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 【zt]

(2022-09-21 12:40:07) 下一個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 【zt]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4538616

深度長文:為什麽說"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

 

下文是應邀做的一個"釋懷原生家庭傷害"講座的講稿。

有一句話很著名: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

我想今天來到這裏的各位,應該都聽過這句話。大家今天選擇來到這裏,應該也是經受了原生家庭之苦,經曆了漫長的掙紮走到今天。

我曾接待過的來訪者裏麵,有的從小被迫與父母分離,淪為留守兒童,在無邊的寂寞和守望裏度過童年;有的父母性情粗暴,不顧孩子的感受,對待孩子簡單粗暴,一不合自己的心意就非打即罵;有的父母對孩子全方位控製,要求孩子“乖”,不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會翻看孩子日記,限製孩子交友;也有的父母重男輕女,對女兒無限地剝削,而對兒子無原則地寵愛。太多太多這樣的原生家庭案例。

那這些人長大以後,經曆了各種生活的磋磨,覺得自己撐不住了,選擇來到谘詢室的時候。有的非常敏感、自卑,即使他自身的客觀條件是如此的優越,也不能消除這種彌散性的敏感自卑感受;有的陷入了抑鬱,總覺得自己沒有活力,什麽都不想做;有的被“孝道”捆縛,順從父母安排自己的工作、婚姻,卻發現過的一團糟,每一天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似乎從來沒有真正地活過。似乎長久以來,自己一直是家庭肆意操縱的受傷木偶,親子衝突廝殺的受害證人,父母拿去炫耀的道具麵子。

而且,似乎是看起來越優秀的孩子,這種覺醒似乎來的越激烈。這些年發生了很多這樣的社會事件。2018年2月,媒體曝出,北大男生王猛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2019年,媒體爆出的江蘇學子王永強出國後20年間,與家裏斷了聯係,直至母親去世也不願回來,隻留下一句話:清官難斷家務事。

這些優秀的孩子因為其名校背景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然而背後更有千千萬萬的沒有被關注到的普通孩子,其實與他們一樣,曾經或者仍然掙紮在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漩渦中。

當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沒有能力識別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或者即使意識到了,也沒有能力去擺脫。當他們走向人才濟濟、競爭激烈的社會之後,幾乎每個人,內心都發生過激烈而動蕩的戰爭。

他開始思考,為什麽?他開始審視他的源頭和出身,進而確定,他以前所承受的、經曆的、遭遇的,有太多是錯的,至少是需要反思的。他曾經歸罪於自己、甚至因此攻擊自己的,其實並不是自己的錯。他曾經背負的期望和重擔,本不應是他的責任。

但是仍留在故土的父母,大多數依然生活在一成不變的認知裏,難以成長。甚至不惜用孝道試圖繼續綁住孩子。走出去的孩子和不願走出去的父母,他們的認知和靈魂,已經歸屬兩個世界。

在網絡發達的今天,似乎到處可見的討論原生家庭的文章。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正是這些普及性的工作,讓很多困惑的心靈得以喚醒。但隻有普及還不夠,似乎有一種更強烈的欲望。讓我們想要更深入係統地解開這多年來困住自己的原生家庭疑惑。

今天我會嚐試著從源頭解開這個困惑。

下麵我先從從幼兒的心理發展說起,大家耐心聽一下,這個是基礎性的東西。

幼兒成長三階段:0-6個月原始誇大階段。在這個階段呢,幼兒是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區別的。他認為自己是全能的。在他的體驗裏,他還沒有別人的概念,別人和他是渾然一體,尚未分化的。母親非獨立的個體,母親的照料也不是獨立個體的行動。這時候的嬰兒期望控製母親的照料行為的時候,接近於成人控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的那種體驗。這種關係是一種未分化的、一元關係的體驗。

一元關係的核心規則是“剝削”,處於一元關係中的人,會忍不住去“剝削”、“掠奪”別人,就像嬰兒“剝削”媽媽的乳汁一樣。因為嬰兒覺得既然世界一體,所以你的就是我的,我可以肆意使用。

6-36個月:原始理想化階段。6個月之後,隨著兒童身心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母親的照料失誤,這種原始誇大狀態慢慢被打破。比如6個月之前的孩子,他的需求相對簡單,就是吃奶、

換尿布、哭了馬上有人溫柔地抱。但6個月之後的孩子,他的需求開始變得多樣化,他開始需要玩,他開始學習感情的互動。母親畢竟是一個人,不是神,沒有人能夠百分之百回應到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早上早早醒了,他想要搖醒母親和他玩。但母親這時候睡的香呢,就可能會不情願。或者有的母親帶孩子之外,還要做家務做飯。到了做飯時間不得不去做飯,孩子哭鬧著要陪他玩的願望也就不能馬上被滿足。所以在6個月之後孩子慢慢就發現,咦,母親是獨立於我的存在,原來我並不能隨時控製她。為了緩解這種痛苦和緊張,嬰兒發展出了新的係統:他把任何快樂的、善的和完美的事物當做原始自身的一部分,而把任何痛苦的、惡的、有缺陷的事物當做自己之外的、外部的東西。這個時候他對媽媽會有一種理想化,仿佛在說,我媽媽好棒,什麽都會,什麽都知道,能打敗所有壞人。咦你看,這個人她是我的媽媽呢。通過這種體驗,他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平衡,是對於自己不是全能的體驗的一種彌補。這是一種二元關係的體驗。

