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

海外生活,三言兩語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說日本式民主

(2025-05-05 03:44:26) 下一個


很多人都同意,日本是民主國家,因為它建立的一套製度與西方社會基本一樣,國會議員由百姓投票選舉產生的,政府是得到人民授權的。

然而這隻是一種外在形式而已。也就是說,選舉不過是一種形式。至於怎麽獲得選票,還有不少貓膩,很值得探一探究竟。

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日本一家學術,該雜誌的編委,基本上由大學資深學者擔任,也是由所謂選舉產生的。為了獲得編委身份,資深學者如果不再被選上,就失去了該學會和該領域的話語權,便發動他/她的徒子徒孫們積極出來參與投票,更有甚者,學者本人裝著不知情,他/她的學生中,有幾個老資格的出來張羅,把大家的選票收走由他/她統一安排,大概為了防止某些環節出現意外。

這種模式,也就是日本式的做法,與日本社會甚至政府黨派的選舉也沒有多少區別,估計政府和黨派的選舉更加隱蔽一些而已。賄選和變相賄選,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情。最近的一次好像是現任總理用10萬日元的購米券拉攏一些議員。

日本有一部有名的小說,叫《白色巨塔》,說的是日本關西一家國立大學、速浪大學醫學係的外科教授人選問題,故事圍繞著一個即將在不到一年後就要退休的教授(東教授)他的後任人選展開的一場殊死博弈。由於非常有名(作家是山崎豐子,她還寫有《大地之子》),幾次被拍成電視劇。


 
日本式拉票,也是利益交換。本來,東教授身邊已經有一個叫財前的副教授,通常情況下,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教授身邊中意的副教授在自己退休之後升格為教授,這也是日本大學裏的副教授在升格前都很唯唯諾諾的原因。而這個財前副教授在外科臨床方麵由於心靈手巧,遠勝他的上司東教授,他給關西財界政界大人物做的手術都很成功,經常接受電視和雜誌的采訪,使他小有名氣,這一來讓即將退休的東教授心裏很不是滋味,決定從外麵弄一個人來,把這個跟了自己多年多的副教授換掉。


財前副教授也發現自己跟了8年的教授好像態度有些異樣,他自然不願意輕易放棄這一快要到嘴邊的肥肉。忍了這麽些年,隻要當上教授,所有榮華富貴隨之而來,尤其是早上的病房巡診,就如古代大名行列,身後跟著一大堆人簇擁著自己,那個爽啊!是最光鮮亮麗的那一刻。

他開始拚命動用關係竭力挽回局麵,可惜有些晚了。東教授利用各種場合開始給他穿小鞋。


東教授先是找到自己的學弟,作為後任人選,讓他推薦一個學生來速浪大學。東教授與這個學弟出自同一個東都大學,這個學弟很有臉麵,最近就任日本醫學外科學會會長一職,學弟出於在關西地區擴大自己的勢力欣然接受,不過他不會白白幫忙,向自己的學長提出了要求,為他下一個參選拉票。


到了醫學係正式決定由誰作為東教授的後任教授而進行選舉的這一天,出現了一大怪像,選舉結果出現三個候選人物,除了財前副教授,還有東教授暗中托自己的學弟從金澤大學醫學係拉來的菊川教授,財前副教授平時喜歡獨來獨往招致其他教授不太舒服,這幾個教授聯合起來又推一人參選,目的就是不讓財前副教授當選。投票結果出來,三個候選人都沒有過半數,更滑稽的是東教授還宣布棄權,說自己作為當事人有利益相關的嫌疑應該避嫌,做出一副公正的姿態。


選舉沒有結果,學校幹脆祭出“全國公開招聘”的方式。


東教授在不斷挖坑,給財前副教授製造各種障礙的同時,財前教授也在拚命一搏,財前也有不少社會資源,他的嶽父是當地醫師會會長,他拿出大把大把的錢出來讓手下去打點,做夢也盼著女婿能夠當上大教授。同時,周圍也不希望來一個外地大學出身的人來管著他們,他們甚至跑到另外的候選人學校去威脅對方,逼對方退選,這樣更有利於財前一方。
後來經過一番周折,財前副教授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教授一職。為了這個職位,他耗盡了大量心血。這就是日本的大學為什麽盛產那麽多平庸之輩的原因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左右,民主的曲解和理解 (2025-04-22 05:55:53)下一個

人類文明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為了利益最大化。文明與野蠻的根本區別,不在道德,而在生產力。論貪婪無恥,文明人比叢林動物要惡毒得多。文明是冰冷,理性,可以量化,生產水平的,科學的,有限解,不可多元共存的客觀水平。

為了提高文明的水平,就必須加強人類之間的分工合作,減少矛盾衝突。也就需要建立相應的社會秩序來組織協調。但是久而久之,很多人身在局中,往往本末倒置,迷失於製度自信,而忘卻了製度本來的目的。

