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唯揚菜是我的最愛

(2025-10-21 07:00:22) 下一個

?

曉陽姐寫了淮揚包子,我竟說了兩遍“唯揚菜是我的最愛”。唯揚,淮揚,是不是筆誤?

並不是。答案藏在了我寫的《四姐妹的故事》的最後。中華幾千年,我從一個角度說起,多少波瀾壯闊都濃縮在這個故事裏了。

揚州市在長江北岸,和鎮江相對,南京東麵。可是古代的揚州可大得多。那時天下分九州,揚州包括江南的浙江福建甚至廣東一大片中國。再往古幾千年,這片土地就有了先輩居民。在西安市東郊有個半坡。一進門就是一個巨大的女性臥像。豐滿的胸部,象征著哺育。那時還是母係社會。大概也沒有現代的婚姻。男性出門打獵,女性在“家”養育孩子。為了記住誰家的,就有了姓氏。姓,就是“女生”,哪家女的生的。至於男的,誰知道外出能不能安全回家,不穩定。那時的名字也簡單,就一個字。古人大多單名,比如嬴政,孔丘,李白,杜甫,陳勝,吳廣。

那時的河流叫“水”,也一個字。江,河,湖,海。 到了現代,什麽長長的流水都有了複名,什麽牡丹江,嘉陵江,揚子江。可是古代,江,就是指長江,也就是揚子江,不指別的。河呢,就是黃河,不指別的河。

天下那麽多“水”,都用一個字的名字。其中,中國四條最大的水,叫作“四瀆”,她們是:江、淮,河,濟。

對!就是我說的四姐妹:長江,淮河,黃河,濟河。

你把江淮河濟四個字的水去掉,就是我寫的故事裏的四姐妹:小工,小維,小可,小齊。古代的維,沒有前麵的絲柳,表示四通八達的水網,就是淮河流域的樣子。

古代,黃河的入海口在天津,淮河的入海口在鹽城附近。濟河的入海口呢,在山東。

山東有泰山。高大聳立在黃河的正東方。滾滾黃河之水天上來,在泰山麵前不知所措,被阻擋,所以生著氣,使勁衝撞亂發脾氣,千百年來改道無數。一會兒從泰山左邊入海,一會兒從右邊入海。

近些時候,先是借用二姐淮河的通道,把二姐家搞得一塌糊塗。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叫秦淮線,也就是秦嶺-淮河分界線,是一月平均氣溫攝氏0度分界線。秦淮線以北冬天供暖,以南就沒有,冬天很難過。淮河流域,物產豐富,魚米之鄉,被三妹小可黃河弄得淮河泛濫,民不聊生,有了大片討飯區。最後泥沙俱下,堵掉了淮河的入海口。淮河之水走投無路,隻好泛濫,最後在揚州並入大姐長江。形成了“江淮地區”。而江,長江,也叫揚子江。收留了二妹小維,集南北最豐盛的物種,形成了天下最美的“淮揚菜”。

三妹小可毀掉二姐的入海口以後,在清朝末年,大約1855年前後,掉轉龍頭,衝向了泰山左側。這次,徹底占領了小妹“小齊”的家。濟,也就是齊魯的母親河,齊水為濟。從此天下沒有了濟河。濟南,濟河之南,現在呢,濟南市北側流淌的河改名叫黃河了。黃河雖然奪了淮,又奪了濟,但“濟”字並沒有消失。現在很多地方依然用“濟”字懷念著四妹兒小齊,比如濟南,濟寧,濟陽,….. 隻可惜,齊東縣,曾經的小濟南,在百年前黃河奪濟的當晚就消失了。現代人隻知道黃河長江是中華兩大母親河,卻不知中國原來有“四瀆”,江淮河濟。

說回淮揚菜。早先,是特指揚州菜,唯揚,說的是天下佳肴,唯有揚子。直到今天,很多老牌的揚州人還固執地說是唯揚菜。不過,自從二姐淮河在揚州投靠了大姐長江揚子江,唯揚菜有了更多的物產,集南北之大成,就有了新的名字:淮揚菜。

姐妹情深,可歌可泣。中華美味,源遠流長。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