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徐英才新作《中國三行詩理論與技巧》技巧篇 ——— 十、化抽象為實像

(2024-05-16 16:30:52) 下一個
十、化抽象為實像
 
  化抽象為實像,就是在三行詩創作中,當你所選擇的敘述對象為抽象概念時,你先把這個抽象的概念轉換成某種實際形象,然後具化它,也就是具體描寫它,最後再升華它以完成你的創作意圖。
 
  化抽象為實像,是中國三行詩創作中的一個重要技法。中國三行詩,可以書寫萬事萬物,可以寫物,也可以寫事;可以寫實像,也可以寫抽象。在遇到作品的敘述對象為抽象的概念時,因為詩是用形象來表述的,所以,你就需要把這個抽象的概念轉換化為實像。
 
在創作中,我們可以采用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來進行這種轉換,其中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借代,等等。
 
例1. 用明喻來化抽象為實像:
 
謊言
 
像光滑的氣球
它一旦飛高了
便會不攻自破
(阿丁)
 
這首三行詩,選擇了“謊言”作為自己的敘述對象,也就是說,它要敘述的是有關“謊言”的事。“謊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因為詩需要用具像進行表述,所以,就有必要首先把這個抽象的概念轉換成實像。這首三行詩正是這樣做的。它先用一個明喻把“謊言”這個抽象概念轉換成具有形體的“氣球”(謊言/像光滑的氣球),使其具有雖然漂亮光潔但容易被“攻破”的特征,然後用一個假設(它一旦飛高)來做鋪墊,最後再升華它為“便會不攻自破”,以達到
揭示謊言再美也會暴露無遺的主題思想。假如這首三行詩沒有把抽象的敘述對象 “謊言”首先轉換成“氣球”這個實像,使其不具備被“不攻自破”的特征,那麽,這首詩就不可能被升華成現在這首帶有“謊言吹得越厲害越會被戳穿”的喻意。
 
例2. 用暗喻來化抽象為實像:
 
思念
 
是一枚
插在心房裏的紅豆枝
汲我脈動的血日夜生長
(徐英才)
 
這首三行詩,選擇了“思念”作為自己的敘述對象。“思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升華它前,作品首先對它進行實像化,用一個暗喻把它比作“(是)一枚/插在心房裏的紅豆枝”,從而把這個敘述對象從抽象的“思念”一詞轉換成具有吸收營養功能的實象“紅豆枝”,為升華它成為“汲我的血日夜生長”做準備。
 
升華後,這個具有相思之情的植物,就與我脈動著相思之情的血液互相作用,反複遞進,不斷加深。想象一下,插在我心房裏的紅豆枝不斷地汲取我的血液,有了血液,它又不斷蔓長;我的血液,又因為相思植物的不斷蔓長而越發洶湧;洶湧的血液又澆灌這棵相思植物......,如此反複不斷,可謂相思至極。這一切,都有賴於作品在具體化它的敘述對象“思念”時對它進行的化抽象為實像的轉換。沒有這個轉換,這個升華就是無根之樹,無從談起。
 
例3. 用借喻來化抽象為實像:
 
微詩
 
省略情節的疏枝上
意象之花舉著隱喻 次第綻放
結成一枚枚思辨的果實
(沈競雄)
 
這首三行詩,選擇了“微詩”作為自己的敘述對象。“微詩”,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升華它前,作品首先對它進行具象化,用一個借喻把它轉換成“省略情節的疏枝”。接著,作品直接用喻體做地點狀語“(在)省略情節的疏枝上”,對它進行鋪墊與升華,說“意象之花舉著隱喻,次第綻放/結成一枚枚思辨的果實”,從而告訴我們,微詩就像一棵樹上的枝條,上麵長著“隱喻”之花,盛開著“思辨的果實”。如果這首詩沒有采用這個化抽象為實像的創作手法,沒有把“微詩”轉換成“情節的疏枝”,那它一定是一個乏味的說教式論述,而不是詩。
 
例4. 用擬人來化抽象為實像:
 
時間
 
馱著你不停地跑
直到你被顛得喘不過氣
從它身上摔下來
(徐英才)
 
這首三行詩,選擇了“時間”這個抽象的概念作為自己的敘述對象。在升華它前,作品首先對它進行實像化,用一個擬人手法把它人物化:“馱著你不停地跑”,從而把這個敘述對象,從抽象的“時間”一詞轉換成具有不停奔跑的“人”這個實像,為升華它成為“從它身上摔下來”做準備。這首三行詩,通過化抽象為實像的創作手法,揭示了在時間的長河裏,生命的有限性。人一旦壽終正寢,從時間的身上摔下來,人的時間就結束了。如果這首詩沒有采用擬人手法進行化抽象為實像的轉換,它就不可能帶有生命力。
 
例5. 用借代來化抽象為實像:
 
 
老屋是父母身邊的寵物
我每次歸來 它都高興地
將尾巴 搖成了炊煙
(劉和旭)
 
我們不僅可以用比喻、擬人的手法來化抽象為實像,我們還可以用借代的修辭手法來化抽象為實像。比如“南國烽煙正十年”裏的“烽煙”就是一個借代,它其實指“戰爭”。“口罩三年亂人間”裏的“口罩”也是一個借代,它其實代指“疫情”等等。這首三行詩裏,“老屋是父母身邊的寵物”裏的“老屋”就是一個借代,用以指代父母對孩子的愛。作品開篇就把借體“老屋”比作一個“寵物”,為下麵把它升華成“我每次歸來,它都高興地/將尾巴搖成了炊煙”做準備,從而揭示了父母對孩子百般疼愛的主題思想。
 
 
思考題:
 
閱讀下列三行詩,指出詩內哪個部分采用了化抽象為實像的創作手法:
 
1. 人生
 
就像路旁的馬齧莧
被光陰
反複咀嚼
(漫黎)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父愛
 
如海
蕩起我人生之舟
越過險灘和激流。
(老厚)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堅強
 
是懸崖上的瀑布
一邊流著眼淚
一邊挺起胸膛
(饒蕾)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命運
 
人生萬花筒
轉出
陸離光怪
(冷慰懷)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思念
 
一把刀橫在心口
被遠方的人牢牢握住
稍有動靜就隱隱作痛
(冷慰懷)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孤獨
 
是座島
睜開雙眼
即擁有無垠的海
(饒蕾)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惆悵
 
曲折的小路
在我體內蜿蜒
卻始終延伸不到我的遠方
(沈競雄)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