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akaaaa] 稀土.中國手中亮出的利劍!

(2009-03-16 00:03:41) 下一個

前兩天看了篇新聞,說中國禁止對小日本輸出稀有金屬,日本首相氣的跳腳。總所周知,小日本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稀有金屬的進口。在一個日本專業網站上就有這樣的一個設問"如果沒有了稀有金屬,生產大國日本將會怎樣?" 嗬嗬,真是解氣啊,控製稀有金屬的對外輸出,就相當於捏 著小日本的命根兒!

目前,稀有金屬支撐著電腦、手機、半導體、家電、汽車等各個工業生產環節,但日本的所有稀有金屬目前基本依靠進口,而世界上稀有金屬的生產大國主要是南非、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如果進口得不到保證,日本的高科技產業無疑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稀土用在汽車上一般有這麽幾方麵:尾氣淨化,混合動力車裏的電池。目前混合動力車是高檔汽車發展的主流趨勢,試想要是中國停止對日輸出稀土,那等著日本的就是混合動力車的發展停滯,甚至因為缺乏稀土放棄混合動力車的量產。

未來,混合動力車,新能源車,電動車等是汽車發展的新趨勢,而擁有稀土的中國,將會是汽車生產和製作的大國。雖然小日本現在把稀土藏在海底,那也最多能藏個十年二十年的,咱們不給你了,看你小日本怎麽辦?比亞迪現在新出的F3DM雙模電動車,就是未來環保汽車的一個剪影。

嗬嗬,這種釜底抽薪的活兒越早幹越好!

另附評論文章兩篇:

日本專家一席話:道出了西方懼怕中國限製稀土出口心聲!

中國在稀土供應上的優勢以及把稀土發展成為"21世紀的經濟武器"的想法引發日本所謂的"無形產業海嘯"恐慌。日本所需的稀土幾乎100%從中國進口。日方認為,稀土將有可能成為未來貿易戰的一個戰場。在價格戰中失勢的美國稀土礦將重新投入使用。但許多產業觀察家認為,北京可能會在對手出現之前策劃一場全球供應危機。(3月11日《環球時報》)

  上述內容是筆者援引英國《泰晤士報》3月9日發表的題為《中國掌握科技未來的關鍵》文章中的觀點。這些觀點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不過,隻要我們仔細推敲,還是覺得作者說得有道理。因為稀土能夠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同時,稀土也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如果西方國家無法進口稀土,那將是不可想象的。

  實際上,稀土的重要性正越來越被人們所認知。據了解,日本、美國以及歐洲在稀土功能材料及其應用技術上正麵臨突破,諸如超導材料、微電子材料、光子材料、信息材料、能源轉換和儲能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及材料的分子、原子設計正處於日新月異的發展之中,發展功能材料技術正成為這些國家強化其經濟及軍事優勢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國的稀土資源占全世界已知儲量的80%,其地位可與中東的石油相比,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2002年以前,購買中國稀土產品的國家隻是集中在日本、美國、法國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到了2003年購買中國稀土產品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達到56個,而到2004年,購買中國稀土產品的國家已經達到74個國家和地區。

  正是西方以及其它國家對稀土需求的大量增加,從1990年到2007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雖然中國稀土出口增加,可出口的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4%。在世界高科技電子、激光、通訊、超導等材料呈幾何級需求的情況下,中國的稀土價格並沒有水漲船高。一些稀土企業稱,按照目前的價格,稀土企業的利潤一般在1%至5%之間,就是最高達到5%左右的利潤。

  這說明,中國稀土貿易正在麵對著難以忍受的巨大尷尬:一方麵,稀土產業在世界創造了資源儲量、生產量、銷售量、消費量多個"第一",另一方麵,在絕對的市場優勢下,中國稀土卻隻賣出了個"土價錢"。在發達國家先後將稀土視為戰略資源,並有所行動的時候,稀土在中國更多隻被看作是換取外匯的普通商品。

  2008年9月,《南方周末》發表北京大學博士青岩的長篇文章《中國應立即禁止稀土出口》指出,既然過去幾十年中,政府領導不可謂不關注,主管部門不可謂不盡心,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大量的建議,但中國的稀土開發依然還停留在低水平。那麽從長遠計,最有效而且最容易實行的方式,莫過於立刻禁止稀土出口,隻維持國內生產以及研發所需的產出規模,或者幹脆從國際市場購買。

