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視線裏,她著裝簡約,得體又不失女性化,似乎對紅色情有獨鍾;她淡淡的東德口音和語氣,缺少慣常政治家演說的磁性,卻常常切中要害,邏輯嚴密;她步履匆匆,與其略胖的身材並不十分匹配,但不乏堅定和從容。
安吉拉.默克爾站在德國權利的巔峰已近八年,在歐債危機等一係列歐盟事務中,默克爾也施加了巨大的影響,所以並不奇怪,福布斯雜誌已連續三年將世界最具權威女性的“桂冠”授予了她。
默克爾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從政,那時兩德剛剛統一,經過幾十年的隔離,東西兩邊的人們內心還存在著很多隔閡和懷疑,“奧西(Ossi)",是近些年才逐漸消失的西德人對東德人的蔑稱。默克爾從一個“奧西",一個普通的物理學者,進入到有著保守色彩的基民黨(CDU)的權利中心,跟一個人的賞識和推舉有著直接關係,這個人就是促成了兩德統一,積極推動歐盟一體化的政治巨人科爾。科爾公開聲稱默克爾是”我的女孩“,毫不掩飾對她的青睞和賞識。
說服別人,堅定地達到自己目標的能力是默克爾公認的強項。她常常能將一個複雜的問題分解為多個小問題,從而找到解決方案,與各方達成共識。“一步步地來”,也是她的口頭禪。同時,這也是反對黨詬病她的一麵,說她“缺少領袖人物的高瞻遠矚,沒有清晰的執政綱領”。從某種意義上,她與“工程師”治國的胡溫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
在默克爾身上,許多傳統,略偏保守的德國人應該會找到自己的影子:低調,少誇誇其談。筆者的朋友在醫院工作,一次病房的電視裏正在播放默克爾的鏡頭,一個老人看到後說:”我對她充滿了敬意!“。一次聊起了政治,主任醫師說道”哪個政治人物不是大嘴巴呀!“,朋友插話,”那默克爾哪?“,"啊,她是例外”
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05年大選,當時在任的總理是社民黨(SPD)總裁施羅德,默克爾是CDU推舉的總理候選人。當時SPD雖是執政黨,但處於執政的低穀,選情低迷。而默克爾的CDU多年在野後,選前民調大幅領先,誌在必得。不料,結果出來後,CDU僅以微弱優勢領先SPD,兩黨都沒能達到組閣的絕對多數。在電視台播出的直播現場,施羅德對這出人意料的結果非常興奮,當有人問是否有這兩大黨聯合組閣的可能性時,施羅德趾高氣揚的指著對麵的默克爾說,"以這莫小的差距,您認為我們會接受以她為總理的聯合政府嗎?” 默克爾當時微微一笑,一言未發。
在之後多輪談判角力之後,SPD還是和CDU達成了聯合政府的協議,默克爾成為了德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理!
再過一星期,9月22日,又是德國的大選日,默克爾又要接受選民對其政策四年一次的鑒定了。有意思的是,她的對手,是她八年前聯合政府的財政部長,來自SPD的施坦布呂克 (Steinbrück)。大選過後,默克爾是否還能露出她的微笑,大家拭目以待。
謝評論!CDU 在年輕的選民中不會有太多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