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是什麽玩藝?我不是學醫的,以下來自網絡。
「自律神經」是人類神經係統中非意識可控製的神經係統。這個係統掌控了唾液分泌、胃腸蠕動、膀胱收縮等功能。當人們處在壓力之下,跟「自律神經」有關的功能常會出現不正常的運作,常見的問題有,拉肚子、胃痙攣、口幹、火氣大、失眠等。
進一步的說,自律神經獨立自主而無法用人體自己意誌去控製的神經,又分為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兩大係統。兩者保持著絕佳的平衡。當自律神經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時,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就會失去平衡,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必須從間腦釋放大量的腦內荷爾蒙,來修複淩亂的自律神經。
我看了一半,說老實話覺得很枯燥,但是慢慢覺得有點意思了。下麵同樣以下來自網絡。
「自律神經」處於正常平衡狀態
自律神經係統在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係統之間保持平衡,並對我們體內的內髒器官進行調控,而且有一定的節奏韻律。一天、一年、一生的周期都是如此。以一天為單位來看,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經的活動,呼吸和心髒機能都非常活躍,體溫和血壓較高,完全是為了白天的活動做好必要的準備動作;到了晚上,則由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心髒的跳動和呼吸頻率都減少了,體溫和血壓也稍為下降,為休息或睡眠做好準備。 再以一年的周期來看,夏天以副交感神經的活動為主,為了讓體溫下降,就拚命流汗,另外也因為較容易疲勞,所以也提供了一個要多休息的狀態;相反地,在冬天換成交感神經係統活絡起來,為了不讓體溫流失,必須讓皮膚附近的血管收縮,也讓血流的速度放慢。 以人的一生來看,幼兒期人生舞台的主角是副交感神經,青狀期換成交感神經,老年期又恢複為副交感神經。
當「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是無法用我們的意誌去控製的,平常功能運作良好時,並不需我們的大腦意誌去費心,我們平常很難察覺自律神經的存在與功用。當有一天,自律神經 功能崩潰失調,就會出現心悸、呼吸急促、胃痛、頭痛、心律不整的症狀,我們才發現自律神經是多麽重要。 自律神經一旦失調,會引起各種現代文明病:交感神經過度緊張,會導致高血壓、心髒病、血糖上升;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會導致氣管收縮(氣喘),消化液分泌過多(胃潰瘍),等等。
當自律神經功能產生失調時,隻有調整恢複神經傳導物質活性相關的作用,才能恢複自律神經功能。因為各種神經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長時間讓他維持在良好狀況下運作,自然會有適應性反應,以致恢複自行穩定運作的能力。
那麽,練習書畫為什麽可以幫助調整「自律神經」?
這個,我查了不少中文網,都無所論及。日本有學者提倡繪畫學習而且是依葫蘆畫瓢式的,順天堂大學醫學教授小林先生認為,現代社會讓人的活動與心理變得極不規則,需要及時調整。該醫學教授自己的辦公桌上就放著一本,每天塗上15分鍾。書是一種類似中國的白描,讓我想起兒時的描紅,書裏給你線描輪廓,你隻要照著輪廓往裏填色彩。
由此不難類推,中國的書法,書畫活動,尤其臨摹,很接近他所說的調整「自律神經」要求。實際上,中國自古便有【琴棋書畫,陶冶心情】之說,書畫養生!古代書畫家都很長壽。尤其書家,虞世南81歲壽終,歐陽詢83歲離世,柳公權88歲西去......
據統計,從漢代至清代,在這個人類平均壽命25歲~40歲的時代,著名書法家們的平均壽命約80歲。
例如,唐代的柳公權87歲,歐陽詢84歲,虞世南80歲;其後的楊維禎74歲,文征明89歲,梁同書92歲,翁同和85歲,何紹基74歲……
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當時人類平均年齡為40歲~62歲,著名書法家們平均壽命88歲;進入現代、當代,著名書法家們平均壽命已經超過90歲,例如齊白石、黃賓虹、何香凝、章士釗均享壽90歲以上,朱屺瞻、蘇局仙、孫墨佛等更上了百歲高壽。
有人說我畫西畫,油畫或者水彩是不是一樣也能起到調整「自律神經」?
不清楚。中西繪畫在理念上極不相同,中國書畫自古便有【自娛】的功能(佩服古人!由【自娛】達到【自愈】?)。但是西方繪畫史上有很大一批畫家沒活過40歲。馬薩喬 27歲,卡斯坦諾 38歲 ......
附上作者的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