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象征
象征,簡言之,就是明裏寫此,暗裏寫彼;也就是,看似在寫這個物或者這件事或者這個概念,其實所含內容超出了表麵的含義,暗指另一個意義更為深刻的物,或者事,或者概念。比如用荷花象征愛情,就是明裏寫荷花,暗裏指的是愛情;比如用月亮象征鄉愁,就是明裏寫月亮,暗裏指的是鄉愁,等等。用好象征手法的關鍵,是象征與被象征之間要有共性,所選的素材、詞語搭配必須既符合象征體的特性也符合被象征體的特性。如此,象征手法才能自然天成。在三行詩的創作中采用象征手法,往往會使詩後藏有人,使主題深化,作品具有言外之意。
例1.
山泉
絕口,不提一路坎坷與曲折
咽下風沙
含笑,潛入莫測的江湖
(陳世勇)
這首三行詩,無論是在具化詩歌的敘述對象山泉時說“絕口不提一路坎坷與曲折”,還是在升華它的時候說“咽下風沙/含笑,潛入莫測的江湖”,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麵看是在寫“山泉”,實則是在寫人,以山泉來象征人。山泉不屈不撓、任勞任怨的精神也就是一個崇高的人所應具有的精神。如果這首詩單單為寫山泉而寫山泉,那它的立意就會平淡得多,至多隻是風景描寫而已。現在,詩後有人,它把山泉的精神提高到了人的精神高度,那詩的主題就深刻得多。詩就有了言外之意。
用象征手法來創作三行詩,關鍵在於所選材料和詞語搭配必須既適應象征體也適應被象征體,兩者契合得越是緊密,作品就越是自然天成。這裏用來描寫山泉的“一路坎坷與曲直”、“潛入莫測的江湖”就既適應描寫山泉的流淌也適合描寫人生的旅途。
例2.
空竹
做空
拋出去
才能溜溜扯轉,嘩嘩扯響
(徐英才)
這首三行詩,寫的是空竹指的投資,是用空竹象征股票期貨。作品具有雙重含義。
“做空”,對空竹來說,是把這個玩具做成空心的,扯動它,它才能發聲;對投資來說,是一種操作模式,與做多相對,是在預期股票期貨市場會有下跌趨勢前,將手中籌碼賣出。
“拋出去”,對空竹來說,是在玩這個玩具的時候,先用細竹製成的手柄牽著的細繩牽繞著它,把它拋入空中,然後扯動它,使它發出聲響;對投資來說,就是在股價或者期貨高位時,把手頭的籌碼拋出去賣掉,等到低價位時再買進,以此賺錢。
“才能溜溜扯轉,嘩嘩扯響”,對空竹來說,如果你這個玩具玩得好,你就可以把它玩得刺溜溜地轉,發出嗡嗡的聲響;對投資來說,如果你做空做得好,就可以把股票期貨市場玩得團團轉,鈔票才會嘩啦啦地流進來。
可見,這首詩是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寫成的,它所選用的素材以及詞語搭配“做空”、“拋出去”、“溜溜扯轉,嘩嘩扯響”既適合描寫空竹也適合描寫投資。三行詩不能隻表達三行的含義,那樣的三行詩平淡無味。三行詩貴在要具有豐富的言外之意,象征手法是豐富三行詩言外之意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
例3.
海螺
不淨身
怎能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徐英才)
這首三行詩寫的是“海螺”象征的是人,它采用了反問的形式來加強語氣。作品開篇在具化敘述對象時,先揭示“海螺”需要“淨身”才能吹得響這個特征,而後對它進行升華時用反問說,“怎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間采用了象征的創作手法,表麵看是在寫“海螺”,實則是在寫人,以海螺來象征皇宮裏的太監。海螺要吹響,就得把肉挖掉,挖掉肉的海螺就可以發號司令。海螺隻聽施號人的命令,其他人都得聽它的,因此海螺在一人之下(吹號者),萬人之上(聽號者)。海螺要“淨身”,太監也得“淨身”。因此,這個海螺象征太監。太監給皇上傳旨,他隻聽皇上的,其他人都得聽他的。
如果這首詩單單為寫海螺而寫海螺,那它的立意就會平淡得多,那至多隻是描寫了一個物象而已。而現在,詩後有人,它把海螺的精神提高到了人的高度,那詩的主題就深刻得多了。同樣,為了暗示這個象征意義,作品選用的素材和詞語搭配“淨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既適用描寫海螺也適用描寫太監。
思考題:
閱讀下列三行詩,指出詩內哪個部分采用了象征的創作手法:
1. 詩情
路在我腳下走著
河在我體內流著
路沒走到盡頭 河就一直流
(沈競雄)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兩隻蝴蝶
纏綿在鳶尾花上
那是從十八裏長亭
飛來的?
(周瀚)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與風說
腳步別太緊別太急
老屋內燭火羸弱
再也經不起接連咳嗽
(鄭國賢)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影
她靜立在窗前,突然
猛地拉開整個夜幕
我的世界一下子亮了
(章金海)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夕陽
紅如陳年濁酒
什麽滋味
都有
(肖益人)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燈罩
為了給下層更多的光
你遮住了
向上層的照射
(天端)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信號燈故障
那個十字路口
父親向左走,母親向右走
我在原地,等不到綠燈
(陳林)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淨心
梟雄弄潮
漁樵煮酒
都躲不過浪花
(徐英才)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山與河
不知是河纏山
還是山護著河
總之 它倆在一起是道亮麗風景
(徐英才)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