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萬點金麟] 國家戰略:中國崛起之全球戰略考量 (四)

(2008-10-25 22:45:59) 下一個
東南亞篇

  亞洲的東南,中國的南部,有一個包括了十一個國家的地區,被稱之為東南亞。這個地區有著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這個地區的十一個國家分別是越南、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東帝汶。東南亞的幾個大一點的國家都還有一定的實力,而有一定的實力的國家多了就會造成外交上的相對複雜。因此,處理東南亞問題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且想要處理也必須要投入一定的實力。對於要投入實力的地方我們當然也就要有一定的重視。

  其實中國自古就和東南亞有不少聯係。不過當時的聯係還僅僅的一種純粹聯係,而談不上關係。不過到了後來,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國家和中國建立了藩屬關係,這才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其的關係。可是中國這個文明古國並沒有依靠自己地緣政治上的優勢來徹底控製東南亞國家(當然,當時還沒有地緣政治這個概念),而是讓以法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勢力搶得先機。於是,東南亞成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橋頭堡。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東南亞也成為了戰場,一度大半個東南亞都落到了日本的手中。中國軍隊也應盟國的要求派出了精銳部隊參加東南亞的反法西斯戰爭。可以說,中國軍隊對於在東南亞和日本法西斯軍隊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隨後,中國開始了內戰,對東南亞事務就沒有過多關心。等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世界上的殖民地獨立運動已經風起雲湧。而中國作為一個想當有正義感的大國當然對於東南亞民族獨立的要求給予大力支持。不論是在越南對法國殖民者的鬥爭中還是對美國人的鬥爭中,中國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可是,在取得國家獨立和完全同意之後,越南人在蘇聯的支持下體現出一種瘋狂的挑釁傾向。於是,中國和越南之間也爆發了戰爭,雖然持續時間不是很長,但卻造成了雙方之間長期的不信任。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中國和東盟四個國家在南沙問題上出現了糾紛。於是,雙方之間在經貿合作日益加深的同時卻都懷有濃重的不信任感。一係列的問題,造就了現在中國和東盟之間的關係的現狀。

  從整體上來看,東盟這個地區是中國外交的一個重點。首先,東盟和中國陸地接壤,這就意味著保障東盟不被外國勢力控製是我們的底線了。我們絕對不能在我們國家的任何方向給區外大國從陸地上威脅我們國家的機會。而現在看來,東盟國家中除了越南能給我國在陸地上造成一定的麻煩之外,沒有什麽別的國家可以給我們在陸地上玩遊戲。所以,對於越南我們有足夠的重視,相信越南在有79年的創痛之後是不會貿然尋求和我國在陸地上交手的。東盟也不僅僅就是我們防禦的屏障,更是我國攻勢政策的出發點。由於印度所具有的巨大潛力,我們不得不做好對於印度的防範。而對於印度防範主要是采用圍堵戰略。在這其中,位於東南亞最西部的緬甸無疑是我國這一戰略的重要支柱。有了緬甸的存在,可以大大牽製印度的力量,而使我國獲得足夠的彈性來處理印度問題。哪怕真的和印度交手了,緬甸也是我國一個好的前進基地了。這是從陸緣政治上看的。從海緣政治上來看,東盟對我國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我國作為一個貿易大國,大多數進出口貿易額都是從還上航道上創造。因此,我們要必要保持我國海洋通路的暢通。而我們經馬六甲海峽往西是我國重要的海上航道。中國出口的大量產品和進口的很多重要戰略資源都要從那經過。如果能搞好和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我國的海緣政治就是很成功的。畢竟,我們國家不可能把海軍派到每一寸海洋去,能多一片相對祥和的海洋對我們是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的。畢竟,雖然現在看來東南亞國家的海軍力量不是很強大,但是一旦和東南亞國家處於戰爭狀態,那麽我們要想消滅其海軍也是不簡單的,即使能夠消滅,一段時間的海洋阻塞最於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是有著很大影響的。某種角度上來講,東盟也是我國防止印度海軍勢力向東延伸的緩衝地帶。印度現在的野心是很大的,我個人認為,單單一個印度洋已經不足以滿足印度人的野心。那麽,印度海軍向東延伸的第一個阻礙力量便是東盟國家的海軍。因此,要更大程度上讓東盟國家的海軍成為我國的助力而非阻力。

