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意盡停筆 興盡而歸

(2019-07-07 11:04:08) 下一個

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小狼讀書】  

1   

    唐朝開元年間祖詠參加科舉,當時不象明清隻考朱注四書,而是以詩賦取士。按《唐詩紀事》,要求以《終南望餘雪》為題作律體六韻十二句。祖詠隻寫了首五絕“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就交卷了。別人問起,說“意盡”[1]。據《唐才子傳》記載,最終祖詠還是中了進士[2],但我未能考證出是否本次考試中的弟,如是,說明唐王朝的確很開明,不拘泥。世說新語記載早幾百年東晉王之第五個兒子王徽之(字子猷)夜雪訪戴[3],“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一個意盡停筆,一個興盡而歸,非常的瀟灑。

    

    學生時代寫作文,如果要寫八百字,老師總是希望盡量多寫一些。寫論文亦然,看著厚厚一本,裏麵密密的表格數據,至少代表工作量——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學術版。字數多少自然不能決定思想創新文筆精妙,但天才總不常有,普通人恐怕循規蹈矩一些,成功概率或許高一點。現在的物理博士生有多少敢隻提交百把頁的畢業論文——象德布羅意[4]一樣

 

 

2

    主張神韻的王漁洋將其列為詠雪最佳詩作之一[5],與其從側麵而非正麵著手描寫終南山的高寒有關[6]。難理解的是中間兩句,既然指明了“霽色”,雪的確停了,“確是積雪,而非飛雪”。但不太理解為什麽說以霽色為喻,遙望雪後南山,如開霽色”,主體與喻體指向不清楚。現在查得到的各種譯文也未充分體現這一比喻。因為從城中望山,隻能看到山林高處,而雪後放晴,原來晦暗不清的山林與近空交界處變得清楚起來。這樣不用提到積雪映照也進得通。而“積雪浮雲端”,“浮”字與積雪聯係更緊還是形容雲端,聯係後者更緊,似乎兩者均可。這裏不用飄浮意而用高出平麵意。這首詩大至可理解為:終南山北,嶺色秀美。積雪峰頂,高浮雲端。雪停初晴,林表轉明。天晚日暮,城中增寒。詩人以總歎終南山秀起筆,目光從高入浮雲的積雪切題,再向下移到因雪後初晴的山林,再想到日暮雪停城更冷,回到起點,寒意似乎有形地動態地從高山不可阻擋地流向長安。的確意盡,再寫總有畫蛇之感;估計興頭也沒了,不妨歸去。

 

 

   在西安住過兩年多,終南山離辦公園區不遠。但一年到頭,空氣質量差,少有晴天,一眼望去不見山的時候居多。以至於我們都將看清南山的程度當成度量空氣質量的指標,比PM2.5來得更直觀些。雖說全球氣溫變暖,西安還是下雪的。北方城市都有暖氣空調,冬天其實並不難熬。這首詩描繪的圖景從未真實地出現在我的視野中,非常遺憾——工業化總是破壞田園牧歌時代感受。但我還是大讚暖氣空調的好,作為南方人,太難忘記冬春雨雪摧殘時在南方體驗的“暮寒”:穿得再多抵不住,屋裏還比屋外冷,被子總是濕乎乎,入睡起床兩折磨。大冷天的,與其凍得哆嗦念唐詩,何妨短衫火鍋把歌唱。

 

 

3

注:

[1]《唐詩紀事·卷二十》“有司試《終南山望餘雪詩》,詠賦雲:「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即納於有司。或詰之,詠曰:‘意盡’。”

[2]《唐才子傳·卷一》“詠,洛陽人。開元十二年杜綰榜進士。有文名,殷璠評其詩:「翦刻省靜,用思尤苦,氣雖不高,調頗淩俗,足稱為才子也。」少與王維為吟侶,維在濟州,寓官舍,贈祖三詩,有雲:「結交二十載,不得一日展。貧病子既深,契闊餘不淺。」蓋亦流落不偶,極可傷也。後移家歸汝墳間別業,以漁樵自終。有詩一卷,傳於世”。“契闊”出自《詩經·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離合”、“久別”;《詞源》:“聚散”、“死生相約”。[1.1]釋為“約定歸期”。個人認為根據對仗,離合或聚散就很好。王維詩中大致與是與貧病相對,隻不過貧病正對,契闊反對。大意為“您已經很貧困,身體也很不好;但無論(死生)聚散,我與您的友情都不會淺”

[1.1]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1707

[3]《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4]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67765.html

[5]《漁洋詩話·卷上》“餘論古今雪詩,惟羊孚一讚及陶淵明‘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及祖詠終南隂嶺秀一篇,右丞‘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韋左司‘門對寒流雪滿山’句最佳。”[5.1]羊孚的“資清以化,乘氣以霏;值象能鮮,即潔成輝”,陶淵明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祖詠的“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韋應物的“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5.1] http://www.cssn.cn/wx/wx_wyx/201310/t20131026_596855.shtml 

[6]《詩境淺說續編》:“詠高山積雪,若從正麵著筆,不過言山之高,雪之色,及空翠與皓素相映發耳。此詩從側麵著想,言遙望雪後南山,如開霽色,而長安萬戶,便覺生寒,則終南之高寒可想。用流水對句,彌見詩心靈活。且以霽色為喻,確是積雪,而非飛雪,取譬殊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