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鳴

自己的經曆和自己的紀實性作品,也有社會評論。
個人資料
潘文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移民生活(5)

(2023-04-24 05:05:13) 下一個

(11)探親和移民。
      在多倫多生活期間,我逐漸了解到,從大陸來到這裏的年輕技術移民,多是成雙成對,當他們在這裏找到工作,站穩腳以後,往往給自己的父母辦個探親手續,讓他們到多倫多來住一段時間(按規定可以住半年,到期可以續簽),期間利用假日,兒女開車帶他們看看多倫多市內及附近的景點,有的還帶父母去美國的紐約觀光參觀,讓他們開開眼界,以表達他們對父母的孝心。
      第二種情況,就是年輕夫妻在這裏有了小孩,盡管按這裏規定,男女雙方都可以享受產假,但如果國內父母已經退休在家,讓他們來幫一把手,幫助帶孩子做飯做菜,兩輩人在一起生活,一方麵年輕人可以安心工作,沒有後顧之憂;另一方麵父母則既可以和兒女團聚,又可以帶孩子享受天倫之樂。因此,以探親名義把父母接來,兩代人住在一起,應該說是其樂融融,全家開心。如果有必要,續簽探親假也很容易。
       第三種情況是辦親屬團聚移民。兒子曾經講述這樣一個故事,他認識的一對夫妻移民後,很快把男方的父母從湖北農村辦親屬團聚移民來到多倫多,到這裏不久,發現男方的父親患有胃癌,如果在國內,他父母作為農民,沒有公費醫療,要花費近20萬人民幣做手術治療,但在這裏,卻一分錢沒花,做了手術,治好了他父親的胃癌。另外,人們普遍認為,這裏的生活環境好,醫療條件好,空氣清潔度高,飲用水和食品較為安全,而且老人在這裏居住滿10年,還可以享受加拿大政府的老年金(據說現在改為要居住滿20年)。因此,不少年輕夫妻有了穩定工作以後,就申請為父母辦親屬團聚移民,有的年輕夫妻甚至把雙方的父母都辦了移民申請,經過四五年的排隊審核,一切合格,便可以來到加拿大,拿到楓葉卡,成為加拿大的永久居民。
2008年,二兒和兒媳就給我和已經中風偏癱的老伴,辦了這種親屬團聚移民申請。

 

(12)兩個意外。
     退休以後,我遇到兩個意外:一個是搬進新居,一個是親屬團聚移民申請獲準。
我是2000年退休,當時心想,在教院職工宿舍度過晚年也不錯。因為這裏離河濱公園近,公園裏綠樹成蔭,人來人往,還有一條南明河,可以隨時到裏麵散步、打太極拳和散心;此外,出門公交車四通八達,離超市和醫院也近,購物看病十分方便。但細心的二兒媳發現,我中風偏癱的老伴上下三樓很艱難,就考慮給我們兩老買電梯房。於是,在三個兒子和二兒媳的努力下,在近郊小河買了一套在10樓的電梯房。裝修入住後,見三室一廳,和我原來住的教院職工宿舍比,不僅房間寬敞,光線充足,布局合理,而且站在西窗前,視野開闊,推開窗子,周圍的空氣清新宜人。所以,對我來說,晚年還能住上一套這樣的電梯房,十分意外。
       就在新居住了不到三年的2012年,突然接到加拿大移民局的通知,批準了我們兩老的親屬團聚移民申請。本來五年前二兒和兒媳為我們兩老辦移民申請,我隻看成是他們的一片關懷和孝心;對申請能否批準,不抱一點希望。因為老伴中風偏癱十多年,我也年近古稀,加拿大政府怎麽會讓我們這樣的老人移民去給他們添麻煩?所以,見到移民申請批準的通知,我更深感意外。
在準備啟程期間,我常常想,自己是一個貧困中長大的農家子弟,由於出身成分不好,前半生飽受歧視和羞辱,到80年代才真正過上一個知識分子有尊嚴的生活,我已經感到蒼天待我不薄。因為我親身經曆了那麽多運動,親眼看到許多憂國憂民有才華的人物,被打成右派或其他分子,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和他們相比,我已經算是足夠幸運。而更沒有想到的是,我退休以後,不僅住上寬敞的電梯房,而且還有機會到一個遙遠陌生的加拿大度晚年,這在讓我喜出望外之餘,不能不考慮:未來的日子究竟是什麽樣子?

(12)兩個意外。

    退休以後,我遇到兩個意外:一個是搬進新居,一個是親屬團聚移民申請獲準。

    我是2000年退休,當時心想,在教院職工宿舍度過晚年也不錯。因為這裏離河濱公園近,公園裏綠樹成蔭,人來人往,還有一條南明河,可以隨時到裏麵散步、打太極拳和散心;此外,出門公交車四通八達,離超市和醫院也近,購物看病十分方便。但細心的二兒媳發現,我中風偏癱的老伴上下三樓很艱難,就考慮給我們兩老買電梯房。於是,在三個兒子和二兒媳的努力下,在近郊小河買了一套在10樓的電梯房。裝修入住後,見三室一廳,和我原來住的教院職工宿舍比,不僅房間寬敞,光線充足,布局合理,而且站在西窗前,視野開闊,推開窗子,周圍的空氣清新宜人。所以,對我來說,晚年還能住上一套這樣的電梯房,十分意外。

      就在新居住了不到三年的2012年,突然接到加拿大移民局的通知,批準了我們兩老的親屬團聚移民申請。本來五年前二兒和兒媳為我們兩老辦移民申請,我隻看成是他們的一片關懷和孝心;對申請能否批準,不抱一點希望。因為老伴中風偏癱十多年,我也年近古稀,加拿大政府怎麽會讓我們這樣的老人移民去給他們添麻煩?所以,見到移民申請批準的通知,我更深感意外。

      在準備啟程期間,我常常想,自己是一個貧困中長大的農家子弟,由於出身成分不好,前半生飽受歧視和羞辱,到80年代才真正過上一個知識分子有尊嚴的生活,我已經感到蒼天待我不薄。因為我親身經曆了那麽多運動,親眼看到許多憂國憂民有才華的人物,被打成右派或其他分子,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和他們相比,我已經算是足夠幸運。而更沒有想到的是,我退休以後,不僅住上寬敞的電梯房,而且還有機會到一個遙遠陌生的加拿大度晚年,這在讓我喜出望外之餘,不能不考慮:未來的日子究竟是什麽樣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