  當然,從整體上我們是要這麽看問題,但在外交中,我們對東盟國家就應該區別對待了。畢竟,國家之間由於利益關係的不同肯定也會有不同的對策出現。越南是東南亞國家中我們必須最注意的一個。他之所以這麽重要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海是中國海上的一個重要通路。而越南恰恰可以說是南海的一條邊了。可以說,我們的南海航線幾乎都在越南海空軍的作戰半徑之內,就更不用說如果有區外大國的支持的情況或者區外大國直接和越南聯盟與我作戰的情況了。也就是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越南至少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是對我國南海航道威脅最大的國家了。而越南直到今天仍然在和我國就南沙群島問題爭執不下。南沙是中國的這個在我們眼裏是沒有爭議的。但是為了利益,越南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所以他在國內做的宣傳工作也是很多的。我們要警惕,因為當這個概念在越南人頭腦裏根深蒂固的話,那就上升為一個主權問題。一個國家在主權問題上投入的決心和力量要遠遠大於其在利益上的投入。因此,我們在這方麵的宣傳甚至可以說連越南都比不上,大多是一些關心國家大事的人知道南沙問題的複雜性,很多人隻覺得一個小小的越南,還不是一兩下子就搞定了,可能更有人連這個問題都不知道吧。撤遠了,由於越南還和中國發生過大的衝突,加上剛剛這個原因,越南應該可以說是威脅我國意圖最強的國家。從國家實力上來說,越南也許確實不是東南亞國家中最強的。可是,我們要看到,意誌加上地理位置的作用可以顯示出越南是對我國威脅能力最大的國家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威脅意誌和能力的結合,中國對與越南就更需要足夠的重視。雖然越南是永遠不可能單獨從整體上威脅中國的,但是他卻可以牽製中國的力量,使中國在主要方向的投入減少。要知道,由於南方也是中國的重要利益所在,因此從常規意義上來說,中國也應該在南方保持壓倒性力量。可中國的現實就是力量不足。那麽,采用外交運作就顯得重要了。我們首先要體現出對越南的打捧結合。打是從實力邏輯上來打,就是讓越南看到,即使越南和區外大國聯合起來,中國哪怕不能打敗區外大國也可以從整體上摧毀越南的實力體係。所謂的捧就是讓越南覺得中國是重視他的,讓他有一定的滿足感存在。這個滿足感對任何國家都是很重要的。有了滿足感的國家會相對理智。越南的理智從某種程度上對中國是有幫助的。這就是當年美國對中國擁有核武器沒有太大的反對是一樣的道理。有了核武器的中國有了一定的滿足感,就會相應地理智一些。理智後的中國反而更加利於美國的實力運作。越南和中國也是一種相似的邏輯。

  當然,我們讓越南有滿足感是以不損害我國的利益為前提的。一切都要向利益看,我們絕對不要賠本買吆喝。所謂的滿足感可以通過承認越南東南亞地區大國的地位,在國際上更多給越南一點麵子。同時,我們要保持對越南的戰略威懾,如果越南人在某些問題上過分了,我們就狠狠地踢他一下,讓他知道自己是越南,不是什麽超級大國。其實,越南人的民族主義沒有能夠壓倒利益。想當年越南人依附於前蘇聯時就沒有怎麽體現出民族主義情緒來。關鍵還是要有壓倒性的實力!可是實力分配方向太多,相對實力不足,我們也隻有靠一些陰謀了。辦法終究比困難要多,以我中華之天威,合理運用自身實力搞頂越南難度不是很大。南沙從長遠看來越南是一點希望也沒有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新加坡對我國也很重要。首先,新加坡是去年全世界吞吐量對大的港口,比我們的上海還要多一點,也已經超過了荷南的鹿特丹。僅僅從這一點上看,新加坡就很重要了。而新加坡本身離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可以說是現在我國力量還沒有足夠輻射的地區。因此,采用的政策就缺少了相應的軍事能力作為支撐。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政策就要更為精妙,才能獲得我們在戰場上所不能獲得的東西。一個重要的辦法――克拉克地峽運河方案就是高懸在新加坡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了。我們完全可以以克拉克地峽運河方案要挾新加坡方麵,要知道,隻要克拉克地峽運河方案順利實施的話,新加坡原則上將永遠失去其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地位。這對於新加坡來說無疑就是決定性的籌碼,也是我們最拿得出手的籌碼。也許我們不會真這麽去幹,但又有誰知道呢。新加坡如果不識時務的話那有什麽後果就很難預測了。

  所以,我們要靈活運用我們手上的這個大大的籌碼,獲得足夠的利益。而且新加坡的經濟並不是建立在足夠的實物經濟的基礎上的,由此我們可以想到的是,我們的軍事力量雖然覆蓋不料新加坡,但是隻要讓新加坡變得不安全,我想新加坡的衰落也就指日可待了。 反正可以說,我們雖然不能直接對新加坡做什麽,但是我們間接影響新加坡的能力還是有的。而且所說的不能直接對新加坡怎麽樣也隻是指以我國現有的對外政策來看,畢竟,我們的遠程打擊力量還是可以打到新加坡去的。同時,我們也還可以從民族感情上來影響新加坡,畢竟,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在內心的深處都潛藏著對這個民族強大的渴望。我們民族文化的延續造就了人們的這種潛藏心理。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宿命。相信有一天,同文同種會讓我們和新加坡人的關係變得更好,當然,實力在其中也起著不小的作用。沒有實力哪能成事呢。 

  對於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中國采取的政策從原則上來說應該是大同小異的。這兩個國家都在馬六甲問題上很重要,而且還不像新加坡那麽脆弱。當然,他們也不是很堅強的那種。因此,我們的策略更多的是懷柔,給予利益。其實,中國現在和馬來西亞的關係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建立了一些軍品往來更說明了雙方關係在穩步提升。和印度尼西亞,我們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在印度尼西亞的排華問題上。這中情況下,我們加強對於印度尼西亞的經貿往來,這樣就可以有足夠的經濟利益來牽製印度尼西亞。可以看出來,印度尼西亞以後很可能成為東盟的核心國家,因為其國家無論是人口還是現有經濟實力以及發展潛力在東南亞國家裏麵都是相對比較優秀的。當然,我們要牽製他還有其他辦法,比如東帝汶問題我們就曾經借用了,現在還有亞奇。哈哈,誰叫印度尼西亞自己這麽亂呢。像這些問題我們不用投入太多,產出就已經很大了,是一個很值得研究一下的方向。美國當年還不是支持了阿富汗反蘇武裝,我們也不要太限製自己了。

