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磚家考證:古典川菜的出現可追溯至秦漢,在宋代已經形成流派,當時的影響範圍主要是中原,產生麻辣口感的花椒原生於中國秦蜀等地,《神農本草經》載有秦椒及蜀椒。辛辣味道則主要靠薑、芥子和茱萸。
明末清初,辣椒由美洲經歐洲引入中國,所以,川菜中開始采用辣椒在清朝才開始流行。
磚家又說: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說,“七滋”指甜、酸、麻、辣、苦、香、鹹;“八味”即是魚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紅油、幹燒、幹炒。
川菜,囊括了天南地北的滋味,不管網友同意不同意,“食在四川”,我覺得是真理。
魚香味是川菜中最有特色的味道。
川菜的“魚香”,菜裏沒有魚。
相傳很久以前四川有一戶人家,全家都很喜歡吃魚,對調味也很講究,所以他們在煮魚的時候都要放一些泡海椒(辣椒)、蔥、薑、蒜、酒、醋、醬油等去腥增味的調料。有一天這家女主人做另一道菜時,為了不使做魚的配料浪費,她把上次燒魚時用剩的配料都放在這款菜中炒和而成。從此以後魚香味道恒久遠,飄洋又過海!
長茄子對破,每條斜著打十字花刀,但是不要把茄子切斷。這樣做,一是容易入味,二是模仿魚鱗。
色、香、味、型,四者缺啥子都要不得。
準備配料:
泡薑、泡紅辣椒一定要用的,不然就高攀不上“魚香”這個味道,因為泡菜裏有乳酸菌,這是魚香味的奧妙之所在。
如果你問我:”沒有四川泡菜,加罐酸奶代替乳酸菌要不要得?”或者說:”用韓國泡菜代替要不要得?”
我肯定回答:“要得!” 是否屬於黑暗料理中的一種需要你演繹後揭曉謎底。
泡椒剁碎,蔥、泡薑、蒜分別切碎,魚香味要重用薑蔥蒜,配料寧多勿少。
魚香味的糖醋比例是1:1,糖醋裏必須放一點鹽,加一點醬油也可以。四根茄子我分別用了1/4cup的醋和糖,兌一杯高湯。
我還是用油炸了幾秒茄子,為了保持茄子的紫色。
鍋裏放油,煸炒剁細的泡紅海椒,把油炒紅。
油發紅了就下薑米、蒜米煸炒,
聞到香味時,將兌好的糖醋滋汁倒下鍋,開大火燒開,
鍋裏燒開之時,投入炸過的茄魚略煮,
茄條入味後,下一些水澱粉勾薄芡,
鍋裏汁濃亮油後,立即投入蔥顆兜轉,起鍋裝盤。
正好拿來佐酒,魚樵閑話:
我想不久的將來要在——
三藩市看水,
西雅圖看雨,
曼哈頓看航母,
黃石公園看螞蟻,
布賴斯峽穀看岩石,
長木花園看蝴蝶戀愛,
火魯奴奴看蜘蛛結網,
華盛頓紀念碑旁看白雲,
尼亞加拉河上看大瀑布,
看城市鄉村甜甜地蘇醒……
若能下酒,生如宿醉。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rdzn/4404350.html中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