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akaaaa] 薩科奇拒見達賴意味著什麽?

(2008-08-07 03:36:38) 下一個
作者:akaaaa 發表時間:2008/08/07 17:34

8月6日法國時間二十點整,法國電視新聞媒體、電子媒體迅速播發了法國總統府的公告:法國總統薩科爾奇將不會與奧運會期間到訪的達賴會麵。至此,持續數月的中法兩國圍繞法國總統是否會見達賴的外交博弈,終於水落石出。這也標誌著從今年"3.14"西藏騷亂以來引發的新一輪東西方對抗劃下了句號。

中國取得改革開放以來少有的對西方傳統大國的外交勝利,首先要歸功於中國三十年成功的經濟增長所建立起的龐大實力。到2007年止,中國已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超過位居第三的德國不過是轉瞬之間。世界第二大貿易體、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外匯儲備高居世界首位並驚人的超過"G8"之和。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2006年就超過美國,這是美國崛起後的一百多年間第一次被他國超過。中國與西方的力量對比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美國之所以在這次東西方衝突中保持少有的低調,與法國保持了相當的距離,與其深陷反恐和次貸金融危機迫切需要中國的合作、支持密切相關。而法國雖然傳統上曆來強調意識形態,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一直低迷,而中國做為全球新興的最大消費者,對法國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視為振興法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次在於中國全球實力外交初露成效。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國力的提高,中國的外交政策也開始調整。從過去的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特別是全球實力外交,漸入佳境。這個變化從今年中國罕見地否決與中國無直接利益關係並由當前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提議的製裁津巴布韋的提案就已露端倪。而更成熟的則屬運用於此輪的中法外交博弈。"4.7"巴黎火炬傳遞點燃中國反法聲浪,中法關係麵臨嚴峻考驗時刻,中國首派國家主席胡錦濤特使、前駐法大使趙進軍訪問法國。我們不知道雙方談的什麽,但隨後法國三個僅次於總統的重量級人物以法國總統特使的身份訪問中國,並發表了支持中國舉辦奧運會、西藏和台灣均屬中國內政和中國一部分的聲明。從而為中國最終贏得這一輪博弈開了好局。特使外交過後,由於達賴將於奧運會期間到訪法國,而出身左派的巴黎市長高調歡迎,中法關係再受考驗。這時,中國駐法國大使孔泉罕見的會見法國媒體公開發表了具有最後通牒意味的講話:如果法國總統薩科爾奇會見達賴,後果將極其嚴重。傲慢的法蘭西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法國外交部長庫什內甚至立即召見孔泉大使,要求解釋。薩科爾奇本人也大為不滿,表示"我的日程和我見誰不是別人所能決定的"。一時間大有風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力。然而,今日之結果終於驗證中國外交的巨大成功。

中國能夠取得此輪外交博弈的勝利,還有一個因素至關重要。西藏與奧運會雖然是中國的重大利益甚至核心利益,但對法國卻不是。除了和意識形態掛上邊,甚至可以說什麽利益都不是。因此不僅法國,就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真正拿自己的利益與西藏問題進行交換或為西藏付出代價。用西藏問題在國內做做秀,對中國施加些壓力,謀取更多的中國讓步,才是他們的目的。所以法國的最終讓步是理所當然。雖然有失世界大國的麵子,但畢竟贏得了實惠的裏子。然而此次中國外交的勝利無論怎麽高估都不為過。畢竟在當前的國際秩序下,又有幾國可以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呢?前南斯拉夫就是殷鑒。甚至已經投入西方體係和加入歐盟的保加利亞動輒就受製裁更是一例。而中國以此外交博弈的勝利,與西方傳統強國實現了真正的平起平做。在這種實現了真正平等和互利基礎下發展的東西方關係也將會由此出現長期的穩定。真是一(外交)戰得和平!
 
當然兩岸關係的緩和,也為中國取得外交勝利功不可沒。至少中國無需把大量的外交資源再耗於台灣,而可以有更多的籌碼來解決中法爭端。從而有了更多地回旋餘地。
 
此輪中法外交博弈的結果將在中國崛起的曆程中具有裏程碑式的曆史性重大意義。從此,西方將無力再對中國內政進行實質性的幹涉,除了借口新聞自由發幾聲不和諧音外,將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中國迅速的崛起。中國的崛起之路將會更加順暢,中國崛起的外部環境將第一次操之由我。過去由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9.11"恐怖襲擊等意外事件造成的機遇將不再重要。而中國外交也將獨立成局,從一張牌而逐步演變成出牌人。如果放眼1840年以來的曆史,中國終於第一次完全掙脫外力的束縛,全力奔向屬於中國人的騰飛世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