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公路中斷後,我國所需油料隻能依靠“駝峰”航線,用飛機運油供應。但是,飛機的運量畢竟有限,而且本身還要耗費掉大量油料,不能滿足作戰的需要,嚴重影響著軍事的進展。民用汽油就更加短缺了,嚴重的油荒在各地蔓延。當時,雖然提出了“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號,倡導愛惜、節省汽油,民用汽車改用酒精、木炭作燃料代用品,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改用代用品後,因燃料性能的差異,汽車動力不足,導致發動機部件損壞,越來越多的汽車限於待油、待修的狀態,運輸瀕於癱瘓。
在這種情況下,解決中國戰區嚴重的缺油問題,已是刻不容緩,鋪設輸油管道成為當時交通運輸戰線的頭等大事。為此,1943年8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魁北克舉行會議,決定鋪設從印度加爾各答到中國昆明的輸油管道,並確定於當年12月開工。
中印輸油管起點為印度的加爾各答港,經布拉馬普得拉河流域及帕特卡山脊、丁江到利多,到利多後,沿中印公路進入緬甸密支那、八莫,從畹町再沿滇緬公路到達終點昆明,全長3218公裏,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一條成品油管線。
印度、緬甸境內的油管鋪設工程,由美國陸軍建築隊承擔,中國境內的由中、美雙方負責。所需油管每節長6.1米,直徑10.2厘米,每公裏約需164節,全線共需492000節,全部是美國製輕質無縫管,一人可扛一節。油管的節與節之間,先用螺絲扭緊,再用電焊密封緊固。油管多數鋪設在地麵上,少數掩埋在地下。
管線所經過的地方,環境非常惡劣,沿線多山穀、河川、密林,瘴瘧、毒蛇、猛獸為害,特別是要經過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地帶的野人山,極大地考驗著工程的進行。中、美兩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修築中印輸油管道堪稱一場艱苦卓絕的叢林會戰。
由於條件所限,材料的運輸非常困難。鋪設油管的材料,先由美國用飛機運到印度,再以汽車沿中印公路運到各分段鋪裝。在中印公路上,卡車滿負荷奔跑,折舊速度快得驚人。一套刹車係統最多使用一個月就不行了,而刹車片在當時又很難得到。一旦遇到懸崖峭壁,或卡車開不過去的地段,工兵和勞工隻能人拉肩扛,徒步翻山越嶺,將管線物資運輸到位。參加油管建設的美軍Ray O. Howard軍士在一篇文章中介紹說:“輸油管建設初期,工具和物資供應困難,甚至連扳手都沒有,工兵用一英寸的鋼管製作扳手,用手推車把鋼管運到汽車無法通行的深穀叢林中,然後一捆一捆堆放著。”
在雨季鋪設油管,嚴重影響工程進度,也使工兵和勞工倍感痛苦。1944年5月,緬甸新平洋和丁加克之間,工兵要搶在雨季到來前通過21公裏的沼澤地。因為白天中印公路要運輸大量一線軍用物資,鋪設管線的部隊隻能晚上運送油管,工兵和勞工把油管放到卡車上慢慢通過橋梁,然後扛在肩上蹚過齊腰的泥水,在小船上對接管道,再沉入沼澤……在孟拱河穀鋪設油管時,連續45 天都在下雨,為了保證工程進度,每天都要工作12小時的工兵和勞工,幾乎每天都不得不穿著帶水的衣服。由於每天都在下雨,衣服放在放水袋裏都會發黴,一雙鞋最多隻能穿一個星期。
油管鋪設至森林地帶,先以刀斧開路,驅走毒蛇猛獸。在距離村莊和公路較遠的地方施工,夜晚不能回宿,美方人員撐起帳篷就地宿營,中方人員條件差,隻能烤火度過寒夜。
“雨季的持續和叢林昆蟲對人們的身體開始傷害。瘧疾、痢疾和斑疹傷寒症使得繼續工作的工兵很多都病倒了。水蛭不斷騷擾工兵成為了最討厭的事情。隻要一個人在叢林裏走一會兒,這樣的小蟲子馬上成群結隊向他撲過來。那個時候有一個笑話就是說醫生用這些吸血的動物來為病人輸血。有一些人為了解悶,記錄了一些老虎和巨蟒被打死的故事。”
