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徐英才新作《中國三行詩理論與技巧》二、從內在結構看什麽是三行詩

(2023-12-02 08:13:32) 下一個
二、從內在結構看什麽是三行詩
 
  從創作層麵來分析,很多固定詩型,除其外部形式外,還有內在結構。比如中國的絕句,除其外部的格律外,還有內在的起承轉合之說;日本的傳統俳句,除其十七音、季語、切字的外部形式外,還有兩個基層一個刺點之說,等等。同理,中國三行詩,除其外部的標題加三行之形式外,還有內在的三段法。
 
  三行詩的三段法是:呈現對象、具化對象、升華對象。它是一個有機體的整體,像體育運動裏的跳遠過程:起跑(呈現對象),踏板(具化對象),彈跳(升華對象)――直至詩的遠方。三行詩的標題加三行,實際是四行,而三行詩的三段法實際是三個步驟,一個四,一個三,看上去仿佛不甚吻合。但是,三行詩為了把作品送入更高層次,常常不是采用兩行來具化對象就是采用兩行來升華對象。因此,三行詩的內在核心(三個步驟裏其中一個含兩行)與它的外部形態(三行加一個標題)是一個天衣無縫的吻合。
 
  中國三行詩,源於非三行的中國現代詩,所以,它既具有與之相同的共性,也有與之不同的個性。這個共性,就是上麵所說的詩的三大創作要素:呈現對象、具化對象、升華對象。
 
  所謂“呈現對象”,就是為作品選擇敘述對象後把它呈現出來,也就是確立作品所要寫的核心對象是什麽。如果寫物,是寫天空還是寫大海,是寫駿馬還是寫耕牛等等;如果寫事,是寫學習還是寫遊玩,是寫告白還是寫忘情等等。三行詩裏的敘述對象,大多出現在標題裏,也有出現在三行的內容部分。
 
  所謂“具化對象”,就是說,在你選定並呈現出詩歌的敘述對象後,你對這個被選中的對象進行具體描寫,或指出它所從事的活動,或說明它所承受的動作,或置它於某種環境,或揭示它的某個特征,或對它做一些相關的描寫等等,為最後的升華做準備。譬如你寫月亮這個對象時,在三行詩裏,因篇幅短小的緣故,你一般不會也不可能像中長詩那樣去詳盡地描寫它、刻畫它,而是在一或兩行的範圍裏直截了當地具象化它,或描寫它正在從事帶有懷鄉之情的活動,說它從家鄉跑來,為升華它的鄉愁意義做準備;或揭示它富含中國文化內涵的特征,說它圓而亮,為升華它的團圓思想做準備;或置它於象征情愛的萬雲纏繞環境中,說它絕不他顧而一心為追尋遠方的心上人不停地奔跑,為升華它的純潔愛情之象征做準備,等等。
 
  所謂“升華對象”,當然就是臨門一腳,或揭示它的主題,或深化它的詩意,或強化它的意境等等,使作品躍然紙上。升華主題,對於三行詩來說至關重要。沒有主題的升華,從內在結構來說,就不是三行詩。三行詩,畢其功於一役,為的就是這個升華。所謂畢其功於一役,意思就是說,你呈現出作品的敘述對象並對它進行具體化的描寫的目的,就是為了升華它以達到你的創作意圖。如果把三行詩裏呈現對象與具化對象比成播種育苗,那麽,升華對象就是開花結果。在三行詩裏,播種育苗後都需要開花結果,它不可或缺。
 
  創作結構上的這三大詩之要素,在三行詩裏雖然常常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出現,詩人有時也會打破套路,不按次序來寫。但無論怎樣寫,它一般都離不開這個結構上的三步驟。離開了,一般來說,不是這首三行詩不夠完整,就是還可以續寫。三行詩,應該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有機整體。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那就既不能缺少點什麽,也不應該贅出點什麽。
 
  上麵是三行詩與中國現代中長詩(以下簡稱為“非三行詩”)都具有的共性。那麽,三行詩的個性是什麽呢?也就是說,三行詩與非三行詩的區別在哪裏呢?三行詩雖然源之非三行的中國現代中長詩,但它們的寫法卻是各有各的特點。一般來說,三行詩與非三行詩在選定並呈現詩歌的敘述對象後,都會對它進行描寫。三行詩比較簡明扼要直接了當地寫,而非三行詩則會比較詳細周密盡量俱到地寫。一首非三行詩雖然可能隻有一個敘述對象,也可能會有多個敘述對象,但作品會從各個方麵詳盡地描寫這個或這些對象,然後綜合起這些經過描寫刻畫的對象來升華它(們);而三行詩則自成一體,用三行這個短小精悍的形式來迅速簡潔地表達出一個詩化的過程。它通常隻有一個對象,作品在具化這個對象後,會立即升華它。
 
