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克思的預言是正確的

(2013-03-14 07:41:44) 下一個
信源:俄羅斯獨立報

全球經濟危機迫使許多人重新思考資本主義的命運和馬克思留下的遺產:馬克思說得對嗎,至少在當時是對的嗎?如果從當代現實來看,他的觀點是否正確呢?

多重性的馬克思副題: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社會預見(作者俄羅斯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亞曆山大・韋貝爾)

研究偉人的思想是一門引人入勝的學問,全球經濟危機迫使許多人重新思考資本主義的命運,馬克思的名字再次流行。一些人堅信他講的是真理(如英國教授特裏・伊格爾頓引起轟動的著作《馬克思為什麽是對的》),而另一些人認為他充其量是個冒牌預言家。

20世紀“建設共產主義”的慘痛嚐試給馬克思的遺產以及名譽蒙上陰影。為什麽在他去世130年之後他的名字仍有爭議?他的理論是真理還是誤導?也許該以另一種方式提問:馬克思說得對嗎,至少在當時是對的嗎?如果從當代現實來看,他的觀點是否正確呢?

幾乎未提“資本主義”

關於資本主義馬克思到底說了什麽?一些人在得知他幾乎沒有使用過該詞後十分驚訝。“資本主義”一詞是在20世紀初維爾納・桑巴特的《現代資本主義》一書出現之後才開始流行的。馬克思生前,資本主義即便在英國都沒有形成完整的體係,至今它都沒有覆蓋整個經濟體係。馬克思感興趣的是“生產的資本化方式”即起源、運行機製和因此形成的社會關係。

馬克思以曆史的眼光看待社會現象,對資產階級的曆史作用作出應有的評價資產階級創造出了比其所有前輩更多更巨大的生產力。但馬克思絕沒有美化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意思。他認為,資產階級不是壞人,而隻是某種經濟類型的代表。

毫無疑問,馬克思對勞動者有好感。英國的工業革命使多數人從事繁重的勞動,遭受難以想象的苦難。但敏銳的社會良知並沒有影響他的科學態度和知識分子的正直。連馬克思的敵人卡爾・波普爾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他說,馬克思解釋剝削現象的努力理應受到極大的尊敬,馬克思十分準確地描述了他那個時代可怕的經濟狀況,他對資本主義成為無法無天的地獄表示不滿,這是完全正確的。

崇尚和平鬥爭方式

在工業革命時期,勞動者的悲慘處境觸發了不可避免會爆發工人革命的思想。產生這種預感是因為那個時代的社會環境。當時整個社會受到了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影響,這場革命使歐洲陷入政治動蕩。但重要的是以下一點:馬克思把革命理解為曆史自然發展的結果。他不同於巴枯寧,不準備也不呼籲革命。“徹底摧毀” 和“剝奪與重新分配”不是馬克思的思想,他給出的是完全相反的勸告。

在其思想日臻成熟時期,馬克思對歐洲社會革命的前景產生了懷疑。他認為最好還是搞更為和平的、更為人道的鬥爭方式,將鬥爭與民主製度的發展、與工人階級本身的發展水平聯係起來。他對英國一些工廠訂立規章製度的評價是, “社會第一次自覺地、全麵地影響自發形成的生產秩序”。他認為可以通過立法解決問題。

他堅決反對所謂兵營式共產主義,但認為,在集體組織生產和交換的過程中,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為消除私人所有製的矛盾提供了可能性,但是這個邏輯推理出來的結論沒能得到有說服力的論證。

理論不應生搬硬套

很早就有人指出,在馬克思的理論遺產中存在著某種兩麵性,這也間接導致馬克思主義學派眾多、各國社會主義運動派係雜陳。馬克思進入中年後,思想更為成熟,對年輕時的某些觀點進行了修正。另一個原因則是他終未完成(也不可能完成)自己的整個研究計劃。洋洋灑灑的四卷本《資本論》,充其量隻是他宏大構想的 2/3,他對於國家、對外貿易以及國際市場的思考尚未來得及成文。不過,這原本就是需要數代人皓首窮經的工作。