  關於老撾、泰國和柬埔寨我們應該采取類似的政策。這三個國家現在和我國的關係都還是不錯的。我們應該繼續這種狀態,並采取適當的政策加強和這些國家的經濟交往,更大程度上獲得對這些國家在經濟交往上的不對稱優勢。這樣的優勢是很有作用的。從一個方麵上來說,經濟往來對我們自己也是有足夠的好處的。從另一個方麵來說,外交戰略上的經濟籌碼的加大無疑帶來了金錢很難衡量的利益。當然,對於這三個國家我們的對待方式也有區別。這是根據其相對於我國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國家實力來決定的。很顯然,泰國是一個具備了一定實力的國家,我們應該很好地處理泰國問題。甚至可以依靠克拉克地峽運河方案在泰國和新加坡之間大玩三角政治,不斷提升自己的地位。而且,泰國對於我國以後在戰爭年代的某些情況下由海洋轉向陸地的石油供應也是有很大幫助的。泰國的深水良港可以讓我國的VLCC有足夠的停泊設施。這樣,我們就可以順利地以態度的陸地為基礎,完成某些時期的過渡性石油運輸方案。而老撾和柬埔寨在我們防備越南的過程中也有不小的積極利益。

  關於菲律賓,我們雖然和他有衝突,但卻不必要把他看的太重要,一是他沒有什麽實力,而是他的地理位置和中國也比較近,我想他也沒有那麽大膽量。而文萊同樣也由於自身的實力限製,所以不被看好。當然,我們和他們之間關於南沙的爭執我們是不能有任何讓步的。

  緬甸,的確很重要,和中國現在類似準結盟。的確,緬甸很大程度上需要中國的支撐。而緬甸也是中國在國際關係中運用的一個重要的棋子。其一個重要作用便是應對印度向東擴張的最前沿。僅僅就此一點來說,我們也應該有足夠的重視。畢竟,緬甸的地理位置也比較優越,我們以後可能會更需要這個國家 特別是在打破美國對於我國的海上全麵封鎖是有很大的意義的。已有的中緬公路加上那運輸能力足夠的中緬鐵路,其現實意義和象征意義都是很大的。要知道,交通鐵別是鐵路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的國家戰略取向。而我國的國家戰略取向自然也就不會例外了。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中國應該加大對東盟各國的經濟控製,努力使之變成我國經濟版圖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經濟上的誘惑在大多數情況下看來是無可抗拒的。而對於東盟那些相對小一點的國家來說,這些經濟上的利益就更加具備決定性作用了。可以說,人民幣在東南亞一些國家的通行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要繼續努力,把東盟變成中國的墨西哥。這樣,我們的南邊才會和美國的南邊一樣安全。經濟的控製是最輕鬆又最穩固的,是無法抗拒的的力量。隻要我們學會了合理利用這無可抗拒的力量,我們的外交將更為科學有效。當然,在經濟力量的作用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之前,我們要大玩三角政治,不要讓東南亞國家抱成團,而是分而製之。這就要求我們讓一些國家和另一個些國家產生對中國的不同態度。而我們給他們的利益也不一樣,他們之間的矛盾會自然而然產生的。畢竟,在利益麵前,誰也不是聖人。

 

  中亞篇

  中亞地處中國西麵,是中國安全的一個重要關注方向。中亞在此處個人把其範圍設定在六個國家,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事實上,中亞自古和中國就有很密切的關係。曾經的絲綢之路作為中國在古代的第一條影響比較大的對外交流通道的存在就和中亞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當時,中亞就是絲綢之路的主幹道。而且中亞在有些時間裏還是中國的勢力範圍。大唐帝國就曾經因為中亞的利益而和阿拉伯帝國在中亞進行了一場戰爭。有些中國人甚至這樣認為――中國曆史上的每一個朝代,隻要控製了中亞就強大。

  也許這個觀點和曆史是有一定的重疊,但是也並不全麵。我們可以看到,因果關係並不正確。並不是因為中國控製了中亞中國才強大的,而是因為我們強大了才能控製中亞。我們國家的實力中心在版圖靠東的地方,能夠控製到中亞的話那當然也就是對當時實力的一種有效表現了。可以說,在那個海洋時代還沒有出現的曆史時期中,中國實力的對外滲透由於地理和氣候等自然因素,所以真正可能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中呀地區。

  不管在古代,中國的勢力範圍是不是到了中亞,中國都沒有擁有對中亞的完全控製。在那個交通條件還很落後的時代中,想要在離自己都城那麽遠的地方實現對一塊遼闊土地的絕對控製這也是不現實的。因而,中亞地區的數度失守也是能夠理解的。實力決定了一切,中國當時的實力的確不足以對中亞形成絕對控製。

  今天,中亞對於我國的意義相對於以前大得多。可以這樣來看。首先,中亞地區和我國有了相對便捷的交通條件。這和以前相比是一個大大的不同。的確,邊界的交通有利於我國加強和中亞國家的聯係,但同時,便捷的交通意味著別的國家的勢力滲入中亞地區後將對我國的國家安全構成更為嚴峻的挑戰。不論是哪一個曆史時期的戰爭,後勤都是戰爭的一個重要方麵,而現代戰爭對於後勤保障的需求更是相對以前要遠遠超出。因此,我們要正視這個問題。戰爭打的是後勤雖然說得有點絕對,但卻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後勤對於戰爭的重要性。相對便捷的交通條件顯然也就是一條好的後勤補給線。而與之相對的我國西部地區的駐軍和戰爭保障能力都顯得相對不足。

