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我也一直在探索這個問題,但一直找不到答案,有一次請教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副所長這個問題,他說宋代在中國就出現了注漿成型工藝。我相信他的觀點,因為宋 代時可能沒有石膏,但如果使用陶模也可以達到石膏模的效果,也許因為中國瓷器異型品種較少,也就無人使用這種工藝,中國如此之多的陶瓷產地,外國人能發明 的工藝中國人肯定也會發明,他們是從金屬鑄造發展而來,中國掌握金屬鑄造技術要比他們早很多年,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
民國初年開始也沒錯,湖南醴陵建立陶瓷學校,學校聘請了許多日本教師,講授當代陶瓷生產技術,注漿成型技術從日本傳入中國,我收藏的瓷壺有一把三四十年代 九江日本廠家生產的,就是使用的注漿成型工藝,所以說這種說法也正確,而景德鎮應該是在1953年以後開始使用注漿成型工藝,其一景德鎮保守勢力極端強 大,清末五省聯建陶瓷學校都不敢建在景德鎮而建在鄱陽,在景德鎮有嚴密的幫會組織控製陶瓷生產的各個行業,就拿窯爐改革來說,到解放為止隻建過一座推板 窯,還隻燒了幾窯瓷器就再也沒有使用。因此在解放前使用注漿成型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排除個別生產低檔瓷器的廠家使用這種工藝,因為在一本景德鎮文史資料 曾經解釋一個名詞“一副盆”時提到解放前“一副盆”是指一條注漿成型生產流水線。我還在景德鎮一個朋友家看到過他父親留給他的一個瓷製“宜興壺母種”估計 是在解放前後製作的,當時可能很珍貴留給兒子,以便兒子今後生產瓷器時使用;但就我多年來接觸景德鎮出品的民國瓷器瓷器中沒有發現過注漿成型的。再說從事 實上看如果景德鎮使用注漿成型工藝應該有傳承不會隻有個別人使用這種工藝,所以我還是認為1953年開始是比較可靠的。
應該說這三種觀點都沒錯,隻是應該在它們的前麵加上一個注解,宋代有窯口使用過注漿成型工藝;醴陵或其他窯口在民國初年開始使用;景德鎮在1953年以後注漿成型工藝技術進入成熟期。
因為是否是注漿成型工藝製成關乎瓷器鑒定的根本問題,所以十分值得探討。
歐洲陶瓷從17--年時開始大規模使用壓模和注漿成型工藝。中國陶瓷從何時開始使用壓模和注漿成型工藝?沒有詳細記載。悉尼大師說過,清代就有。隻是沒形成規模。民國的江西瓷業時,已經采用。
壓模成型工藝始於宋朝這是有大量實物為證的。當北宋定窯由刻花工藝發展到印花工藝時,壓模成型工藝也就隨之出現。印花和壓模實際上一種工藝的兩個方麵,首 先還是手工拉胚成型,印花用的是內範由(碗盤等)內向外施力印出事先刻好的花紋,壓模則是將還未風幹的泥胎放入外範,通過旋轉施力使之成型。
到 了清代中、後期後,由於當時曆史、政治、經濟變更原故,德化窯白釉瓷逐步衰退。其原因是明代晚期後,因國力衰退,為應付出口需求,德化窯開始生產青花瓷。 故當時窯場數量有所增多,但是德化白瓷的生產反而倒退了,不如明代。再加上終清一代尤其是清中後期,由於許多器物(包括園器、琢器、瓷雕)由逐件手工製作 轉向成批模製生產,器物由厚重漸趨輕薄,瓷雕作品缺乏生動傳神,為追求產量而導致工藝不甚講究,而且胎土淘洗不精、氧化鐵成分增多,亦使白釉不再閃紅(明 代德化瓷以白中含紅為佳)而呈現泛青或泛白,不及明代滋潤,釉光日漸糙澀,工藝和胎釉水平總體質量下降。
成型工藝
1. 雕塑白瓷:采用手工成型、注漿成型等。
2. 日用白瓷:根據不同產品器型,分別選用手工成型、機械成型、注漿成型、幹壓成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