為何時隔一個半世紀之後,批評家仍能從馬克思的著作中挑刺?這與後者某些結論的武斷性有關,它們其實隻適用於有限的時間與空間。不過,當年的社會學處於繈褓之中,深受自然科學研究成就的影響,時人皆以為社會發展也有某種“自然”規律可循。或許正因如此,某些假設的前提被混淆為經過邏輯證實的結論。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馬克思的腦海中或許浮現出了新的研究計劃,他希望更為立體地分析、解讀曆史進程。他放下手頭未最後完工的《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轉而攻讀起卷帙浩繁的世界曆史來。他認真閱讀德國曆史學家施洛塞爾的18卷《世界史》以及其他史學巨著,留下大量讀書筆記。從中不難窺見,他試圖透徹理解數百年來各大洲的政治、社會和宗教發展曆史。這也令他的思維能夠另辟蹊徑,跳脫過去。昔日的他過於相信“抽象能力”,認為一些東西是無從解釋的。

無論這些假設是否正確,馬克思的價值範疇不可能也不應當簡單地生搬硬套到現實、後工業社會和“混合經濟”上來。然而,馬克思的某些觀點,現今不僅絲毫沒有失去其自身價值,而且是我們時代急需的精神財富及應當奉為圭臬的理論指導。

聚焦人與自然關係

馬克思研究的出發點是人這一個體及其在自然界中所處的地位。他在強調人類曆史與自然界曆史之間存在辯證聯係的同時,回避了對曆史上人類活動所改變的自然基礎的分析。自然被視為生命產生、個體與社會存在及發展的前提和外在條件。

馬克思不僅成功預言了社會變革,還預言在他生活的年代所形成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在日後可能發生變化。他意識到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之間的對立將加劇。而對自然的大規模過度開發活動可能造成毀滅性的後果,他也從未忽視過這一威脅。他將這一現象稱之為人與自然關係中發生的偏差,這與資本主義在自然利用方麵的輕率、浪費,追求剩餘價值的本質息息相關。不過,他認為會有生產者聯合起來,有意識、按步驟地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讓發達國家以及眾多發展中國家居民的生活水平能夠水漲船高,從而催生了新的消費需求,其中不少是高端的、非理性的。消費主義對市場的刺激無疑是巨大的。其後果不言而喻:環境和身體、心理健康都麵臨威脅且日益彰顯。

成功預言社會變革

為應對上述威脅,另一種價值觀應運而生,即可持續發展。2012年6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公布的專家報告對大多數國家所擁有的現實財富進行了評估,重點是將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具體化。報告指出,近幾十年來,經濟、社會和環境危機相互交織,讓政治人物、商界翹楚、公民社會精英乃至普羅大眾,都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從人類福祉角度而言,目前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發展模式是否是可持續的?

在努力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上,重點自然是個人福祉,這是報告的出發點所在。在當前以及未來,在何種條件下這才能夠變成現實?要想造福子孫後代,我們將如何作為?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施是否會出現突破,如何才能將其製度化?報告認為,對國家財富進行量化評估有助於我們找到答案,而這一財富包括實物資本、人力資本以及自然資本。

國家財富評估的結果如何?研究對象中的大多數國家,近10年來的自然資本總量(人均也不例外)都出現了萎縮之勢,但國內生產總值(GDP)卻出現了增長!這一研究表明資源遭到了過度蠶食,出現枯竭,此前,已有學者利用其他方法得到過類似結論,即人類的經濟活動已超越了自然界所能承受的範圍。

現實財富學說建立在社會福祉的基礎之上,它全麵考慮到穩定發展觀的諸多因素,遠離了肆意揮霍理念,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定義為當前需求與其在一定時間內對未來產生的影響相適應。與此同時,承認消費的組成要素不僅包括物質財富,還有休閑、心靈需求、社會關係、環境安全等。


這一觀點值得關注,因為它表明人類社會已從關注單純的經濟增長轉向可持續發展理論。這一理論的終極目的是人類的長遠發展。衡量發展的標尺不隻是商品的豐富,而是身心的愉悅與充實、生活質量的提高。這與馬克思的人類學觀點、他對人類個體的看法、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闡述、對人類進化的預言不謀而合。

2008年爆發的全球危機證實了馬克思的預言,即金融投機、金融信貸泡沫的膨脹、“虛擬資本”都是相當危險的。危機令眾多知名政治人物、社會活動家開始思考並談論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問題。這一理念被收入上述報告,報告肯定這是一場製度危機,並承認這場危機令人對現有製度是否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套用馬克思的話來形容如今的現實:引發最大爭議的,仍是占主導的供需規律與社會長遠發展之間的矛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