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是“恢複高考” 而是“重新高考”

(2017-12-29 16:05:42) 下一個

七七年高考為什麽被稱為“恢複高考”呢?文革期間的大學入學其實有不同程度的考試,特別是七五七六級,那為什麽不說七五七六級是恢複高考呢?眾所周知,“恢複”是指恢複到文革之前的那一套大學招生考試的運作方式。然而比較文革之前的大學招考與七七年的高考,無論是大背景還是具體運作細節,差別都是巨大的。

就說大背景吧。一九七七年的中國與文革之前比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文革後期高中生在校人數與文革前比較增加了不知多少倍。文革後期每個區(公社改回的縣以下的行政單位)幾乎都有了高中,初中就更普及了,在小學的基礎上辦“戴帽中學”很普遍,加上考生不限於在校生,而是麵向全社會的適齡(年齡跨度達十五六歲)青年,這對社會的衝擊和影響力大大超過了文革前的高考。文革期間是大眾傳播媒體和傳播技術大開發大普及的時期(可惜鮮見研究這個專題的結果報告),出版,報紙,電影和廣播電視等現代技術真正地把各種信息傳播到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在現代的傳播手段下,“範進中舉”的消息對社會的衝擊是何等巨大。文革後期外交外貿以及建設四個現代化的需要,對科學技術和教育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有一批新的大學和專科學校,是在那時設立開辦的,“恢複高考”一詞對這些文革之前不存在的學校,是毫無意義的。在十年的社會巨變之後,什麽都不可能恢複了,正如刀郎在“西海情歌”中唱道:再也回不到從前!隨著高等教育學位製的導入,七七級大學生畢業時,前無古人地獲取了學士學位,這標誌著高等教育的新的開端。因此我認為七七級的高考是“重新高考”而不是“恢複高考”。

古代的先賢推崇“天命維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四十年之後的今天,大學教育更有了質的飛躍。在紀念七七級高考四十周年之際,重新思考我參加高考的那次經曆,我想告訴大家:那不是一次“恢複”到從前的高考,而是充滿創意,滿足嶄新時代更高社會需求的一次“重新”設計的高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