  當然,這些問題都在隨著我國總體實力的上升而在不斷的改進中。可是我們的改進速度還是不足的,因此我們要對所存在的問題有足夠的重視,畢竟,戰爭不是按照我們國家的計劃來進行。我們必須要枕戈待旦,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戰爭。可以看到,僅僅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中亞的意義都已經不言而喻。可是,中亞對於我們來說意義還不僅僅在於此。中亞對於我國來說經濟上的利益也不小。中亞各個國家和我國的距離很短,貿易成本相對比較低。而雙方之間的經濟上存在一定的互補性。這樣看,雙方之間在經濟上的合作還是有很大的空間的。這些合作空間一旦開發出來。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新興大國,我國需要的很多資源都是中亞地區相對富有的資源。

  如石油天然氣,這就是我國二十一世紀崛起過程中重點考慮的資源。二十一世紀實際上有成為一個資源枯竭世紀的征兆,中亞因能源而在我國外交中更顯風采。同時還應該注意到的問題就是,由於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實力迅速上升,在自己的封閉體係內已經不能無限製發揮。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注意到把我國的實力導向國外。因為實力在封閉體係內的無限膨脹最終可能導致的是整個實力體係的崩潰。

  首先我們來看看麵上的問題,也是現階段的一個大問題,石油問題。可以這樣看,中亞石油以後將可能變成我國最安全的石油來源,是我國可以有效控製的一個石油來源。石油的安全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在我國海軍力量暫時無法有效保障我國海上石油航道的安全之前,從陸地到達中國的石油顯然是一個有效緩解海軍力量不足但石油消耗巨大的手段。從俄羅斯來的石油可能就相對沒有這麽安全了。畢竟,俄羅斯和我們有合作但也有競爭,而且可以想象得到的是,俄羅斯自身對石油的消耗量也是很大的。所以,我們並不能指望俄羅斯,那是不安全的。而中亞國家是處於我國有效的戰略威懾之下。因此,其安全係數要大的多。

  同時,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獲得中亞國家的石油,而且來自伊朗等國家的石油也可以通過中亞國家順利流到中國。這樣的話,我們至少可以有效保障戰爭年代石油的比較有效的供應,不至於使整個國家軍事機器陷於癱瘓。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中亞國家的石油儲量並不是很多。他並不是解決我國石油問題的根本因素,因而在對中亞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致意到,我們應該是主導,而不能讓中亞國家憑借那麽一點點石油就牽著我們的鼻子走。當然,我們在一係列問題上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哈薩克斯坦,畢竟,他可以算是中亞地區的老大了吧。我們是要走自己的路,而不跟著別人走路。這個路怎麽走還得看我們的戰略運作。

  至於經濟上的合作,我們也應該就是建立以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要知道,是他們依靠中國經濟實現發展而非中國依靠他們實現經濟發展。當然,這其中中國和他們之間的合作自然對雙方都有好處,但從比例上就看就很不一樣了。我們起的作用要大的多。因此,我們占主導地位是應該的,也是沒有什麽爭議的。經濟作為二十一世紀一種文明的“侵略手段”存在,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重視。我們暫時還沒有能力把中亞並入我國的軍事版圖,因為那個地方的國際關係錯綜複雜,是中美俄三大國實力流的一個交匯點。因此,在我國未取得絕對優勢之前,即使實現了軍事存在,對於現實問題來說也沒有多大的幫助,可以預見,實現了中亞的軍事存在之後我們也不能很快就把自己的力量從陸路進軍西亞。實際上,短期內由於中亞的交通條件因素,我們幾乎不可能指望我們能從陸路實現進軍西亞的策略。這其中涉及到一個問題。現在有報道稱,吉爾吉斯斯坦邀請中國和俄羅斯以獨聯體和上海合作組織的名義進駐吉國。那麽,我們可以就這個問題用一定篇幅來論述一下。

  入駐吉國,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究竟要不要入,我們可以討論,但卻不能決定。從某種意義上看,中國如果駐軍吉國的確將給我國帶來一定的好處。首先,我們實現了在吉國的軍事存在。這個軍事存在的實現是很自然的,沒有什麽強製色彩。因為我們是受到邀請,而在受到邀請之前我國沒有任何此方麵的暗示。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駐軍吉國一旦實現對我國的國家戰略是有一定的好處的。我們將為以後的行動增添一種可能,這本身又是一個間接的威懾。不論我們在駐軍吉國後是否有對其他國家有此意向,但不可避免別的國家將考慮此種可能性,以增加我國在一些外交問題上的籌碼。而且,以後我們如果有意實現在外國駐軍,也將受到小得多的阻力。而中亞地區本來就是我國外交的重點之一。