我們仔細體會一下,二元關係雖然已經走出了一元關係的“剝削性”,但是它還是帶有“控製性”的。雖然兒童體驗到了媽媽是一個獨立的人,但他還是需要“使用”媽媽。當自己發展出了新的本領的時候,向媽媽展示,需要媽媽的注意及肯定;當自己情緒不好哭泣甚至發脾氣的時候,需要媽媽溫柔地安撫;在幼兒2歲左右的時候,隨著自主意識的增強,會為了說“不”而說不,。比如你問他寶寶我們出去玩好不好,他會說“不”,你說那我們在家玩好不好,他還是說“不”。功能不夠好的媽媽,這個階段她就覺得難受,覺得孩子不聽話了,故意跟他作對。實際上這是孩子力量感的體現,是他心理發展必經的階段,需要媽媽能夠包容、接納。這是他自主意識增強、試圖去做自己的第一步。如果這種需求被媽媽允許、接納,並且在後麵遭遇挫折,失望沮喪的時候,媽媽又會及時站出來,表達支持、鼓勵,並幫助他完成。經過這樣的過程,孩子會內化媽媽的這些看到、接納、安撫的功能。意識到挫折沒有那麽可怕,甚至會越挫越勇,進而形成了有韌性的、功能較為完善的自我。在長大離開父母以後,這個自我會發揮看到、接納、安撫的作用,自動調節情緒自我鼓勵,讓自己在社會競爭中遊刃有餘。

這就是所謂的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36個月之後。如果孩子前兩個階段都順利度過,這時會慢慢走向成熟的自戀階段,也就是三元關係階段。孩子會慢慢意識到,除了“我”、“你(媽媽)”,還有“他(爸爸)”的存在。

這個三元關係的核心是競爭與合作,也就是說愛父母中的一個,恨父母中的另一個,可又發現,父母都是愛他的,所以不能完全地“愛”或者“恨”,而是愛中有恨,恨中有愛。

這個階段發展得好,孩子會充分意識到關係的複雜性,以及他內在心靈的複雜性,誰都是有好有壞、有愛有恨。他慢慢學會欣賞自己和他人,同時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足。社會功能開始很好地發展,慢慢學會競爭與合作,成長為一個適應社會的人。

 

現在我們來看看在以上三個階段中發展不良的情況。

如果在6個月前就遭受重大創傷。比如孩子曾被遺棄,或者母親有精神病,無法撫育孩子。那麽對孩子造成的人格創傷是非常重大的。他成年以後很可能會陷入一種深度抑鬱,無力、焦慮、沒有活力。大家可能都聽過一種育兒理念叫做“哭聲免疫法”,是一個美國人叫華生發明的。說孩子哭了之後不能馬上就去抱,要過分鍾以後再去抱。這樣會訓練孩子減少哭泣。事實證明,踐行過這種方法的人,他們的孩子絕大多數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國內有個明星叫馬伊琍,大家知道的對吧,就是文章的老婆。她曾經發文說,她的大女兒小時候用了“哭聲免疫法”養育,結果長大以後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而在老二的養育上給予了足夠的愛與關懷,老二的心理發育非常健康。原因是什麽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6個月之前,孩子心理上認為自己是全能的人生階段,他卻發現自己什麽也做不了,甚至連哭泣都沒有人回應。有句話說的很好:無回應之地即為絕地。雖然孩子長大後他不會記得具體的事件,但這種深深的絕望感一生都揮之不去。事件會過去,但情緒情感不會過去,這種情緒情感記憶是伴隨終生的。成年以後,當這個長大的孩子經常性陷入抑鬱的時候,他自己也很難意識到,自己這種抑鬱、無助和焦慮的感受是怎麽來的。其實是幼年創傷記憶一次次地被激活。

如果在6個月前就遭受重大創傷的話,症狀一般會非常嚴重,心理谘詢發揮作用的空間有限,需要去醫院的精神科開藥物治療的。

如果重大的創傷發生在6-36個月期間。這個也是大多數人所遭遇的狀況。母親或者其他主要養育者的創傷性回應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被忽視、被否定、被錯誤理解。大家可以思索一下,自己所遭受的主要是哪一種。

被忽視的情況,比如有的母親有產後抑鬱,那麽她可能經常沉浸於自己的情緒之中,無力去回應孩子的情緒,去對孩子笑,看到孩子的進步並表示讚賞。也有的母親本身就有抑鬱症,或者情感淡漠,更有甚者,不喜歡孩子或者因為重男輕女等原因故意漠視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首先的反應不是直接去壓抑自己的這種需求。而是先想盡辦法地吸引母親的關注,贏得她的欣賞。這種時候被關注、被欣賞這種需求的暴露讓孩子其實是非常脆弱的。一旦不能如願,孩子就會有非常強烈的羞恥和挫敗感。一次次的羞恥和挫敗感積累起來,最終孩子就會絕望,將這種需要視為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這時他才會選擇把自己這種被看到被欣賞的心理需要壓抑進潛意識。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長大以後怕麻煩別人,怕表現自己,這種感受大多數是來源於此。

