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知己

讓我們真是麵對養老問題
個人資料
stapler12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國是否適合養老嗎?

(2025-08-13 20:24:44) 下一個

最近海外華人圈裏一直在熱議一個話題是否回國養老?作為一個自身的養老方麵專業人士,發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一:什麽是養老? 

    人進入60歲以後,就可以說開始進入老年,但是從年齡分,老年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組:年輕的老人(60-75歲),中年的老人(75-85),高齡老人(85歲以上)。從護理的角度分為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個層次。 所以養老首先要考慮的是年齡和自理程度。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可以定義養老品質的層次,即食物、安全、愛與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 這是一個從基本物質需求向著精神需求的上升狀態的曲線。它是一個人存在於社會中應有追求的方向,因此,它同樣適用於養老。

    中國人很奇怪的定義,養老, 人老了需要養? 難道不是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更多應該是精神層麵,特別對事年齡大的人,物質的概念更為淡泊。除非疾病纏身,老人為什麽要“養”。

二:養老的方式

   居家和機構養老是目前的主要兩種,居家不用說了, 主要說說機構養老。 在國外機構養老有著很明確的劃分,老人公寓,退休者社區、輔助支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或老人護理機構,還有一些臨終關懷或老人癡呆的專業機構。 老人公寓、退休者社區等主要針對自理老人,也可能包括高領老人。 輔助支持機構一般涉及到半自理需求以上水平的老人。 長期護理機構或老人護理機構,涉及到需要健康、醫療護理的老人,這裏大部分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在西方國家,輔助支持和老人護理機構一般屬於社會福利範疇,政府根據老人收入決定是否給予福利補貼。而涉及到自理的老人生活機構,一般屬於私營機構,依照市場收費。 而中國的養老機構的形式與西方國家有很大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國家不是老人護理(nursing Care)的主體,就是政府投資管理的涉及到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養老服務很少,如果有基本也是特別任務的護理機構。目前中國社會的養老機構中,很少有專門老人護理(nursing care)機構,絕大部分是類似老人公寓或老人社區那樣的養老機構,而且這些機構絕大部分是民辦或不屬於政府辦的機構。 簡單說,國內目前專業的護理機構很少, 養老基本都是自費。

三: 為什麽很多人總是談論國內養老的話題

    首先說,每個人都活一輩子,在哪裏活是自己的自由,是自己的選擇。 很多海外華人在國外生根,到老了突然想回國養老了? 為什麽? 兩個字:便宜。 很多華人回國,首先分享的是吃的好便宜,打車很方便。這是最主要的兩個印象。 但是這裏有幾個問題:

    1. 作為一個從發達國家的遊客去中國,那不用說,吃的和交通肯定便宜, 別忘您是從均收入5萬美金的人到一個人均收入不到一萬美金的地方旅遊,價差幾倍都是正常的。 

   2. 衣食住行中,住和衣在中國並不便宜,在一些一線城市的房子甚至比一般的發達國家都貴。至於,衣服所有稍點名氣的牌子的衣服隻會比歐美國家貴。

   3.在中國,所有進口產品都比國外貴!例如在歐美國家類似護膚、潤膚、洗發液等的消費特別便宜。中國山姆的價格不會比北美的Costco便宜。

   中國本身就是蔬菜水果的傳統生產國,所以蔬菜水果便宜也是應該的,而人工工資低也就造就涉及到人工的事項會感到便宜。現在的問題是,大家是準備養老的, 吃與行的便宜能滿足養老的方方麵麵要求嗎?

四;在國內養老需要什麽?

