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影裏一歸舟

行而知天下,攝而錄我知,文而記我得,閱書閱人,皆為快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投遞了20年的書單--讀查令84街

(2016-08-05 23:24:10) 下一個

打開電腦給英國郵政博物館寫了一封電子郵件,誰讓他們說可以問任何問題呢。

Dear Sir/Madam,

Blessed or not, I came across a book "84, Charing Cross Road" about a story on book mails happened between UK and USA in 1949 through 1969. I have been looking for an answer to the postage rate of book post back in that era. Without any luck, I found your site and hope you would bring me light. Can you tell me the oversea rate for book post between 1949 and 1969? And the letter rate as well, in British currency? As I have no access to your public archive (Believe me, I did my diligent homework and registered at your site, no access still), your reference to publication or archived material is as greatly appreciated as just the answer of bare facts.

Your postal service underground railway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me, I would love to visit this part of your museum when I am in London next time. Very likely next year, and this is when it will open. Which month would it be?

Thank you for any assistance!

Sincerely,

到底應該寫truly, faithfully, 還是別的更妥當?別人家一生氣不理我。67年前倫敦查令十字街上的一家小書店能給一個名不經傳的美國佬作家回信,畢竟初衷是商業往來。我這樣去問一個我還沒出生時發生的舊賬,我過世以後也不會有用的問題,人家懶得回答我也情有可原。有沒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投石問路的郵件會落到誰手裏?落小年輕的手裏,絕對是有去無回,老者手裏還有可能聽到一聲叮咚。這本書真是有些曆史了。

故事發生於二戰結束後沒幾年,物資缺乏,奇貨可居。喜愛另類書籍的Helene Hanff在紐約當地報紙上發現一則廣告,來自英國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專精絕版書。絕版書在紐約奇貴,Helene 沒有固定收入,有空幫人看小孩。於是1949年10月5日提筆寫了一封信,10月25日收到回信,她書單上一大半的書如願以償,而且在她預算範圍之內,略有小餘。於是開始了長達20年的郵購。她痛恨脆生生的新書頁,說他們死白,黃舊書頁上殘留前主人們的痕跡絕對更有故事,柔如煉乳。冬天她要大部頭的書,春天便隨意起來,隻要不是雪萊和濟慈的詩就行,一小本,揣在外衣口袋裏,到中央公園裏翻翻。

Helene的口味確實不同尋常,雜文、聖經、宣道演講、書信集、詞典、樂譜、人類學書籍及其它種種聞所未聞的雜書。僅購買了一本小說《傲慢與偏見》。這倒也罷,偏偏跨過大洋另一邊居然有人知道她要的所有書,從來沒有不明白來問的事情。想想我每天寫多少電子郵件去澄清問題,不是我不夠多識就是寫者太偷懶。要是放到五十年代一封信來回要好幾周,我們都可以去睡覺,或者讀好幾本書了。快捷的代價是人們不再如此精密,生出許多的活來。咳,跑題了,賴Helene!她就愛跑題,好好地買書唄,又要去關心人家夥食,每逢聖誕和複活節就寄包裹,搞得紳士派頭十足的Frank隻好繳槍,改直呼其名而不是小姐某某。Helene從英國鄰居那裏了解到英國二戰重建期間每人一月隻能吃一個雞蛋,每家一周兩盎司肉。她第一次就寄了六磅火腿肉,六位店員每人都感恩戴德,紛紛飛信感謝。店員的心都被繳獲了,包括Frank的妻子,吃人家的嘴軟:-)有趣的是,書店生意和個人夥食涇渭分明,Helene寄再多的糖衣炮彈,Frank賣書從來沒打折扣。唯一的回贈是繡花台布,還是請樓上的鄰居免費手繡的。這位英國紳士滴水不漏!證據眾,例舉有三:

1. 永遠用公司信箋,永遠留檔。
2. 結尾自稱不是全名Frank Doel便是Frank,從來不學Helene花樣百出。(Helene猶如多動症孩子,剛開始端端正正自呼Helene Hanff,後來HH, Helene, hh, h.hanff, h.hffffffffffffff,沒有一個規矩。信頭稱呼也是千奇百怪。)
3. 段落分明,不用驚歎號,不用黑體字,不用全大寫字。(Helene大寫小寫顛倒,不稱呼便開始正文,時時用了全大寫又加驚歎號,全無章法)。
書信內容延伸到家庭、度假、店員身體狀況、球賽、喬治去世、伊麗莎白加冕,等等。當Helene終於賣出她寫的劇本,能夠買得起去英國的機票時,一個牙醫賬單毀了大家的夢。1968年10月16日Frank的回信裏落款“Love, Frank”,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1969年1月8日Helene被告知Frank 死於闌尾炎引起的腹膜炎。

99頁20年,掩卷。

1970年《查令十字街84號》一書出版。1972年,Helene終於成行英國,她沒有見到Frank,卻見到了當年她錯過了加冕儀式的女王。1997年Helene Hanff辭世,年81歲。如今查令十字街84號,麥當勞取代書店。

寫給英國郵政博物館的電子郵件發出有一周了,考慮投遞所需的時間,哪怕我明天收到回信,這個速度已經慢於當年查令十字街84號的速度。Frank Doel這樣的紳士不再郵購。

 

寫於2016年8月6日美國西花田

 

(英國曾經的郵政通道,照片來自http://www.postalheritage.org.uk/)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黑眼睛的蘇珊 回複 悄悄話 同是愛書人,查令十字街84號成了愛書人的聖地,也成了文友相會的cross road point。 謝謝你的留言。
夕陽影裏一歸舟 回複 悄悄話 84 Charing Cross Road is still there, but no more bookstore:-( I will pay my respect if I happen to visit London. Thanks for stopping by and leaving comments, dear!
flyflower 回複 悄悄話 多麽溫暖人心的故事呀,隻有愛書人才會懂得、才會珍惜的緣分。If you happen to pass by 84 Charing Cross Road, kiss it for me! I owe it so much.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