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為民服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說咱們的朱總理

(2016-02-25 22:51:00) 下一個

說說咱們的朱總理

2015-06-06 時代尖兵

不出意外,朱總理可能是許多人的偶像,因為他曾是國務院總理,喉舌媒體不會黑他;又因為他的改革很合某些人的胃口,鄧小平等人支持他,西化派網站稱讚他, 西方國家也對他高度評價,他的書由此賣到海外,前德國總理施密特、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作序,基辛格還出席了紐約的首發儀式。朱總理賣書賺了不少錢,於是捐款4000多萬大搞慈善,再次獲得媒體和公眾的廣泛好評。這就是朱總理,一個被各方接受,在國內外口碑很好、聲望極高的領導人。

我實在搞不懂朱總理為何有那麽高的聲望,因為衡量總理的標準,不是捐款數額、搞過多少慈善,而是其政治立場及政策對國家的影響。從目前情況看,朱總理的“五項改革”全部失敗,否則數以萬計的國企不會被賤賣,4600萬 工人不會下崗,中國市場不會被美國轉基因糧占領,地方政府不會被逼到“賣地財政”的窘境,我們也不會走南北車、中核電等央企合並的回頭路,更不會出現群眾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等社會問題。而且由於朱氏改革過於激進,曾引起民眾強烈反彈,如果我沒猜錯,自從他擔任常委、副總理,強力推進改革後,中國的信訪案件應該呈井噴態勢。

張宏良說朱總理為推進改革,曾下令各級法院,國企下崗案不受理,股票糾紛案不受理,房產拆遷案不受理。如果說法屬實,說明中國是個權大於法的社會,領導幹預司法的做 法由來已久,也說明朱氏改革曾遭到激烈抵製。時至今日,我都搞不懂法律黨為什麽不拿朱總理的“三個不受理”說事。

與其他人一樣,我曾為朱總理沒有連任而惋惜。現在想來,治大國若烹小鮮,需循序漸進,政策激進,必然使社會動蕩,否則一個草根出身、無權無勢,僅有初中文化的退伍兵 李洪誌不可能掀起滔天巨浪,我們在批判李洪誌的同時,應該想到,正因為改革激進,群眾怨聲載道,李洪誌之流才有了興風作浪的機會,一個國泰民安的社會,邪教即便滋生,也不可能坐大。也許朱總理沒連任是對的!

總有媒體稱讚朱總理清正廉潔、鐵麵無私、剛正不阿,說他與胡總、習總是反腐三巨頭,以影射某位領導。我對此不以為然,因為反腐固然重要,但身為總理,主要職責是發展 經濟,如果由總理主抓反腐,還要中紀委、反貪局幹嘛?幹工作就要各司其職,如果各行其是,必將混亂不堪。總理當然也能反腐,隻是不能當成主業,因此,總覺得媒體突出宣傳朱總理反腐有點喧賓奪主,搞得他好像是不務正業。當然,此舉可能是媒體的宣傳技巧,因為中國人太需要清官了。

遺憾的是,朱總理雖然清廉,但曾提拔過多名貪官,一雙兒女都在國企工作,朱雲來還曾盛傳年薪1.7億,全國政協委員何新為此給總理寫過信。“老子兩袖清風,兒女億萬富翁”,有這樣的清官嗎?

類似情況並不少見,共產黨的另一個大清官胡耀邦也是如此,媒體常誇他如何清廉,依據是直到他去世,他的哥哥還是農民,他還曾下令調查一個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孩子。可媒 體沒有告訴大家,他與那個政治局委員一向政見不合,而且在他任總書記期間,他的兒子胡德平曾獲得火箭式提拔。如今,他的4個子女非富即貴,有的是省部級領導,有的是億萬富翁,一般家庭,哪有如此“成就”? 更沒想到的是,他的兒子胡德平、胡德華,如今扮演起共產黨掘墓人的角色,一 麵讚美胡耀邦,一麵攻擊社會主義製度,他們以為攻擊社會主義、共產黨和毛澤東,抵毀鄧小平和後來的國家領導人,就可以證明胡耀邦的偉大正確。

媒體更不願告訴大家的是,江青雖貴為國母,但女兒李妠新婚時,隻能把自己穿了7年的毛衣當新婚賀禮送給她;王洪文雖曾貴為黨中央副主席、接班人,但工資隻有68元, 喜歡喝茅台卻買不起,隻好買人民大會堂國宴招待後的剩酒,每瓶隻有一兩塊錢,此事被許多人看不起;他的哥哥和妹妹,直到他倒台時還是農民,弟弟王洪雙雖是複轉軍人,當了工人,但直到退休時也沒調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沒靠王洪文弄個幹部身份;張春橋、姚文元的作風同樣檢點,他倆曾立下規矩,即晚上送夜宵不要女服務員而讓男服務員或警衛員送,這說明二人在生活作風方麵是很自律的。