  1. 首先你不一定非要是個富人,但你至少不能是窮人,特別有錢人在哪裏養老基本一樣,而一般人就需要規劃。 如果是個沒錢的人,你最好留在西方國家, 世界上隻有西方國家更包容窮人或弱勢群體。

  2. 如何應對在國內的醫療問題?在國內有醫保?如果有國內醫,它保涵蓋的範圍有限,所以即便有醫保沒有一定積蓄支持很難度過大病門檻。如果沒有醫療保險,怎麽辦?全部自費,沒商量,這又回到第一個問題。

  3. 涉及到養老的層次, 回國內養老是自理的?半自理?不能自理? 不層次需要不同水平的財務和人力支持。

 4. 是居家養老?還是機構養老?居家首先你要有個家,是否需要一個保姆照顧,在北京請一個保姆至少5000人民幣, 如果照顧老人可能會上萬。 養老機構,又與位置、檔次有關,之前說過,國內養老機構大都是老人公寓,他們的收費基本上住宿費、餐食費,護理費可能依照護理級別進行收費,很多機構害要求一定押金,稍微好點的機構住宿費和食宿費至少要小一萬人民幣。 由於國內養老機構定位大都是養老公寓形式的,針對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專業護理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非常一般,護理人員基本上沒有一個專業培訓,不像歐美國家護理老人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半年以上的full time的培訓,而國內護理人員大都是幾周的簡單培訓。所以當發現國內養老機構的護理服務不夠專業也不要過於驚訝。

 5. 身邊有女子或可獲幫助的親戚嗎?這是一個特別關鍵的條件,老人身邊有情商高、有愛心的子女或親戚。在海外老人在國內養老這件事上起著特別大作用。如果你是在國內沒有這條件, 你就必須要規劃好整體養老計劃,因為你總會得病、遇到困難,衰老的。

 五。國內養老的優缺點

 優點:

    1. 如果從自費養老角度,國內的機構養老總體水平與歐美國家比還是便宜很多的。現在國內養老服務發展很快,選擇也比較多。

   2. 國內不存在語言問題, 吃飯相對便宜可口。 而中國人正在歐美的養老機構可能最犯愁的就是吃了。

  3. 有些華人本身來自中國大陸,國內可能還有不少朋友、同學、同事,一起相聚的時光是在海外無法比的。

缺點:

  1. 生活環境; 國內的生活環境總體比較擁擠,城市的喧嘩透出一股煩躁;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北方春季還會有霧霾或沙塵暴。可供老人的休閑娛樂的地方很有限。

  2. 醫療資源不平衡: 想圖清淨到鄉下或三四線城市養老,那裏的醫療資源與一線城市無法比。 不管在一線或四線城市,看病不托人很難有好結果。 而關係這事可能對於習慣簡單生活的海外華人的最大的硬傷了。

 3. 國內現在的養老機構大約超過6萬家, 90%以上養老機構不盈利。如果指望一個不盈利的企業一直能保持一個良好的服務質量或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這絕對是個挑戰。

 4. 如果老人是需要Nursing care這一級別的護理,在國內的養老機構中,專業度相對比較強的機構選擇並不多。特別是涉及到中中風、癡呆、骨折、帕金森、精神疾病等方麵專業護理,實話實說,國內護理的專業水平無法與歐美國家相比。   

 六。養老的期望是什麽?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告訴我們人的生活品質的層次。當你關注吃的便宜時,那隻是人生存層麵的需求,也的最底層麵的。 老人年紀大了,可能不能有自我實現的夢想,但老人能夠達到尊重和愛的歸屬感。 老人要有良好的精神境界、優雅的言談舉止。愛的歸屬最直接的表達就是與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家是上帝賜予愛的最原始的單位。

  Nursing Care是養老服務的剛需,因為服務的對象都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人,嚴格說,除非的高齡老人,自理的年輕或中年老人都沒有必要入住養老機構。 到此就要問一下哪些想回國養老的人:你們是處於哪個水平?如果你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 國內的吃的再便宜、打出租在方便,對於你的意義何在? 

