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楊恒均] 美國遊戲美國夢--拉登希望誰贏?

(2008-10-28 03:21:06) 下一個

我本來對美國的選舉興趣不大,因為這是一個很成熟的選舉,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候選人為了迎合民意,拉攏中間選民,兩人在施政綱領上盡量靠近,如果你仔細解讀他們的施政綱領,就會發現其實是大同小異。
 
就我的分析,決戰2008的製勝因素反而是在細枝末節上,例如候選人過去的曆史是否清白,搞女人是否像克林頓一樣留下了帶精斑的短褲,所交往的朋友中是否有天怒人怨的家夥,以及如何花樣翻新吸引年輕選民(18-29歲),如何在演講中多來幾個讓人捧腹大笑的段子,如何在衣著打扮上引領新潮流,如何親近MP3的一代,如何讓受好萊塢影響的人看著你更順眼等等。所以,與美國大選相比,我更加關心不成熟的台灣選舉,那更接近戰場而不是遊戲。更何況,台灣選舉不但在空間上離我們大陸更近,而且在時間上,也顯得不那麽遙遠。
 
不過還是有好幾個朋友嘲笑甚至指責我,對美國總統大選這麽重要的事情竟然不管不問,還配什麽國際問題專家的稱號?夠狠的,哥們。想當初台灣"總統"大選時,我和一幫哥們姐們躲在廣州一個溫泉山莊,激動得都濕潤了,當晚就炮製了一篇:"今夜,我們都是台灣人"。
 
按照朋友的邏輯,這美國大選更加牛,這可不隻是大陸和台灣關注,簡直是全世界都激動了和繼續激動中--順理成章,我就應該坐守華盛頓特區,在大選結果出來時,立即炮製一篇:"今夜,咱們都是有色人"或者來一篇"今夜,我們都是社會主義國家越南的囚徒麥凱恩",哦哦,無語加鬱悶,突然狂笑中......
 
各位,成熟的民主選舉越來越接近一場遊戲,美國人自己都看得很開了,現在倒是世界各地,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緊張得一塌糊塗,簡直比他們自己選總統還激動--當然,他們自己從來都沒有選過總統,也許這正是他們什麽如此關心美國總統大選的原因,他們把某種拯救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總統身上了。繼續無語加鬱悶中......
 
好吧,我就勉為其難,從今天--美國總統大選倒數第八天開始,我連寫幾篇"決戰2008--美國大選:一場遊戲一場夢",當然,美國夢!
 
今天先談一下世界都在如何介入美國選舉。首先看一下我們鄰居越南,據英國《衛報》和意大利《晚郵報》報道,75歲的越南老兵(當然也是老共產黨員)阮天成接受西方媒體訪問時說,麥凱恩在越南坐牢期間根本沒有受到拷打等折磨。這就是說,麥凱恩塑造的那種為了國家的硬漢形象是有點水分的,好像某電視台慣用的英雄塑造法。這個時候出現此類"實事求是"的新聞,也夠損的。要知道,麥凱恩雖然上了年紀,而且據說為國家服務了一輩子,但如果你真問美國人記得他什麽的話,很少有人能夠想起他從越南監獄出來後到底為國家做了什麽東西,無非是在華盛頓國會山整天辯論來辯論去。其實,就算他不辯論,多了去的人想辯論,說不上為國家兩肋插刀。
 
可是,沒有幾個美國人會不知道他那段光榮的曆史,駕駛的站鬥機在越南上空被擊落,他被越南社會主義國家的士兵抓住了,投入監獄,受盡折磨--而且,不要忘記,此人的父親當時是美國的高級幹部:美軍駐越南戰區的海軍司令員。
 
