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溪筆談

原是寂寞中的陳情,如鳥兒啼鳴,以求友聲。
正文

外遇斯坦福(十七)聖誕樹與誌願者

(2013-06-08 09:08:13) 下一個


聖誕樹與自願者


秋季學期已接近尾聲了,這意味著冬假和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其實感恩節一過,許多美國人家都擺出了聖誕裝飾,晚上開車看過去,各式各樣的燈飾當然是最吸引眼球的了,聽說還有為貪看燈飾而出車禍的。有時我也會好奇,屋外如此輝煌,屋內的裝飾又是怎樣的呢?這不,機會來了,斯坦福國際學生學者中心將於放假前的一個星期三帶我們去附近Portola Valley的一個自願者家中看聖誕裝飾。

到集合點前一看,來的人可真不少,足有二、三十人圍成一圈,包括經常開車接送的幾個誌願者:有安、林達、一個日本人優茜卡、一個俄國人安娜,還有一位鋼琴師,參加者自然是來自各國,以亞洲人居多,主要來自中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歐洲和美洲的少一些,有德國、俄國、格魯吉亞、西班牙和墨西哥的,也是一個小小的聯合國呢!

目的地瑪麗家在一個小山坡上,狹窄的車道上去,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足以容納我們一行七、八輛車,屋子的外形是以鬆木搭成的,和屋前屋後的林木很和諧。門前有一個躍躍欲動的小鹿迎賓,襯著身後的鬆枝和聖誕紅,象真的一樣。主人已經在門前招呼了,一進門就眼前一亮,巨大的客廳正中是一架黑得發亮的三角鋼琴,琴上鋪著絮狀的白雪棉,上麵有各種各樣的聖誕玩偶,比如坐著雪橇的聖誕老人、小天使和各種小動物,小狗、小熊、和小鹿等。旁邊一棵溢著鬆香的聖誕樹上也結滿了彩帶、燈球、和各種掛飾。客廳的一麵是燒著木柴的壁爐,一麵是書架,另外兩麵都是落地的玻璃窗,一麵對著前院,一麵向著後庭,最稀奇的是一株結著金黃果實的桔樹,當是加洲異於北地白色聖誕節的異果。

還沒能細細欣賞,廚房那麵已經在叫人了。看來今天不僅可以看到美景,還可以嚐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呢!於是每人去廚房拿了一杯飲料,東方人自然選擇茶(雖然是不夠正宗的袋裝茶),而西方人更喜愛咖啡,到餐廳一看,一張長長的餐桌上已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食。餐桌正中是一個銀光閃閃的燭台,三隻飛鹿的造型,燭台巧妙地設置在鹿角之上,可美食在前,已無暇去欣賞銀燭台了,忙繞著桌子一一嚐去。有日式的甜米糕,德國的起司餅,西班牙的甜點和美國的薑麵包。有些也不知來自何國叫何名,隻讓它們在我的肚子裏來一個民族大融合了。比較有印象的是一個墨西哥人帶來的點心,那是一個手工剪製的紅紙小花籃,籃邊插一小鬆枝,非常精巧,既有剪紙的工藝,又有編粘的手工,據介紹是墨西哥人慶祝聖誕的常用品。至於裏麵裝的食品倒是非常美國化的,乃是M&M巧克力豆。我與身邊兩位剛從國內來的女孩說起M&M巧克力豆:“Melt in your mouth but not in your hands”(隻融於口不融於手),而她們居然不知道,說是從未吃過,當真叫我吃驚了。

看見幾個日本女人,一個個打扮的漂漂亮亮地,對這些吃的倒不在意,隻是非常讚歎寬敞的房屋和漂亮的裝飾。一個新認識的叫吉岡麻紀子,麵白如滿月,穿了一身合體的黑色羊毛套裙,把別人都比了下去了,她是一個小學老師,隨丈夫來美訪問一年,說起來今天還是她的生日呢,旁邊一個姓三輪的日本女孩有些冒失地問她今年多大了,麻紀子猶豫了一下說:“三十四歲”。我們都驚叫起來了,她看起來還是那麽年輕呢!三輪連忙道歉,其實她們畢竟來美不久,這種忌諱問女孩子年齡的美式規矩還沒學會呢!