另外在海外的華人可能要對國內的生活環境和習慣逐步適應,例如非常容易患上呼吸道係統疾病、排隊加塞、大聲喧嘩、到處有股煙草的味道等等。

總的來講,不管在哪裏養老,都要做好良好的規劃, 要與家人在一起,作為老人,要學會心靜如水、不要發怒,更不要惹女子生氣。人過好一輩子,過壞一輩子,都是一輩子,老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吧自己最不好的東西傳給自己的後代,而老人最大的榮譽就是是給後人留下可以讚美的東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5)
評論
Ggboy 回複 悄悄話 我就在上海,我脫離了低級趣味,覺得國外網站消息大多數不靠譜,沒啥意思,除了科技之類,沒看頭,回國開個國際漫遊,隨便上網,我每個月隻用40g
流量,剩下20g.怎麽度用不完,youtube 似乎對手機把速度和壓縮結合好了,省流
星光燦爛 回複 悄悄話 就我而言,就隻憑上不了海外的中英文網站這一點,就在中國呆不慣,就像被關進了鳥籠子一樣。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twadk' 的評論 : 自己的家在哪裏買就在哪裏養老。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隻要問問自己一個簡單問題,和自己的子女住得近幸福還是遠離子女幸福?和自己的孫子輩住得近幸福還是遠離他們幸福?

當初為啥出國,遠離父母,遠離親戚朋友?為啥在國外這麽多年還要回到那個自己早在幾十年前就拋棄的母國?

國內還是中共統治,社會製度沒變,可是發展到現在連三個人在公共場所聚會都不允許,現在的社會環境比你們當時出國時都要糟糕,為啥還要想著回去定居?

國內養老就是個坑,坑已經挖好了,再加上媒體的忽悠,再加上城裏的托反複發博客替人宣傳,洗腦那些沒有邏輯思維的人,就會有人往坑裏跳,中共國出來的人有太多不會自己動腦思考問題。中共國的人思維如果不改變永遠逃不出被割韭菜的命運。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國內老人院的押金管理非常不規範,歐美老人院如果涉及到押金,會放進到專門的信托基金賬戶裏。現在國內90%的養老機構不掙錢,押金可能成為維持運營的流動資金。 所以走一個老人,就是意味著機構減少一大塊資金。 在不盈利情況下,養老機構一般很難指望它能保持良好的服務品質,更別說提升了。 在北京,每個區都會有至少一所公營的養老機構,但一般規模不大,價格不高,所以一般是滿員。 但公營與民營機構哪個服務更好?很難說。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請看看我寫的東西,我沒有否定你說的人文環境,那是回國養老的優點,同時如果都是自費的,國內相對便宜呀。這也是回國養老的優點呀。 有什麽問題嗎?70左右的人,與80左右考慮養老的因素不一樣。而60多歲的人,根本就不用考慮去哪養老的事,旅遊就可以了。 這說明你是70歲來的人。哈哈
xilaideng 回複 悄悄話 說幾個國內的例子:
1)親戚甲,6年前把住房賣了,夫婦進了一高端養老院,前4年都是讚不絕口,2年前丈夫過世後,服務變差,想搬出來,但養老院不肯退錢,說簽約規定不退錢,隻能咬牙堅持住下去。
2)親戚乙,5年前受甲的鼓動,在女兒的資助下也進了一普通養老院,剛開始也說服務不錯,但3年前查出喉癌,然後越來越抱怨養老院飯菜咽不下,去年已經搬出養老院,仍由女兒照顧(這家養老院同意退了不少錢)。
3)親戚丙,尋找合適的養老院多年無果,說是私立養老院為了盈利,服務不行。而官辦的有政府補貼,服務比較好,但很難進,現在隻好一邊用退休金的三分之二請保姆,一邊托人找關係想辦法進官辦養老院。
朝陽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apler123' 的評論 : 人文環境絕不單指語言環境,至少還包括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等等很多方麵。
另,您下麵的問題問的有一點點點傻或者至少是有點俗,因為您大約是覺得這麽問有邏輯,其實恰恰沒有。

