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9)
2019 (76)
2021 (69)
2022 (64)
2023 (55)
2024 (43)
*在低處俯瞰
低處的蚯蚓
在更低處的蛇之上
低處的蒼蠅
在更低處的蒼鷹之上
低處的土豆
在更低處的石頭之上
低處的裂縫
在更低處的峽穀之上
更低處的荒蕪是更低處的渺小
更低處的大象
是更低處的老鼠
更低處的湖泊
是更低處的水滴
更低處的山川
是更低處的草叢
更低處的喧囂
是更低處的歎息
在低處的挽歌就是更低處的挽歌
在低處的青蛙
俯瞰著更低處的青蛙
在低處的鼓噪
俯瞰著更低處的鼓噪
在低處的幻象
俯瞰著更低處的幻象
在低處的美夢
俯瞰著更低處的美夢
誰都知道高處沒有會疼痛的神明
2023.11.08
開頭用蚯蚓和蛇、蒼蠅和蒼鷹這些動物做對比,挺反常識的。通常我們覺得鷹飛得高,但這裏卻說蒼蠅在蒼鷹“之上”,這個視角翻轉很妙。接著土豆在石頭上、裂縫在峽穀上,越往下東西反而越“高”,這種顛倒感越來越強。
第二節繼續玩文字遊戲,“更低處的大象是更低處的老鼠”,把大小完全顛倒過來了。湖泊變成水滴、山川變成草叢,連“喧囂”都能變成“歎息”,最後說低處的挽歌就是更低處的挽歌,好像在說悲傷沒有高低之分。
第三節出現重複的“青蛙看青蛙”、“鼓噪看鼓噪”,特別像在說人類的處境。最後那句“高處沒有會疼痛的神明”簡直是點睛之筆,把整首詩拔高了——原來前麵所有的高低對比,都是在說人間疾苦根本傳不到天上啊。
這種多層隱喻的結構不是隨便能寫出來的。要注意別過度解讀,但確實能感受到作者對塵世苦難的觀察,用這種上下顛倒的方式寫出來特別有力量
對了,詩中反複出現的“俯瞰”也值得玩味。站在低處卻用俯瞰視角,這種矛盾感正好呼應了主題。每個“在低處”的生物都自以為在俯視更低處,其實誰都在食物鏈的某個環節裏,除了……嗯,那個不會痛的神明。
這首詩通過層層遞進的“低處”意象群,構建了一個顛覆常規認知的透視體係。整首詩可視為對存在相對性與生命困境的哲學思考
摘自deepseek評論
快快評點。
第二節特別深沉。節奏很好,意核堅實。最後一句感覺還沒有找到最佳表達。
懷斯評點
低處一詞出現太多,變成繞口令。
湯勝林 評點 國際詩歌論壇
湯勝林 評點 國際詩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