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鳴

自己的經曆和自己的紀實性作品,也有社會評論。
個人資料
潘文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馮姥姥傷心落淚為那般

(2017-08-08 05:08:17) 下一個

 

 

馮姥姥傷心落淚為那般

                                                  潘文鳴

     在我們居住的小區,附近有三個公園,其中一個設有涼亭。涼亭裏有四張固定桌子,桌子四周有固定座椅。所以,在春夏秋三個季節,住在附近的華裔老人,把家裏的事情料理完以後,都喜歡到這個有涼亭的公園來玩。

    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上午,來公園的華裔老人往往有幾十人。這些老人有的在籃球場打太極拳,有的跳廣場舞,有的在公園四周散步,有的在涼亭裏坐在固定桌子四周聊天談心……一直到11點多,大家才陸續散去,回家吃午飯休息。

    每天晚飯後,偶爾也有華裔老人來這個公園走走或坐坐。

    一天晚飯後,我信步走到公園的涼亭裏,隻見馮姥姥一個人坐在桌旁的固定凳子上,滿臉惆悵,眼角似乎還有淚痕,一個人在發呆。馮姥姥六十多歲年紀,雖然平日吃降壓藥和降血糖的藥,但身體狀況還不錯,幾乎每天早晨做完家務,都來這裏跟著大家打拳跳舞,人也顯得很年輕。為什麽今天一個人坐在這裏傷心落淚?

    我走近馮姥姥,和她打個招呼,問她有什麽事想不開?

    馮姥姥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說,趕忙用手把眼角的淚痕擦幹。她說,沒什麽,一些家庭小事。顯然,她不願意透露。我知道她老伴幾年前已經去世,一直在女兒女婿家照顧外孫女和女兒女婿,雖然國內也有一個兒子和兒媳,但女兒女婿已經給她辦了移民,所以,在多倫多居住的時間要長些。她曾經告訴我,她原來在國內一個集體企業中當會計,退休金由社保發,相當低。再有一兩年就可以領加拿大的老年金了。

     我說,想開點,這麽大年紀,要學會自我保重,不然身體出毛病,又要麻煩女兒女婿,自己也受罪。凡是遇到不愉快的事,你一想到快拿老年金了,有了老年金,你回國不就可以到處去旅遊嗎?還可以請親朋好友喝茶吃飯……一想這些,你不就開心了嗎?

    馮姥姥聽了以後,臉色顯得稍微溫和一些。她說,謝謝你,潘老師,我們女人就是心胸狹窄一些,常常愛為一些小事生氣。仔細想來,的確劃不來。

    我說,那麽今天又是誰得罪你啦,一個人跑這裏來生悶氣?

    馮姥姥說,我那個外孫女,從小是我把她帶大,十一二歲了,現在隻聽她媽媽和她爸爸的話,對我簡直沒什麽感情,有時候我講她兩句,她還衝我發脾氣,大聲跟我頂嘴,還砸門……你說氣人不氣人?

    我說,原來是這點小事。孩子漸漸長大,和父母接觸多了,自然對父母感情要深些。將來上高中,讀大學,她還要有變化,到那時,可能她接觸更多的是同學和老師,和父母家庭的關係,與現在又有所不同。你說對不對?結了婚,有了家庭,更是另一種樣子,可能和父母都要疏遠許多。

    馮姥姥微微笑了笑,說你潘先生不愧是教書的,真會講話。我說,難道我講的不是事實嗎?

    馮姥姥說,我想不開的是,外孫女從生下來,洗頭洗澡,換尿片,給她搞吃的,喂她飯,推她到處走,到處逛;稍大一點,送她去幼兒園,送她去學校,冬天有時候風雪吹得我渾身發抖,夏天日曬雨淋,看著她長大……沒想到,有時問她話,愛答不理,你聲音大一些,她還不高興。今天我想用平板電腦給國內朋友發一張照片,忘了怎麽發,去問她,她說,不是教過你嗎?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根本不想理我,簡直是個白眼狼!

     我問,她當時是不是在做作業?馮姥姥說,她做什麽作業,她在玩手機裏的遊戲。

     我說,可以向你女兒反映一下這個情況,由她出麵給外孫女講一講。

     馮姥姥說,女兒還不是心痛她的寶貝姑娘。她怎麽說?她說,孩子漸漸大了,你對她說話要客氣些,不要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對她,我們那個時候,說打就打,說罵就罵。這裏是加拿大,不是在中國,在這裏做父母的對子女說話態度簡單粗暴,甚至隨意打罵子女,就是犯法,這裏長輩也要尊重晚輩。你說她這些話,是不是袒護她女兒?是不是還沒有忘記她小時候挨罵挨打的事?

     我馬上笑了,說孩子小時候,我們當長輩的對他們的教育不講究方式方法,當然他們不會忘記。所以,我們到加拿大這個文明社會,應該反思我們年輕時期教育子女方麵的問題。

     馮姥姥說,莫非我們還要向兒女賠禮道歉?

     我說,這要看情況。如果過去打罵過兒女,他們能夠理解和諒解,提不提都可以,當然,最好自己有認識,在孫子孫女這一輩上,學會尊重他(她)們;如果兒女還耿耿於懷,做個自我批評,也不丟麵子。

    馮姥姥說,我們沒什麽文化,也沒那麽高的修養,賠禮道歉做不到。我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們拉扯大,她們不報恩,我還向她們賠禮道歉,這我想不通!

