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dunke

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麽,就可以不做什麽。
正文

五千年前的彩陶、羌人文化和圓圈舞---談談舞蹈文化 倫敦客 2009-03-03

(2014-01-21 13:55:51) 下一個


五千年前的彩陶、羌人文化和圓圈舞 ------- 談談舞蹈文化              倫敦客 2009-03-03                


                                     


 


     


當您在悠揚樂曲中翩翩醉舞的一刻,是否浮幻過原始社會的舞姿?一個偶爾機會讓我對出土彩陶產生興趣,經過一番業餘研究,總算有點頭緒,喜愛標準社交舞的我第一次過了把考陶癮。        


 


 


 


彩陶的曆史


 


 


 


 彩陶是各類彩色陶器的統稱,是在磨滑的橙紅陶坯上,以氧化錳、赭石作呈色,用礦物顏料描繪,將其燒後出現黑、白、赭紅等色的紋樣圖案加以協調達到裝飾精美的一種陶器。


 


它從距今10000年前誕生到距今4000年前結束共延續6000年曆史,是原始社會發展到新石器時代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先民在漁獵采集農牧農耕生育打仗等生活中或進行宗教祭祀、圖騰崇拜時形影不離的器具。製作者以簡獨的美工方式塑造藝術型狀,濃縮載錄了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                                                     


                               


 


 


 兩陶的發現


 


 


 


1924年因瑞典人安特生第一個在甘肅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遺存彩陶而定名馬家窯文化。


 


它誕生並結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5300年至4050年),共延續1300年曆史。


 


它東起甘肅渭河上遊;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東北部;北達甘肅北部和寧夏南部;南抵四川北部。涵蓋中心在當時製陶水平高、產量多的黃河上遊蘭州至西寧相連的水域。


 


1973年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舞蹈紋彩陶盆(簡稱大通盆或前盆)和1995年青海同徳縣宗日舞蹈紋彩陶盆(簡稱宗日盆或後盆)就出土在那裏。


 


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至5000年,以黃河中遊豫陝地區為中心,延續2000年曆史)晚期向西部滲入轉移的一個分支。它傳承了仰韶文化在製陶方麵最成功經驗,使其製陶技術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馬家窯、半山和馬廠三個類型分別代表早中晚期馬家窯文化。早期(距今5300年至4900年)的彩陶以造型新穎、內彩發達、紋圖精美、動感多變等優點著稱於世。上述兩件陶盆具備了這些優點,並且它們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在彩陶中繪製舞蹈人像和舞蹈人像最多的稀世國寶。這對深入研究原始藝術、原始宗教、尤其對探明舞蹈起源、傳承、演化、發展有著重大價值和意義。


 


兩盆的發現,轟動過國內外許多人,我就是被轟動後才帶著探奇和求知的心情來業餘體驗考陶感受的。  


 


                              


 


 大通彩盆


 


 


 


 大通盆高14.1厘米,口徑29厘米,底徑10厘米,橙紅陶胎,口微斂,腹稍鼓,小平底,內外黑彩。


 


盆口及外壁繪有水波紋和斜紋。內壁繪有四道平行的圓周紋,第一道圓周紋緊粘著三組(每組五人共十五人,均為男性)牽手連臂表演集體舞的舞者略彎曲的腳。


 


舞者似發辮的頭飾飄於左側,似獸類的尾飾飄於右側,一致麵向,一致走向,向左轉舞。每組的第一人和第五人的外側手臂是用兩根呈長口鉗的條紋繪出,以示區別其他舞者。


 


另用五至八道弧紋旁加一幅以圓點紋為中心斜行45度的葉子圖案,將每組隔開,組成等邊三角形位置對稱即人像弧紋葉子呈等邊三角形對稱的自然協調的規則紋案。    


 


                               


 


 


 宗日彩盆


 


 


         


 


宗日盆高12.5厘米,口徑23.8厘米,底徑9.9厘米,比前盆略小,盆色造型質地及內壁的四道圓周紋與前盆相似,所不同的是:沿盆口上繪有呈“十”字型對稱的四段水波紋,水波紋之間有小斜紋間開,外壁繪有一些豎立的小須紋和三道圓周紋及兩個對稱的形如繩結像某物的紋樣。


