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華爾街日報] 格林斯潘承認曾錯估金融形勢 水門事件再現

(2008-10-24 03:33:23) 下一個
金融界網站10月24日消息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周四在眾議院監管委員會(House Oversight Committee)曆時4個小時的聽證會上,議員們不時打斷格林斯潘的應答,語帶挖苦地複述他幾年前的言論,並強迫格林斯潘承認,他當年的預判和政策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錯誤的。

  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國會議員們的嚴辭質詢下承認,他在長期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主席期間犯過錯誤,而這些錯誤可能加劇了目前的經濟蕭條。這與經濟繁榮年代格林斯潘在國會受到的推崇大相徑庭。

  周四在眾議院監管委員會(House Oversight Committee)曆時4個小時的聽證會上,議員們不時打斷格林斯潘的應答,語帶挖苦地複述他幾年前的言論,並強迫格林斯潘承認,他當年的預判和政策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錯誤的。

  發端於按揭貸款的這場金融危機使格林斯潘重返國會山,他對議員們說,自己當年曾錯誤地認為銀行有能力評估其所麵臨的風險,而它們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也會避免濫放貸款。但格林斯潘同時表示,沒人能夠預見到房市繁榮的戛然而止以及緊隨其後的金融災難。他在擔任Fed主席期間曾於本世紀初將美國短期利率保持在1%的水平達一年之久。

  但議員們並不買他這番解釋的帳。眾議院監管委員會主席、加州民主黨人亨利·魏克斯曼(Henry Waxman)對格林斯潘說,你當時有權防止導致次貸危機的不負責任放貸行為的發生,許多人都曾建議你這麽做,而現在整個美國經濟都在為此付出代價。

  議員們還複述了格林斯潘近年來一些講話的片斷,比如格林斯潘曾說“沒有證據”顯示房價將會暴跌,“最壞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

  格林斯潘說,他在貫徹自己不幹涉主義監管哲學方麵“犯了個錯誤”,許多人現在認為這種監管手法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當前的全球性經濟困局。格林斯潘承認,他已察覺這一監管思想“存在問題”,他“為此感到難過”。但格林斯潘堅持認為,沒有哪個監管者能聰明到預見這一“百年一遇的信貸海嘯”。

  這次聽證會清楚地表明,與他執掌Fed的那18年相比,格林斯潘的聲譽現在已經跌落到了何種地步。人們當時紛紛盛讚他將通貨膨脹率控製在了低水平,維持了經濟增長,並幫助全世界渡過了一次次金融危機,比如10年前發生在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動蕩。

  在格林斯潘離開Fed兩年半後的今天,國會正著手製定重塑全球金融監管體係的各項計劃,新體係的一大特色就是政府要加強對市場的幹預,而這正是格林斯潘一貫反對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考克斯(Christopher Cox)在出席此次聽證會時表示,他支持讓SEC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合並,組建一個規模更大的超級監管機構,從而能對某些以往未受監管的金融產品實施監督。考克斯本人一直是持自由市場觀點的共和黨人。

  麵對議員們洶湧而來的質詢,格林斯潘極盡閃轉騰挪之能事。他一開始又想以字斟句酌式的措辭對議員們的詢問娓娓作答,這種應答方式當年曾使他顯得那麽遊刃有餘,但議員們卻不理他這套,他們為了能在有限的提問時間內對格林斯潘發起更猛烈的攻擊,粗暴地打斷他的話。



水門事件再現

  聽證會的氣氛使人回想起35年前的水門事件國會聽證。格林斯潘被問到他何時知道存在著住房泡沫以及他又是何時告知公眾這一點的。格林斯潘回答說,他從沒料到房價會跌成這樣。格林斯潘說:我沒有料到房價會大幅下跌,因為房價從來沒有這麽嚴重下跌過。

  格林斯潘對房價彈性的信心成了關鍵的預判錯誤,不過當時業內大多數人士都這麽認為。這種信心帶來了更多的按揭承銷交易,因為貸款機構認為,如果捉襟見肘的借貸人陷入困境,總可以獲得再融資或者賣房子獲利。然而隨著房價的不斷下跌,有數十萬貸款購房者麵臨止贖。全美房價已經較2006年的峰值回落了將近20%,許多經濟學家預計明年房價還會再跌10%甚至更多。

  格林斯潘把預測的困難當作主要擋箭牌。他表示,擁有大批經濟學博士的Fed的預測準確性紀錄一直強於私人部門,但仍然做不到萬無一失。格林斯潘說,我們這次預測的確太偏離實際了。預測“永遠達不到百分百的準確度”。

  次級抵押貸款引發了全球性經濟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證券化產品的問題;住房貸款在證券化過程中被分拆打包成證券產品,再出售給遍布全世界的投資者。格林斯潘辯白道,預測這樣一場危機超過了任何人的判斷能力。

  格林斯潘說,如果最好的專家都沒有能力預見到事態發展,我想我們該問問自己“為什麽會這樣?”。答案是我們還不夠聰明,我們預見不到那麽遠的事情。

  他說,總是有很多人會提出問題,半數時間他們都是錯的。問題是你能做什麽?

  國會議員們在整場聽證會中始終不為所動;他們對不得不投入7,000億美元的納稅人資金來救助金融體係大為光火,急切地想說明他們自己的觀點是對的。

  格林斯潘還表示,自己在執掌Fed的多年時間裏經常遵從“國會的意願”,做了“自己被認為該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

  今年許多時候,格林斯潘都在為自己統領Fed時期的決策辯護,竭力地想辯白外部因素才是引發危機的主要因素,自己的決策次要得多。

  外界怪罪Fed此前將短期利率目標降的太低,從而過度刺激了美國的購房熱潮;Fed調降利率最初是為了阻止美國經濟在2000-2001年網絡股泡沫破滅後出現下滑。格林斯潘堅稱,全球儲蓄資金充裕(這不僅是美國問題,更是全球範圍內的普遍現象)是利率在低水平徘徊的主要原因,進而引發了全球性的住房熱潮。

  議員們還指責格林斯潘支持信用違約掉期產品;這是一種不受監管的保險合約,可以幫助投資者防範對方破產的風險。信用違約掉期還被用做一種風險投機手段,被普遍認為加劇了金融市場的波動性。魏克斯曼直言不諱地問道:“你是不是錯了?”

  格林斯潘回答道,“部分是吧”。盡管他就過度監管的危害向議員們提出了警告,他承認信用違約掉期存在著“嚴重問題”;在一些尖銳的問題之後,格林斯潘同意應當對這類產品實施監管。

  格老此番遭遇與2005年11月3日他之前最後一次在國會露麵有天壤之別,當時的格老還貴為Fed主席。新澤西州共和黨眾議員薩克斯頓(Jim Saxton)當時恭維道,您引領著美國貨幣政策走過了股災、戰爭、恐怖襲擊和自然災害。您為美國的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整個國家都感謝您。

  Kara Scannell / Sudeep Reddy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