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所謂的環球旅行的確是inspired by我們本地的兩個年輕人——Lynda Paquette 和 Martin Parent。當時我正在一個五金倉庫裏幹體力工。工休之餘,吃完我數月如一日的三明治,我總是撿工友看剩下的法文小報。我的法語,聽、說都不行,寫就更甭提了,怎麽努力都不行,必須承認學習語言是要天賦的。但是,我可以讀,八九不離十,因為法語單詞十有八九和英語一樣。
話說那天,我從小 報上先是看到了這張照片。當時我並不知道照片的背景就是鼎鼎大名的馬丘比丘,標題我是看懂了《Le tour du monde en deux ans!》——兩年環遊世界。有點兒意思。馬馬虎虎,含含糊糊,結結巴巴,磕磕絆絆地讀懂了文章裏的幾個關鍵句子,“為實現夢想,他們拋下了一切”;“從戈壁沙灘到西藏冰雪覆蓋的小村,經過塵土飛揚的埃及村莊,智利的火山,斯堪的納維亞的公園,新西蘭的綠色風景......”。越來越有意思。“在我們需要這筆錢起大作用的時候,我們不想等到60歲的時候再享用!”這是Martin微笑著回答他們為什麽要清空他們的退休帳戶的時候說的話。這句話足以使我的腦海裏一天都在電閃雷鳴。
http://www.ungrandvirage.com/home_page/general_intro.html——這是他們倆遊記的網站。在網頁顯著的地方寫著下麵的一句話:
“Dans 20 ans, vous serez plus déçus par les choses que vous n’avez pas faites que par celles que vous aurez faites. Quittez le port.” ——Mark Twain
這 句法語看得還不太明白,但是馬克吐溫,他說英語,咱熟。上網查了查,原文如下:“Twenty years from now you will be more disappointed by the things that you didn't do than by the ones you did do. So throw off the bowlines. Sail away from the safe harbor. Catch the trade winds in your sails. Explore. Dream. Discover.”
馬老以前幹過水手,所以用了一些專業名詞。我試著翻譯:“20年內,你還沒幹的事兒和你已經幹過的事兒相比,前者者會讓你更遺憾。所以,解開你的帆索,駛離安全的港灣,讓信風鼓起你的風帆。探索,夢想,發現”。意思是全明白了。
Lynda Paquette 和 Martin Parent是兩個普通人,一個35,一個36。他們花了5年時間準備,辭掉薪水不錯的工作,賣掉房子和車子,清空了他們的退休金賬戶,懷揣6萬去實現環球旅行兩年的夢想。“libre totale”(徹底自由),我就是inspired by這種奮不顧身。
幹! 像Lynda Paquette 和 Martin Parent一樣。兩年內,我們也要攢下6萬。到時候,辭了工,還了車,背起包去環遊世界。房子?房子,我們得留著,得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中國人這點兒小心眼兒,我們還有。如果這兩年間出現什麽意外,比如當前操蛋的經濟危機,把工作丟了,期限到了,手裏沒有6萬怎麽辦?去他XX的,把房子賣了。 Quittez le 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