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國會近期通過議案,將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菲律賓領土,引起中國政府和民間的強烈不滿和抗議。由海軍退役軍艦改造的中國最大漁政船"中國漁政311號",日前抵達西沙永興島一帶開始巡航,宣示中國對南海諸島主權和捍衛漁業、漁民權益。新華社報道說,"中國漁政311號"總噸位達4600噸、最大航速22節,是中國當前噸位最大、航速最快的漁政船。南海漁政局負責人說,未來將有更多退役軍艦到南海巡邏。
但在中國漁政船抵達西沙群島,進行護衛漁權的任務前,美國已經派出"鍾雲"號驅逐艦護衛南中國海的美國監測船,此外,菲律賓也指出,可能向傳統軍事盟友美國及其他東盟國家尋求解決與中國的南沙島嶼主權爭議。南中國海問題看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中雙方在該海域的行動均會持續。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葛來儀分析,南中國海不但有戰略上的資源,其中部分是開放海域,許多國家在該區域派有海軍;中國也宣稱擁有該海域島嶼的主權,因此這個地區的關係複雜但重要;而中國派遣漁政311船到該海域,是保護該區域利益的舉動。
"美國和中國對200海裏範圍的專屬經濟區內,怎樣才是合法的定義有不同意見,因此,外國海軍在此區域內的活動以及沿海國家的權力,該怎樣認定,我們的看法不同。"擔任國防部等政府單位東亞事務顧問的葛來儀表示,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得不到解決,是因為美國相信國際海域的原則就是各國海軍有航行的自由,美國也會持續監測海洋活動與海底探勘,中國則相信這些舉動是非和平的,也認為美國必需先取得中國的許可,才可進行這些動作。
3月11日,中國外長楊潔篪與希拉裏在華府會晤時,雙方承諾避免類似船隻衝突事件的發生,並防止此次事件擴大;但當日美國卻派出驅逐艦"鍾雲"號,為繼續在南中國海執行監測任務的"無瑕"號監測船護航。葛來儀解釋,美國的船艦重點在護衛,而中國的漁政船則不是軍艦,因此實際上雙方並未刻意增加對立的氣氛。"雖然美國和中國都照著自己對法律的解讀行事,但很重要的是,即使雙方仍持續在南中國海的行動,隻要我們都安全地行事,隻要雙方的行動都是可預測的,就不會讓人覺得有對抗性或具侵略性的,因此,我認為希拉裏與楊潔篪達成的重要協議是,雙方保證不會讓彼此出現對抗的態勢,或是不會讓議題擴大,兩方都展露出合作的意願。"
因此,葛來儀表示,"未來雙方的這種活動都將持續,也許不會每次行動都登上新聞版麵,因此重點是,雙方都必需小心,留意不要造成軍事上的對抗或意外。"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政治係主任勒格羅說,2001年布什剛上任之際,美軍監測飛機也在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中國軍機發生相撞的意外,可說布什和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的關係剛開始都有些不穩固。但他認為,中國船隻"騷擾"美國船隻的議題本身,不是造成兩國對立的主因,因為雙方原本就累積了緊張氣氛。菲律賓總統副發言人法佳3月16日表示,在與中國對南沙群島的爭議上,國家安全顧問已考慮尋求傳統軍事盟友美國及其他東盟國家的幫助。勒格羅表示,美國應不會這麽容易就依照菲律賓的期望行事,但他認為美國也許會想避免菲律賓仗勢淩人而有些動作。"如果中國因此宣稱將進行某些菲律賓會製止的動作,這將是美國不樂見的,就像台灣問題一樣,美國不想見到台灣海峽發生衝突,因此涉入。因此,美國可能會插手這件事(中菲島嶼爭議),隻是菲律賓與美國的目標利益是不一樣的。"
針對漁政船巡航南海,有香港媒體認為,菲律賓、馬來西亞在南海動作頻頻,中國在國內民意壓力下,派出漁政船前往南海進行所謂的漁政管理,官方媒體大事宣揚,甚至吹噓中國漁政巨艦一出,菲律賓徹底服軟,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這未免太異想天開了。
香港媒體說,中國這艘漁政船,雖然是海軍退役軍艦,但現在隻屬於農業部南海區漁業局,其職能充其量隻是驅逐東南亞一些小漁船,並不能對爭議島礁進行主權管理,更不能將被占領的島嶼從其他國家手裏奪回。中國漁政船看似龐然大物,實際上是海上紙老虎,根本就嚇不倒東南亞國家。其實,派漁政船巡視南海,與其說是宣示主權,還不如說是海上表演騷,根本是文不對題。菲律賓是以國會通過法案的形式,明確對黃岩島的主權,而馬來西亞則是總理巴達維親自出馬,登上爭議島嶼宣示主權,可以說,這兩個國家宣示主權的方式方法,都具有極強的政治性。相比之下,中國漁政船遠赴南海,看起來像例行的海上巡視,與菲律賓、馬來西亞的行動既談不上針鋒相對,也談不上有實質意義,氣勢上就已經輸人一籌。其實,菲律賓、馬來西亞挑釁之時,正好北京召開全國"兩會",全國人大完全可以發表一個正式的聲明以示抗議,或者幹脆通過南海法案。
