來。



明:金花釧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古代未字女子均不戴戒指,因為戒指是定親或定情信物,所以這個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卻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伸出手讓對麵的人為自己戴上,而後,或者幸福的戴一輩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對著它哭到心碎。

    《太平廣記》裏說書生李章武與華州王氏子婦相愛,臨別時王氏子婦贈李章武白玉指環,並贈詩曰:“撚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後來李章武再去華州,王氏子婦已憂思而死,二人遂神會於王氏宅中。

    《雲溪友議》寫韋皋與玉簫相戀,依依惜別時韋皋送給玉簫一枚玉指環,發誓五至七年後來娶玉簫。但後來韋皋違約不至,玉簫絕食而死。再後來韋皋成為西川節度使,知此事後悔恨不已,遂“廣修佛像”以贖罪,最後玉簫托生為歌姬,又回到了韋皋的身旁,再續一世的情緣。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最早的耳環以青銅製成,造型也比較簡單。耳墜是在耳環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它的上部是一個圓環,環上綴一組墜飾,因形得名,故曰耳墜。李笠翁在他的《生容》裏說,耳飾裏小巧簡潔的耳環為“丁香”,繁複華麗的耳墜為“絡索”。



漢:鎏金點翠花籃耳墜



宋:天鵝型耳環     

    問世間、情為何物,隻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元:金鑲翠飾耳環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古代手鐲稱為“跳脫”,《唐詩紀事》中有個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他的宰臣:古詩裏有“輕衫襯跳脫“句,你們有誰知道“跳脫“是什麽東西?宰臣都答不上來。文宗告訴他們說:“跳脫即今之腕釧也。“梁代陶弘景在《真浩》中也記述了仙女萼綠華贈羊權金、玉跳脫的故事。

    跳脫的名字在明清以後就漸漸被鐲、釧取代了。


宋:金鑲玉跳脫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古人愛玉,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古語。《古詩箋》中釋說:“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 “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係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使“結縭”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詩經》中:“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描述女兒出嫁時 ,母親一麵殷殷地叮囑女兒些私語,一麵戀戀不舍地與其束結羅纓。

戰國:玉佩

清:琉璃合歡佩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詩源》裏說文胄與鄰婦薑氏相愛,並送薑氏一枚百煉水晶針為信物,薑氏啟履箱,取連理線,貫雙針,織同心結回贈文胄。素縷表示純潔,而針諧音同貞。

    將那絲絲縷縷的錦帶編成連環回文式的同心結來贈與對方,綿綿思戀與萬千情愫也都蘊含其中。梁武帝蕭衍詩有“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宋代林逋有“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的詞。

    唐長孫佐轉妻子的詩《答外》寫她為給戍邊的丈夫做同心結,以傾訴相思和離情:

    征人去年戍邊水,夜得邊書字盈紙。揮刀就燭裁紅綺,
    結作同心答千裏。君寄邊書書莫絕,妾答同心心自結。
    同心再解不心離,離字頻看字愁滅。結成一衣和淚封,
    封書隻在懷袖中。莫如書故字難久,願學同心長可同。

    言為心聲,所謂“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結”這個漢字就象是一張“不舍心懷、情用牢結”的網,卻網不盡天下癡兒女故事的萬一,目睹神傷。



明:同心結     

    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

    搔頭是簪的別稱,《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曾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頭,搔頭之名即由此而來。

    《鼓吹曲詞.有所思》中寫一個女子在“聞君有他心”後,傷心欲絕的把情人相贈的玳瑁簪“拉雜催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複相思,相思與君絕。”哀莫大於心死了,何必如此自苦?

清:嵌寶銀簪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古代的絹稱為紈素,而裙是從“裳”演變而來。古時布帛門幅狹窄,一條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拚製而成,因有“裙“的名稱。古代“裙、群“二字同源,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裙,群也,連接群幅也。“,漢辛延年《羽林郎》詩:“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關於裙子的情愫最讓人感慨的莫過於武則天這首《如意曲》,這詩是她為誰寫下的呢?一樣騫累於千丈紅塵和茫茫人海,人世間的女子哪怕豪氣幹雲如武則天看到月光下的桂樹,仍舊沒逃過夜夜綿長的思念……誰逃的過?



清:石榴裙     

    何以結愁悲?白絹雙中衣。

    “中”同“衷”,白絹是一分纖塵不染的戀戀情懷......


 

 

 


明:紈衣

    何以消滯憂,足下雙遠遊。

    曹植《洛神賦》中有“遠遊之文履”,指繡花的鞋子,《後漢書.五行誌》中記載漢代婦女出嫁時穿木 屐,屐上施以彩畫,並以五彩絲帶係之,以示吉祥。在南朝時,凡娶婦之家須先下絹絲新鞋一雙為聘禮。陶淵明在《閑情賦》裏願意做愛人腳下的鞋子“願在絲而為 履,附素足以周旋。” 疼惜若此!

    五代以前的女子腳下是沒有羈絆的,因此心多少也是自由的,她既可以是最溫柔的女澤,也可以聽野外鼓蕩風生。


唐:錦履     

    這是古中國的閨秀漸漸終成為閨秀的原因吧!自此後“青絲白發,菱鏡玉顏,半在閨中、半在夢中”,在倚門而望遠方的歸人時才能偷眼看看遠方,不勝傷懷的情致。一千年後,最後一代經曆了這種慘痛的女子仍舊在說“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女性的翅膀是沉重的。

    與我期何所?乃期東山隅。日旰兮不來,穀風吹我襦。遠望無所見,
    涕位起踟躕。與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陽。日中兮不來,飄風吹我裳。
    逍遙莫誰睹,望君愁我腸。與我期何所?乃期西山惻。日夕兮不來,
    躑躅長歎息。遠望涼風至,俯仰正衣服。與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來,淒風吹我襟。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愛身以何為,
    惜我華色時。中情既款款,然後克密期。褰衣躡茂草,謂君不我欺。
    廁此醜陋質,徙倚無所之。自傷失所欲,淚下加連絲。

    那一場兩千年前的風花雪月的心事的結局,那掛在腮邊的永遠的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萬發 回複 悄悄話 這些女生係列的博客是發嫂發的。看來姐妹們很喜歡。我要和發哥的古玩係列來個良性競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