 


盆的內壁分別繪有兩組舞者紋,這些舞者有個突出顯眼的肥圓臀部,其腿為兩類站型:一類錐立狀,一類分腿狀。24人被四道弧紋隔成兩組,一組11人,一組13人,均為女性,寬大頭飾,下穿裙子,牽手連臂,位置對稱。


 


兩組弧背之間又繪有相互對稱的兩組圖案:每組由呈45度斜行葉子型紋樣與一個斜上方45度和一個斜下方45度的實心圈組成,比例恰當,這樣構成了兩個排列次序相同的組合(一):實心圈—葉子紋—實心圈以及組合(二):兩組舞者紋。兩個組合在立體空間上清楚地呈“十字型對稱。  


 


                              


 


兩盆凸顯的西羌文化 


 


                     


 


兩盆的出土表明:製盆者是古羌人。《說文》記:“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


 


最早的羌人為西羌,以遊牧放羊為生,散聚於西北高原,後來聚落在陝西渭河上遊以農耕為主的水域,該位置恰巧在仰韶文化最西源和馬家窯文化最東源。


 


當仰韶文化發展到中期(距今6000多年,古羌人是該文化參與者之一),大批古羌人沿渭黃兩河西遷甘肅青海的黃河上遊支流的湟水、大通河、洮河、大夏河等水域,積極開發當時一片文化空白的“甘青處女地”,到距今4050年為止的2000多年中,既傳承晚期仰韶文化精華,首次將發明種植黍稷(抗旱力強生育期短的糧食)技術帶進該區,大力推進農耕生產;又獨立創造了黃河上遊即西北地區最大文化幹係—馬家窯文化。


 


我認為此豐功可令考古界考慮將此文化改名為西羌文化,這樣更能佐證古羌人是該文化獨創者的地位和作用。  


 


                  


 


炎帝----華夏民族的先祖


   


 


比這批古羌人距今5300年誕生早期馬家窯文化再早200年(距今5500年),聚落在渭河上遊寶雞的以薑姓炎帝為首領的古羌人順渭水、黃河中下遊兩岸向陝豫晉魯冀及淮河水域全麵開發,誕生了先於華夏文化即中華文化的薑炎文化,曆經500年。


 


《帝王世紀》說:“神農氏,薑姓也,人身牛首,長於薑水,有聖徳,以火德王,故號炎帝。”《說文》稱:“炎,火光也。”這個被羌人奉為世界上第一“火神即“太陽之神的炎帝不負眾望,首開一係列農業革命先河:發明並推廣粟的種植,將馬牛羊豬狗雞六畜飼養家化,降低采集漁獵者地位;革新石器農具,發明耕地的耒耜,擴大耕種麵積,提高農業生產力;建造固定居所,將半地穴屋發展為地麵上的紅燒土屋;大力推廣陶器使用,倡食蒸煮食物;嚐味百草藥,首創草藥治病先例等。


 


五百年中,炎帝各世靠農業經濟支柱強盛起來成為中原各部落的領袖,也為以後華夏族的誕生打下牢固經濟基礎,被羌人加稱為“農業之神和“醫藥之神。炎帝“傳八世,合為五百二十歲


 


末世楡罔與從陝西北部東遷入居河北的以姬姓黃帝部落決戰阪泉,因戰敗後與黃帝融合聯盟,後敗殺蚩尤,收複天下,組為華夏族,“炎黃子孫中華文化由此得名。之後,炎黃又融合淮河在內的黃河中下遊的東夷集團和長江中下遊的苗蠻、百越等集團共組多元化漢民族,故炎黃又堪稱中華民族始祖。


 


炎黃聯盟餘部後來西遷和南遷,與當地土生居民融合,成為漢藏語係漢羌以外其他民族的先民;那個曾經獨創了馬家窯文化的西羌部落,因距今4000年前地球暴寒造成幹旱缺雨,大批農田荒漠,迫使他們棄農轉牧並不斷沿渭水東遷中原地區或沿岷江金沙江等水係南遷川藏滇黔桂地區,也與當地土生居民融合,成為藏、彝、納西、白、哈尼、傈傈、普米、景頗、拉祜、基諾、怒、獨龍、阿昌族等民族的先民。


