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退的天空

“進道若退”……退一步——海闊天空——
正文

回國觀感——重返知青點(多圖)

(2014-01-05 10:16:01) 下一個
人雲:“好漢不提當年勇。”看來我快做不成好漢了。三年的知青生活,犁田鋤地,插秧割稻,雖多磨難,但收獲大於失去,是我刻骨銘心的歲月。我一直打算寫一些較為詳細的回憶。但太早寫,似乎有些不宜,若五歲小孩談“我小的時候……”,難免令人覺得幼稚;太晚則恐怕記憶開始模糊,如孔子“吾不複夢周公久矣!”自從考上大學離開知青農場,一直未回去過。真是“三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故今年回國前就打算一定要再訪知青點。三月終於踏上了重返之途,遂我所願。

記得以前從家裏出發到知青點,前後要上八、九次公共汽車,坐一次輪渡過長江,到了公共汽車的末站,還要翻山越嶺走二、三十裏的山間小路才能到達。整個旅途差不多要用一整天的時間。這次由弟弟開車帶路,與幾位當年的知青戰友,一行人從家裏從發,隻用了大概兩個多小時,就到達了當年的知青點。而尤其令我驚訝的是,車幾乎是開到了知青點的門口。可見國內這幾十年的交通發展,的確成就斐然。據說國內有一個“村村通”的計劃,是主要由政府出資幫助修通每個村的公路。

久違了!當年知青點的老房子居然健在!而相距很近的唯一家鄰居農舍也在,主人似乎不在家,仍然是兩隻狗吠叫而出,但已不知狗換幾代了!鄰居農舍房頂的麥秸換成了瓦頂,小坡上多了一個蝶式天線。知青點的老房子現在住著一家農戶,一位老婦出來招呼,說仍然記得我們。老房子比過去似乎小了很多,尤其是窗戶,顯得如牢房一般——不過當時並未有這種感覺。看看周圍的環境,樹高草茂,翠竹扶疏,但農田似乎已經荒廢了。記得當年周圍樹少草稀,為了給水牛割鮮草,常常是半天下來而收獲不多。但稻田和土地總是充分耕種,管理有序。我希望再找找水牛犁田的感覺,但放眼望去,不見耕種之人。甚至一路上也未見過一頭水牛,據說已經被一種新的機械代替了。當年的水庫明顯仍在使用,大堤正在加固中。

在附近的水田裏,看見了一隻大灰鶴和一群白鶴。白鶴過去偶爾見過一兩隻,大灰鶴從未出現。這說明自然環境改善了不少。當時因政策的限製,農民並不能隨意養殖各種家禽,知青點也隻養過耕牛、豬和雞。這次可以看見田間養殖的雞、鴨、鵝,甚至還看到一隻黑山羊帶著她的小羊在知青點老房子的坡下吃草。有些水田明顯地改成了魚塘。
 
我們到訪的那天正好是趕集的日子,村裏的人很少,也沒有機會碰到當年熟識的農民。幾位當地的農婦聽見招呼,出門問候,似乎還記得我們這些當年的知青。有一家還熱情地要為我們做午飯,被我們婉言謝絕了。離開知青點後,一行人開車到了當年的公社,即政府、供銷社和集市的所在地。我還記得當年經常挑著擔子到公社的供銷社買米和油鹽等雜貨。當時的公社,有一個不大的廣場,供開大會用,廣場外麵直接連著一條坑坑窪窪的公路,背後有上下兩條並行的短街。所謂的街就是稍寬的石板路,好像勉強可以通過一輛汽車。上街主要是政府的辦公樓,下街有飯店、供銷社、雜貨鋪、鐵匠鋪等店麵。兩街會合後,又變成一條狹窄的石板路延伸到遠方。現在的公社原址上已經全無原來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現代的飯莊和其他店麵。

我們在知青點的周圍采了一些叫做則耳根的野菜。 到了公社的飯莊後,除了點的菜肴外,也叫店家把我們自己揀來的野菜拌上調料,於是大家吃了一頓很好的農家飯。記得當年當地的農民常有吃不飽的時候。作為知青,我們當時有政府的特殊供應(第一年)和家裏的補貼,不至於太餓肚子。當地似乎沒有什麽特殊的資源,所以現在仍然顯得相對落後,但看上去至少是吃穿不愁了。

我們一行人在知青點周圍轉悠了大概一個多小時,包括查看當年知青點的自留地,盡量回憶昔日的一些情景,並不斷地攝影留念。大家半開玩笑地說,要在知青點的舊址上,建一座新的房子,當年的哥們兒和姐們兒或許可以再聚一起,共度晚年。看著山間新舊相間的農舍,一條灰白的公路綿延伸向遠方,牽引著我的沉思:或許公路有了,但農田廢了;新房有了,但人不在了;吃穿有了,但親情淡了。發展真的是硬道理嗎?當人們厭倦了城市的喧囂而向往農家的田園風光時,不知是否開始後悔社會發展得太快了?或許老子“小國寡民,雞犬相聞”的山村社會,才是人類的終極理想之國?

正是:青山綠水舊屋在,不複當年耕種情!
 
