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麗舍宮近日向外界公布的陪同總統前往北京的這支明星團隊組成陣容中,不僅有眾多政府要員,包括法國國民議會議長阿克耶、法國體育部長巴舍洛、前總理拉法蘭夫婦以及尚待確認的兩至三名國會議員。而且還聚集了法國曆屆在奧運會上奪金摘銀的許多老牌體壇國手或英雄。其中有參加過1964、1968年兩屆冬奧會並獲得兩枚奧運金牌的高山滑雪女將瑪瑞勒-戈瓦切爾;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皮劃艇的男子雙人劃障礙回轉賽冠軍阿迪鬆和福爾格;法國奧運曆史上首位拳擊冠軍、悉尼奧運會男子 48公斤級金牌得主布拉西姆-阿洛姆;奪得亞特蘭大奧運會賽艇男子雙人單槳無舵手銅牌、悉尼金牌的尼米切爾-安德裏厄以及環法大賽五連冠英雄伯納德-黑諾特等。
而選擇在1956年的墨爾本奧運會上曾奪得馬拉鬆冠軍,如今已87歲高齡的阿萊-麥恩來擔任法國明星"觀禮團"的團長,以這位老牌奧運會冠軍的名義率領法國明星團隊,前呼後擁地簇擁著薩科奇總統到北京參加奧運會的開幕式,給人的感覺似乎別有一番深意在不言之中。
在北京奧運火炬傳遞過程中,法國政府是最先將政治於體育攪和在一起,向中國發難的國家之一。不僅在巴黎的奧運火炬傳遞中,放任一批反華勢力與"藏獨分子"以暴力手段阻撓火炬傳遞,造成震驚世界的事件,而且在法國國內興起了一股反華和阻撓北京奧運的勢力,向薩科奇總統不斷施加壓力,讓這位在政治上本來就左右搖擺的總統一會兒在日本洞爺湖當著中國胡錦濤主席的麵,宣稱他將以法國總統和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的身份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一會兒又在回到法國後威脅中國政府必須與達賴談判取得進展作為出席北京奧運會的籌碼;更肆無忌憚地無視中國政府的原則立場,要在他從北京回到巴黎的後就接見達賴喇嘛。這種企圖將奧運政治化,並以此要挾中國政府,幹涉中國內政的做法,實在是將中法友好關係破壞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那麽,法國政府這種政治局勢的左右下,突然宣布組成這支龐大"明星"團隊,簇擁薩科奇總統赴北京參加奧運會開幕式,就不能不讓人在感到意外中想探究一下其中的真意了。
薩科奇總統一直想以"人權"做旗幟,在歐洲當抵製北京奧運的領軍人物。難道他突然之間頓悟體育之道--體育就是體育,不能將奧運政治化,故而懸崖勒馬,立地成佛了?抑或是他要用這支龐大的明星團隊到北京奧運會上炫耀法國人權理念滲透到了體育賽事之中,要用人權的呼喊為法國參賽運動員加油?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到有法國媒體曾經放言,薩科奇總統要利用在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機會,直接向中國表達法國的人權立場,進而對中國人權的問題施加壓力。如果此言有一定的依據,那麽薩科奇總統率領的這支龐大"明星"團隊遠征北京,就真有點效法拿破侖的心氣與遺風了。
為此,我們真為薩科奇總統的決策捏一把汗:盡管法國媒體一直宣傳薩科奇以小拿破侖自居,要立誌讓法蘭西重新建立世界大國與強國的威儀,但是,靠所謂帶頭抵製北京奧運的舉措,大概是無法實現這個輝煌夢想的。倘若他為了在法國國內贏得黨派紛爭的勝利,而將所謂抵製北京奧運作為他穩固自己在國內政治地位的手段,那麽,難道薩科奇就沒有想到拿破侖也有滑鐵盧慘敗後的悲劇麽?
李寧 2008-08-02 於塞納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