  如果我國能夠在中亞實現駐軍,肯定有助於穩定中亞局勢,同時對我國的一個戰略大後方也是起了不小的安定作用。中亞大安定對於我國的意義不言而喻。本國周邊地區的動亂顯然是不利於我國發展經濟所需要的安定環境的出現的。另外,駐軍還可以更有效實現對於中亞石油的控製。如果我們能夠在中亞地區有效排擠掉美國勢力,並對俄羅斯勢力實現壓製,則我國的中亞戰略就顯得相當有效。可是,事實上問題並沒有這麽簡單,俄羅斯在中亞的勢力還比較雄厚,畢竟,這兒沒有受到類似北約在西麵給予俄羅斯那麽大的壓力。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了美國政府進軍中亞的決心。要看到的是,美國此次進入阿富汗是共和黨的政策。作為兩黨政治,首先是國家利益,其次是政黨利益。可有些時候,政黨會把本黨利益和國家利益看成是一體的。所以,共和黨政府如果繼續執政,我們可以預見到其在中亞繼續滲透的決心和力量。

  當然,我們也不是怕美國和俄羅斯,而是為了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此時,我國若是進駐中亞,實際利益仍然有限。而且很可能把中亞的地緣政治角逐從相對比較穩定的中亞――美國――俄羅斯這樣的三角變成變數相對較大的四角關係。最終將可能導致地緣政治的重新洗牌。要知道,中國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聯盟的建立是曆史給予中國人的機會,至少現在看來,和俄羅斯的準盟友關係仍然是我國在國際較量中牽製美國的一張有效的牌。即使美國的力量深入中亞,對我國仍然不能構成大的威脅。還是一樣的原因,中亞的交通條件並不足以支撐區外大國進行大規模戰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美國人在我國周邊地區的駐軍有可能對美國的戰爭意圖形成巨大的鉗製。

  大家可以看到,當美國人喊著要對朝鮮核問題進行深究的時候,他首先做出的決策便是三八線附近的美軍南撤。意圖很明顯,要離開朝鮮軍隊的強大火力的直接打擊範圍,這樣才有利於發揚美軍遠程打擊能力的優勢。而相對於朝鮮軍隊,中國軍隊的遠程打擊火力的強度和打擊距離都要遠遠超出。因此,美國人在我國周邊地區的駐軍在戰爭狀態下將有可能成為我遠程打擊力量的活靶子。要知道,在中國的周邊地區,美國人要想實現絕對製空權,難度是很大的。因此,我遠程打擊火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我們可以把那些駐紮在中國周邊地區的美軍作為我國戰略運作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實現對美軍打“美軍”牌。日本人不是以前發明了以華製華嗎?雖然日本人不能成功,但以我中華文明之積澱,實現此戰略意圖的難度並不是很大。

  同時,我們暫時不進駐中亞可以讓美俄矛盾激化,最終實現對自身的待價而估。這種待價而估的策略對於提升自身在國際關係中的相對實力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同時,這對於掩蓋中俄矛盾也有好處。共同的威脅是有利於團結的。俄羅斯在可預見的未來對我國的直接威脅並不是很大,在北極熊的傷口還沒有舔噬好的情況下,他是不會急於向中國龍發起挑戰的。當然,遠期雙方在中亞的競爭又顯得不可避免,但那就是後話了。至少現在看來,俄羅斯對於中亞石油的態度至少還沒有到反對中國獲得的地步。如果他真要這樣做也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相信大家還記得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諸葛亮也要三次才出山,這就是一種待價而估的典型。我們中國就這麽好請?這在以後也是一種軟實力方麵的壓力吧。因此,慎重全麵進行評估是我在這個問題上的總體看法。至於究竟進不進駐,那是國家領導人從戰略全局和我國今後的政策上來考慮的,個人就不好妄自揣測了。我的意見相信大家看了上麵的內容也就基本清晰了。這段論述的一些地方實際上就是請君入甕的策略。

  對於中亞地區,我們同時還要把握住一個度的問題。雖然我們和俄羅斯主要是合作,但合作中也有競爭。中國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較量幾乎難以避免,我們也必須早做準備。現階段,我的主張是讓美國和俄羅斯首先在中亞大鬥。但我們也必須與中亞各國建立相對良好的關係,以期日後進軍中亞的難度不是很大。畢竟,一個國家的戰略規劃要有一定的遠見。隻要我們能夠控製住巴基斯坦和伊朗,那麽中亞地區的問題就不會很大。

  當然,我國地緣政治的一個最大突破口應該就選擇在中亞。那是各方力量相對最為薄弱的地區。我們雖然在二十一世紀必須在海洋上獲得一席之地,但很難全麵壓倒美國的海權。因此,我們向東太平洋方向發展的阻力和危險性都是很大的。而陸地又是我國的優勢所在。並且,中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中亞經濟的發展,以後當然會在交通條件上變得更好。而中國國力的上升又將支撐中國以中亞為基地實現對西亞的軍事存在。本身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巨大能源需求又使中國在西亞實現軍事的存在欲望大大加強。所謂利益是前進的動力,而理想就更能激勵人前進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以下一段話,拋開其它因素來看,其核心觀點可以說切中了人類的本質――

  “人們不肯為事業而死,但卻肯為理想而死。要生存的人卻必須要戰鬥。在這個世界上,凡是不想戰鬥的人也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法律即為永遠的鬥爭。為了恢複日爾曼的權力,你們不應詢問:“我們怎樣的製造武器?”而應詢問:“我們怎樣的培養一種精神,使這個民族能夠負起武器來?”

