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獎勵機製
(2014-04-14 10:39:50)
下一個
Nightrose 提出很多很好的觀點,所以我再來說說我為什麽用獎勵過程而不是結果的機製。
成人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相同的包括人都需要動力才能前進,而動力遇到阻力的時候,到底哪個贏是要看哪個更強。不同在於,孩子比成人有多得多的選擇。這兩點讓我覺得獎勵機製應該不同。說幾個例子吧。
我家老大小學很喜歡數學,沒事就自己上網看數學錄像,跟我討論他學的新知識。但這個興趣很膚淺,一旦真遇到難題,他就不願意做了 。你可以說他不是真有興趣。但這麽說,他就對任何事都沒有興趣了。後來,不管他喜歡不喜歡,要求他練習參加比賽,開始叫苦連天,花樣百出。後來真出去比了,得了一些獎,就不叫了,開始自己計劃要怎麽練,下次要什麽樣的成績。這時候,我看到了危險。比賽的孩子到一定程度,都是天分和努力都不缺的,成績怎樣不是自己怎麽練就如何的,所以我要讓他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進步而不是相對的成績上。
還有很多周圍朋友的孩子,音樂方麵非常出色,跟他們聊,說孩子們練習都很積極主動,根本不用管。但如果問他們是不是從頭就這麽容易,答案基本可以預料,小時候都是雞飛狗跳的。等孩子過了幾個坎,有信心也有一些成績了,就好了 。
學校的成績也是如此,數理可以輕鬆得 A 的,文科未必可以,也許怎麽努力也拿不到A, 那麽,用結果衡量就讓孩子壓力很大,可能是一個不能實現的目標。這種情形出現的時候,有的其實是父母的責任,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沒有發現孩子的弱項,沒有及時加強,那麽,無視孩子的努力,其實很不公平。幾乎每年都有聽說高中的孩子因為沒有得全A 自殺的,這又何苦?讓孩子學習盡力而為是好品格,同時也了解孩子的天分到底在哪裏,他就可以對以後的人生有更適合的規劃,不會進入他努力也做不好的職業。這樣,等他成人,他的努力和業績就會是一致的。
成人世界不再有試的餘地,你做一個什麽工作,別人就假設你能做好,如果你努力還做不好,說明你入錯行了,雇主不會有義務讓你試驗和完善。所以,努力和結果應該是一致的。在這種環境中,獎勵結果很合理,並且可以逼一些入錯行的早早換方向,長遠對大家都有好處。
對於獎勵努力會不會讓孩子play the system, 故意磨洋工,糊弄父母,我覺得不是問題。首先,我相信孩子。他們的自尊要自己盡量得好的成績,要努力。比較難辦的是遇到都給A 的老師,孩子會沒有動力改善。其次,我相信自己。吃這麽多年的 幹飯,總不容易被個小毛孩糊弄了。孩子到底能做到什麽,心裏還是有底的。小家夥想跟老媽玩花招,還得練幾年,等他練好了,估計本來也不用我管他了。
好玩的東西,誰都有興趣。真正要練的,基本都很枯燥,正常小人不會有興趣,至少不會好多年如一日的有興趣。完全興趣引導,嘿嘿,我倒真想看看他家的結果是什麽。(當然啦,人家也可以把所有功勞都歸於孩子,咱也不能天天真在他們家盯著,不是?:-)
興趣是靠培養的。
你說的這個,是不是一個量變到質變再循環的螺旋上升的情況呢?
不論做什麽,即使有興趣,也要貴在堅持。隻要堅持,做什麽最終結果都不會太差,也許不是世界第一,全國第一(這個需要機遇和天賦),但會有一個比較成功的結果,將來也會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自己。以成敗論英雄隻是一個結果,交給別人評說吧。
寫詩的講究工夫在詩外,參加活動也類似。參加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心得,有提高,今後才能由點及麵,融會貫通。我也在跟孩子們強調,不用和別人比,和自己比就好。今天要比昨天有進步才行,哪怕隻是一點點。
我一直以為,孩子的性格培養重於具體技能的培養。因為任何技能,即便有興趣的,早晚會遇到困難或者瓶頸,誰能戰勝自己,誰才回贏得最後的勝利。
當然,做事情如果能找到一個興趣所在,可能會容易一些,過程也更享受一些。就像工作一樣,有的人工作為了掙錢,有的人工作是一種享受,其中的滋味,天差地別。
我特別同意你說的,不能隻讓興趣做主,做什麽都不能輕易放棄,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有著孩子的性子,這個時候也是父母要鼓勵督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