  這是中國學者第一次從政治、軍事和經濟的高度,闡述中國禁止稀土出口的理由。事實證明,國家如不盡早采取有效措施,限製或停止稀土出口,勢必影響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危及中國的產業安全。國家有關部門應每年對稀土產品進行評審後確定出口範圍,對出口數量實行動態管理,並且逐漸關閉稀土產品出口的閘門。

  基於此,近幾個月來,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商務部等出台了減少出口配額、加收出口關稅等一係列政策,限製或減少稀土出口量。同時,在出口環節,商務部進一步加強了稀土出口企業管理。在2008年12月公布的《2009年稀土出口企業名單》,入冊企業僅20家,比2007年減少19家。而此前,中國稀土出口企業有200家之多。

  在經曆了無序的價格戰和出口配額削減後,全球95%以上的稀土金屬都將由中國生產供應。這是以日本、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所不願意看到的。日本國際未來科學研究所的代表浜田和幸認為:"中國擁有世界稀土資源的88%,掐住了日美的咽喉,日本和美國沒有這些稀有金屬,就無法製造精密的製導武器。如果中國限製或禁止出口,將會掐住日本的咽喉。中國或許不該去掐別人的咽喉。"浜田和幸的一席話,道出了西方國家懼怕中國限製稀土出口的心聲。(作者:邱林;來源:光明觀察)

英國聲稱:中國掌握技術未來的鑰匙,日本恐慌!

英國《泰晤士報》3月9日文章:中國掌握技術未來的鑰匙 中國從一項長達15年的調查中勝出,成為稀土金屬供應的"最大壟斷國"。業內專家說,這一主導地位將使中國控製消費類電子和綠色技術的未來。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中國大幅削減每年的稀土金屬出口配額,任何公司都將無法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生產風力渦輪機或混合動力汽車,這一局麵正在迫近。

  在經過長期的價格戰和出口配額削減後,全球95%以上的稀土金屬都將由中國生產供應。17種鑭係元素(原子序數58至81之間的稀土元素)廣泛應用於手機、激光器和航空業等方麵,而這些元素都由中國生產。

  雖然中國具備生產足夠的鑭係元素、鋱元素、釹元素和鏑元素的資源和精煉能力,以滿足每年10%的全球需求增長率,但預計它今年對全世界的稀土出口隻有38000噸,這還不夠日本一個國家的需求。

  而且,隨著世界各國在能源利用率方麵加大努力,中國的主導地位將變得更具有戰略決定性,因為很多重要的環保技術,例如風力渦輪機、低能耗燈泡和混合動力車等都非常依賴稀土金屬。

  稀土金屬專家傑克利夫頓說:"鄧小平1997年曾說,就像中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產區一樣,中國也將成為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如今,鄧的話已成為赤裸裸的現實。世界不得不清醒地認識到,沒有這些‘技術性金屬'的元素,也就談不上什麽技術。中國已經開始研究如何使這些金屬給本國公司以其它國家難以匹敵的競爭力。"

  中國在稀土供應方麵日益崛起的實力及其明顯要把它作為"21世紀的經濟武器"的意圖令日本政府感到擔憂。有日本政府人士對《泰晤士報》說,對日本業界來說,這是一種無形的海嘯恐慌。日本幾乎100%的稀土進口都來自中國,因此它將這些元素看作未來貿易戰的一個潛在戰場。

  豐田和日本其它大型汽車生產商正忙於在越南和馬來西亞尋找稀土。美國被價格戰擠出的稀土礦也將重新投入使用。不過,很多業內觀察人士認為,北京會在世界出現主要競爭者之前策劃一場全球供應危機。

  日本三井公司稀土部門負責人佐藤陽一說,中國的戰略表明,北京和世界消費者之間正在進行一場複雜博弈。中國限製稀土出口的原因大致有兩個:其一,為中國高技術產業提供一個繁榮的機會,允許它們獲得對亞洲、歐洲和美國競爭者的巨大競爭優勢;其二,迫使外國公司將其高技術工廠和研究中心轉交給中國,以此來避免配額限製,但此舉將會遭到日本公司的反對,因為它們擔心會喪失產業機密。

  佐藤還認為,中國還會用其已有的壟斷地位來摧毀任何新的競爭。雖然世界上42%的稀土礦藏分布在中國之外的地方,但這些地區幾乎不具備精煉能力。

  佐藤說:"當然,有很多人想在中國之外的地方建立精煉廠,尋找稀土來源,但這些投資在中國可能施加價格報複的情況下並不會起什麽作用。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都出現了新的項目,但中國隻需將價格下調,就會把競爭對手擠出市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