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field

筆端無花,記錄所見所聞所感,而已。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人生如戲 -- 我的外國朋友們的故事: (一)芭比媽媽(2)

(2013-09-30 16:49:38) 下一個

和媽媽芭比的共同生活就這麽開始了。每天早上我起床後,要為她準備好早飯。當然她的早飯很簡單,麵包,牛奶,燕麥片,或者一杯鮮榨果汁。我自己吃完早飯就可以到學校去了。平時中午我們是自己吃自己的,互不相擾。到傍晚我回家,才是一天家務的大頭,就是要為老太太做一頓晚飯。晚飯我是和她一起吃的,所以對我而言就是免費的。老太太倒也不挑剔,我做什麽,隻要是中國菜,她都說好吃。晚飯後要打掃廚房。不過也隻是小打掃。因為老太太中午不做飯,所以隻要我做飯時小心些,廚房根本就不髒。吃完飯稍微擦抹一下,十來分鍾也就搞定了。媽媽隔天要洗澡,那也是我的任務。我得幫她脫衣,扶她進浴缸,等她自己洗完再扶她出浴缸,然後幫她擦幹身體主要是腿腳,穿上睡衣。老太太洗澡完全可以自理。扶她進出浴缸和幫她擦身是因為她的身材使然她自己根本夠不到自己的腳!後來有一次她告訴我背痛,我就在她洗澡時給她做了下按摩。這下好,從此以後每次她洗澡,為她按摩成了我的必修課。按摩的部位也從背,擴展到腰,到腿,最後幾乎囊括全身,而且按摩的時間還越來越長 -- 這可真叫自討苦吃!

別看芭比媽媽八十多了,有時記事有點小糊塗,可她的算盤可是倍兒精!她知道我隻是live-in, 不是她的保姆,所以周一到周五除了晚飯後那段時間,我是充分自由的。可以去學校,圖書館,或者看望朋友,她都不會來幹涉。但一到周末,我的時間就該是她的了。我必須陪她到附近的一個購物中心去。那裏的飲食中心是她和一幫老朋友每個周末聚會的地方。她的那幫白發老朋友們人手一杯咖啡或飲料,東家長西家短地閑聊,可芭比媽媽卻從不花錢買咖啡或飲料。每次都是支使我去快餐部問人家要個一次性的杯子,然後要免費的冰水喝。八十年代中,一杯咖啡,哪怕是一杯快餐店的不那麽正宗的咖啡,對一個老土的中國人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可是媽媽自己不喝,當然也就輪不上我,除非我自己掏錢買了請她喝。可囊中羞澀的我,當然也不願花那個冤枉錢啦。於是她篤悠悠地喝她的冰水,而我則隻好眼巴巴地在一旁舔嘴唇了。有時候,她也會交給我一美元,支使我去給她買份小點心。那倒也無所謂。隻是每次買東西,如果不到一美元,我就得把找回的零錢交給她,而要是超過了一美元,缺少的零錢就得我自己墊上,而且她是不會還我的。也許在她看來就是幾美分的事,我付她付都一樣,我不該和她計較的。這情況後來讓同是中國來的訪問學者偉國知道了。他說從來隻有東家把找回的零頭給了打工的,就沒聽說過東家叫打工的付零頭的。他開玩笑說,老太太家有銀餐具什麽的嗎?要不你順她一兩件出來,不就頂了你花的冤枉錢了嗎?我沮喪地告訴她,聽說老太太的兒子是百萬富翁,可老太太家隻有一套瓷器放在展示櫃裏,她平時用的餐具幾乎全都是塑料的!不過陪她去會朋友也有好處,那就是和一幫美國老人混上多半天,聽他們天南海北地瞎聊,我的英語聽力進步不小。而且我發現他們聊天時什麽語法,時態之類經常錯誤百出。隻要互相聽得懂,沒誰計較,完全不影響交流。正是基於這樣的發現,我再也不怕開口用英語和別人交流了。一個多月後回原來合租的中國留學生公寓去玩,朋友們驚奇地問我怎麽口語一下進步這麽多?我說是花了點小小的冤枉錢換來的。他們聽了都說值。

過了一段時間後,周末我又多了一項任務,就是陪媽媽去shopping。不過這可不是很多中國人所理解的到大百貨公司去“血拚”購物,而隻不過是到超市去買一周的食品而已。媽媽對我最大的不滿是我不會開車,(那可是天大的冤枉!-- 八十年代中中國人沒有私家車一說,我出國前連小車好像都沒怎麽乘過,上哪兒去學開車哇!)所以隻好請她的一個朋友開車帶我們去。叫我一起去的原因是因為我做飯,她要我去看做中國菜的原材料。我說“看”而不說“買”,那是因為我確確實實隻能“看”和提建議,至於買還是不買,那是媽媽拿主意的事,沒有我的份。去了幾次後我很快領會了媽媽的策略,那就是無論我建議要什麽,她先要看那種東西是否正在打折;如果不是,forget it! 如果是呢,還要看折打得大不大。所以弄來弄去,我們買的不外雞腿和絞牛肉,外加幾個洋蔥,胡蘿卜,和土豆。買幾個青椒就是了不起的花費了(其實那時大甜青椒一美元可以買四到五個)。就這樣簡陋的原材料,媽媽的要求可不低,也就是今天吃的不能和昨天的重樣。好在咱也是苦出身,在中國也得打理一家的一日三餐,要用有限的食材翻出多多的花樣,所以難不倒咱。於是乎,今天是雞腿熬湯,加上胡蘿卜;明天是咖喱土豆雞腿塊;後天呢,把雞腿上的肉片下來,炒個青椒。絞牛肉呢,切點洋蔥做肉餅,其實也就是漢堡啦,因為加了醬油,媽媽就覺得是中國菜了。媽媽每天就盼著吃我做的這頓晚飯,而且經常在她那幫老朋友麵前誇我做的中國菜有多好吃,一個雞腿可以做出多少種不同的菜來。讓她的朋友們好好羨慕了一番,也讓我的虛榮心大大膨脹了一番,有時就原諒了她購物時的小摳。不過虛榮心終究抵不過吃到嘴裏的實惠。後來當朋友們問起我在美國人家裏吃到什麽新鮮罕見的食物時,我隻能可憐巴巴地告訴他們:我吃得還不如你們!因為和媽媽一起出去買食品,除了必須品,零食是不用想的,多數時候連水果也是奢侈品。媽媽自己咬不動蘋果,所以是不買的,葡萄李子杏子櫻桃之類的時鮮果品太貴,也不買,結果能夠帶進家門的就是一美元四五磅的香蕉和柑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