吃完點心,大家隨著鋼琴聲來到客廳,分別坐下,沙發顯然不夠用了,有人就坐在地毯上聽鋼琴師的表演,主人拿來厚厚一疊印有聖誕歌曲的詞本,大家就隨著唱起來,雖然世界各地的語言不同,但那優美的聖誕旋律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象“Jingo Bell”和“Chrismas Tree”等等,我一開始抱著濫竽充數的主意,沒想到音樂響起來,對照詞本,我也能唱上幾首呢!我想優美的聖誕歌也許是基督教傳播廣泛的一項法寶,比起佛教那一般人不知所雲的念經唱梵更多了一點民眾的參與性,且不談宗教的信仰,光是那悅耳的旋律,也值得去教堂聽一聽。

        中間歇了一會,組織者關女士叫在場的美國人介紹她們聖誕的傳統和經曆。安在新英格蘭長大,自然是和白色的聖誕節分不開了。她從宗教的意義講起,耶穌誕生在馬廄裏,成長後為世人曆難,聖誕節就是為了紀念他而來。林達更注重孩子們的感受,聖誕節就是為了紀念聖誕老人駕著神鹿送聖誕禮物的,如果你這一年都很乖,那麽聖誕老人就會從北極駕著鹿車,趕到你家的上空,並且從煙囪裏下到壁爐裏,把你最想要的禮物放在掛在壁爐上麵印有你的名字的聖誕襪裏。她說到她的童年,爸爸總是在晚飯後帶她們兄妹出去轉一圈,而回來的時候,踏著星光,媽媽打開門說:“聖誕老人已經來過了,你們正巧錯過了。”孩子們奔向襪子拿到禮物,是一種又興奮又遺憾的心情。世上真的有聖誕老人嗎?一個八歲的小女孩這樣問。而每年紐約太陽新聞報聖誕節這天都要重登當年一個編輯給小女孩的答複:“是的,世上真的有聖誕老人,隻要我們相信真
善、美!”

當然在我們這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當中,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慶祝聖誕節,即使在美國,猶太人也不過聖誕,他們慶祝Hanuka,每天點亮一隻蠟燭。在歐洲,德國人是慶祝聖誕節的,他們多是做鴨子當聖誕大餐,這讓我想起了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窗外看著聖誕鴨子,隻能擦亮手中的火柴取暖,結果凍餓而死。俄國人安娜介紹說,自從十月革命以後,聖誕節不被允許,近年來又開始鬆動了,不過她們常在一月七日慶祝新年,活動倒有些象美國人的鬼節,年輕人戴了麵具去熟識的人家去要糖果糕餅,不高興了就亂砸東西,聽得我們都吃驚地叫了起來。

日本是慶祝元旦的,而中國人當然是更注重春節。我說我們不慶祝聖誕,還有年輕人抗議,但我說中國的所謂聖誕節商品氣息濃於宗教氣息,就無人作聲了,我想東方的國家如新加坡、菲律賓、中國、日本大約都是如此吧。當然我也說到了我們過春節的傳統,比如年三十吃餃子,包硬幣乞福,零點放煙花爆竹,雖然有些西方人嫌太吵,可這本是幾千年的傳統,目的是為了驚跑野獸和怪物,吵吵嚷嚷也過了幾千年了,不愛聽就別聽嘛!小孩子可是最喜歡過年的了,除了放炮,吃糖,穿新衣,還能磕頭要壓歲錢!我還記得小時候家裏買不起很多鞭炮,哥哥便騎自行車帶我去大街小巷竄,哪兒炸得響去哪兒,然後頂了滿頭的紅紅爆竹屑回來。那時的壓歲錢雖然不多,但這可是一年唯一一次理直氣壯地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手裏拿錢,這個頭磕得不冤。

當我講到中國的新年從正月初一延續到十五,老美都羨慕地驚歎!正月十五吃元宵,白天去街上看舞獅子,踩高蹺、搖旱船,晚上還可以去看燈,猜燈迷,算了,跟你們說也不懂得啦!我突然為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感到無比得自豪,可惜、可惜,現在在美國的中國人都去慶祝什麽聖誕了,真是好沒意思。就象春聯吧,還有多少華人過春節貼春聯呢。

        我們的聖誕秀就在一陣“平安夜”的歌聲中落下帷幕。雖然沒有吃到聖誕大餐,但主人的盛情令人感激,如果不是這些自願者,我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學者及配偶也不可能有這樣一次對聖誕傳統的親身體驗。隻可惜在這樣的活動中,中國誌願者的身影太少了。也許是經濟基礎不夠?灣區可是全美華人精英最集中的地方了,倘若這裏都缺乏華人自願者的身影,別的地區就更可想而知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irislee0212 回複 悄悄話 俺正愁寫小說,沒海外生活的素材,您的這一係列文章,是俺最好的素材了。俺決定抄下來收藏。^_^

您描述的這些場景,曆曆在目,如果拍成影視劇,肯定很棒,很吸引人,尤其是國內的觀眾。大開眼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