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知己

讓我們真是麵對養老問題
個人資料
stapler12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國是否適合養老嗎?

(2025-08-13 20:24:44) 下一個

最近海外華人圈裏一直在熱議一個話題是否回國養老?作為一個自身的養老方麵專業人士,發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一:什麽是養老? 

    人進入60歲以後,就可以說開始進入老年,但是從年齡分,老年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組:年輕的老人(60-75歲),中年的老人(75-85),高齡老人(85歲以上)。從護理的角度分為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個層次。 所以養老首先要考慮的是年齡和自理程度。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可以定義養老品質的層次,即食物、安全、愛與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 這是一個從基本物質需求向著精神需求的上升狀態的曲線。它是一個人存在於社會中應有追求的方向,因此,它同樣適用於養老。

    中國人很奇怪的定義,養老, 人老了需要養? 難道不是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更多應該是精神層麵,特別對事年齡大的人,物質的概念更為淡泊。除非疾病纏身,老人為什麽要“養”。

二:養老的方式

   居家和機構養老是目前的主要兩種,居家不用說了, 主要說說機構養老。 在國外機構養老有著很明確的劃分,老人公寓,退休者社區、輔助支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或老人護理機構,還有一些臨終關懷或老人癡呆的專業機構。 老人公寓、退休者社區等主要針對自理老人,也可能包括高領老人。 輔助支持機構一般涉及到半自理需求以上水平的老人。 長期護理機構或老人護理機構,涉及到需要健康、醫療護理的老人,這裏大部分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在西方國家,輔助支持和老人護理機構一般屬於社會福利範疇,政府根據老人收入決定是否給予福利補貼。而涉及到自理的老人生活機構,一般屬於私營機構,依照市場收費。 而中國的養老機構的形式與西方國家有很大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國家不是老人護理(nursing Care)的主體,就是政府投資管理的涉及到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養老服務很少,如果有基本也是特別任務的護理機構。目前中國社會的養老機構中,很少有專門老人護理(nursing care)機構,絕大部分是類似老人公寓或老人社區那樣的養老機構,而且這些機構絕大部分是民辦或不屬於政府辦的機構。 簡單說,國內目前專業的護理機構很少, 養老基本都是自費。

三: 為什麽很多人總是談論國內養老的話題

    首先說,每個人都活一輩子,在哪裏活是自己的自由,是自己的選擇。 很多海外華人在國外生根,到老了突然想回國養老了? 為什麽? 兩個字:便宜。 很多華人回國,首先分享的是吃的好便宜,打車很方便。這是最主要的兩個印象。 但是這裏有幾個問題:

    1. 作為一個從發達國家的遊客去中國,那不用說,吃的和交通肯定便宜, 別忘您是從均收入5萬美金的人到一個人均收入不到一萬美金的地方旅遊,價差幾倍都是正常的。 

   2. 衣食住行中,住和衣在中國並不便宜,在一些一線城市的房子甚至比一般的發達國家都貴。至於,衣服所有稍點名氣的牌子的衣服隻會比歐美國家貴。

   3.在中國,所有進口產品都比國外貴!例如在歐美國家類似護膚、潤膚、洗發液等的消費特別便宜。中國山姆的價格不會比北美的Costco便宜。

   中國本身就是蔬菜水果的傳統生產國,所以蔬菜水果便宜也是應該的,而人工工資低也就造就涉及到人工的事項會感到便宜。現在的問題是,大家是準備養老的, 吃與行的便宜能滿足養老的方方麵麵要求嗎?

四;在國內養老需要什麽?

  1. 首先你不一定非要是個富人,但你至少不能是窮人,特別有錢人在哪裏養老基本一樣,而一般人就需要規劃。 如果是個沒錢的人,你最好留在西方國家, 世界上隻有西方國家更包容窮人或弱勢群體。

  2. 如何應對在國內的醫療問題?在國內有醫保?如果有國內醫,它保涵蓋的範圍有限,所以即便有醫保沒有一定積蓄支持很難度過大病門檻。如果沒有醫療保險,怎麽辦?全部自費,沒商量,這又回到第一個問題。

  3. 涉及到養老的層次, 回國內養老是自理的?半自理?不能自理? 不層次需要不同水平的財務和人力支持。

 4. 是居家養老?還是機構養老?居家首先你要有個家,是否需要一個保姆照顧,在北京請一個保姆至少5000人民幣, 如果照顧老人可能會上萬。 養老機構,又與位置、檔次有關,之前說過,國內養老機構大都是老人公寓,他們的收費基本上住宿費、餐食費,護理費可能依照護理級別進行收費,很多機構害要求一定押金,稍微好點的機構住宿費和食宿費至少要小一萬人民幣。 由於國內養老機構定位大都是養老公寓形式的,針對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專業護理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非常一般,護理人員基本上沒有一個專業培訓,不像歐美國家護理老人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半年以上的full time的培訓,而國內護理人員大都是幾周的簡單培訓。所以當發現國內養老機構的護理服務不夠專業也不要過於驚訝。

 5. 身邊有女子或可獲幫助的親戚嗎?這是一個特別關鍵的條件,老人身邊有情商高、有愛心的子女或親戚。在海外老人在國內養老這件事上起著特別大作用。如果你是在國內沒有這條件, 你就必須要規劃好整體養老計劃,因為你總會得病、遇到困難,衰老的。

 五。國內養老的優缺點

 優點:

