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

海外生活,三言兩語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藝術之秋,想起早年的徐悲鴻

(2017-11-04 14:34:04) 下一個

    藝術之秋,食欲之秋,說法很多。但是樹葉未紅,無法真正體會到秋天的景色。

 東京都內的公園

 

    日前,參加了一個一年一度的日本美術公募展,托朋友把大幅作品開車送到美術館。在美術館門口,陸續見到一些作者開著車把作品送來的場麵,因為今天是規定的作品搬入日期(僅此一天),讓我看到了幾個高齡老人親自送作品來的場麵。

 

 

 

 

 

    他們(她們)的畫都不大,用布袋子包裹,背著來的,畫作大概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幅度,這場麵十分感人。因為憑他們的資曆,都應該是美術協會或團體的老會員,按理,他們已經沒有必要一把年紀自己還親自送作品參選,參展。他們還是因為心裏真正喜歡藝術,參加是為了交流。

   對比國內,國內的美術展不是為了交流,而是一些畫家利用它進行炒作的場所。

   一些人很會利用媒體宣揚自己,走玩上層路線。自己的作品其實很一般,卻利用輿論把自己吹的神乎其神。動不動就是什麽"著名畫家""著名書法家"之類的,有些不知廉恥。

  不過,翻翻美術史你會發現,中國近代不少名家都是這麽玩出來的,徐悲鴻盡管後來名氣出來了,但是他早年水平也一般,看過當時著名雜誌《良友》登的徐悲鴻作品,素描頭大身子小,比例結構沒把握準確,但是他很會玩上層路線,當年從江蘇宜興鄉下跑到上海灘混,如果不結識名流康有為,恐怕沒有後來的"大名人徐悲鴻"。看徐悲鴻年表,抗戰期間,徐悲鴻從南洋回國,他開始是去找國民黨宣傳部長張道藩,想撈個一官半職的,沒料到人家沒搭理他,徐悲鴻吃了個閉門羹,這才有轉向中共的想法。

   徐悲鴻早年上過劉海粟辦的"上海美專",後來因為留法,覺得自己的過去上的"上海美專"太丟人(大概他以為大名人不應該去這種地方學畫),劉海粟可能"指導"過徐悲鴻,成名後的徐悲鴻覺得這段曆史很丟人,和劉海粟展開舌戰,徐悲鴻把"上海美專"罵作"野雞學校",而劉海粟偏偏不依不饒,說你徐悲鴻跟我做過學生,不能忘恩負義,沒有師生情義,徐悲鴻後來一直不肯承認這段曆史。

   客觀上說,"上海美專"盡管屬私人的美術學校,但是為中國近代也培養了一批美術家。隻是該有些不太正規,任教的老師有的並沒有什麽學曆,包括劉海粟自己(劉任"上海美專"校長)。今天看來不少名家都沒有學曆。但是當年中國處在大興留洋的年代。

究竟徐悲鴻有沒有就讀"上海美專"?  事實上,我們在早年劉海粟辦的"上海美專"師生名簿裏發現了徐悲鴻的名字。

   新中國以後,徐悲鴻和他的學生利用一切機會要把劉海粟整垮,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給劉海粟套上"漢奸"的帽子,說徐悲鴻如何如何愛國。

   相信100年後曆史會對徐悲鴻和劉海粟有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現在,到了海外,有些人也玩這手,玩上層路線,和政治家打的火熱,什麽都要掛個"日中友好xx周年作品展",因為這樣可以加上一個"愛國"的榮譽。你一個搞藝術的,為什麽要往這上麵扯?沒有"日中友好"你的作品什麽都不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i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您說得有道理,謝謝。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對比國內,國內的美術展不是為了交流,而是一些畫家利用它進行炒作的場所。一些人很會利用媒體宣揚自己,走玩上層路線",

在我看來這是華夏文化的特點,在各個方麵隻有“為了上層,提供給上層”的平台,而沒有可以共享/平等交流的平台。全國人大的也是這麽回事兒。占著公共資源不害臊的人群。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