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來是講究不能打孩子。提倡耐心和孩子交流,尊重孩子,做到和孩子平等交流。基本上我也一直以為能很好的執行。但是事以願違, 有時候還是會很生氣,冒火甚至會在小朋友嫩屁股上印個巴掌印的。印象中已經有兩回我的手掌親密接觸了樂樂的胖屁股了。
今天晚上,樂樂臨睡前給我看了看他的腳丫,上麵是黃色顏料,daycare 今天用他們的小腳丫做畫了。他告訴我老師說讓他們回家洗澡。我檢查了他的膝蓋,小腿都沒有顏料,就說洗洗腳丫子就可以了,天氣也冷。小家夥不願意了,說老師說的要洗澡(樂樂洗澡洗腳中文還分不太清楚,所以用腳丫子代替洗腳),不是腳丫子。說著說著就開始眼圈紅了,要流眼淚。唉,我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把老師的話當聖旨,又容易哭鼻子,可能他平常快樂的時候多,所以看他哭鼻子我就很是頭大。 眼看就要到他上床的時間,所以我同意給他洗澡。上得樓來,給他指指時間:8:20. 結果他看成了8:50. 我和他爸爸就說不是中間的那個數字是2 不是5。他就開始很傷心的哭了起來,跳著腳說是5,不是2。結果就是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讓他拿明天的衣服,哭著說拿不動。我很生氣,告訴他媽媽現在的生氣指標是90%,如果他繼續哭,媽媽的生氣指標就要100% 並就要發飆了。而發飆,就是要把他放到time out 椅子上。不果,期間我又發現他該去pepe而不去pepe,已經開始尿在褲子上了。我生氣的把他拽到馬桶上並在他的屁股上甩了一巴掌。爸爸聽說尿褲子,也是很生氣,又補了一巴掌。樂樂大概是看我們都很生氣,尤其是不常生氣的媽媽也發火了,不敢再哭了,硬生生的把哭泣咽成哽咽。那一瞬間,我的挫敗感簡直爆棚。
晚上,樂樂睡覺後,我特意到網上搜了一圈關於孩子哭鬧的原因和解決辦法。以下摘抄兩段。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是關鍵啊。
妙招幫你搞定“愛哭寶寶”
動不動掉眼淚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種表現,不利於他們自信和堅強個性的養成。父母應該想辦法幫寶寶改掉這一壞習慣,例如凡事鼓勵孩子說出來,而不是哭出來;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不能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就妥協……等等。最後,還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協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夠了,情況自然會逐漸好轉。
具體的做法是: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感覺比其他孩子更強烈。不準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為了讓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淚,應該鼓勵說他是一個堅強者,引導他克製哭,對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2、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於自我認可,產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強化孩子的哭
哭時不能給予表揚,不能因此給予特權或取消規矩,或因哭而免予懲罰等。父母對孩子的哭應采取中性態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給一定的安慰,不能給太多同情,否則會哭得更凶。媽媽抱一抱,就會使他“雨轉晴”而高興起來。
4、讓孩子用語言表達
教會孩子善於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痛處,說清為什麽要哭,這時媽媽給些安慰,可以減少哭的機會。
5、父母學會控製情緒
愛哭的孩子特別敏感,所以對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鬱等情感,極易被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鬆,控製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將自己的情緒轉向孩子,因為孩子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6、多些鼓勵少點批評
對孩子要少批評,多表揚,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脫下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到前麵來,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沒有達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樣,但他隻要盡力了,就別批評他。假如孩子驕傲地告訴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於指責他“把水灑得到處都是”,而應先鼓勵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後再幫助他把水擦掉。