  因此,這個結構上的三要素,在非三行的中國現代中長詩裏是散漫的、中間帶有其它參雜的、隱性的;而在三行詩裏,它們是集中的、中間一般沒有其它參雜的、顯性的。
 
  如上所說,三行詩的創作過程,就像一個運動員的跳遠過程,首先是起跑,然後是踏板,最後是彈跳。這個概念,用本書的專用術語來表述,“起跑”就是“呈現對象”,“踏板”就是“具化對象”,“彈跳”就是“升華對象”。這個概念,用一般的寫作語言來表述,“起跑/選擇對象”就是確定你作品的敘述對象,也就是你的作品要寫什麽東西或者什麽事;“踏板/具化對象”就是具體地描寫你所呈現的對象,描寫後的對象就成了詩的意象;“彈跳/升華對象”,就是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或者加強它的詩意,或者營造它的意境等等。如果說非三行詩是一隻裝了葡萄酒的高腳大酒杯,酒精濃度不高,但很細膩,可多倒一些,也可少倒一些,飲用時要慢慢喝,細細品,那麽,三行詩則是一隻裝滿了醇厚好酒的精美三腳小酒盅,加一滴則溢,減一滴則損,觀之則怡,飲之則後勁十足,回味綿長。
 
  三行詩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單位細小、內容完整,但極具表現力的現代詩詩型,它使得詩歌的創作不再非得煞費苦心、經久磨礪才能有作品可出。它短小精悍,並不一定非得坐著才能創作。你站著、走著,甚至一邊工作就能一邊創作,而作品常常會令人耳目一新,驚歎不已,雋永留長。當然,這並不等於說三行詩不需煉字。三行詩由於短小精悍,寥寥數筆就要出彩,所以更需要煉字方能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就是為什麽它如此深受廣大作者和讀者的喜愛與推崇的緣故。
 
  下麵,我們來讀兩首非三行的中國現代新詩,然後再讀兩首三行詩,檢測一下它們各自是否具有上麵所說的那三大詩的創作要素,檢測一下它們各自的創作過程是否印合了這些要素,以及它們各自的區別。
 
  非三行詩
 
例1. 
 
葉子和鳥
 
無翅膀的葉子
飛得再高
隻是憑借風的力量
 
落地的鳥
還會再度飛翔
因為有雙翅膀
 
葉子 本屬於大地
鳥兒 才屬於天空       
 
(冰花)
 
這首非三行詩,選擇並(呈現)了“鳥”作為自己的敘述(對象),通過對“葉子”因沒有翅膀被風吹起後會墜落的現象來反襯“鳥”因有翅膀落地後還會飛起這個(具化)過程,來(升華)作品,即不同物體具有不同屬性,有的東西生來屬於地麵,有的東西生來屬於天空,喻意翅膀對人來說是何等重要。從結構層麵看,正如括號裏所標注的那樣,非三行詩的創作過程包括了呈現對象、具化對象、以及升華對象這三個步驟。
 
例2. 
 
荷花
 
昨夜
月光下
薰風中
你晃著婀娜的身姿
幻想與心上人同舞
一夢醒來
你依舊孑然一身
在那裏
低著頭
苦苦等待
默默思念
 
你純潔,高貴,驚豔
出汙泥而不染
不屑與浪蕩浮萍為伍
不屑與惹花蜻蜓為伴
在那裏
低著頭
苦苦等待
默默思念
 
你等啊等
直到藕身洞孔熬滿
你望啊望
直到蓬身滿眼望穿
你的白馬王子仍舊沒有來
你依然一往情深
在那裏
低著頭
苦苦等待
默默思念
 
哪怕多事者給你一刀
你也定然藕斷絲連
(徐英才)
 
