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妞不牛文學城博客

“山伢子係列”大碗茶專業個體戶,專業不務正業,正兒八經不正經
個人資料
正文

露餡包子熱賣:創見創業創意

(2016-03-21 21:29:14) 下一個

兩年多前習近平吃慶豐包子,令俺對包子美食連帶的中外飲食文化來了一番考察,並在網上提交了一份頗有創見的中外包子文化考察報告。俺嚴重指出,令習近平大口剁嚼喜愛不已的中國包子,無論從內容還是口味營養到價格,中國包子都不輸洋包子漢堡包。但是洋人對中國包子的“狗不理”態度同國人對漢堡包的趨之若鶩成為一個令人困惑的極大反差。俺潛心研究並提出了一個驚人偉大發現:全部原因在於中西文化的差異,在於中國包子文化的絕不露餡VS西方文化的毫無遮掩赤裸裸透明。俺鄭重建議,如果將中國包子切開或者露出餡來賣,一定可以熱賣。

俺的科研成果終於被人實踐證實了。台灣餐飲企業家在倫敦用阿妞原理,把中國包子透明化公開化,熱賣!暢銷!

為何是台灣人想到或者接受阿妞原理,而不是中國皇家品牌慶豐包子或者天津狗不理,接受采用阿妞原理,透明化公開化,大膽把餡露出來,走向世界?莫非真的中國大陸還有孫二娘的包子,不可露餡?


阿妞不牛:土包子和洋包子
2014-01-07 

 

 

Bao.jpg

 

 

blob.png

 

俺在萬維這麽多年,對於俺這個妞的另類,有識之士提出過嚴重看法:此妞不妞:從來不見她參與討論烹調美食。連對俺這個政治動物妞深表理解的好友格致夫也詫異:你平常不涉烹調也罷,可是連習總吃包子你也不感興趣,則未免太則個了吧。

為了證明俺不另類到沒有半點妞氣,今天來研究一下包子——從中國包子到洋人包子。

中國的包子,有各種特色各種美味。幾乎沒有一個中國人不愛吃包子,包括俺和習近平。可是無論中餐在世界怎樣普及,中國的包子很難在真正的洋人那裏暢銷。吃漢堡包的中國人和吃中國包子的洋人,簡直不成比例。俺去一家福州人開在老美街區的包肥餐廳,裏麵什麽日本壽司蒙古炒越南河粉湯麵小籠包子,應有盡有,可是那些包子,除了偶爾俺這樣老中來,幾乎無人問津。

洋包子,就是漢堡包,尤其是美國的漢堡包,是標準的垃圾食品,但可以流行世界,包括中國。據說有國內白領夫婦對別人誇獎自己的寶貝兒子:他是吃漢堡包長大的,就是跟人家的孩子不一樣。(嘿嘿)

為什麽?因為中國人聰明,西洋人傻。漢堡包洋包子一看就知道裏麵是什麽肉餡菜餡甚至調味料,大人小孩還可以看見樣品包子後隨意加減裏麵的“餡”。中國人的包子,洋人怎麽也猜不透裏麵的餡,你告訴他是肉,他還要去想去問是狗肉還是人肉。所以打死他們也不吃,別說買了。

從垃圾食品漢堡包在中國的暢銷對照中華傳統精華美食包子被洋人狗不理,看出一個中外的智慧高低。中國人智慧甲天下,什麽都能夠猜,而且一猜一個準,猜不準也有高人指點皇上聖諭,連公開標明“狗不理包子”皇帝也敢吃,百姓爭搶不已。沒有一個人去懷疑是孫二娘的人肉包子。洋人的漢堡包原來就是牛肉餅,夾一些生菜和廉價人造黃油,都要亮出來露出來,讓人看個一清二楚:我沒有給你包藏禍心,更沒有給你熊掌燕窩魚翅。偷工減料的事,還留給顧客自己去提要求。俺那傻兒子,小時候吃漢堡包,一個勁嚷嚷“不要菜菜,不要任何菜菜!”硬是要人家把那些菜菜全部拿掉才吃,人家也不少要一分錢。讓他吃過一回包子,死活不肯下口,一定要切開讓他看見裏麵除了糖,沒有任何其他毒藥,才肯嚐一口。吃了一回糖包子,後來讓他咬了一口韭菜包子,哇哇大哭,一輩子見了包子就“狗不理”了。

這包子文化,中外就這樣差別大大。大到從俺傻瓜兒子到美國總書記克林頓和中國總統習近平吃起包子來,社會反響都不是一般的驚人。克林頓是窮人家出身,吃漢堡包這樣的垃圾食品長大的。當了總統,也提升不了美食品味,在白宮外麵晨跑的時候,經常就在路邊買個漢堡包邊跑邊啃。他吃包子上電視,美國人沒有很當回事,更沒有人懷疑他作騷,漢堡包也不因此而暢銷,隻有人這樣調侃他:親愛的比爾,你真是多頭並進多管齊下的專家呀,一邊跑步一邊還能吃漢堡。我們百姓大多數隻能一邊跑步一邊嚼口香糖呢。難怪你能當總統!

