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dunke

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麽,就可以不做什麽。
正文

我的倫敦投票4 分鍾 倫敦客 2015/05/07

(2015-05-08 00:20:07) 下一個
 我的倫敦投票4分鍾    倫敦客   2015/05/07
 
說到“5.7”,自然想起文革的“5.7”幹校和喪事的第五個七日,這是一個舊時代和一次剛死亡的忌日。
 
然而,2015年的“5.7”,是英國56屆下議會的650個議員和英格蘭9千個市議會的選舉日(Polling Day) 。無疑這是一個新時代和好幸運的生日。
 
在後悔錯過2010年大選投票的5年後,今晨8點許,倫敦城區依然淒冷裹棉,迎麵吹來的涼風駕著懶洋的陽光,伴我邁開激動且輕盈步履,數分鍾便來到我居住的倫敦皇家格林威治自治區附近的Wyborne Primary School 韋伯恩初級學校的 Eltham 埃爾特市議會區投票站(它是全英5萬個投票站之一),在這裏即將實現我入英21年來,第一次在異國他鄉自由民主地投票選舉自認候選人,夢幻般的心動加異常的欣喜是難以言表的。
 
從大門口到投票場,是短短30米操場和近10米走廊,沿途寫有“WAY IN "、“POLLING STATION"等字幅吸引著選民眼球;禁煙、禁手機、禁拍照的標記清晰可見,卻不見與競選有關的宣傳口號痕跡;衣冠整潔“清一色”女義工麵稍嚴肅帶慈愛,亦不見糾察保安之類把守入口或任意檢查選民東西。
 
投票場是麵積幾十平米的學生禮堂,設立數個裝有高過頭的遮擋木板的填票台像執勤衛兵醒目易見,一個一米高的塑製投票箱緊靠取票點,既便投票又利監票。乘著人少,我抓緊多拍幾張票場外照片留著紀念。
 
待我進場報姓名亮護照後,旁邊女義工遞給我選票並告知無須驗證護照,於是在標有七個不同黨派候選人選票上,我用拴繩的濃鉛筆在選中的人上打“X”。每票限填一位,多填作廢票。我的選區是工黨略優於保守黨,唯一遺憾的是這裏沒有華裔競選,也不見更多華裔投票,但我未選當地工黨候選人的Clive Efford 克萊夫.艾福德,而選當地保守黨的Spencer Drury 斯潘塞.德魯萊,這恰巧與每日郵報、電訊報、獨立報、太陽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等多家報媒支持保守黨的觀點一致。
 
當然這是我不希望有工黨與蘇格蘭民族黨聯合組閣分裂聯合王國的險情出現,鼎持保守黨卡梅倫聯合他黨繼續強化自由市場經濟和堅守普世人權理念和阻止親共的經濟救援綏靖政策運作及拒走工黨福利社會主義經濟老路的諸種原因所為。這一票投出證明我是堅定的挺“卡”派。
 
整個選程在無喧囔、無音樂、無交耳、無壓力、無舞弊下悄然進行。站在填表台的4 分鍾,不,還不到4分鍾,讓踏上英倫土地21年的我,向自由民主的多元化世界又邁近了一大步!這是有生以來,我第一次深深感悟到自由民主選舉的快樂感和無比巨大的精神滿足欲。
 
 
慢步出了投票場,到達大門的時間似乎很長,我又興致地返回欲想再拍兩張走廊照留念,不料被一陌生女義工笑嗬地婉拒,受其感染,我連道幾聲“Thank You !”已經走出近百米了,我仍回望學校屋頂的八角塔標誌,視線久久舍不得移開。
 
迎麵還是那股嗖嗖涼風駕著懶洋且淡弱的陽光,腦門卻不由自主蹦出一連串疑問:不少人讚祖國好,為何60年來,祖國的選舉不得人心?不少人說祖國強,為何祖國的近十億選民沒有享受自由投票權利? 不少人稱祖國美,為何祖國像花瓶,而瓶子卻不見鮮活的福祉之花?
 
數不清的“為何”,向國人、向世人敲響醒悟警鍾:祖國的人民,人民的祖國,何年何月才會有英國倫敦那樣的自由民主投票的4分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