7、多些溫柔多些幽默
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會此起反應,所以大人要有控製,更不要大聲罵孩子,對他們溫和與幽默或許效果更好,但當敏感的小孩做了錯事時,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評,要清楚地說明錯在哪裏。既不要斥責,也不能無原則。
8、別為孩子亂貼標簽
不要對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簽,否則以後就難以摘此標簽。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訴老師或保姆的話,不要當著孩子的麵,更不要動不動就針對孩子愛哭的事情進行議論。
對於性格懦弱、愛哭的孩子,必須要多給他們自己去麵對難題的機會,不要凡事都包辦,要多與人接觸,培養出良好的性格。、
-----------------------------------------------------------------------------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哭是交往的一種方式,他們的語言表達還不流暢,往往要靠哭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和挫折,因此,當孩子語言能力增強以後會哭得少一些。但是,如果孩子過了那個年齡還是很愛哭的話,那就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了。 一般來說,孩子愛哭的原因有兩大方麵,一是“先天型”,即孩子的先天氣質為敏感、愛哭的類型;二是“後天型”,即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所致。下麵我們就來詳細地分析一下這兩類原因。 先天氣質所導致的孩子愛哭 以天生氣質來說,不同氣質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現類型,有的孩子很安靜,有的孩子就很活躍,有的孩子愛哭,有的孩子能夠接受各種各樣的變化…… 有些孩子天生敏感愛哭,常為小事發脾氣、抱怨,即使沒有什麽不愉快的事情,想讓他笑,也不容易。敏感和害羞、攻擊性、愛交際等一樣,是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是先天的。 敏感的孩子哭的事情很多,摔倒了、膝蓋上有個小口子要哭,玩的東西被搶走了也哭。雖然他們常常哭,但是,一個敏感的孩子並不是不快活。他們往往很關心別人的情感、會同情別人、有較好觀察力、能遵守規則,這些使他們的一生都有用。 哭對敏感的孩子來說,並都是壞事。哭一場以後會感覺得好過些。有的研究人員還發現,哭的人在情緒上和身體上比不愛哭的人要健康些,所以不要把哭認為是壞事。 但是,怕失敗、怕受挫折,是怕困難的結果,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無可奈何時就以哭解決,這是嬰幼兒氣質中情緒本質趨向於負性的反映。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時,通常會以負向的情緒:如哭鬧、發脾氣等來表達。這是他的個性傾向,但家長不了解,就容易跟著孩子鬧脾氣,以致於親子之間經常鬧得不愉快,而無法心平氣和地教導。 如果孩子的愛哭是由先天氣質引起的,家長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來幫助緩解: 1、對此類孩子的較高敏感性要表示理解,因為敏感的孩子對疼痛感覺確實要比其他孩子強烈,不準他們哭並非明智之舉。父母應通過理解、同情、鼓勵的方法,使他們逐漸堅強起來。 2、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於自我認可,產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教會孩子用語言來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痛苦,而不是用哭來表達。 4、不要給這類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簽,否則以後就難以摘掉。 5、因為孩子特別敏感,所以對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鬱等情感,極易被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鬆,控製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 教育方式不當所導致的孩子愛哭 一般來說,幼兒過了3歲以後,就很少隨便哭鬧了。但由於4歲幼兒比較好強,經常毫無預期地哭鬧起來。不過為了使孩子今後能順利成長,父母最好讓孩子在4歲時就告別“愛哭期”。 身心發育較遲緩的幼兒的確比同齡人愛哭,想製止他哭是沒有用的,除了耐心等他長大外,似乎別無他法。另一方麵,發育正常的孩子,如果因為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正確,愛哭期也會拉長,例如: 1、家人的過度保護、溺愛遷就容易導致孩子愛哭,因為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受不了一丁點兒的委屈,遇事除了會哭,別無選擇。 