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溪筆談

原是寂寞中的陳情,如鳥兒啼鳴,以求友聲。
正文

外遇斯坦福(二十六)斯坦福的春節聯歡

(2013-06-22 09:14:38) 下一個


斯坦福的春節聯歡

今年的春節隻好一個人過了,挺沒有勁的,看到中國學生會組辦的春節晚會,本不想去的,臨時問了租同一棟房子的房友”傑姆士,他失業在家,聽說有東西吃,又有節目表演看,居然躍躍欲試,我也就順水推舟了。

晚上六點半開車到了斯坦福校友中心,門前一排高大的棕櫚,挺氣派的,門後一個庭院依著一個土山,流水潺潺,非常幽靜。中國學生排起了長隊入場,一人五元,看來傑姆士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天下原沒有免費的“晚餐”。

晚餐是從中餐館訂的盒飯,百家宴的手筆,有魚、豬肉、牛肉三種,雖不是什麽珍饈美味,但配上一瓶礦泉水,填飽肚皮是不成什麽問題的。其實中國人的聚會一向是少不了吃的,當年我在大學攻博期間,學生會常組織了家屬自己做好了端來,那種聚餐有點象美國人的Potluck,種類固然各樣,但一來麻煩,二來不好掌握人數,前頭的人多拿兩趟,後來的人就沒有了。這種一人一盒的分餐製倒是簡單方便,吃完了把盒子往垃圾筒一送,就是清潔工人的事兒了。說起來這種聚餐方式倒挺象去日本開會那種工作午餐,隻是在日本人手一盒,一邊吃一邊聽讚助公司的勞什子廣告,比較起來沒趣多了。這裏的中國學生多有相識者,邊吃邊聊,其樂陶陶,連我也認識了一位在醫學院工作的女博士後,她原是北京同仁醫院的醫生,放著舒適的生活不要,倒跑到斯擔福給老板打工,不知是什麽意思?她穿了一身黑色的小禮服,配著長靴,挺時髦的模樣,卻捧了一盒牛肉盒飯,撚著木製的方便筷在那兒吃,叫人覺得好別扭。

吃完飯把嘴一抹,好戲便要登場了。在震耳的鼓點伴奏下,兩頭獅子搖頭擺尾地繞場一周,兩男兩女四個主持人翩然上台,恍惚間,我以為是在看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呢!接下來是學生會主席祝詞,這就感覺有些不對了,這位主席的嘴角邊還帶著百家宴的辣魚汁呢!說老實話,祝詞有點長,又沒有英文翻譯,傑姆士已經快睡著了,好在下麵是康橋文化社的一群小朋友,穿著花花綠綠的民族服裝,拿著燈籠、扇子、氣球鞭炮等道具,裝著過節的樣子邊跑邊舞。傑姆士咧著嘴笑了,並用手指著一個紮衝天辮的小女孩對我說,“她挺象我女兒的。”你還別說他愛占便宜,他確實有一個三歲的女兒,算是中美混血兒,皮膚白白嫩嫩的,大眼睛,挺漂亮的,但這幫美國的華人孩子們,怎能體會在中國過那種傳統春節的樂趣!充其量按著教舞老師的指點,在那兒故作天真地扭幾下吧。一時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坐在哥哥的自行車後架上,滿街亂竄去看煙花炮仗,身上穿著下麵加了一節的“新”紫花棉襖,頭發上都是紅紅的鞭炮屑,耳朵裏全是震耳欲聾的炮仗聲,北風呼呼地吹在發燙的臉上,卻一點兒也不冷,雙手環抱著哥哥的腰,心裏那高興的勁兒就別提了!

傑姆士的問題把我從回憶中驚醒了:“下麵這個節目是什麽?”

我一看邊上打出的字幕,音樂劇Big Game,乃是借斯坦福與伯克利一年一度的橄欖球對抗賽改編的“涼衫薄”與“豬尹太”的故事,又說又唱的,看來老外是沒戲了,因為沒有英文字幕,又不懂“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傑姆士隻好納悶到劇終。

這個劇是一個留學生自導自演的。這位留著長發的小帥哥自演斯坦福的“涼衫薄”,被功課壓迫得苦悶孤單,在師兄弟的攛掇下,挺身而出,與伯克利的“馬聞財”對歌打擂。斯坦福的英俊小生,險些不敵伯克利的財大氣粗(啦啦隊一人送一台手機的喲),好在最後手執玫瑰花跪地求愛,贏得了美女評委“豬尹太”的芳心,這一場Big Game才以斯坦福大勝而告終,沒想到堂堂斯坦福才子也靠“色相”事人,才得以抱杯而歸,看來“姐兒愛俏,婆子愛秒”原是古今中外、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堂堂如斯坦福的高材生,也脫不了這個俗套。我又要想當年了,想起大學時代的一次元旦晚會,我們班的江南小生不是演出了一場“莊周夢蝶”的音樂劇嗎?如今這隻蝴蝶已翩翩飛過了太平洋,而當年那等不及扇墳的小寡婦何在呢?歲月悠悠,人間上演著同樣的故事,隻是換了布景和人物罷了。

下麵的單人舞“中國結”倒是挺專業的,而女聲獨唱“辣妹子”是一中年婦人,拔尖了噪子再過一番天真的辣妹子癮,真挺難為她的,遺憾的是那“馬聞財”手持一束假玫瑰花又獻了一次,我要是那“辣妹子”呀,還不摔在他臉上!

模仿猜謎遊戲現在好象很流行,從北京電視台、湖南衛視等流過太平洋到斯坦福。斯坦福的才子才女們到底不凡,會做會猜,有姚明簽名的T恤衫傾刻送完。武術表演當然是國粹了,裏麵卻夾了個老外一本正經地踢腿翻跟頭,差點摔了一跤,仍博得熱烈掌聲。節目後來主要是一個華人設計中心的時裝秀,一群高顴骨的廣式美女掛著各種各樣的布片在台上走著貓步,害得我們的業餘攝影師跑來跑去,忙個不停。我疑惑中心讚助了多少錢,又不得不佩服這十來個模特換裝速度,但我已經忍不住在打嗬欠了,對不起啦,我的東部時間(比灣區早三小時)又在作怪了。

後記;後來又去參加了一個International Festival(國際節),歐亞非各國不僅設台介紹本國風物,還有美食招待,可惜我轉了一圈,隻看見了香港學生設的一個桌子,上麵陳設著筆、畫冊和印了香港龍的購物袋供人免費取用(獨此一家而已,真是財大氣粗!),而泱泱大陸,竟沒設一台作代表。食品嗎,德國的巧克力和法國的羊角麵包挺不錯,但吃不飽肚子,還是亞洲的米飯菜肉受歡迎。飯後節目也是精彩紛呈,多是各國的民俗歌舞,比如菲律賓的赤足竹杆舞。看大家穿上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興致勃勃地跳起傳統舞蹈,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享受。這倒讓我悟到中國學生會的為難之處了:除了少數民族,我們居世界人口之首的漢族,卻沒有像樣的民族服裝和民族舞蹈,難道要穿著旗袍唱京戲嗎?

又及:印度民族善歌善舞,大出風頭。但印度學生滿場亂竄,竊竊私語,唱完水的瓶子亂丟,也讓我見識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