現在最時髦的概念,莫過於民主。人民當家作主。理論上講,大家都生活在社會中。每個人的利益都牽扯在一起,自然每個人都應該有為自己利益發聲,發力的渠道。

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以及大部分中等國家,都是某種程度上的所謂民主國家。或者說采取了某種方式的政治選舉製度。給大家帶來的一個印象就是,民主不一定發達。但是發達一定得民主。這麽一種必要條件公式。並且也有一些政權挑戰這個模式。以不民主的方式迅速發展經濟。但是這些挑戰基本上都失敗了。從貧窮到中等,不民主似乎很多時候比民主效率高。但是從中等到發達則沒有一例成功。俗稱中等陷阱。本質上就是經濟發展以後,政治能不能跟上的問題。

反過來說,搞民主不成功的例子也不少。那麽不禁要問,民主真的是問題的關鍵嗎?民主製度下,人民真的當家作主了嗎?顯然,不那麽簡單。

進一步分析不難發現,發達國家不僅民主,而且都是比較成熟的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民主,其實是錢主。有一種為自己利益發聲的製度,比現代民主選舉更曆史悠久,更起到基礎性關鍵性的作用。那就是股票製度。也就是說,這些發達國家事關生產力基礎的管理,是一錢一票,而不是政治上的一人一票。政治民主不直接影響生產,而是直接影響分配,尤其是二次三次分配。或者可以說民主製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依仗人多勢眾,合法搶劫。先理論,後法律,然後依法搶劫。因為在生產方麵,是按生產能力和貢獻分帳。而在分配方麵,自然是按分配的能力來分生產者的帳。

所以發達國家的基本秩序是資主經濟基礎上民主政治的製度。民主是次要的輔助的,資主才是根本的主導的。拋開表麵上的認知宣傳,冷酷的事實就是如此。

或者也可以說資主也是一種民主,也是要投票的。這就揭示了民主的關鍵性問題。什麽民,做什麽主。誰有資格對什麽範疇的事情參與決策。

股東按照股份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方向決策。公民對本國的政治方向決策。這是傳統的保守的右派的理解。無代表不納稅,不納稅無代表。概念上其實尤其更接近股東的概念。公民是有權利必有責任,有責任才能有權利。

但是工會和工人即便沒有股份,有沒有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呢?似乎也應該有一些幹股身股。畢竟工人也是具體執行人,是事實上參與了的。那麽同樣道理,公民之外的居民,甚至非法居民有沒有參與權,投票權呢?或者什麽程度的犯罪應該剝奪相應政治權利呢?又或者全球化的今天,作為實際上中央政府的美國,是否應當允許地方上訪人員在大學抗議表達訴求呢?顯然激進派左派認為權利和義務是分割的。天賦人權,所以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對世界人民具有完全的義務。

林肯對民主的解釋,民有民治民享,也沒有能解決誰是民的問題。相對當時的情況,基本暗含的是生活在美國土地上的人。公民居民分得不那麽清楚。畢竟當時能千辛萬苦來到美國的人都是大自然篩選過的。而現代民主的另一先驅,法國大革命,就沒有大自然篩選的條件。所以法國發明了另一種方法,就是民族主義,種族主義,民族國家。試圖從文化上血緣上來區分誰有資格在法國投票。舊大陸普遍流行的是法國模式。新大陸則更多追隨了美國模式。

另一方麵,民主政治能管什麽也是問題。傳統原則是隻是政府,甚至不是所有公共事務。尤其不能插手私人內務。因為在民主之上,有一條鐵律叫做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一條其實就是為了保護股東投票權,或者資本對經濟基礎的控製權。換句話說就是民主隻能管毛,不能管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在於極少數精英的發明創造和組織。絕大部分人隻是依附跟隨。民主更多是協調維穩追隨者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去通過暴民政治去刨根文明的核心動力。

當然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現實事實。也是右派遵從的以個體實力搏取利益的原則。但是左派顯然認為真理總是掌握在多數人手裏,因而財富也應該被多數人裏麵的少數人,以多數人的名義和力量,從真正發展生產財富的少數人手裏奪取。既私有財產都是共有財產。

從這些對民主的不同解釋中,就不難看出為什麽右派更強調小政府,而民主黨,納粹黨,共產黨等左派政黨,一個比一個更推行大政府。就在於前者的民主是有限參與(公民)和有限實施(必須政府的公共領域)。後者的民主是無限參與(非法和犯罪,海外乃至幽靈)和無限實施(直接,深度,接管具體經濟經營)。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看看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等的選舉,其實也不比韓國台灣高明。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可是日本近年來獲得了不少諾貝爾獎。
兩眼墨黑 回複 悄悄話 這麽有名的電視劇你找不到一個真的劇照?
西安遊子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東亞文化所致!非民主問題。民主到了東亞,日本韓國台灣,都有“當地特色”。故“德先生”“賽先生”,走到那裏都“變”了
西安遊子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東亞文化所致吧。韓國也如此。但生產平庸之輩,這話似過了!我工作接觸過的日本工程師很勤勉專業也精,他在我工作的中國電子廠安裝調試機器一個月。印象很好。期間,中日關係不睦,他是挺有壓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