    我說,在我們來說,總是想,過去生活那麽困難,生兒養女不容易,受了不少罪,把他們培養成人,也花了不少心血,兒女應該報答養育之恩。實際上,兒女可能認為,你們做父母的生養我們,把我們養大,這是你們的義務和責任。你們的付出是應該的,何必講什麽回報?加拿大是不講這一套的。

    馮姥姥說,這我也想不通。中國幾千年的孝道,莫非到這裏就不講了?

    我說,最近我和一位好朋友也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講了自己的想法,我很受啟發。

    馮姥姥問,他怎麽說?

    我說,這位朋友曾經和妻子帶過一對雙胞胎孫女。當時在國內他已經退休在家,而兒子和兒媳在辦企業,忙得沒有事件照顧這對雙胞胎,他和妻子就承擔起照看和喂養雙胞胎孫女的任務。從兩個孩子斷了母奶以後,調奶粉,煮奶喂奶,到給兩個孫姑娘洗澡洗衣服,到推兩個孩子出去玩,晚上還陪兩個孫姑娘睡覺,而且兩個孫姑娘睡覺時,一邊一個都用他的雙臂做枕頭,直到六七歲上學,始終是他和妻子照顧。另外,他還給兩個孫姑娘上過課,把《古文觀止》上一些名篇抄寫下來,一字一句給兩個孩子講解……直到來多倫多上學讀書。可以說,是我和妻子把她們兩個養大成人。現在兩個孫姑娘已經高中快畢業了,見了我,有時形同路人,愛理不理,可我一點也不計較。因為我想,她們與我已經沒有共同語言,沒什麽事情,何必打招呼?另外,他們小時候天真可愛,帶她們和照顧她們,一方麵是幫助兒子和兒媳創業;另一方麵,也給我們夫妻帶來許多快樂,這不是老有所樂嗎?那幾年雖然辛苦,但也享受了天倫之樂,有什麽想不通的呢?

      馮姥姥問,你這個朋友是誰?他到公園來過嗎?

      我說,他很少來。他是一個神仙一樣的人物,每天讀書拉琴,作息時間都和我們不一樣。

     馮姥姥說,原來是他?趙阿姨的老公。

     我說是他。他的觀點有點特別,但對我們有啟發。

     馮姥姥說,他是神仙,我們是凡人。他能做到,我做不到。

聰明的讀者一定看得出,馮姥姥,馮姥姥的女兒,潘先生,還有趙阿姨的老公,他們講得都有道理。在孝道和養育之恩這個問題上,實在值得進行一番討論。

     我想,一定有高明人士會說出一些高見。

2017/6/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old-dream 回複 悄悄話 父母包括祖父母愛戴照顧孩子這是出自本能不是無私奉獻。子女孝敬父母這需要社會道德說教壓力等等外界因素促成。
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再養育他們自己的子女。這才是自然的規律。而不是回報。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因為這裏的主角是姥姥,所以事情更複雜一些。
如果換成父母,很多人就能理解了。孩子到青春期就會對父母帶搭不理,而且處處看父母不順眼,不管他們小時候父母是不是也付出了許多。中國的孝道認為父母所做的一切孩子都應該感恩並用一輩子報答,西方理念認為父母撫養孩子是盡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孩子不欠父母什麽。
其實孩子住在家裏時,或多或少還是要受父母控製的。畢竟他們沒有自己的收入,從財政角度沒法獨立。從法律角度社會認為他們還沒成年,要受父母的監護,所以也不會支持他們的獨立決定。所以他們能夠堅持的自我總是有限的。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和對孩子的態度,逐漸從大包大攬變成逐漸平等的對話和給予建議,最後過度成朋友關係。如果家長不及時作調整,以後孩子真的自立了,完全可能不和父母有多少聯係。社會所能施加的輿論和道德壓力都是相當有限的,最後倒黴的還是父母。
通揚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這馮姥姥傷心是有道理的, 她女兒難道不應該教她的外孫女尊重姥姥嗎,她自己的媽媽呀,有一天她自己也要做姥姥,中國人喜歡天倫之樂,不談多親近, 尊重還是要的。我家老公前麵的兩個女兒和我兒子說實話沒有受到奶奶太多的疼愛, 我婆婆偏向她女兒的孩子還有小兒子的孩子, 現在他們的孩子都反而都趕不上我們家的孩子。大姑姐的大兒子整個人廢了,靠政府養著,二女兒未婚先孕, 生了個女兒3歲了, 不指望她爹的撫養費,還被她的哪個男朋友沾汙了。小女兒11,希望這個有個美好的未來。我小叔子和前妻生的女兒高中沒畢業懷孕墮胎了。話扯得遠了。我們家的孩子奶奶不待見的, 大女兒、 小女兒都去上大學了, 未來肯定都比他們強,兒子上小學也是很聰明。現在婆婆覺得我們家孩子是她的驕傲了。我們家孩子也沒有對奶奶態度不好,我們在他們麵前也不抱怨。過節時我們也帶著孩子們去看她,婆婆的手機費也是我們付。我們做子女的難道不該原諒父母限額過錯嗎?孩子們都在觀望著父母做的一切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