中國境內油管鋪設工程,經過很多的荒僻艱險、瘴癘瘧疾流行地區,還有數十裏荒無人煙的地方,無水可喝,無鹽可用,沒有蔬菜可吃,“美方人員吃罐頭,中國職工吃粑粑、米飯”,生活非常艱苦。“在中美合作鋪設油管的全部工程中,因氣候惡劣,瘧疾流行,各工程隊雖配有義務人員和藥品,患病缺勤者仍多,美方因病死亡者有6人,我方死亡者12人。”
盡管工作非常艱苦,但是在這3000多公裏的漫長線路上,來自中、美、印、緬等國的工程師、工兵、勞工們,不懼艱險,忍受著萬般的痛苦,爭分奪秒,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油管鋪設工程於1943年12月開始,而全部工程是1944年3月各分段才全麵開工。各分段全麵動工後齊頭並進,進度很快。1945年4月鋪至昆明,比計劃提前了一個星期。
1945年4月9日,經過萬水千山,在一節又一節的鋼管裏流淌了3000多公裏後,第一批油料輸抵昆明。5月5日,在油管開工整整一年半後,在華的美軍供應部司令戚夫士少將,與印緬戰區美軍司令柯維爾少將發表聯合聲明,宣告中印油管全部完工。5月31日晚,中、美兩國工程人員在昆明市篆塘新村舉行了“中印油管通油聯歡晚會”。
鋪設中印輸油管道用了200萬個人工日,“建設這條管線美國工兵的工作量是100萬個人工日,中國、緬甸、印度勞工的工作量也是100萬個人工日”。全線共設置35個抽油站,50個儲油池,還有為數眾多的加油站、儲油庫,共使用油管總重量50多萬噸。
中印油管通油後,大量的從中東和其它產油區運到加爾各答的石油,開始源源不斷地輸向中國昆明。據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區的用油,“自1945年6月起,每月由中印輸油管輸入我國的油料為18000噸,每天平均輸入600噸,至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後,至當年11月份停止輸油,總共輸油時間為七個月,輸入汽油、柴油、潤滑油等油料,約10萬多噸。相當於滇緬公路用汽車運油一年半的數量,較之飛機空運之油量更為巨大。”
中印油管供油,解決了戰時能源困難,使瀕於癱瘓的中國公路運輸迅速恢複了元氣,一度蕭條冷清的西南公路上,又開始變得非常繁忙;大量原來運輸油料的汽車和飛機,可以改為運送更為急需的物資;雲南不少軍用機場上,飛虎隊的戰機頻繁起降,令日本侵略者聞風喪膽的“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加足油料之後,從嵩明機場出發,徑直飛往日本列島,扔下一串串懲罰侵略者的炸彈。這條輸油管的修建,是盟軍最終在亞洲大陸打敗日本侵略軍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以戰爭結束、中印油管任務完成為由,擬停止供油。中國政府曾多次提出交涉,要求繼續使用油管通油,都沒有得到美國的同意。當時在我國經營汽油、煤油的亞細亞、美孚、德士古三家美商洋行聯手向美國政府提出“租用”中印油管的申請,但美國政府還是堅持原來的政策。一條因戰爭而生的油管,在工作僅僅7個月後,於1946年1月因戰爭的結束而驟然停用了。美國“對外清理委員會”按照廢舊金屬的價格,將這些依然嶄新的全部油管以及35個抽油站、50個儲油池等設備,以廢金屬價格賣給了印度的貿易公司。中國境內的管件及設備,除了被當地農民拆做零用,大多拆運至甘肅,供正在緊鑼密鼓勘探和開采石油的玉門煤油公司使用。曾經在抗戰最後關頭發揮了重大作用的中印油管,從此漸漸湮沒在曆史深處。
C46運輸機滿載輸油管運抵芒市機場
施工設備常常用這種方法運過河
美軍的重要交通工具馬匹
中間這位被女隊員們包圍的就是美軍主管輸油管線工程的供應部少將Mr. Cheves
拉大鋸,扯大鋸
Out
與愛犬“Panjob"共享晚餐, 這盤子看著不錯,放到現在也是文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