我們習大是富貴人家出身的窮苦人。小時候中國人吃糠粑粑的時候他能吃到糖包子肉包子,後來少年時代就吃窩窩頭了。包子因此一直就是他兒時留下的美味記憶。後來可能到福建擔任領導職務起,不但再沒有機會吃窩窩頭了,恐怕連包子的美味也無緣繼續。直到住進了中南海,才突然想起了兒時的包子——如今已經成了打工仔的主食,還是黨領導的好啊,“換了人間”!因此習大到街頭連鎖包子店跟打工仔一樣吃了一份包子。

這下可不得了:滿世界都知道了中國包子好吃!

俺也恨不得馬上乘包機到北京品嚐慶豐包子。俺可惜沒有包機,於是趕緊跑到那家福州包肥餐廳去搶包子吃。到了那裏一看,喲嗬嗬,人山人海,看來不拿出點武功是搶不到中國包子了吧。結果到了食品台一看,什麽阿拉斯加雪蟹全沒了,可是那些小籠包子還是堆在哪裏無人問津。

俺問經理,你知道習總書記吃包子的新聞吧?

知道啊。我們這裏的包子不比北京的差啊。

可是為什麽沒有人吃呢?

鬼曉得。這些洋鬼子不識貨啊。

我說,是啊,洋鬼子都是傻冒啊。就是奧巴馬吃了包子,他們也不買賬啊。

我給你們出個主意,或許你們的包子會暢銷——把每個包子切開成兩半,就像漢堡包一樣,讓他們看見裏麵究竟是些什麽餡,另外在旁邊加一個說明內容的英文牌子,再掛一幅習總統吃包子的大照片。試試看!

這位經理很痛快,好!

過了一個星期,俺再去那家店,經理非常高興地告訴俺:謝謝你的主意啊,現在我們的包子暢銷啦!

我說,你知道這為什麽嗎?

經理不假思索地說,還不是托習主席的福!

我說,沒錯。可是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透明:是把包子切開,告訴老外這裏麵是什麽。這就叫做包子文化——中國土包子和美國洋包子文化的融會貫通。

 

有圖有真相:

連倫敦人都愛上的台灣味:BAO 刈包專賣店

 

blob.png大家想到英國,經常都是語帶嚇阻的口氣,告知身邊即將要前往英國旅行或求學的人,那裡是什麼樣的美食沙漠,並且形容他們每天都吃Fish & Chips,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單調無趣,尤其近年來也有更多不錯的餐廳開幕。像是這間從小小路邊攤到現在擴展到第二間的刈包專賣店BAO,賣的正是來自家鄉的正港台灣味!

原本位在東倫敦 Netil Market 市集擺攤的台灣小吃攤 BAO20154月在倫敦最熱鬧的SOHO開了第一間專賣店,而引起這股美食新風潮的正是來自香港與台灣的三位年輕人,愛吃又愛旅行的他們,除了研發新傳統臺式小吃外,還特地到台灣學習刈包的製作,就連刈包皮也是自己親手操刀。除此之外,皆為設計科係背景的他們,當然也自己規劃了BAO的整體視覺,設計以簡潔的黑白色係為主,更以人手裡拿著刈包細細品嚐的畫麵為主視覺,凸顯傳統美食魂牽夢縈的美味。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香菜與花生粉再搭上一杯台灣啤酒,就是這一顆刈包讓倫敦人排隊也願意等的台灣味
新的刈包專賣店,有別於台灣小吃店的印象,店內裝潢風格走簡約日式設計,如果仔細低頭看地板,熟悉的傳統花磁磚會覺得頓時時空錯亂回到台灣。

blob.png

不管是特地來倫敦遊玩的遊客或正在倫敦學習工作的遊子們,一定要記得到BAO刈包專賣店品嚐最道地的台灣味,據說還有台式點心臭豆腐、豬血糕和鹹酥雞呢!

BAO
地址:53 Lexington Street, W1F 9AS London, United Kingd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海尾歸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台灣人整個就是生意精.
肉夾饃成了包子,也是醉了.還整出那麽多道道...
謝謝分享,也是開了眼啦.
阿妞不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ightrose' 的評論 :
哈哈,就是肉夾饃嘛。做肉夾饃多好,為啥有人偏要做包子呢。包子有啥神秘呢?裝的那樣神秘兮兮,才是狗不理呢。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那個開口的不是包子倒像肉夾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