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茶居: 淘汰
(2014-03-17 19:52:10)
下一個
淘汰, 是一個伴隨一生的論題. 它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段時空. 陽春三月, 仍舊風雪無情, 周末的早晨, 一杯濃咖, 寫寫淘汰的感想.要立於不被淘汰的競爭地位, 我個人認為, 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環節, 是不容被忽視的.
1. 職業方向的選擇. 這不是一個完全隨市場需求變化的因素. 在魁北克, 從中學四五年級起, 就開始有了選課的方向. 選了Science de humain ( 人文科學, 比如語言, 曆史.) 就不能選 science de nature (自然科學, 比如醫學,藥學,等). 為什麽這裏的教育體製在中學後期就開始作出選擇? 我想理由非常簡單: 投其所好. 在這個階段, 不可能考慮十年後從事什麽行業, 也無法深入研究市場需要什麽行業.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那麽就是孩子喜歡什麽, 愛好什麽. 這是擇業的第一步. 因為隻有自己熱愛的職業, 才能幹得出...色.俗話說: 行行出狀元.昨天晚上陶然問我: 到五年級時候, 我該怎麽選? 我說, 你喜歡什麽就選什麽. 她又問, 如果多年以後, 我要撞牆, 要換工作, 怎麽辦? 我說,如果真的想換工作, 如果那時候有另一種愛好, 那麽再繼續學習, 會有熱情.所以現在不需要考慮那麽久遠的事情.也不現實.反而言之, 即使現在去選擇一項你不喜歡卻被大家看好的職業, 同樣要被淘汰的. 相比國內的大學, 加拿大好的大學,熱門的專業的淘汰率都非常高.是鬆進嚴出的自然淘汰.在這裏, 大學不是普及教育, 是高端教育, 必須擁有良好的潛能和努力, 才能讀下來.比如大學的醫學, 在大學就要淘汰80%.昨天遇到一個朋友,他的工作做了三十年, 現在退休了, 仍舊在大學裏進修課程,說自己實在是太熱愛這份職業了,無法割舍.雖然已經退休, 但總是還想做點什麽,希望把自己三十多年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敬業的精神, 是出自對職業的熱愛.他隻要有足夠的資源, 一定能完成自己的心願.Steve Jobs 說“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隻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這個時代的一個重要的意義, 是科技的發展, 和信息傳遞的速度. 讓我們在很有效的時間, 得到這些寶貴的真知灼見.
2. 堅持.堅持是一首永遠的護航艦.每一個職業都自己的淘汰率.尤其是高薪職業. 比如熾熱的地產經濟人,在第一年裏就要淘汰85%,律師,谘詢服務行業,前三年,每年都要淘汰相當比例的從業人員, 等等.這些行業的高淘汰率, 是因為不足的經濟支撐和精神上的支持不夠, 而導致人放棄.特定的稅收製度, 和消費習慣, 無論你做什麽行業, 如果在短短的的幾個月裏沒有足夠的收入, 多數中產階級就得賣房賣車, 就是讓人放棄的一個主要原因. 大浪淘沙, 如果你能堅持下去, 六個月, 一年, 那麽勝算的把握, 隨著時間的推移, 就越大.如何堅持? 馬雲說: 在創業初期, 要用最小的投資,來降低風險. 這就是為什麽幹旱餓不死手藝人. 相信中國人勤儉的作風,能有較強的持久力, 那麽更關鍵的問題是精神上的堅持.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 因為能堅持的人並不多. 還是馬雲說的. 當別人漸漸被淘汰的時候 , 那麽能堅持下來的人, 就是最後的勝利者.不用擔心起點本身是否高低.
3. 創新.最後的無敵劍.如果具備了熱情和智慧, 持久的耐力,保證了職業的穩定性, 那麽創新, 可以開創職業的最高境界,無論是雇主還是雇員.在我們現有的資源裏,總要做些與眾不同的事情.哪怕隻有一點點差別.把市場的需求插在區別的縫隙裏,剩下的就不必多說了.當然,創新是需要土壤的.種子是在肥沃的土壤裏才能發芽.所謂站得高, 才能看得遠. 所謂心有多大, 就能做多大的事情.都需要不可缺少的資源.但是創新, 永遠是推動生產力的一個的接力棒.
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