這首非三行詩,選擇並(呈現)了荷花作為自己的敘述(對象),通過對她詳盡細致的描寫,(具化)出她姣如一位正在苦等白馬王子到來的少女的(特征),以(升華)她不與浮萍蕩蟲同流合汙而潔身自好的優秀品質這個(主題思想)。正如上麵的括號所標注的那樣,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非三行詩創作過程具有三大結構要素:呈現對象、具化對象,以及升華對象以達到作者的創作意圖。
 
  我們再來讀兩首題材類似的三行詩,看它們的創作過程是否也印合了詩歌創作的三大要素這一說。顯而易見,這兩首三行詩是根據上麵的兩首非三行詩改寫而成的,它們雖然是為了說明問題而創作的,但其寫作方法則是跟其它的三行詩一模一樣、毫無二致。
 
三行詩
 
例1.
 
風與翅膀
 
起飛後
葉 墜落了
鳥 一直衝向藍天
(徐英才)
 
這首三行詩,表麵看是選擇並(呈現)了“風”與“翅膀”兩個意象作為自己的敘述(對象),其實是用“風”來襯托“翅膀”這一個對象。它用“起飛後”三個字設置時間,然後通過其餘兩行“葉,墜落了/鳥,一直衝向藍天”的描寫,(具化)並同時(升華)了主題:葉子因沒有翅膀而墜落,鳥因具有自己的翅膀而直衝藍天,喻意凡事都要憑借自己的力量。從上麵括號所做的標注我們可以看出,三行詩的創作過程也印證了詩歌創作的三大結構要素:呈現對象,具化對象,升華對象。
 
  這首三行詩雖然短小,但它與上麵的那首八行的非三行詩《葉子和鳥》所表達的含義幾乎完全一樣深厚,非三行詩所表達的它都表達了出來。那麽,它那麽短小,是怎樣表達出與那首非三行詩幾乎相同的內涵的呢?它是通過“埋設”的創作技巧,把隱藏的含義埋設在具化過程中,隻說葉子墜落鳥兒直衝藍天,而不說為什麽,讓讀者自己去揣摩。這就是三行詩與非三行詩在創作上經常出現的不同之處。三行詩的特點就是豐富的言外之意。
 
例2.
 
荷花
 
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纏繞
為何總還在月光下輕舞
鍥而不舍地等待......
(徐英才)
 
這首三行詩,選中並(呈現)了荷花作為自己的敘述(對象),通過對荷花的簡潔描寫“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纏繞/為何總還在月光下輕舞”,把她(具化)成帶有在月光下執著地輕舞就像正在等待她的心上人到來一樣的(特征),然後(升華)她成為一個潔身自好、優雅高尚的少女這個(主題思想)。
 
  正如上麵括號所做的標注那樣,這首三行詩也印合了詩歌創作的三大要素。比之上麵那首長為32行的非三行詩《荷花》,這首三行詩除了略去了一些細節外,幾乎表達了與之完全相同的內涵與主題思想。它是怎麽做到的呢?它是通過留白(即不把話說盡從而激發讀者自己去思考的創作手法)達到的。在升華對象“為何總還在月光下輕舞/鍥而不舍地等待......” 時欲言而止,讓讀者自己去揣摩。
 
  從這兩組詩的對比中,我們不難看出,三行詩的創作過程也象非三行詩一樣,完全印合了詩的三大創作要素:呈現對象、具化對象,以及升華對象。隻不過,三行詩與非三行詩各自的表達方式和藝術效果各不相同。非三行詩,主要是通過對敘述對象多方麵詳盡細致的描寫來刻畫出這個對象各方麵有利於升華主題的特征,然後再揭示出作品的主題思想。而三行詩則主要是通過對敘述對象的簡潔描寫,通過埋設、留白,象征等手法來激發讀者的想象,讓讀者自己去發掘作品隱藏的含義。非三行詩見長於讓讀者細嚼慢咽,慢慢品嚐;三行詩擅長於讓讀者即讀即思,回味綿長。非三行詩當然也可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而三行詩則主要依靠埋設、暗示、留白、象征等手法激發想象來完成作品的創作。
 
三行詩的精髓和價值在於,它雖然比之非三行詩短小到幾個數量級,但其表達的內涵與外延常常與非三行詩同樣厚實。三行詩的價值是豐厚的言外之意。這就是三行詩的難能可貴之處;這就是三行詩為什麽值得被推廣、傳送、發揚的道理;這就是三行詩為什麽必須被定型為一種固定詩型的緣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