麥凱恩在越南監獄(越南也承認監獄的條件非常艱苦)從1967年坐到1973年,出來時頭發花白。這一頭花白的頭發,至今還在提醒美國人民,麥凱恩是美國的英雄。就在大選前不到兩個星期,越南的老兵跳了出來,聲稱麥凱恩在監獄裏根本沒有受到折磨,而且當時的越南人為了挽救他的性命,還使用了當時連受傷的越南士兵都用不上的特效藥,當然他們也承認,這樣做是為了和美國討價還價,畢竟他是海軍司令的兒子。
 
就算是毫無國際知識的人也能夠想象得到,作為越南人,或者整個越南這個國家,大概是不想讓麥凱恩當選總統的。估計他當選總統後,雖然政策不會有大的調整,但是否會繼續對越南比較友善的政策,越南人心裏沒有底。所以,我們不妨這樣推測:就在越戰的美國老兵麥凱恩決定繼續為國家服務,出來競選總統的時候,同樣是越戰的老兵,越南人阮先生也跳出來,決定用另外一個方式為自己的國家越南效忠。兩位越南老兵繼續打越戰。
 
隻是,由於兩個國家的思維模式不一樣,越南老兵阮先生接受采訪的效果很有限。據我所看到的英文資料顯示,美國國內早就把麥凱恩坐牢的"老底"翻了幾翻了。他在獄中寫悔過書是公開的,而且也有當時的戰友並沒有寫悔過書,寧死不出的,後來也活著回國了。這就是說,當時在那個監獄中,不是非要寫悔過書才能夠逃生,不是非要泄漏秘密才能夠活著出來,比另外幾個從監獄中活著出來的戰友,麥凱恩並不是什麽英雄好漢。麥凱恩後來之所以從政,而且一帆風順,據我手頭現有的材料顯示,其實和他那當海軍司令的老子有關,等等......
 
可是,我想說的是,美國人的思維和我們的,或者說社會主義國家越南的是不一定相同的。我隨便問了幾位美國朋友,得到的結論和美國電視上顯示的一樣,他們根本不關心麥凱恩是否在獄中屈服了,是否受到了折磨,他們心中的麥凱恩就是英雄。英雄就是麥凱恩,英雄不是不怕折磨,寧死不屈不寫悔過書的。作為一名飛行員,他的飛機被擊落而被抓進敵人的監獄,那一刻他就已經是英雄了。而當一個柔弱的個體的生命落在邪惡的組織和政權之手後發生的任何事,都無法也不應該改變英雄的形象和本質。在越南監獄裏,麥凱恩失去了對生命和自己思想的控製,成熟的美國人民是不會追究的。
 
當然這裏涉及到一個誠實的問題,那就是麥凱恩自己必須說清楚,他是否受到了折磨和拷打,以及藥物控製等等。我想,從某種意義上說,當時艱難的條件,以及年輕人心中的懼怕,很可能讓他感到自己在受折磨。否則,他的頭發不會在短短幾年裏花白一片。
 
所以說,越南這位老兵阮先生投入美國大選的效果可能不那麽明顯。看看其他國家包括我們自己,很多人認為這個時候寫文章也許會影響美國大選,其實由於他們隔岸觀火,加上兩國的思維模式天壤之別,很多一廂情願的東西並不起作用。
 
這些拉拉雜雜的先放下不表,來點刺激的,聽說,本拉登也要投入美國大選,他帶的不是選票,而是炸彈!  在拉登自傳殺青之前, 一定想著預留些篇幅給年底這段時間, 以便為今後的續集埋下伏筆......
 
本拉登也耐不住寂寞,準備參加美國大選,當然他沒有選票,於是準備用炸彈去投票,試圖影響美國大選(見《紐約每日新聞報》和人民網相關新聞)。這老傻冒一定是在土堆裏呆太久,找不到北了。人家美國人玩選票,你偏要玩炸彈,那麽你想如何影響美國大選?
 
按照目前的選情,黑人奧巴馬應該當選,而那個對恐怖分子持更強硬立場的老兵麥凱恩可能會退出曆史舞台,那麽這個時候去用炸彈影響選情,不正是想幫助美國人改變立場,立即改投老兵麥凱恩一票?
 