" 如果你那麽熱衷語言環境,為什麽還在國外生活那麽多年? 你一定不是為了追求語言環境才到國外。"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靜等大作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還是那就話,家在哪就在哪裏養老,
工人 回複 悄悄話 既然去國,就不要再想回祖國養老這個媒體了!來說說我身邊的人的經曆吧; 1)路人甲,出國前在一機部做工程師,是文革前的大學生。到了美國因為年齡已經比較大,所以隻能靠自己開公司做genral contractor,打拚了一陣後房子有幾座了,孩子也出山了。他就退休去中國旅遊,想不到在故鄉海邊吃海鮮時昏倒了,送了醫院急救。馬上聯係美國政府為老年人設的Medicare,說是可以讓他病情穩定一些後馬上回美國,不然後麵的費用政府不能出。回美國後病情穩定後,生命沒有危險,但是從此人半邊癱瘓。這種longterm illness是最麻煩的。美國人的longterm care一般並不會超過18個月,但是費用昂貴(除非有這種特別的保險),後來他的家人不得不重新讓他去中國,因為之前他們已經在中國某城市買了房子,而且由於中國經濟正好開始起飛,房價也漲了很多。慢性病在中國耗隻要請人照顧。中國的護工當時還比較便宜。這樣一直拖到他的身體衰弱到沒有指望的時候,才回美。房子也賣了。 2)路人乙, 我的發小。他大學畢業後去法國留學,拿到學位後進了法國公司,後來法國公司派他去中國開分公司,他在中國努力30年,把公司打造成比法國公司效率更高,期間他也得到中國綠卡。可是,中國並不希望他在中國養老,在他60歲的時候,就把他原來交的五險一金都退給他了。他在60歲以後仍然在公司負責,結果得了重病,去中國醫院住了6個月,付了幾十萬。現在病穩定了,回了法國。但是為了保住中國綠卡,他還不得不每年在中國住3個月
危言 回複 悄悄話 讀了博主的帖子,覺得想說的太多,幹脆寫了一個博文“為什麽國內適合養老”,主要觀點是,50-75年齡段的兄弟姐妹,適合在國內享受生活。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加拿大的nursing care的水平是很高的,值得信任。我忘了多倫多的華人老人院的名字。溫哥華的我知道。
tiger0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eishi' 的評論 : 我在大多地區中西老人院做過幾年,老中的老人院挺不錯的,不能自己走的老人都會起來做輪椅,每天幾次上廁所,每周2次洗澡,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各種活動,能走動的老人會有更多的活動包括外出購物等,還有物理治療師,營養師,活動員等。
而吃的也是按每個人牙齒和吞咽能力做的不同食物(糖尿餐,腎病餐,心髒病餐,diabetic regular, low K / low Na regular, minced, pureer ), 中午下午晚上還有加餐(比如餅幹營養奶等),見過不肯吃飯的老人隻喝營養奶的。每個月一次家庭會議,身上長個小癢包都得打電話告訴,老人在家能照顧的那個周到?假如老人病了要住院,老人院護士會要救護車送去。
西人老人院的話,沒有在西方長居的老人就不要去了,講話不懂,活動不會,吃的也不合胃口,80多歲的老人早點在中國老人院排隊。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eishi' 的評論 : 說的很正確
feishi 回複 悄悄話 在哪裏養老是一個很實際的生活問題,不能隻講所謂原則。關鍵是那個能夠照顧你的人,值得信任監護你的人在哪裏,85歲以上的老人最需要的是身邊有可靠的人,和可以說話的人,外麵人多人少,錢多錢少已不重要了。比較悲哀的情況是,無論中外,孤獨的老人們無依無靠。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angtsz' 的評論 : 養老最敏感的部分不是50-75歲這段年齡組。 該玩就玩。 我們注意關注養老最明感的年齡段75歲以上。
tiger00 回複 悄悄話 養老是不是訂一個年齡段,60-65歲退休的人,身體健康,回國或全世界到處完完全沒問題;一年回國去住半年那不是養老是旅居,能這麽想回去養老的人都拿著這邊的退休金,很多在國內也有退休金和醫保,有些還有房子,幹嘛不2邊住?我有盆友退休後就2邊住,雖然她也在國外工作了20年但E文不好,她上網查東西都是中文的,而在國內她兄弟都是大企業家,父母健在,伴侶也過世了,她喜歡回國全國到處玩,她2邊都有退休金和醫保。
Yangtsz 回複 悄悄話 因為你是養老專業人士,所以與你討論各種需求,並非關於我的個人選擇,謝謝理解。
我讚同你對”養老”這個詞的異議。我也不喜歡這個詞,
星光燦爛 回複 悄悄話 我兩年前做過研究,谘詢過這方麵的專家:美國的 Medicare 隻能在美國用,在國外的任何醫療費用都無法通過 Medicare 報銷。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angtsz' 的評論 : 如果你2000美金/月的預算已經規劃好(至少10年獲更多),在有十幾萬美金,可以試一下國內養老。
Yangtsz 回複 悄悄話 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個老人隻能付$2000的養老設施,中國的養老水平比美國高。絕對地比較養老水平沒有意義,聽說瑞士的養老護理水平比美國又高出一籌,多少人能負擔得起?