 


今日羌族是古羌人保存下來的一個分支,居住在川西北的茂汶、汶川、理、黑水、鬆潘、北川等縣,人口20萬。20085月的大地震就發生在那裏。


 


飲水思源,沒有古羌人,就沒有馬家窯文化和西北文明,也不會有炎帝;沒有炎帝,也就沒有薑炎文化和華夏族,更不會有中華文化和漢族今天。


 


所以在這點上,與其說我是“炎黃子孫,不如說我是“西羌子孫更為準確。                                


 


先後相隔二百年誕生的薑炎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是古羌人獨立創造的在整個黃河流域曾經輝煌過的兩顆文明之星,這充分展現了古羌人的勤勞勇敢和聰明智慧。羌人創造了彩陶;彩陶描繪了舞蹈;舞蹈旋回了人生。三者形成特殊的淵源和因果關係,順著這個關係,我認為可以從下麵的敘述中,尋回兩盆中五方麵的舞蹈風采和神韻來:


 


               


屬於原始宗教祭祀舞蹈


 


 


這是以太陽為對象以求福為目的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


 


原始宗教產於原始社會,祭祀源自原始宗教,舞蹈是祭祀活動最重要又最盛行的形式之一。


 


圓圈舞是古羌人在長期崇拜太陽中逐步創造完善的一種原始宗教祭祀舞蹈。


 


古羌人認為:天神帶來火耕;火耕帶來火種;火種帶來光明;篝火帶來溫暖;鍋火帶來食香;坑火帶來佳眠;火塘帶來神聖;火祭帶來福運,太陽是火之源,崇拜火就是崇拜太陽, 求太陽庇佑,除災祛病,逢凶化吉,五穀豐登,人畜平安。


 


所以,此舞特點是:牽手連臂、圍圈作舞、圍火而跳、踏地為節、邊唱邊跳,具有西北高原耕牧並舉以耕為主的粗獷舞風。“圍火而跳是圍火塘、火堆、火池、火把、火盆、篝火、鍋火、坑火等帶火的物體而跳,是將這些看作太陽化身而崇拜起舞並且圍住不放不停地狂舞吼吆,以求太陽恩賜福運。此“圍火而跳的舞風一直流行五千年至今不衰不遜色。


 


古羌人的後裔民族將“圍火而跳的傳統舞風繼承發揚並演化成自己特色的祭祀太陽的活動:如宕昌羌人羌語“尼瑪”指太陽;用白石砌成的“尼瑪堆”是太陽台;去朝拜的“尼瑪神”即太陽神;跳的“羌巴舞”是崇拜太陽的舞。彝、白、納西、拉祜族每年舉辦盛大火把節,跳“都火舞”,祭火驅邪,求長出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實;


 


兩盆中的“葉子圖案”也是舞者祈求太陽賜給豐收的實物表示;傈傈族的“跳火舞”和基諾族的“太陽鼓舞”是專門獻給太陽的;


 


炎帝出生的寶雞地區至今流行鬧社火,放焰火,辦火龍會,用火避邪祛病;由“崇火”派生“尚紅”,“尚紅”就是“尚火,婚慶之際全是紅色,以求太陽帶來好運;


 


有學者將宗日盆中呈字型對稱和兩個實心圈比作象征太陽的圖案和將舞者錐立狀比作麵對太陽迎接太陽升起的祭祀太陽的觀點,我表示十分讚同


 


這種以太陽為對象以求福為目的的原始宗教祭祀的圓圈舞應宗教而生,因祭祀而舞,始終以莊重嚴肅聞世。雖然羌族薩朗舞和藏族鍋莊舞改良了它的舞風如今變成自娛自樂性質的“喜舞,但所幸的是“圍火而跳的最大特點五千年依然未變,足以證明宗教舞蹈具有強大生命力。


 


           


                      屬於原生態舞蹈


  


 


這是展現西北高原“緣水而居”、“一順邊”等特點的原生態舞蹈。


 


兩盆製作的年代,正是古羌人沿黃渭水域完成先東後西兩次大遷徙後聚定在黃河及支流湟水、大通河、洮河、大夏河等水源十分豐富地區的年代。


 