張春橋胞弟張秋橋,1963年9月任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而張春秋文革期間權傾一時,1968年5月任南京軍區第一政委、軍區黨委第一書記,1969年4月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1971年10月至1975年2月為中央軍委辦公會議成員,1973年8月任中央政治局常委,1975年1月任國務院副總理,1975年2月任中央軍委常委,1975年1月任總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黨委第一書記(1975年8月起),可惜直到張春秋被抓,張秋橋還是總政宣傳部副部長,一點沒沾張春秋的光。與這些人比起來,胡耀邦的清廉算是小兒科了。

有人讚賞朱總理的鐵腕作風,說他任上海市長時“以罵人聞名”,許多人對他“大罵以竹筋替代鋼筋的防洪工程為‘王八蛋工程’”印象深刻,還有人爆料“朱鎔基擔任上海市委書記兼市長後,因為工作效率問題經常罵人”。總之,人一旦可敬,連罵人都可愛起來。

我記得有人曾因為一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喜歡罵人,說人家 “粗魯”、“軍閥”、“官老爺”、“封建遺老”,怎麽到朱總理這兒就變了調?即便他曾貴為上海市委書記,罵下屬的做法也是不對的,畢竟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同事間雖有上下之別,但都是革命同誌,政治上人格上一律平等,怎能隨便罵人?

原博鼇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曾披露這麽一件事,中美“入世”談判後期,尚有7個問題沒有談攏,問題報給朱總理後,他一錘定音:“前3個問題我們讓步,後4個他們讓步”,美國人一聽喜出望外,中美“入世”談判順利結束,龍永圖說總理此舉彰顯大國總理風範。我聽後有些詫異,外交工作無小事,“入世”談判中的每個問題都牽扯千萬國人的切身利益,朱總理根據問題序列讓步,是不是有點草率?

中蘇論戰時,我黨發表的重要文章全部經毛澤東和中央政治局常委討論通過,個別文章還要征求越南、朝鮮、古巴、日本、新西蘭等兄弟政黨的意見,有時連發文時機都要認真研究,正因為毛澤東處理中蘇關係嚴謹細致、作風民主,所以總能在中蘇論戰中把握先機、贏得多數國家的諒解和支持。相比之下,朱總理的做法稍顯粗糙。

朱總理能力超群、學識淵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曾倡導並組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還首任院長。如今該院已成為中美友好的見證和結晶,如該院顧問委員會64名委員中,美國人30名,中國人22名。30名美國人中,前政府高官2人,老板23人,大學校長5人;22名中國人中,正國級領導2人,副國級領導3人,省部級領導5人,大學校長4人,老板8人,級別之高,範圍之廣、規模之大,令人咂舌。正因為朱總理重視中美關係,才有了後來的“消氣”外交。

朱總理的弟子同樣很有本事,如周小川做了十幾年央行行長,由於人才難得、功勳卓著而享譽海內外,他曾與賀衛方、艾末末、俞可平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評為全球百名思想家,還曾被國際金融領域權威雜誌《歐洲貨幣》評為全球最佳中央銀行行長。雖然有人說他是美國線人,還有人爆料央行內部以說英語為榮,但中央力排眾議, 為使其留任央行行長,還讓他做了全國政協副主席,位列黨和國家領導人行列;樓繼偉則做了大權在握的財政部長。有了他倆,中國的金融改革風生水起,樓市股市欣欣向榮,尤其是股市,最近經常漲停。

朱總理的朋友很多,如京劇演員劉桂娟、“戰地玫瑰”閭丘露薇等,網上至今還能找到朱總理和劉桂娟的合影。閭丘露薇因“大陸小孩香港當街小便”事件聞名全國,相比之 下,劉桂娟名氣不大。不過,她也不是常人,此人是天津青年京劇團程派青衣,國家一級演員,畢福劍沒出事前,還曾邀她到“星光大道”當過評委。

劉桂娟不僅演技好,而且經常語出驚人,如曾發微博稱“最恨日本人,一是日本入侵導致蔣光頭剿匪失敗。二是六四事件後日本第一個和中國談生意”,引發眾怒;還曾發微博稱“因為有了毛主席,戲子變國母”。我很疑惑,戲子是舊社會對演員很輕蔑的稱呼,因此才有“婊子無情、戲子無義”的說法,劉桂娟身為演員,為何如此自輕自賤?英雄不問出處,難道演員就不能當國母? 美國總統裏根曾當過演員,古代宮女、妓女當皇後的例子多了去了,華盛頓的老婆還是個寡婦呢!可見,劉桂娟立場有問題,說話也比較離譜。

朱總理性格外向,當他聽說令計劃在兒子死後,照常上班、談笑風生時,忍不住大罵令沒有人性,在他看來,令不該如此冷血。我倒覺得令計劃有點“喜怒不形於色”的大將風範,《三國誌·先主傳》曾稱讚劉備:“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這樣看來,令也是幹大事的人。朱總理性格外向,倒不見得令計劃非要如此,否則,令計劃就不是令計劃了。( 2015-6-5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藍山雀 回複 悄悄話 黑社會的體製裏麵不可能有白色的東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