                        ――――――――阿道夫.希特勒

  ――對,正是這樣,我們的民族可以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複興這個理想而獻身。我們可以為理想付出一切。利益的驅使則使我們的這個意願變得更為堅強。中亞的突破是不可避免的。現在當然我們要冷靜,但當我們需要激情的時候,大家就應該拿出激情來。中亞也是國家戰略係列有關周邊陸地接壤國家的最後一個從政區上論述的。

 

  西亞北非篇

  西亞和北非,這是一個亞洲和非洲交界地帶。
  這個地方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恐怕要算石油了。那黑色的血液在我們看來幾乎是用之不竭的。石油給西亞和北非國家帶來了財富,同時也帶了副產品――戰爭。

  自古以來,戰爭更多是為了利益。而石油在現代工業和信息化社會的作用就是決定性的地位。在人類尚未尋找到替代性能源的情況下,石油作為最重要的能源存在著。如果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失去石油供應,那麽一個工業化國家就將陷入癱瘓的狀態。而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大國,其石油消耗兩的增長速度並不比經濟遲緩。繼1993年我國成為純石油進口國之後,2003年,我國又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也就是說,中國對石油的依賴已經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刻。可是,當我們放眼世界,真正從儲量和產量上都能滿足中國的就隻有西亞和北非。

  可以看到,無論是俄羅斯還是尼日利亞抑或委內瑞拉,他們的石油儲量和產量都無法滿足中國的要求。而且這些國家本身對我們來說安全係數也不是很大,容易出現斷奶。真正可以說相對比較穩定的石油來源可能就是西亞和北非了。世界上超過了百分六十的石油埋藏於中東的地下。如此集中的石油無疑就成為了大國戰略的著眼點。這是一個可以集中投入力量的地方,也是國際關係最為錯綜複雜的地區之一。複雜本身意味著機會,同時也意味著挑戰。

  當然,此一地區的重要性意味著我國除了直麵挑戰之外沒有什麽別的選擇。國家戰略為利益而服務。當利益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國家戰略就無法回避之。但是,首先我們必須對這個地方有一個相對直觀的了解。這個地區大部分人口是阿拉伯人伊斯蘭人口。當然,還有兩個國家相對比較另類,一個是以色列,他是猶太人占主導地位的國家。另一個是伊朗,他是波斯人的後裔建立的國家。而本地區其他國家則就再沒有什麽例外的了。當然,此地區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石油上,也體現在地理位置上。作為未來世界三大力量的一個重要交匯點,自然也是緩衝地帶。

  誰能占據更大的優勢自然也就能在未來世界權力的爭奪中爭取到更多的主動權。同時,蘇伊士運河作為當今世界上最為重要的水道之一,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更甚至可以說是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道對於任何海洋國家,更對於任何想要獲得足夠海洋利益的國家都是一個不小的誘惑。另外,我們在那個地區還可以看到龐大的經濟利益。由於現在該地區的很多國家的經濟是以石油為支撐,國內工農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後,但他們卻並不缺錢。因此,我國的產品應該能在那些地方獲得一席之地。

  不過我們也不得不正視的現實是,美國現在在該地區居於絕對的主導地位。當然, 隨著我國力量的上升,美國人的優勢也不是永久性保持的。待到我們對中亞地區實現牢固的軍事存在之後,我們的目標肯定就是要以中亞為一個基地,進軍西亞。同時,我們要看到,我們並不是孤軍奮戰。從世界大趨勢來看,不論是俄羅斯還是歐洲又或者印度以及日本都不希望中東地區的石油被美國一個國家所控製。

  因此,在這些問題上,我們可以建立統一戰線,為著共同的利益而抗爭。要知道,隻要中東地區不被一個國家所控製,我們獲得石油的安全度就會相對比較高。而對中亞的控製則又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和不太強的海軍與龐大的石油需求之間的矛盾。而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我國想要單獨控製中東可能性也不是很大。等到我國有那個力量的時候,估計中東的石油已經沒有什麽剩下的了。單獨控製中東也是危險的,那意味著給了別的強國一個共同的對手,促使他們在地緣政治中共同排擠中國。這顯然不符合我國的國家利益。

  個人認為,我們以後應該要在中東地區實現足夠的軍事存在。沒有足夠的軍事存在的國家的發言權就會相對弱得多。這個軍事存在不僅僅是間接威懾,還要有直接威脅力量。這個直接威懾力量主要體現在駐軍上。我們國家可以和該地區的友好國家協商在一個或者幾個合適的地點建立軍事基地,當然,主要是海空軍事基地。這樣不僅僅可以起到對我國作戰力量延伸的效果,其本身對於敢於挑戰我國石油利益和地緣政治政治利益的國也是一個有效的嚇阻力量。當然,對於西亞和北非地區的國家,我們也要有所側重,選擇重點的突破口。

  沙特阿拉伯就是我國的一個重點突破口。沙特阿拉伯作為世界上石油儲藏量最大,同時也能夠提供最大石油產量的國家,其戰略價值肯定是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可以看到,現在的沙特阿拉伯在名義上還是被美國控製,可是這樣的控製也並不牢固。特別是在9.11事件之後,雙方之間的不信任感急劇上升。現在這種美沙關係可以說是相當微妙。美國對沙特阿拉伯的信任大大下降了的情況下,沙特阿拉伯自然也會加強對美國的警覺。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求同美國以外的世界大國打交道,建立良好的關係,來實現三角關係的微妙平衡。中國現在和沙特阿拉伯的關係也是不錯的。出口中程彈道導彈給沙特阿拉伯就是一個明顯的體現。

