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6月7日
7天逛巴黎真的不夠。就算你是鐵打的金剛,在凡爾賽宮前曬2小時以後,第二天在盧浮宮9小時值班,第三天你還能幹嘛?不躺下,你能爭當“不倒翁”。我們買了4天的聯票,終日奔波於各大名勝,第六天我終於病倒了。
聽說過羅丹,也聽說過“思想者”,但從來沒有把二者往一塊兒想。我得說,開始並不喜歡他的雕塑,沒有細節,不準確,不完整。在羅馬看那些雕塑,精確得毫發畢現,大理石的材質雕出薄紗和軟墊的效果。但是看多了就會覺得他的作品更生動,表現的是人在動作中的某一刻,所以更真實。我就瞎說吧,可是人家有錢是真的。羅丹博物館本身是一家旅館,他本人把這裏包下來,既做居室又做創作室,每天和他的學生和情婦在這裏生活。他死後把作品都捐給了這家旅館,幹脆就改成了博物館。我曾經想過,中獎之後不置家產,就住賓館,不用收拾,沒想到羅老敢情早就幹上了。羅丹和印象派大師莫奈互相欣賞,狼狽為奸,收藏彼此的作品,哄抬物價,還鴻雁傳書,反正兩個人都是一輩子不缺錢的主兒。
和羅丹博物館比鄰就是法國軍事博物館,我對法國軍隊沒什麽感覺,不怎麽出彩,二次大戰讓德國人轟了鴨子。但是這裏還是拿破侖的墓地。拿破侖可是硬茬,當年打遍歐洲無敵手,版圖比第三帝國還大。以我的經曆,法國人不是好戰的民族,但是在拿破侖的麾下橫掃歐陸,這也是現在法國人鼻孔朝天的本錢。拿破侖的將軍和元帥多是不識字的農民,以軍功晉升。拿破侖不需要他們認字,隻要在規定的時間出現在規定的地點就行。當年拿破侖被放逐到非洲大西洋的聖海倫島,許多他的部下自願跟隨他流放。現在拿破侖被接回法國,安葬在榮軍院,他的幾個最親近的部下也陪同他葬在他的周圍。牛X。
巴黎還有一個安葬名人的地方,萬神殿。我聽說過的人物,伏爾泰、盧梭、雨果什麽的,還有我師姐居裏夫人和他老公。且不說兩口子都拿了諾貝爾獎,居裏夫人一個人不止拿了諾貝爾物理獎,還拿過化學獎。這就相當於一個人在夏季和冬季奧運會都拿金牌,渾身是鐵,打了無數的釘。既然說到墓地,就再說一個,可惜這次實在沒時間和精力去。拉雪茲墓地,從小就聽說過,巴黎公社的故事。我倒不是因為這個,電影《我愛巴黎》裏麵有一小段,一對整天吵架的夫妻在王爾德的墓前和好。王爾德據說是寫愛情小說的大師,感動過無數文學女青年。我沒看過他的著作,也不感興趣,就是很想去看那塊印有無數唇印的墓碑。
凡爾賽宮絕對是雞肋,我們都不喜歡。首先在廣場排羅圈隊要2個多小時,進去看到就是一個沒什麽品位的俗人的住處。到處刷金粉,掛自己的巨幅肖像,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路易十四據說是個有作為的皇帝,執政60多年,乾隆似的,但就是俗點兒。吃吐了再吃、不洗澡狂噴香水、刷大白臉粘假痦子就是他那個時代的事兒,難怪後來引發法國大革命。同樣是有錢人,和佛羅倫薩的Medici家族相比,雲泥之分,高低立判。
開始真不知道盧浮宮三大鎮館之寶是哪兒傳出來的謠言,盧浮宮的講解器裏真這麽說的,所以這三件展品前人頭攢動,跟菜攤一樣。我們是帶著任務來的,盧浮宮裏收藏的世界級名畫列出來有一張紙,沒在《蒙娜麗莎》前麵浪費時間。我還是最喜歡大衛(Jacques Louis David),精美。大衛的大場麵《拿破侖一世及皇後加冕典禮》(Sacre De Napoleon (Coronation) in
Notre-Dame De Paris by Pope Pius VII)如同現場的彩色照片。他的《雷卡梅爾夫人像》別看是穿著衣服的,絕不輸與安格爾(Jean August Dominique Ingre)的《大宮女》(Grand Odalisque),全才。
9點鍾到盧浮宮,6點讓人家從裏麵轟出來,整整9個小時,除了吃飯,其中7個多小時是在看畫,找世界名畫,就給雕塑們留下一個小時。《勝利女神》和《斷臂維納斯》全是盛名之下,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米開朗基羅的《奴隸》,據說這是教皇誘惑老米來西斯廷作畫時給他下的誘餌。當年教皇要米開朗基羅給西斯廷做壁畫,老米一聽就急了,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說咱是雕塑家,不是畫家,不伺候,還不辭而別回了佛羅倫薩。教皇不但不敢生氣,還派人來跟他說,回梵蒂岡不用畫畫,來給教皇的墓地刻雕像。老米樂顛顛地回來了,選了最好的石料,開始創作。沒過多久,教皇又把他找去,繼續勸說他給西斯廷作畫。米開朗基羅怒了,這是成心不拿豆包不當幹糧,我就畫一個給你們看看。他不要任何助手,架子都是一個人搭,5年以後交出了震撼的7幅天頂畫,其中包括世界級的《創造亞當》。這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米開朗基羅畫畫把脖子畫直了的故事來源。一直到完成了西斯廷的壁畫,米開朗基羅才有機會把《奴隸》完成,前後相距30多年,還是精品。
不是特意安排,我們去諾曼底的時間正好是6月6日,57年前盟軍登陸的日子。本以為會有什麽紀念儀式,可是什麽都沒有,隻有零星的自發紀念活動。走進美軍的墓地,就是《拯救大兵瑞恩》的那個場景地,被深深地震撼。9000多塊刻著每名將士的白色大理石墓碑整齊地排列在一起,不分軍階,目力不可及的一大片。想象每塊墓碑下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20歲上下的年輕人,在生命最燦爛的時候嘎然而止。
巴黎號稱世界之都,我們從瑞士Interlaken過來,火車坐了10小時,到巴黎的時候已經黃昏,夕陽下的巴黎聖母院,美得讓人想作詩。奧賽美術館裏見到第一張梵高的自畫像,綠瑩瑩的,顯得他精神不正常。他的另一幅《幹草堆》絕對讓他成為用黃顏色作畫的爺爺。非常喜歡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的《拾穗者》,能用油彩畫出夕陽照在人身上絨絨的感覺,而且《禱告》也從盧浮宮轉了過來,驚喜。蓬皮杜中心的現代藝術作品一個都沒看懂,隻是覺得當代藝術家基本沒什麽出路,所有東西都是人家玩兒剩下的。凱旋門現在看沒什麽特別,但那是拿破侖在奧斯特裏茨以少勝多大敗奧匈和俄國聯軍之後向將士們保證修建的,隻是他本人沒能見到竣工。巴黎最讓我們失望的是香榭麗舍大街,摩肩接踵,擁擠不動,一點兒也不能小資。 巴黎給我留下的遺憾是沒去成拉雪茲墓地,翠西是沒看成埃菲爾鐵塔的夜景,給我們共同留下的遺憾是沒去巴黎最普通的城區轉轉,街邊喝一杯咖啡,看著行人發發呆。遺憾也是下次再來的借口,下次再來肯定還是買一張6天的聯票,累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