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紅二代”與“官二代”辨析

(2013-08-26 14:14:01) 下一個

     “紅二代”與“官二代”辨析

                       雲在山

世界人種學真是一門大學問。早先,我隻知道,如果僅就膚色來分(我以為這種分法最直觀),世界人種可分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三大類。然而按生物學家的分法,現代人類一般劃分為四大人種:即歐羅巴人種(又稱白色人種或高加索人種或歐亞人種)、蒙古人種(又稱黃色人種或亞美人種)、尼格羅人種(又稱黑色人種或赤道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又稱大洋洲人種或棕色人種),俗稱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人種的概念,最初是由法國博物學家伯尼埃於1684年提出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稀有人種如綠色、藍色人種的被發現, 世界人種學仍在不斷完善中。

大約在20世紀30年代,世界人種學麵臨著來自德國人和日本人的巨大“挑戰”。納粹德國頭子希特勒極力宣傳雅利安日耳曼人是白色人種中最優秀的種族; 而日本上層統治集團則宣稱大和民族才是黃色人種中的精品,是“最偉大的民族”。顯而易見,這種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的人種劃分法,宣揚的是種族歧視,其目的是為自己的發動侵略戰爭統治與奴役他國人民製造輿論。

到了20世紀中期,世界人種學在中國又一次受到“挑戰”。同屬黃種人或稱蒙古人種的中國人,有了“紅五類”和“黑五類”的劃分。屬於“紅五類”的中國人,是工人、貧農、下中農、革命軍人、革命幹部及其子女;而屬於“黑五類” 的中國人,則是被劃為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分子的人及其子女。有人統計,“紅五類” 約占當時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黑五類”約占當時中國人口的百分之五;其他非“紅”非“黑”的約占百分之十五,符合毛澤東兩個“百分之九十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幹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眾是好的或比較好的)的基本估計。不過,隨著運動(其實是殘酷鬥爭)不斷,大獄迭興,“紅”瞬間可變為“黑”,例如, 有的革命幹部 被打成了“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或者“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樣一來,中國人口中“紅”的百分比相應減少,“黑”的百分比自然增加。正因為如此,當年屬於“紅五類”、曾是“首都紅衛兵聯合行動委員會”骨幹的薄熙來(“首都紅衛兵聯合行動委員會” 成立於196711日,類似於當年納粹德國的“希特勒青年團”,其宣言曰:“本委員會誓死忠於黨,忠於毛主席,為了粉碎一切違反毛澤東思想的行為,時刻準備施以必要的行動。”於是乎,該委員會打砸掄抄抓,導致京城一片血色恐怖!----筆者注),盡管他將其“叛徒”父親薄一波的肋骨也打斷了三根,仍然無法證明他對領袖的忠心,由“紅”驟“黑”,還是被劃分為“黑色人種”

好了,戲謔調侃歸戲謔調侃,文歸正題。這種將國人劃分為“紅”“黑”兩類的作法,本來就有反人類罪之嫌,就有分裂國家與民族之嫌,而對所謂“黑五類”尤其是他們無辜子女隨之實施的百般打壓與岐視, 其實質與希特勒在國內剿滅猶太人並無二致。即使今天仍借用這種“兩分法”來說中國之事,我也以為,稱在政壇上嶄露頭角的“官二代”為“紅二代”極不準確。固然,今天的“官二代”可能大多來源於當年所謂的“紅五類”子女,但“紅五類”中絕大多數(以毛澤東的基本估計法,應占“紅色人種”百分之九十五)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工農子女,今日並沒有當官,更沒有做大官。並且,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由於各種原因,生活在社會底層,有的還成了弱勢群體中的一員。同時,“紅”與“黑”是相對存在的,既有“紅”,就應有與之相對的“黑”。既有“紅二代”,請問, 誰是今日中國的“黑二代”?既然今天的中國人早已沒有“紅”與“黑”的劃分,所謂“紅二代”究竟指的是什麽人? 工人、農民、軍人的後代算不算“紅二代” 或“紅三代”、“紅N代”? 如果不是, “紅二代”僅指官員尤其是高官子弟的話, 何不直言“官二代”?   

今日中國倒是的確存在著“官二代”,而且此類“官二代”以及“富二代”、“星二代”的稱呼,在時下已經成為貶義之詞。當然,要注意的是,今日之中國官場,“科長無法數,處長滿街走”,如果將一大批芝麻綠豆般小官員的子女,不分善惡好壞統稱為受人鄙夷的“官二代”,猶如稱呼小花圈店老板的子女為“富二代”、稱呼縣劇團演員的子弟為“星二代”一樣,未免滑稽,涉之過廣,也不公允。依我之見,所謂“官二代”,主要是指那些有一定級別的官員的子女,這些人中的某些人無德無能, 甚至劣跡昭彰, 卻因父輩的官位,或承襲父蔭,竊據要職(如薄熙來之流);或紈絝荒淫,禍害一方;或作威作福,魚肉百姓;或渉足商海,牟取暴利……他們在今日中國的存在,雄辯地告訴了人們:什麽是封建餘毒,什麽是體製痼疾,什麽是既得利益,什麽是敗類人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