這種“逐水草而居”、“緣水而居”的出現,是古羌人原生態的最大特點。


 


就像太陽被奉為天神一樣,水被古羌人奉為水神福星。


 


他們認為:有水就有草;有草就有羊;有羊就能生存,所以,哪裏有水,哪裏就有古羌人的身影。


 


因此,兩盆中“四道平行的圓周紋”很可能表示河水邊,水灘邊,,水池邊,水洞邊等水流之處;宗日盆中“四段水波紋”和兩盆中其它水波紋很可能表示水流處中水的波紋。


 


可以想象,當勞累一天的製盆者與夥伴們牽手連臂,圍著半圈或大弧圈,麵對水流,淋浴夕陽,踩草作拍,吆喝哼唱,跳起祭拜水神的圓圈舞時,豈不是另一種休閑?


 


古羌人身著寬肥衣袍腳穿軟底長靴以適應甘青藏高原缺氧溫差大的特點;他們不用手提肩挑,將重物負於後背,當踏地時,身體重心會自然向邁腳的一側傾斜,雙手也隨之擺向一側,以適應高原崎嶇陡峭山路和減重避跌險。這樣慢慢形成負重行走時,身體重心必傾斜於邁腳一側的體態“一順邊”現象,這是古羌人又一種原生態特點。


 


當它被帶入圓圈舞後,便是後來羌族薩朗(羌語唱起來搖起來意思)舞中的胴體搖動式“一順邊“舞形和藏族鍋莊(藏語稱薩朗為鍋莊,是圓圈意思,與薩朗舞舞風相似)舞中的波浪式“一順邊”舞形。兩舞除突出身體一側傾斜外,還著重突現多腳步和重腳力即“腳動為拍、重頓猛踩、頻換雙腳、幅大快捷”的特點。此腳步聲與吆喝聲、唱歌聲、歡呼聲、自然界響聲等交匯在一起,成為高原上最美妙的原生態舞蹈的伴奏曲。


 


 


                


屬於民間舞蹈


 


 


 


這是母係社會形成原始審美觀的民間舞蹈。


 


兩盆製作的年代,也是母係社會向父係社會過渡即將完成的年代,又是古羌人源於獵牧生涯產生原始審美觀並逐漸演變的年代。


 


從羊到牛的圖騰崇拜表明:古羌人崇尚的美是由窄到寬、由瘦到肥、由細到粗的美;再從外貌看,他們崇尚的美是從溫順馴服、五官順眼、家養生畜演變到凶猛難馴、張牙舞爪、龐大野獸的美。


 


因此與現代人崇尚的脾情平和、五官端正、高瘦細白的美完全不同。於是,龐大的並不端正,凶猛的並不順眼,張牙舞爪並不恐懼,成了那個年代審美的原始特征。


 


難怪西方人至今不明白為什麽張牙舞爪的龍是華夏族的崇拜圖騰後來又正式成為中國各民族象征的原因所在。


 


您瞧,她們從高原陡坡緩緩走來,寬肥衣袍拖飄著長袖,肥臀隨身體重心傾斜於邁腳的一側,左一晃,右一晃,頻頻轉晃,在似胴體搖動式的“一順邊或似波浪式“一順邊”的擰動下,整個身軀猶如犛牛負重不堪。這就是宗日盆中舞者的“肥圓臀部”!這正是那個時代古羌女性追求的美姿。


 


您偌鄙視這種美,您就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因為您不知此美中還有原始性開放的隱秘:每到春耕時,古羌家婦們在土屋裏跳著裸體舞,那一個個擺動的肥圓臀部向斜前方突起了胯,在昏暗絲光下一起一浮,一浮一起地回現她們曾經產嬰的每一細節,生命源自裸體,裸體舞才是最美最原始的民間舞蹈。


 


源自動物的原始審美觀還著重體現對圖騰動物的模仿上,大通盆中的“似發辮的頭飾”、“似獸類的尾飾”和宗日盆中的“寬大頭飾”很可能與流傳千古的青海西王母神話有關。


 


越來越多史料證明:西王母確有其人,她是距今5000年前聚居在青海湖附近以虎齒豹尾為部落圖騰的女酋長,這與兩盆製作年代相同與製作地點相近。西王母與古羌有著相同的原始審美觀,隻不過虎豹圖騰比牛圖騰更威武一些罷了。