    1. 如果從自費養老角度,國內的機構養老總體水平與歐美國家比還是便宜很多的。現在國內養老服務發展很快,選擇也比較多。

   2. 國內不存在語言問題, 吃飯相對便宜可口。 而中國人正在歐美的養老機構可能最犯愁的就是吃了。

  3. 有些華人本身來自中國大陸,國內可能還有不少朋友、同學、同事,一起相聚的時光是在海外無法比的。

缺點:

  1. 生活環境; 國內的生活環境總體比較擁擠,城市的喧嘩透出一股煩躁;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北方春季還會有霧霾或沙塵暴。可供老人的休閑娛樂的地方很有限。

  2. 醫療資源不平衡: 想圖清淨到鄉下或三四線城市養老,那裏的醫療資源與一線城市無法比。 不管在一線或四線城市,看病不托人很難有好結果。 而關係這事可能對於習慣簡單生活的海外華人的最大的硬傷了。

 3. 國內現在的養老機構大約超過6萬家, 90%以上養老機構不盈利。如果指望一個不盈利的企業一直能保持一個良好的服務質量或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這絕對是個挑戰。

 4. 如果老人是需要Nursing care這一級別的護理,在國內的養老機構中,專業度相對比較強的機構選擇並不多。特別是涉及到中中風、癡呆、骨折、帕金森、精神疾病等方麵專業護理,實話實說,國內護理的專業水平無法與歐美國家相比。   

 六。養老的期望是什麽?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告訴我們人的生活品質的層次。當你關注吃的便宜時,那隻是人生存層麵的需求,也的最底層麵的。 老人年紀大了,可能不能有自我實現的夢想,但老人能夠達到尊重和愛的歸屬感。 老人要有良好的精神境界、優雅的言談舉止。愛的歸屬最直接的表達就是與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家是上帝賜予愛的最原始的單位。

  Nursing Care是養老服務的剛需,因為服務的對象都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人,嚴格說,除非的高齡老人,自理的年輕或中年老人都沒有必要入住養老機構。 到此就要問一下哪些想回國養老的人:你們是處於哪個水平?如果你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 國內的吃的再便宜、打出租在方便,對於你的意義何在? 

另外在海外的華人可能要對國內的生活環境和習慣逐步適應,例如非常容易患上呼吸道係統疾病、排隊加塞、大聲喧嘩、到處有股煙草的味道等等。

總的來講,不管在哪裏養老,都要做好良好的規劃, 要與家人在一起,作為老人,要學會心靜如水、不要發怒,更不要惹女子生氣。人過好一輩子,過壞一輩子,都是一輩子,老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吧自己最不好的東西傳給自己的後代,而老人最大的榮譽就是是給後人留下可以讚美的東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博文像是二十年前的中國。養老在中國迅速發展,尤其是沿海城市,比如珠三角一帶,引進港台新加坡的經驗技術。臨終護理都有。我有親人在類似的養老院待過,是護理,基本沒有太多抱怨。內地城市怎樣不清楚。中國政府也應該在簽證方麵提供便利,否則三個月是不夠的。
新手一位 回複 悄悄話 感覺回國養老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熱熱鬧鬧的環境有助於保持大腦的活躍。
茵芯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美國特別護理,不要期待過高。我的一個學生某天請假是因為他去看望nursing home 的父時,發現父親在地上歪躺著,身體已經發涼,說明時間不短。護理解釋, 一層樓兩個護士,看不過來學生請假是為了另尋地方安置父親。再給你一個例子, 某位住進nursing home 有Parkinson 的老太太, 3個月後吃飯時,護理喂食太快,嗆死了。並解釋來的是新人, 沒有過急救訓練。你可以查查看有nursing home 死亡中有多少人是因為喂飯嗆死的公開數據。

平安是福2016 回複 悄悄話 國內養老現在真的比較好,我朋友的媽媽75歲遊泳91歲,30年沒見一分鍾就叫出我的名字,精神健朗,60~70後就不用說了小區樓下都是他們身影,70後更富足基本把世界500強的工作作風帶到退休後生活了,這個真的羨慕, 我高中同學退休後在我們那個城市把乒乓球網球對都搞得生龍活虎,旅遊自駕半個中國
茵芯 回複 悄悄話 毋庸置疑,花同樣的錢,中國可以得到更多的回報。中國的高端養老院在美國稀少,得到同樣的待遇需要幾倍的價錢,一般中產階層難以承擔。去可以在中國得到。
朝陽門 回複 悄悄話 "很多海外華人在國外生根,到老了突然想回國養老了? 為什麽? 兩個字:便宜"

錯!
海外華人,尤其是改開早年從中國大陸出來的,現在已經到退休年齡的華人,出來後大多學業有成,專業白領工作多年,屬於上中產,與美國加拿大土生中產比,至少不缺養老錢,用不著去中國養老省錢。考慮去中國養老的華人,是因為那裏中國人的人文環境,以及方便舒適的生活環境。
就像華人到文學城爬格子寫博客,你以為因為什麽?因為這裏是中文人文環境,是華人之間自己玩,有更多的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和場景。
陶次瓦 回複 悄悄話 分析清晰實在,完全同意。
百萬莊大俠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客觀,很實在,也很專業,對大陸環境介紹的也實事求是,具有回國養老的參考價值,頗有些類似--養老生活的導航。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經濟能力及身體健康情況,還有家人等。很難說哪裏更好。適合自己的就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