2、哭,也是某些孩子用來威脅成人、滿足自己要求的一個“殺手鐧”。起初,孩子隻是以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失落和委屈,是情感的宣泄。可是,有的家長一看見孩子的眼淚心就軟,立刻妥協,從此寶寶就把“哭”作為實現自己目的的靈丹妙藥了。 哭的辦法,常常成為孩子們用來威脅成人、滿足自己要求的一種有效手段。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看到父母對於自己的要求沒有滿足,感到受了委屈,有情緒,自然就會用哭來宣泄。可是家長一看見孩子哭了,馬上向孩子妥協,答應了孩子的要求,滿足孩子的願望,這樣給孩子一種錯覺,隻要哭就可以得到一切。所以在基本上用哭多次達到自己的要求之後,也就掌握了對付家長的辦法。 從幼兒心理的發展過程來看,3歲的兒童已經開始可以接受家長的教導,但是還是比較固執,堅持自己的想法,有害怕和分離的焦慮;4歲的兒童基本可以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要求,做一些成人讚賞的行為,情緒有間歇的波動,也有了明顯的好惡;5~6歲的兒童則開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具有良好的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有時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從這樣的過程來看,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四五歲,還是喜歡用哭來解決問題,表達情緒,就說明家長要改進自己的教育培養方式了。不要溺愛孩子,因為你保護得越周到,孩子得到鍛煉的機會就越少,不僅是身體上對於各種感覺的體驗不夠,而且在心智上,因為對於大人過於依賴,缺少解決困難的經驗,所以也會造成發展不成熟。這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他隻會感到茫然一片。 如果孩子愛哭是由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引起的,家長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1、弄清孩子哭鬧的具體原因。對於孩子的要求要表示充分的理解,並且正確的對待。孩子在悲傷、氣憤或是受了委屈而哭時,家長應該向孩子表示出你是完全明白他的心情的,這樣孩子覺得有人理解自己,心情自然就會好很多,而不會繼續哭鬧了。對於孩子是因為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而任性哭鬧時,父母應該仔細地探究孩子一定要堅持的原因,不要以自己的承受能力或者價值判斷來否定孩子的要求。對於確實不合理、過分的要求,就應該堅決否定,不能夠嬌慣,同時向他們講明白不可以滿足他們的原因。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一定不可以馬上就去哄他,更不可以直接簡單地告訴他“不要再哭了,否則我會……”,這樣的威脅很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招致他哭得更厲害。 2、要讓孩子形成一種“我已經長大了,不應該再哭了”的觀念。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隻有還不太會說話的嬰兒才愛哭,自己已經是大孩子了,不能再哭,如果總是哭,別人是要笑話的。而且就是因為哭,會使小朋友對自己感到厭惡和嘲笑,會找不到朋友的。有了這樣的意識,孩子才可以在想哭的時候忍住眼淚,逐漸變得堅強起來。 3、孩子無理取鬧,試圖以大哭來達到自己的無禮要求,父母可適當采取置之不理的忽視方法,讓孩子覺得哭不能引起成人的注意,從而減少次數。 不過,采用這種方式,爸媽首先應和孩子講道理,當孩子對道理置之不理時,爸媽再采用冷處理的方法來應對。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爸媽不要被“眼淚”所打動,一時心軟,而予以滿足,否則會造成孩子今後一而再、再而三的慣性。 4、要使孩子愛哭的性格有所改變,爸媽必須在平時的家教上下功夫,對孩子不能一味溺愛、放縱和嬌寵,不事事包辦代替,給孩子更多自主的機會。 5、為了幫助愛哭的孩子勇敢地麵對挫折,爸媽應當從培養能力、增強自信開始。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去努力戰勝困難。對於他們與困難作鬥爭中取得的點滴成績,爸媽應該給予及時和明確的肯定,讓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悅,有信心自己去進一步戰勝困難。然後爸媽給孩子一些有難度的任務,讓他去完成。 孩子畢竟是孩子,哭鬧是正常的現象。家長千萬不要完全限製孩子的哭,尤其是一聽到孩子哭,就表現出厭惡的樣子,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情感得不到宣泄,造成抑鬱。其實,哭並不一定是壞事,孩子大哭後可以感覺輕鬆一些,因為哭可以減輕大腦遭受壓力後的化學物質的產生。愛哭者比不愛哭者的生理與心理更健康,因此,不要完全禁止孩子的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