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燕

把握當下,感悟人生
Laugh at Myself and Everything
正文

第一代都有海龜,下一代選擇中國很正常

(2017-01-17 21:07:47) 下一個

這兩天討論得很熱鬧,好像話題很多,是不是ABC,到底是美籍中國人,還是華裔美國人?什麽是融入,怎麽才算是融入?其實每個人的背景,專業,個性,價值取向,都不一樣。追求,感覺當然都不一樣。

一開始和大家感覺一樣,來這裏抱怨父母把他帶到美國來就是矯情,父母把你養大成人了,不管怎麽樣給了你一個很好的教育,哈佛的光環是沒有多少人能夠爭取到的。你年輕輕的,將來的路怎麽走自己決定,有你現在的金子招牌,加上中文這麽好,如果從骨子裏都是認同中國的,回國發展,會前途無量的。一代移民大多數是成人以後才來的,許多都是30歲左右,一無所有,白手起家,經過無數努力和辛苦,才到了今天的地位。你小子現在回中國去發展,可比我們這一代來美國發展容易多了。

後來轉念想想,其實這個ABC說的也不道理。我們大多數都是理科出身,吃的是技術飯,就是管理階層主要還是憑技術。從事政治文化商業華裔確實不是太容易。有挫折感大概也是很正常的。人脈傳統確實是軟肋。如果指望能沾上家族的光可能不太容易。尤其是心比天高的,就生出抱怨命比紙薄了。怨父母當初幫你帶出來弄得現在兩頭不討好。但是大多是網友都認同美國的價值觀,所謂向前看積極正麵,自我奮鬥,利用現有的條件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不會認同ABC都被父母給坑了。

忽然想起來我一個好朋友,十多年前的同事老美,祖父母是從德國來的移民。她應該算是第三代了,父親是做金融的,從小家裏很有錢,生活習慣比較矯情。學的是文科,有兩個碩士學位。人是極其smart, 可惜性格是屬於心比天高型的。在公司裏做technical writer.  說實話在我們這個能源行業,是沒有什麽前途的。打眼一看周圍同事也好老板也好,有一大堆比她笨的都活得好好的。朋友一咬牙一跺腳去了中東工作。現在已經10幾年了。她還有一個好朋友,更是打包去了南京,也好多年了。我常常在想他們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為什麽覺得在美國不被重視,而跑到了中國,迪拜生活工作。他們這種不存在路融入的問題吧。 實際上也是一個人生追求的問題。我的朋友很滿意現在自己的生活,工資不錯職位穩定,每年有快兩個月的假期,用來周遊世界,和回美國看父母朋友。在中東當地都有背景相同的好朋友。我想不管怎樣現在,她們得到更多的尊重吧,工作會被valued more。 美國公司裏文秘的工作真是可有可無,在中國在中東,我朋友的工作和機會就要重要的多。她現在兼職質量管理經理。

扯遠了,總而言之,我們這一代出來的大多數都留下了,但是確實也有人海龜了。下一代可以自由地做他們的選擇,當然大多數人還是留下的,但我也可以理解有些孩子會選擇回到中國。就是歐洲來的美國人像我的朋友,到了第三代還有可能去發展中國家。這都是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價值前途的選擇,這是一個自由的國度。做父母的不可能也不應該去左右子女,或者將來的後代的命運。做子女的也沒有權利去抱怨父母,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將來負責,做出最符合自己個性,內心的最好的選擇。

http://bbs.wenxuecity.com/znjy/3438288.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zhiy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愛心' 的評論 : 謝謝你。對不起今天才看到。
你說的情況確實存在。華人有時確實要付出高於白人的努力。

但是我還是相信事在人為,路是人走出來的。 不要妄自菲薄, 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會成功的。

我本來做工程分析計算, 做到頭, 主要還是和計算機打交道,同事對手基本中國人。 後來跳到工程項目管理, 對手是美國和歐洲白人, 難度一下增加 N 倍。 我也很彷徨, 尤其女生做工程, 語言文化不如他們。 閑暇和手下的小工程師,打成一片, 談和容易。 工作上, 我也確實付出高於別人的努力, 但是最終,努力木有白費。 因為實實在在的, 我確實good at what I am doing and know what I talking about.

我是第一代, 尚且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的走出自己的路。 不要說, 我們的下一代了。 有理想, 有熱情,努力追夢, 會成功的。
喜愛心 回複 悄悄話 說的很好。其實不止是第二代,越是優秀的人對自身價值的追求越是看重。第二代正是因為沒有語言文化融入問題,才會對在職場上無法突破更在意。我們第一代需要高堅實的技術基礎支持,而無法在美國公司得到更多的重用,還可以有語言文化的借口;但到了第二代,真正的就是人種的區別了。第二代裏沒有了生存的危機,很多時候選擇會避開理工等艱難的科目,而按照內心去選擇更有樂趣的行業(商業,藝術,管理等),而在這種行業上沒有非常標準的量化評判的地方,美國白人的勝出機會更大。 即使在我們眼裏,第二代已經做得很好,有很好的收入和職位,但他們是與自己的白人同行在競爭。 我想這種落差才會促使他們去美國以外的地域需求認同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