下麵我們看被否定的情況。這個也很好理解。比如有的母親喜歡指責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嚴重一些的大聲叱罵甚至責打孩子。隱晦一些的表達,比如總是把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似乎無論怎麽做都不能使她滿意。還有一種更隱晦的,孩子嘛,都很貪玩,跑的很快,跑著跑著就摔倒了。非常焦慮的母親會怎麽樣呢,她會不停地在後麵嘮叨,慢點慢點,看到孩子摔倒,會馬上衝上去抱起孩子,嘴裏還不停念叨“讓你慢點慢點”。仔細體會一下,這種看似是表達“愛”的行為,實際上也是一種否定對不對?在孩子的體驗裏麵,可能就是你對他的不信任,不相信他能夠奔跑摔倒了能夠爬起來,不相信他的抗挫能力。

那麽主要體驗是被否定的孩子,長大以後最主要的感受就是自卑,似乎是深入骨髓的自卑。當他看到身邊的有些人,似乎從骨子裏麵散發出自信,整個人帶著自耐心的光芒,會非常非常羨慕。如果對自卑的來源沒有認識的話,他會責怪自己,為什麽不能自信一點,勇敢一些。

其實,這真的不是自己的錯。

最後一種是被錯誤理解。主要體驗為被錯誤理解的孩子,似乎占比上少一些。這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呢。很多人會覺得,我媽不理解我。比如孩子有一天心情不好,哭唧唧地找媽媽。他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自己也說不上來為什麽心情不好。媽媽看到這種情況,比如跟孩子說,小孩子吃了玩玩了吃,你是有啥好不開心的?這種體驗,就是一種被錯誤理解。母親不能理解到孩子的真實需求。其實這個時候她啥也不說,隻抱抱孩子就很好。共情水平更高的母親也可以說,看來是發生了什麽事情,讓你不開心呢,每個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呀,來讓媽媽抱一會兒吧,再去抱抱他。在孩子的體驗上,就特別的好,有一種被理解,被尊重的熨帖感。有這種總不被理解的體驗的孩子,長大以後青春期的叛逆可能就比較明顯,他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還總是要來管自己。很難跟父母有特別親近、融洽的關係。嚴重的,甚至會有抑鬱、空洞、無意義感。

36個月之後,孩子進入三元關係階段。開始有一部分能量轉向自己的父親。這個時候,如果父親表現的很好,與孩子有很好的互動,在孩子麵前表現的有力量,能夠給到孩子有依賴、被指引的感受的話。那麽因為前期沒有被母親很好地回應造成的創傷也會一定程度得到補償。反之,如果父親表現的很糟糕,軟弱無力或者逃避家庭,那麽這個孩子可能被困在這種對於依賴、指引的需要裏麵。男孩子長大可能會難以發展出男性的陽剛之氣。女孩子長大以後總是想靠近年紀大的溫暖的男性,試圖彌補那份沒有被滿足過的心理需求。

最後澄清幾點:1.36個月之前,不一定是母親,如果其他的穩定養育者,比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可以,但無論是誰,必須是相對穩定的,不能換來換去。為了講述方便,我用了母親概括。

2.大家聽完可能會有一些忐忑,覺得自己對孩子的養育太多不夠好的地方。其一,不需要100分的母親,隻要六七十分就夠了,這種適度的不能滿足、適度的挫折反而會促進孩子獨立人格的發展。他會認識到環境的局限性,認識到有些事情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其二,6歲之前是孩子人格形成的主要時期,但並不是過了2.6歲就定型了,無法彌補了。在孩子18歲之前,他的人格結構都是相對脆弱,一直在完善的。亡羊補牢無論何時都不算晚,一個很好的心理補償結構的建立,也會對孩子的人格起到非常好的修補、支撐作用。

3.可以分享給家裏人聽一下,但不要抱著太大的改變他人的期望,因為改變別人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除非他自己想要改變。錯誤對待你的父母,多數也是因為他們的原生家庭創傷、不被滿足的心理需要。所以我們能做的不是原諒、不是和解,而是釋然,然後努力地療愈自己,讓自己更有質量地生活,同時阻止這種原生家庭創傷的代際傳遞。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心理谘詢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一個合格的心理谘詢師,他不是直接給你讚賞給你關愛。而是給你提供一個非破壞性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裏你梳理自己、慢慢地體驗和看清楚自己內心張力的產生、發展和處理過程;慢慢地從對世界的想象性接觸中出來,現實地擁抱世界;慢慢地如其所是地看到人性:沒有想象的那麽好,但也沒有想象的那麽壞;慢慢地找到和適應自己的節奏,在這個節奏下去工作、去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加有兒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杭城一丫' 的評論 : 謝謝光臨。一起學習:)
杭城一丫 回複 悄悄話 很有道理,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