此外,馬來西亞的領導人可上島宣示主權,中國領導人為何不能呢?中國領導人踏遍世界各國,但自己的國土卻不敢涉足,豈不令人遺憾?中國派漁政船而不是派出軍艦巡視,實際上已泄露了底牌,那就是中國不會在南海大打出手,起碼現階段還不會。中國駐菲律賓大使劉建超剛上任,便與菲律賓官方進行磋商,要求共同遵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在爭議解決之前,各方承諾保持克製,不采取複雜化和擴大化的行動。其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在2002年就通過時,菲律賓也簽字了;但菲律賓主動挑起事端,可以說,菲律賓早已視宣言如無物,根本就不打算遵守。中國的"善意",實際上是與虎謀皮,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讓人覺得軟弱可欺。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和平時間太長了,從上到下充斥和平麻痹思想,不找事、不惹事,別人找上門了也退避三舍,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久而久之,血性變成奴性,該硬的時候根本硬不起來,反而找出一堆理論自我安慰。
以今次南海事件為例,官方媒體充斥所謂先禮後兵、不恃強欺弱的禮義仁智信,更有甚者,有人竟提出中國在南海一開打,正好給美國幹預的借口。這實際上是自己嚇自己,美國目前實力下降,全球戰略收縮,怎能這時與中國作對?美國會為了菲律賓而犧牲美國大兵的性命?有個笑話稱:"當今世上,美國是想打誰就打誰,俄羅斯是誰罵我我打誰,英國是美國打誰我打誰,而中國則是誰打我我罵誰";可謂一針見血。
美國的"無瑕"號至今仍在中國南海遊蕩,而另一搜神盾級驅逐艦"鍾雲"號已與之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軍備控製與防擴散中心秘書長洪源強調,中方在南海的行動完全是合理、克製的,符合有關國際法的規範。一旦產生軍事升級行動,也完全是被迫與自衛的,是維護國家正當權益的行動,其基礎與權利是根據聯合國有關生效的法律文件。美國不能借口沒有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上簽字,就無視其他國家的起碼海洋權益。他表示,未來不排除美國的軍事工業集團綁架美國國家政策的可能,也不排除奧巴馬內閣屈從於強大的利益集團需要,開綠燈進而放手大幹。因為經濟危機中的美國,太需要一個擺脫國內危機,將焦點對外轉移的借口。
台灣《中國時報》則分析道,中菲衝突幕後,是美國設下的陷阱,有意讓中國墜入其中。因為,中國的東南政策已經收效,與東南亞的自由貿易協定將於明年開始,東協的經濟將日益依賴中國大陸,中國的大國影響力絕對會超過美國對這地區的影響,而東協是構成亞洲地緣政治的重要部分,美國不能坐視自己被排斥,但卻無法阻止這個趨勢。美國空有龐大的太平洋武力,卻無計可施,於是便想製造東協與中國之間的矛盾。因此,中國可以說是"委屈求全",一則自己沒有海上武力,無法充分在南海獲權,二則不願與東南亞國家武力對抗,因中國如與東協對抗,得利的便是美國,美國又可以堂而皇之地活躍在這地區。
美國能公然助日抗中,因為他們是盟國,也能衛台抗中,因為有個國內的《台灣關係法》,但卻找不到能助東南亞抗中的藉口,便隻能用巧計了。既然東協許多國家垂涎南海能源,何不幕後推動他們與中國爭執?而最易鼓動的是菲律賓。菲律賓如成功,也會引起其他國家的連鎖反應,屆時中國如不節節退讓,便會與他們發生衝突,而這些國家力量薄弱,最後隻有求救於美國,美國的勢力便又將重返東南亞。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的話,言下之意就是:中國如來硬的,我們就找美國來對付。其實菲律賓與美國目前沒有協防條約,隻有一個《美菲軍事參訪協定》而已,如果菲國想升級,美國當然求之不得。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在文章中說得很明白,"南沙之爭不僅是菲律賓的問題,還是美國以及在亞太依賴美國領導權的所有盟國的問題"。"無暇號"在南海積極活動並偵察中國海軍基地,就是美國的一個挑戰。過去美中有衝突時,雙方總是不願公開聲張,而這一次美國軍方卻主動發表且態度強硬,其實就是對南海有野心之國家的鼓勵表演。
英國《泰晤士報》也指出,按照現代戰爭的標準,美國一艘監測船和中國艦隻的衝突隻是滄海一粟,但它引起的漣漪還在擴散。報道指出,在地圖上,南海是一個散布著沙漠小島的熱帶淺海,但是從地緣政冶角度看,南海是世界上最緊張、最複雜的水路之一。好幾個國家為南海島嶼爭吵不休,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依賴穿過南海的航線,貪婪地注視著據信南海下麵蘊藏的石油資源。以運輸噸位而言,世界商業海運有一半從南海經過,其三分之二是原油。誰控製了南海海運通道,誰就擁有了對世界上某些規模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的影響力。正是這一點,使得發生在這裏的爭端會引起來自國際層麵的關往。
而中國,越來越需要在繁忙的南中國海航線上保護它的商業利益,因為進出中國的油輪在那裏日夜穿梭。
美國的"戰略利益"決定了美國未來勢必加強在南中國海的出沒。盡管中國要求美國停止在南中國海的活動,但美國國防部宣稱,美國海軍將繼續在國際水域進行話動。
以前這裏發生過軍事衝突。包括中國在內的6個國家或地區,對部分或全部南沙群島提出了主權要求。但是,長期以來一直對立的,卻主要是中國和美國。
如果軍事策劃者眼中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亞洲爆發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成為現實,南海很有可能就是戰爭開始的地方。國家之間的領土主權問題,幾乎沒有通過和平協商獲得公平、正義、平等解決的先例。看來,為了南海主權,戰火是無法避免的。問題是,中國做好了準備沒有,敢不敢為了領土完整,象俄羅斯那樣開罪美國;中國軍人有不有決心和勇氣,用武力收複失地。
顏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