 


西王母將老虎作為自己麵部裝飾,將豹子尾巴作為胯下的裝飾,就是炫耀自己威嚴,讓人們尊敬她。製作者很可能將其形象“植”入盆中,這個頭飾是全虎像或虎麵像,這個尾飾是豹子的尾巴。


 


古羌人的圓圈舞就是:借獸取美,用獸顯美,人獸毗美,越趨越美。這才是有著原始審美觀的民間舞蹈。  


 


 


                 


 屬於最原始的規範舞蹈


 


 


 


這是迄今為止(在彩陶中)世界上第一次出現的舞程線源頭或雛型的最原始的規範舞蹈。


 


在現代類舞中,舞者必須按逆時針方向行進,這條行進的路線就稱舞程線,它呈現四線八麵,各有其稱。由於是逆時針行進,舞者必須嚴格遵守自右向左的規則緩緩而移,似車水馬龍,如行雲流水,次序井然;如果有人順時針行進,必然相互碰撞,舞池大亂,甚至發生跌踩事故。


 


大通盆中舞者是“一致麵向,一致走向,向左轉舞,這正是沿著兩盆中的“四道平行的圓周紋”逆時針行進的,這不是舞程線是什麽?它應該算是迄今為止(在彩陶中)世界上第一次出現的舞程線源頭和雛型。


 


因此,古羌人的圓圈舞與現代類舞遵守一個共同原則是:都沿著舞程線的一個方向一致行進,絕不允許在同一時間逆順雙向行進。所不同的是:現代舞程線把一個方向嚴格限死在逆時針單一方向裏,絕不允許逆順雙向選擇行進。但圓圈舞除遵守共同原則外,卻允許逆順雙向選擇行進,這可能是“牽手連臂”的特定集體舞型造就了此舞(例如薩朗舞和鍋莊舞)可以逆順雙向選擇行進的原因,這是古羌人的舞與現代類舞最大區別所在,也是大通盆中的“舞程線”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原因所在。


 


幾千年舞蹈的傳承演化發展表明:舞程線科學合理原理已被越來越多舞種接受,逆行進舞動呈壓倒趨勢取占順行進舞動(某些民間舞除外),尤其比賽性的和非集體式的舞蹈更是如此。


 


但不管怎樣,五千年前的圓圈舞始終遵守“一個方向一致行進”的原則流傳至今,是向世人凸現其神奇的原始藝術生命,僅這點上,它就稱得上最原始的規範舞蹈。


 


 


                      


屬於神奇舞蹈


 


 


這是具有三種新特視覺的神奇舞蹈。


 


其一:大通盆中舞者的頭飾尾飾飄於左右兩側是由於自右向左的旋轉產生真空渦流造成的,此飄狀給人一種正在旋轉的動感視覺。在靜態平麵上活現出虛擬旋轉的人物動感,是製作者靜動,實虛,實意相結合的構思和熟練製技達到一定高度的體現。


 


其二:該盆中兩根呈長口鉗條紋顯然是製作者特意留出的舞者高低擺蕩,前後移動,左右傾斜所進行頻繁往複運動的空間距離,這樣的“空距”被看作是三維立體空間,給人是三維立體空間的視覺。這是製作者在動感視覺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超常想象力,用既寫實又寓意手法突現立體視覺的別具一格的藝術創造。


 


其三:您是否留意到,當陶盆盛滿水時,它會怎樣?盆中的舞者們自然地將自己和自己的倒影相映成伴,按照物體在水中折射原理,定會浮現一種似舞非舞、似人非人、似彼非彼、無規無則的哈哈鏡視覺。隨著水的晃動,會另有一番情趣,其視覺定會更新特。


 


這不正是五千年前古羌人的夢已經變成了五千年後一種如此神奇的舞蹈嗎?    


 


      五千年前的羌人是這樣偉大,這是漢人永遠不忘的祖先;


 


五千年前的彩陶是這樣精彩,這是後人永遠伴隨的文明;    


 


五千年前的圓圈舞是這樣簡單,這是舞蹈愛好者永遠旋進的起點。


 


 


200933為紀念抵達倫敦14周年而作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