  中程彈道導彈在中東地區絕對可以稱得上一種戰略性武器了。因此,我們合理利用沙特阿拉伯的心態是很重要的。當然,我們也不要在沙特阿拉伯占據絕對主導。那將威脅到美國的核心利益。不要小看了美國人為了核心利益而進行戰爭的決心和力量。當然,其實沙特阿拉伯的選擇也不多。要牽製美國就需要一定的力量。俄羅斯顯然是力不從心,日本也是鞭長莫及,歐洲則是有心無力,印度則是遠不能及。隻有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夠一定程度上在沙特阿拉伯乃至中東地區和美國一定程度上抗衡。值得注意的還是那個問題,我們要的是平衡點,而不是壓倒優勢,這是很重要的。咄咄逼人的外交並非一個成熟大國的表現。

  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的另一個西亞地區的國家是伊朗。事實上,其對於中國的意義甚至要大於沙特阿拉伯。從地理位置上看,伊朗和我國的準盟友巴基斯坦接壤,也就是說是我國最強大的陸上力量可以到達的地方。因此,我們的地緣政治也就更為行之有效。從現在的國際關係來看,顯然我們也可以認為,我們和伊朗發展關係是最為可行的。要看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在一定時間內修複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雙方倒是因為伊朗的核計劃有點劍拔弩張的感覺。因此,伊朗對於美國的現實戰爭威脅做出反應的方法便是倒向能夠對伊朗進行有力支援的大國。

  這個大國顯然不可能出自歐洲,這並不現實,鬆散的歐洲沒有力量在接近遠東的地方形成什麽有效的軍事和外交攻防體係,保障伊朗的安全。更重要的是,歐洲也沒有那個意願因為這個問題再次和美國產生矛盾。同樣的道理,印度、日本的力量也不可能給伊朗決定性的幫助。而俄羅斯沒有想在伊朗問題過早和美國較量的傾向。畢竟,俄羅斯人的實力能好好控製中亞就不錯了。特別是現在,俄羅斯與伊朗在裏海問題上也有分歧,所以關係並不是很看好。因此,有能力且有意願對伊朗進行幫助的國家就是中國了。而伊朗作為歐佩克的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其石油的可供應量是相當可觀的。而且伊朗的已探明石油儲藏量和潛在石油儲藏量都是全世界靠前的。

  從這點上來看,我們給予伊朗支持的利益是很大的。牢牢控製住伊朗,我們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開我國比較薄弱的海洋環節,直接從陸地上獲得石油。雖然成本比較高,但畢竟國家安全的戰略收益不是短視的數字曲線可以概括得了的。從控製伊朗之後的情形來看,肯定對我國以後的中東地區的運作有相當好處。因為我們可以實現對伊朗的決定控製。這種控製使我國軍事存在大大延伸。直接可以對抗到美國占領下的伊拉克。我們可以預見到,即使美軍撤除伊拉克,伊拉克政權極大的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親美。

  因此,我們就可以以伊朗為一個前進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製衡美國中東力量。
  不要小看了伊朗,伊朗自身的戰爭潛力也是很強的,畢竟他本身就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大國。把伊朗的力量轉化為我國軍事力量的一種延伸,那麽對美國軍事力量的牽製作用將大大提升,而伊朗本身的安全係數也將大大升高。同時,我們還看到的是一個有著中國――巴基斯坦――中國的軸心,可以有效將我國的中亞戰略和南亞戰略盤活,獲得更大的戰略活動空間。同時,由於伊朗特殊的地理位置,其不僅僅可以幫助我國獲得石油,甚至可能在戰爭時期阻止我們的對手獲得石油。霍爾木茲海峽即使不能控製也能作到行之有效的封鎖吧。

  正所謂中國不能得到的我們也要努力讓美國不能得到。
  要知道,波斯灣或者阿曼灣乃至阿拉伯海北部都不怎麽適合航空母艦作戰而更適合潛艇作戰。我們掌握不了製海權的情況下應該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製止美國充分利用海洋。總之,對於伊朗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雖然伊朗從整體戰略價值上來看不如沙特阿拉伯,但是卻由於其特殊的條件,其對於中國的戰略價值要遠遠大於沙特阿拉伯,並成為中國在中東地區大國方略進行的基石。

  對於現在還在美國控製中的伊拉克我們暫時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從軍事上對美國進行排擠。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利用我們在聯合國中席位去影響美國在伊拉克的部署。至少也要一定程度讓美軍在將來不能明目張膽在伊拉克軍事存在。這樣,由於我們在伊朗方向的壓力,而美國力量又顯得薄弱了,伊拉克就必須為自己的前途考慮。現在,伊拉克能進行的外交就是石油外交,而我們需要的也就是伊拉克的石油。我們本身並不指望伊拉克還能給我們提供什麽更大的幫助。但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如果有一天,伊拉克的反美武裝能夠打得更好的話,那麽給美國人的印象就是第二個越南了。這樣可以牽製美軍的兵力,雖然對我國的中東戰略有一定的製肘,但卻可以大大減輕我國在其他方向的戰略壓力。而動亂的伊拉克不本身肯定是不適應做前進基地,這樣實際上又從另一個角度上緩解了我們在伊朗方向受到的壓力。