若退/2013年8月20日

 
1. 當年知青點緊鄰的農民房屋仍在,茅屋頂換成了瓦頂。這是進出知青點的小路。
 
2. 這是知青點的農屋鄰居,衛星天線是過去沒有的。遠處的新農舍清晰可見。
 
3. 曾經犁過的田。坡上是知青點。
 
4. 當年曾住過的房間的窗戶。當時並未通電,所以牆上的電表是過去沒有的。石磨似乎是當時用過的。
 
5. 過去的水庫仍在,正在改建堤壩。當年夏天割稻後,每天都要在水庫裏洗澡。現在屬於枯水期。三十多年過去了,右上方的農舍居然還在。
 
6. 右下方是知青點未建好之前女知青曾住過的農民房屋。左前方的公路是新建的。
 
7. 路上問路時所攝。似乎留守在農村的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
 
8. 當年打著赤腳、挑著擔子走過的田間小路。
 
9. 在公社的午餐:豆花、臘肉、炒蛋、胡豆,自己采的則耳根等。
 
10. 當時常用的負載工具——竹編背篼。
 
11. 這個知青點的房子是我們到了以後與當年農民一起,從平地、打地基、夯土牆、架屋梁到蓋瓦,親手建造的。房子建好之前,男女知青分別住在兩戶農民家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若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雨中的春樹' 的評論 :

//你們下鄉的主觀認為好像吃了多大苦似的。//
不是主觀上,而是客觀上——至少對比於當時沒有下鄉的同年人和我現在的孩子。

//其實現在國內的孩子課業負擔那麽重,有的又要練樂器練體育的。對有些人來說,這種苦可是比下地幹活更痛苦。//
君言“對有些人來說”,就比較客觀了。以下是我在論壇的一貼。
『回答: 舊地重遊,感慨萬千 由 月城 於 2014-01-05 11:53:45
其實所謂的苦是相對的。那時大家都這樣,也沒有覺得特別苦。至少體力活幹完後,倒頭即睡著,沒有什麽精神壓力。』

//我認為你們這一代沒有多少資格評功擺好。//
君似乎總有一種憤憤不平之心態。我沒有看見有多少“評功擺好”的議論,大多不過是對過去一段特殊經曆的回憶。每一時代的人都對社會有不同的貢獻。我看現在中國科技的精英,許多是70後、80後,甚感欣慰。曆史一頁一頁翻過,年輕人總是國家的希望。

//應該反省一下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多大危害。你們既是受害的一代,也是害人的一代。//
知青經曆是否是“受害”,有總體評價,有個人感受。對我個人而言,我以為是受益的。至於“害人的一代”,恐怕這帽子扣得太大。不知君意何指?按君的邏輯,大概每一代人,慈禧的一代,民國的一代,二戰的一代,包括君自己的這一代,都可以是“受害的一代,也是害人的一代。”




雨中的春樹 回複 悄悄話 最後一貼。

你們下鄉的主觀認為好像吃了多大苦似的。其實現在國內的孩子課業負擔那麽重,有的又要練樂器練體育的。對有些人來說,這種苦可是可是比下地幹活更痛苦。

我不隻針對你,我是針對所有那些知青跑來博客發懷舊貼受了多少苦上了大學又出國的。我認為你們這一代沒有多少資格評功擺好。倒是應該反省一下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多大危害。你們既是受害的一代,也是害人的一代。
若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謝來訪!握手!
雨中的春樹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如果刪貼的話,隻能說明自己心虛了。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同為知青,握手!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看上去至少是吃穿不愁了
這就好,去看看鄉下去過的老地方,老朋友,老鄰居,他們看上去至少是吃穿不愁了,那大家心裏也快慰了。
如果有力量也可以幫助一下地方,那更有意義了
若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oach1960' 的評論 : 謝謝造訪留言!晚輩中其實有不少感興趣的。你說的你的近作是《從草原來到天安門,我經曆的77級高考》?容稍後再仔細拜讀。有一部電視連續劇《知青》,我看了若幹集,還不錯。
若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白熊from北京' 的評論 : 同時知青,先握手一下!謝謝造訪留言!
我另有一篇關於知青的博文如下:
《感憶知青歲月(文/詩/圖/視頻)》
http://blog.creaders.net/ruotui/user_blog_diary.php?did=130048

稍後我放到本帖末尾作為參考閱讀。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若退兄好文! 有空寫點回憶文章吧,趁你記憶好,其他當事人也沒糊塗。別指望晚輩對這段曆史感興趣。兄弟我也剛寫過一篇。
白熊from北京 回複 悄悄話 你們插隊的地方還是滿山清水秀的嗎,比我插隊的山西雁北地區強多了。我一次也沒回去過,不過插隊同村的同學還是回去過幾次。可能你這的變化不大,但山西雁北地區卻完全變了樣。

“大家半開玩笑地說,要在知青點的舊址上,建一座新的房子,當年的哥們兒和姐們兒或許可以再聚一起,共度晚年。”這句到是說得真有意思,真有可能呀!
若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雨中的春樹' 的評論 : 這次跟我一起回去的好幾位同知青點的老戰友們就是你所說的“當年沒考上大學後來下崗的老知青”。一起窮過、奮鬥過的“革命友誼”,大概是你這樣的年輕人所不能理解的。

//等所有人吃穿住孩子教育都不愁的時候//
這還不如說“等到全人類都解放了的時候”,嗬嗬。這種口號我輩聽得多了。

//自己發展好了,別人最好保持原樣。這樣能夠讓自己有更好的回憶。//
你的聯想超過了我的想象。I 服了U。
雨中的春樹 回複 悄悄話 嗬嗬,又是考上大學的回青年店故地看看。不知道有沒有多不多當年沒考上大學後來下崗的老知青回去看看沒?

“發展真的是硬道理嗎?當人們厭倦了城市的喧囂而向往農家的田園風光時,不知是否開始後悔社會發展得太快了?或許老子“小國寡民,雞犬相聞”的山村社會,才是人類的終極理想之國?”

等所有人吃穿住孩子教育都不愁的時候,再來發感慨吧。自己發展好了,別人最好保持原樣。這樣能夠讓自己有更好的回憶。
若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歌' 的評論 : 重慶巴南地區。
海歌 回複 悄悄話 看起來像是重慶或西南某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