我們說,不管是奧巴馬或者麥凱恩上台,其實他們對待恐怖主義的態度都不會有太多改變,這是受美國國家安全和整體利益影響的,不是某個人說了算,哪怕你貴為總統。可是,至少從表麵上來看,麥凱恩上台,本拉登的日子會更加難過一些。所以如果這個時候本拉登用炸彈投票,等於是給自己幫倒忙。
 
且慢!你同意上麵這段分析嗎?如果你同意,說明你對國際問題的觀察還不夠火候。也許你像很多人一樣,從表麵看上去,本拉登這種恐怖分子不喜歡美國老兵麥凱恩,而更傾向於和伊斯蘭教有點不清不楚的黑人奧巴馬(奧巴馬一直被美國的"法西斯"新聞台FOX新聞攻擊他和恐怖分子勾肩搭背)。其實大錯特錯了,讓我引用一段我和一位老朋友,曾經為美國中情局中東情報分析專家的哥們的部分對話內容。
 
在對話中,他認為,本拉登很可能在美國大選前從事恐怖活動,目的正是不想讓奧巴馬當選。至於說到本拉登為什麽不喜歡奧巴馬當選時,他的分析和外界的看法完全相反。他說,如果說從武力上對付中東和非洲的恐怖分子,毫無疑問老兵麥凱恩將當之無愧和不負眾望。但大家也看到,那些無處不在的恐怖分子像蟑螂一樣,是無法從身體上消滅的。那麽就隻有從精神上戰勝他們。請問,誰更能夠從精神上戰勝恐怖分子?
 
當然是黑人奧巴馬!他本人就是代表了美國精神,代表了美國的多元,代表了美國人的夢。他能夠當選總統,本身就是從精神和思想上給全世界(主要分布在中東、非洲和東南亞)的恐怖分子致命的一擊:美國並不是你們所說的那種不容異己,那種要把其他民族包括黑人和中東人消滅掉的白人至上的強權,美國更不是一個要消滅其他種族和信仰的法西斯國家......
 
如果奧巴馬上台,大家不妨去查看一下並拉登過去用來招收恐怖分子的宣傳廣告,其中大部分內容將會立即失去煽動作用。而躲在土洞裏的拉登會發現,用來給跟隨他的恐怖分子洗腦的教材很有點問題了......
 
這位前情報專家的分析並不出乎我的意外,這是表麵國際問題分析更深入一步的情報分析。但我明知故問地加了一句:我一出國就看到了某幾個美國媒體對奧巴馬與恐怖分子、極端分子的關係的鋪天蓋地的報道,你告訴我,白宮即將落於一位和伊斯蘭教有著某種聯係的黑人之手,中央情報局真的一點也不擔心嗎?
 
我的哥們聽後上下打量了我好一會,神秘地說,米斯特楊,你也是深藏不露的高人,怎麽會問這樣幼稚的問題?奧巴馬是美國人,不折不扣的美國人,他的思想他的行為他的夢都是美國的,他當選隻能提升美國的形象,難道你真以為美國是某一個人--總統在統治?
 
我笑而不答,他又意味深長地加了一句,美國不管怎麽改變,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變,就像美國的核心價值和美國人的精神、美國人的夢,這些東西"deeper than skin"。最後他還對我說,這和你一樣,你表麵上整天在寫文章讚揚美國的優點,對中國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據說還遭到了中國大陸愛國憤青的圍剿,但我們都非常清楚,一旦中美交惡或者開戰,你才是我們美國最可怕的敵人。因為你是中國人,這一點,你也沒有辦法改變,我說對了嗎,米斯特楊?
 
各位,現在知道什麽叫真正的國際問題專家了吧?嘿嘿,請繼續關注老楊博客之:決戰2008--美國大選:美國遊戲美國夢。

楊恒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