  關於西亞地區,還有一個阿拉伯國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這個國家就是敘利亞。敘利亞本身具備了一定的軍事實力,而且對黎巴嫩也有一定的控製力。要看到的是,在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垮台之後,敘利亞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必然會相對上升。由於敘利亞這個國家沒有什麽石油,所以其更需要一定的領袖地位來保障自己在別的阿拉伯國家麵前的地位,以求在問題上也獲得一定的發言權。而從現實狀況來看,敘利亞本身如果依附美國的話是不可能獲得地區大國的地位的。美國人更看中的是石油。而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又日減。和中國一定程度上合作就成為了敘利亞的不二選擇。當然,由於敘利亞離我們的距離因素,也不能指望他們就完全不看美國的臉色。國家本來就是以利益為前提,敘利亞是借中國實現其相對地位的提升,而非與美國的全力對抗。隻要我們認清了這一點,在敘利亞問題上該怎麽辦也就清晰了。

  西亞地區還存在著一個重要國家和他帶來的重要問題。這就是以色列和巴以問題。巴以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中東戰爭都打了五次了。這個死結始終還是沒有解開。問題拖了五十多年還沒有解決很大長度上和美國的偏袒是分不開的。那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幹什麽呢?雖然我們國家在國際上一向是負責任的大國,我們同情巴勒斯坦人民的遭遇。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政府是要為中國人民謀利益,而不是為巴勒斯坦人民謀利益。從現在看來,美國實際上在騎牆,他雖然對以色列有偏袒,但也在用經濟援助來安撫阿拉伯國家。那我們中國應該怎麽樣呢?大家應該還記得,我是支持構建三角關係的。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同樣還是持有這種看法。那麽,我們應該怎樣能?支持以色列?支持阿拉伯國家?不不,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采取和美國相近的立場。

  但注意,相近絕對不是相同。我們在這些問題上,不論是情況怎麽樣,我們比美國都稍稍偏向理論上正義性更高的一方。這樣,在不得罪一方的情況下也獲得了另一方的好感。這種不作為的做法也是對美國的牽製。嗬嗬,或許也可以叫戰略妥協吧。不論怎樣,隻要有利益就是最重要的。因為畢竟以色列的作為一向比較過分一點,因此我們隻要不是很明確譴責他或者有其他過激的外交舉動就很給他麵子了。想來他能夠多次違背美國的意思向中國出售一些先進的技術與武器就是對中國的行動的一種回報了。本身給予以色列太大的壓力就是不明智的,要知道,以色列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哦。

  現在該說說北非的國家了。在這之中,以埃及的作用最為突出,也擁有最高的地位。可以這樣說,埃及到現在還是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因此,其政治地位在阿拉伯世界裏就顯得很突出了。可以說,這個地位在較短的時間裏還不會有國際可以替代的。要知道,蘇伊士運河可是埃及政治、經濟乃至軍事方麵的大籌碼了。有了蘇伊士運河對於埃及帶來的好處可以說是不言而喻了。經濟上看,蘇伊士運河對於世界上的任何大國都是極其重要的。因為經濟大國就應該是貿易大國,而蘇伊士運河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水道,其對於貿易方麵無疑是相當重要的。這樣來說,很多國家的經濟和蘇伊士運河息息相關。

  而正是因為這,提高了埃及的政治地位,各個大國均為了自己海上生命線的暢通而不惜以各種手段搞好同埃及的關係。而蘇伊士運河從戰爭角度上來說更是擁有無可比擬的價值。那是一條戰略水道,更是兵家必爭之地。蘇伊士運河戰爭就證明了這一點。對於中國來說,埃及的外交價值是絕對不低。同樣出於自身利益考量,雖然埃及一定程度上要看美國的臉色,但也會尋找區外大國的支持。中國顯然就是符合這樣條件的國家了。而且從現階段來看,中國黑埃及的關係不錯,在停止大規模進口蘇式裝備之後,中國的武器裝備成為了埃及繼美國之後的又一個來源國。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埃及在搞戰略平衡。當然,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們在埃及是無法有效壓製美國的力量。主要是靠經濟和政治上的牽製讓戰爭年代埃及不完全倒向美國,這也就完成了我們現在提出的目標了。為了目標更有效地被實現,我們可以選擇適當實際顯示我們的摧毀性打擊能力。嗬嗬,雖然有點毒,但國家利益至上。

  利比亞我在這也提一下,其國家實力尚可,可以在我國以後的戰略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主要是利用他們和美國的不諧音來獲得一個在北非的立足點,從另個方向實現對美國的戰略牽製。當然,真打起來我們就顧不上那地方了,畢竟離我們太遠了,所以他們自己能發揮到什麽樣子誰也不清楚。至於西亞和北非的其他國家,或由於位置關係,或由於資源關係,或由於已經被完全掌控,或兼而有之,造成戰略價值不大等結果,最終不用很大篇幅進行討論了。在這隻能說,我們要區別對待,贏得一部分國家。

  雖然看起來我國對於西亞和北非的政策是針對石油而設定的,但是事實上我國的石油戰略卻是根據國家的方略來決定的。石油本身就是服務於國家大戰略的要素,而非主導國家大戰略的因素。因此,我們在此地區不能僅僅向石油看,更有懂得平衡力量,實現穩定。隻有這樣,我國的國家戰略才能更加清晰反映出我國的現實需要。弄清了主次,才對事情的輕重緩急有了一定的判斷。避免為石油而外交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當然,或許可以說是外交來主導我們獲得石油的方向。這體現了一個戰略層麵的劃分。但在這就不做深入探討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