stapler123 發表評論於 2025-08-14 10:50:52
有人說,國內養老機構比歐美的好。
Yangtsz 回複 悄悄話 據說國內就算全部自費,有五十萬人幣就可以解決大部分毛病。如果有一百萬人民幣,就可以去條件環境相當好的醫院。所以有十幾萬美元的退休存款就可以應付。

stapler123 發表評論於 2025-08-14 10:35:37
回複 'Yangtsz' 的評論 : 看病怎麽辦? 在中國,一場病下來要你幾十萬是稀鬆平常的,前提你可能還是有路子的。如果看病能解決,國內養老是個選擇。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有人說,國內養老機構比歐美的好。我來解釋一下, 國內絕大部分養老機構的裝修都是一般的,少部分是是高檔的,當你看到高檔裝飾時,說明你看見的隻是一所麵向自理老人服務的機構,而Nursing Care這一級的機構,裝修特別簡單樸實,因為豪華裝修在nursing care機構用不上,甚至對老人在視覺、感知產生錯亂。 老人公寓與護理機構是完全不同層次的機構。 中國很多機構會把這兩種服務混在一起,這是非常不專業的。 因為nursing care 是一種非常專業的服務,必須要進行嚴格的係統教育,不是培訓幾天就能上崗的。在歐美國家這裏有非常嚴格劃分標準。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angtsz' 的評論 : 看病怎麽辦? 在中國,一場病下來要你幾十萬是稀鬆平常的,前提你可能還是有路子的。如果看病能解決,國內養老是個選擇。
Yangtsz 回複 悄悄話 “ 很多海外華人在國外生根,到老了突然想回國養老了? 為什麽? 兩個字:便宜。“, 這是很實際的考慮,而且不僅是食品與交通的便宜。月入$3000在中國可以進高端養老院,或者雇居家保姆。這在老人部分失能時是非常重要的幫助。當然便宜不是唯一的考慮,越南,泰國,南美更便宜,發達國家的”窮人”常去那裏過退休生活,中國人可以回到語言文化熟悉的環境。發達國家訓練有素的護理員當然好,這是月入$3000的退休老人需要的時候能輕鬆負擔的嗎?在美國,即使有醫保,叫一次救護車的的自付部分就讓人猶豫。至於空氣不好,人多,政治不自由之類,大家在選擇的時候都心知肚明。隻要問自己,哪一天行走不便又不能開車的時候,你是選擇住在山清水秀地廣人希的地方,還是交通便利的鬧市?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星光燦爛' 的評論 : 加拿大的好日子都來不及過,好山好水真是玩不過來,我是做養老的,我最清楚哪裏好,哈哈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手一位' 的評論 : 癡呆與熱鬧無關。 kennel最有關的是:腦外傷、藥物、酒精等有關
星光燦爛 回複 悄悄話 我倒是從沒想過會去中國養老,感覺整天考慮吃吃喝喝的壞境並不適合我。在美國生活從來沒感到過孤單寂寞,總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去做,更何況醫保和孩子們都在這兒。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oBucks!' 的評論 : 我說過,國內的養老是私營的,掏錢就行。你說他是護理, 那說明要支付更多錢, 有錢沒問題,哪裏都一樣。 而在加拿大,護理服務歸屬社會保障體製內,你就是一個無收入者,也可以收到同樣品質的護理服務, 在中國你試一試? 你要是特別有錢幹嘛跑到中國養老?世界好地方太多了。 如果沒錢,最好留在西方國家,至少那裏公平。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茵芯' 的評論 : 你的邏輯有問題,senior care中的一些風險不隻是存在於美國, 那是普遍問題,包括護理機構中虐待和忽視的問題也是時有發生,這是行業一直需要通過管理逐步消除的問題。 美國有,中國更會有,因為是美國在護理機構工作的人員必須接半年以上full time的專業培訓,一般是一年的課程,隻有注冊的護理人員才能上崗,而國內護理人員都是隻接受很短時間的簡單培訓,沒有做過體統的專業教育。你告訴我,誰出現問題的可能更大?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朝陽門' 的評論 : 語言環境隻是一個優勢而已。 如果你那麽熱衷語言環境,為什麽還在國外生活那麽多年? 你一定不是為了追求語言環境才到國外。當然沒人攔著你回國養老。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茵芯' 的評論 : 你說的這家美國老人院的員工沒有受過急救訓練,能說出名字嗎?你完全可以合法舉報,否則就是道聽途說。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至於吃和語言,three couses 的INTERNATIONAL FOOD也沒那麽難吃,老爸當年住的LTC有home made的湯/蛋糕/冰淇淋等,我嚐過,挺美味的。。。至於語言,糊塗的老人家間都是雞同鴨講,以為對方聽懂就成,各自都聊得挺帶勁,對方都洗耳恭聽涅。。。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多倫多有很多養老院LONG TERM CARE都是上世紀5-60年代就成立的,其專業成熟程度豈是以錢為本近幾年瘋狂發展的***可比擬的? 更別提人口密度/空氣質量/人文素質了。。。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博文像是二十年前的中國。養老在中國迅速發展,尤其是沿海城市,比如珠三角一帶,引進港台新加坡的經驗技術。臨終護理都有。我有親人在類似的養老院待過,是護理,基本沒有太多抱怨。內地城市怎樣不清楚。中國政府也應該在簽證方麵提供便利,否則三個月是不夠的。
新手一位 回複 悄悄話 感覺回國養老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熱熱鬧鬧的環境有助於保持大腦的活躍。
茵芯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美國特別護理,不要期待過高。我的一個學生某天請假是因為他去看望nursing home 的父時,發現父親在地上歪躺著,身體已經發涼,說明時間不短。護理解釋, 一層樓兩個護士,看不過來學生請假是為了另尋地方安置父親。再給你一個例子, 某位住進nursing home 有Parkinson 的老太太, 3個月後吃飯時,護理喂食太快,嗆死了。並解釋來的是新人, 沒有過急救訓練。你可以查查看有nursing home 死亡中有多少人是因為喂飯嗆死的公開數據。

