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溪筆談

原是寂寞中的陳情,如鳥兒啼鳴,以求友聲。
正文

愛麗絲漫遊中國記(9 江南水鄉之周莊)

(2013-12-30 07:28:11) 下一個

江南水鄉之周莊

 

      愛麗絲生長在長江南岸,所以她固執地認為《愛麗絲漫遊仙境》裏的那個兔子洞,一定是一棵垂著長絲的大柳樹的樹洞,這樣的柳樹在江南到處都是,大的要幾個孩子牽著手才能合抱。早春,湖畔的柳樹率先發芽,真的是嫩黃的金色喲!夏天,愛麗絲喜歡背靠著柳樹,在樹蔭下看書,綠色的絲絛象一個簾幔把酷暑擋在了外麵,最妙的是,這個簾幔是透風的,涼爽的江風時不時溜進簾幔,翻亂了愛麗絲的書頁,不遠的江邊傳來男孩子們戲水的聲音,正在神遊的愛麗絲才記起自己是來幫哥哥們看衣服的,一會他們上來的時候,要用書把眼睛擋起來;秋天的湖邊最美了,這時的柳樹更象成熟的女人,婀娜多姿地照著湖麵梳理她們的長發,桂花樹都看呆了,那濃濃的甜香可是他們的讚美?柳葉終於變黃了,落光了,但愛麗絲覺得冬天的枯柳也別有一番風情,湖麵快結冰了,半覆著晶瑩的白雪,那一座斷橋仿佛還在等待伊人的出現,寒風拂動柳條傳遞的不是絕望,而是對春的期許。

      大多數人對江南水鄉的印象可能隻局限於蘇州、無錫、常州到杭州一帶,和愛麗絲生長的江邊小城不完全一樣,那裏有戴望舒筆下“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還有“撐著油紙傘”、“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又或者你看過陳逸飛先生的《故鄉的回憶》,向往過那白牆黑瓦、小橋流水的江南,但最真實的體驗,莫過於親自到這樣的江南小鎮,走一走那被歲月磨滑的青石板路!

      周莊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江南小鎮。雖然它現在已成為一個旅遊景點,但江南小鎮的韻味仍沒有完全流失,這大概多半得益於它保存得相對完整的明清時代的建築風貌。挽著相愛的人的手,沿著狹長的巷道,一起走過那著名的雙橋,不妨坐下來合一張影,想象著身後那個掛著竹帚的小屋就是自己的家,在安靜的午後,互相依偎著喝一杯茶,就是一種簡簡單單的幸福。

      愛麗絲未能免俗,參觀了江南巨富沈萬三後人清代所建的沈廳,深宅大院門前就是水埠,供家人停靠船隻、送往迎來之用,當然也是傭婦們淘米洗菜、洗滌衣物的地方,這應該是江南水鄉的特色了。愛麗絲想起二十多年前,在蘇州的橋上第一次看到烏篷船,真是好興奮,忽然一陣臭味飄過,原來是收集各家馬桶裏物事的船隻。

沈廳的建築風格是中國傳統的“前廳後堂”,但由於房屋眾多,又連著溝通各個樓屋的走馬樓,真象一個迷宮,愛麗絲得緊跟導遊才不至於迷路。

出了沈家,又進張廳。這張廳乃明代建築,相傳為明中山王徐達之弟所建,後為張家買入,想來也是當年的殷實之家。愛麗絲喜歡門廳後的天井,敞著一片藍天,種著幾盆綠色。廳裏擺放著紅木家具,兩側是廂房,導遊指點客廳兩側高於頭頂的位置上,各有一扇雕花的窗格,說道:“以前的女眷是不能見客的,如果有提親的來,有時小姐就會指派丫環來偷聽,甚至親自到那兒偷看。”這當然隻是傳說了,但愛麗絲好象真的看到了一角一閃而過的紅裙。張廳最有趣的是引進了流水,船可以直接開進家裏來,這無疑保護了內宅的隱秘性,看來官宦人家與民間殷富的著眼點還是略有不同,掛在廳堂的那幅對聯也自豪地說明了這一點:上聯“轎從門前進”,下聯“船自家中過”。

愛麗絲走累了,於是決定坐船回去。這隻船隊都是船娘搖櫓,愛麗絲的船娘穿著蘭花衣褲,頭戴竹笠,一身清清爽爽的。人雖然長得不算漂亮,但幹幹淨淨的,嘴角的兩顆小酒窩更是嬌俏可人,愛麗絲一看見她,就覺得她的聲音一定甜美,於是請她唱船歌助興。果然一開口,“好一朵茉莉花”就香甜得讓人陶醉;“四季歌”又把大姑娘懷春的情懷唱得如癡如醉;一曲方落,餘音繞梁,有船客問道:“船娘為何不去‘中國好聲音’試試?絕對秒殺那幫所謂的歌手!”而船娘隻是微微地笑著,一邊搖著櫓,一邊又唱起了另一曲江南小調。

愛麗絲坐在船上,貪看兩岸的風景。午後的斜陽,照著兩岸的民居;柳樹的倒影,在綠波中蕩漾;紅紅的燈籠照著誰回家的路?一股離情別緒在愛麗絲的心裏油然升起:美國可沒有這樣的風景。

      想到了卞之琳《斷章》中的詩句:

      “你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一個典型的江南小鎮,現在在江蘇,保留這樣風貌的地方很多。周莊就是宣傳多,來旅遊的人多。很少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到過所謂江南巨富沈萬三後人清代所建的沈廳,很難想像這是巨富沈萬三後人的家,江南一般地主家都有這規模。這麽小的樓梯上去看個房間,還買票子,感覺是上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