平安是福2016 回複 悄悄話 國內養老現在真的比較好,我朋友的媽媽75歲遊泳91歲,30年沒見一分鍾就叫出我的名字,精神健朗,60~70後就不用說了小區樓下都是他們身影,70後更富足基本把世界500強的工作作風帶到退休後生活了,這個真的羨慕, 我高中同學退休後在我們那個城市把乒乓球網球對都搞得生龍活虎,旅遊自駕半個中國
茵芯 回複 悄悄話 毋庸置疑,花同樣的錢,中國可以得到更多的回報。中國的高端養老院在美國稀少,得到同樣的待遇需要幾倍的價錢,一般中產階層難以承擔。去可以在中國得到。
朝陽門 回複 悄悄話 "很多海外華人在國外生根,到老了突然想回國養老了? 為什麽? 兩個字:便宜"

錯!
海外華人,尤其是改開早年從中國大陸出來的,現在已經到退休年齡的華人,出來後大多學業有成,專業白領工作多年,屬於上中產,與美國加拿大土生中產比,至少不缺養老錢,用不著去中國養老省錢。考慮去中國養老的華人,是因為那裏中國人的人文環境,以及方便舒適的生活環境。
就像華人到文學城爬格子寫博客,你以為因為什麽?因為這裏是中文人文環境,是華人之間自己玩,有更多的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和場景。
陶次瓦 回複 悄悄話 分析清晰實在,完全同意。
百萬莊大俠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客觀,很實在,也很專業,對大陸環境介紹的也實事求是,具有回國養老的參考價值,頗有些類似--養老生活的導航。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經濟能力及身體健康情況,還有家人等。很難說哪裏更好。適合自己的就好。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