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影裏一歸舟

行而知天下,攝而錄我知,文而記我得,閱書閱人,皆為快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平凡的蘇珊

(2021-12-17 22:38:55) 下一個

 

蘇珊和中國有淵源,小時候穿著中式小衫,團團圓臉,很囡囡相。她父母原先在中國做皮毛生意,生父得了肺結核去世以後,母親賣了生意回到美國。 

可是她和中國隻有淵源沒有血源,她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猶太血統。全名叫Susan Sontag。這個名字如雷貫耳許多年,百科維基和穀歌介紹她是作家。百科和網絡隻能羅列,一個活生生的人,如何能被羅列盡?我決定讀她的書,和關於她的書。攢了三本:On Photography,Sempre Susan: A Memoir of Susan Sontag, Sontag: Her Life and Work 。 

之所以選On Photography,因為喜歡攝影,希望對我有所點撥。一開篇,就發現自己大錯特錯。桑塔格不是攝影師,絕不會談攝影技巧或者攝影人的困惑。她熱衷藝術,喜歡思考視覺藝術的意義、抽象符號用場、藝術家的道德。。。桑塔格揮舞著鞭子,到處抽。雖然抽的人不是我,我也暈了。她不是作家嗎?作家的手怎麽這麽長?這麽狠? 

把桑塔格的高論先置於樓閣幾天,開讀第二本,Sigrid Nunez 寫的回憶錄。寫桑塔格的書多如牛毛,隻所以選Sigrid Nunez 的書,是因為和朋友的一個約定。Sigrid Nunez的書2018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我讀了有點不買賬。“再讀一本她的書,給她第二次機會?” 這本回憶錄讓我對桑塔格親近了許多,也疏遠了許多。這要賴Sigrid Nunez。她比桑塔格小一輩份,七十年代中期曾經給桑塔格做過助手。那時桑塔格已經大名鼎鼎,Sigrid還在讀書。導師的姿態,晚輩的戰兢,自大和微小的關係貫穿始終。更要命的是,Sigrid還和桑塔格生活了一段時間,幾乎成了她兒媳婦。桑塔格的缺陷在近距離的接觸和細致入微的筆下暴露無遺。桑塔格是高知,在生活上低能,處事上時常令人匪夷所思,尤其處理和兒子的關係上使人百般困惑。說Sigrid生活在一個三角關係中也不為過。她最後黯然搬離和退出。這本書畢竟是從Sigrid角度寫的,關於她那段生活的回憶。好在Sigrid寫回憶錄時已是成熟作家,沒有把這本書變成道德譴責的案台。和Joan Didon 寫作風格一樣,顯示出大家風範。桑塔格的慷慨、對晚輩的提攜和教導,尤其是她的才能,躍然紙上。Sigrid讓我看到一個真實的桑塔格。 

但是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麽桑塔格的地位如此高大。而且這麽多人寫她,一定有原因。桑塔格的多性戀,我早有所聞。但,我拒絕相信這是主要原因。 

Benjamin Moser寫的桑塔格傳記,就這樣上了我的案頭。832頁!從她出生一直到去世,和她有交集的家人、學者、大作家,名人、藝術家、評論家。。。林林總總都有闡述描寫,活脫就是百科全書。她在世的71年,從1933到2004年大事記都在書裏,因為桑塔格也是個活動家。世界上有點大事,都有她的聲音甚至身影。她從不標榜自己是女性作家,認為作家就是作家,和性別無關。她敬仰的是今古大家,她要看齊的是所有在世的學者,如果把自己局限在性別或者猶太族裔圈子,她就不會成為今天的她。她畢生鞭撻標簽,哪怕是藝術標簽,她也要抽上幾鞭子。她痛恨平庸,哼哼唧唧的人她不耐煩,所以她的朋友圈裏人都是有才有氣的人。那麽她是勢利眼嘛?勢利眼的定義是對高出身或高收入的人獻媚套近乎,我沒看出她對錢對名對權有興趣。人為食亡,她為才死。所以桑塔格對高成就的人沒有免疫力,用她自己的話說,“I am only interested in people engaged in a project of self-transformation.” 她一次次墮入愛河,一次次匍匐在誰的腳下,非才即藝也。讓我迷惑的是,桑塔格的文字非常冷靜理智,不管小說還是專著,都來自本人的生活或者生活圈,但保持著遠遠的第三人稱距離,從不說“我”。她的觀點銳利深刻,喜歡分析,連小說都會寫成哲學文章,更別說論文式的專著了。難怪她本科、研究生專攻哲學。這樣的人,在個人感情上卻特別衝動。17歲愛上自己的教授,約會十天就結婚了。18歲大學畢業,19歲生了獨子。去芝加哥上大學前,有過第一個同性戀人。8年的婚姻結束以後,她有過很多同性伴侶,每一次的分手,都讓她心碎。心碎之後,急急再愛。桑塔格對異性,有點分不清愛慕和愛戀,隻要敬佩就心生浪漫,就要有肢體糾纏。也許對她,思想的碰撞沒有肢體的親密就不算真實和深刻。 

如果論起桑塔格,停留在她性取向上,我也流於粗俗,加入了自己剛開始拒絕的那個隊伍。能做到十天之內啃完832頁的書(後麵三分之一是文獻資料和圖像啦),實在是因為這個人太豐富。十足的書呆子,卻不是天生的。小時候的哮喘久治不愈,母親隻好搬到亞利桑那州。封閉的小地方,書成了她最好的朋友。口味之雜,到十四歲,讀書量超過大學教授。即便成名以後,桑塔格依然每天至少一本書。她的另一個嗜好是看電影,還是坐在超級靠前的位置,前三排正中央。多者一天幾場。超級影迷造就了影評家,後來造就了導演和劇作的材料。隻不過看懂的人不多,她的電影和小說同工,抽象跳躍。就是她給她贏得聲譽的專著和雜文集,得獎而不登暢銷榜,稿費養不活自己。有著幾十萬藏書的她,在我看來並不呆,她博學廣才,在各個鄰域遊刃有餘:哲學,宗教,社會學,藝術,神學,語言,文學,心理學。。。凡是文化相關的領域她都涉足。按照Benjamin所說,桑塔格有種使命感,總覺得自己膚淺,什麽都要學。她對新學說、新流派比較敏感,她自己的接受程度也是曲折漸變的。佛洛依德的心理學她既批判又受影響:26歲就和丈夫合寫了《弗洛伊德:道德家的心靈》(Freud: The Mind of the Moralist),對影像和符號的解析貫穿了她的文字和著作。尼采等其他德國哲學思想深深吸引她。在法國的2年,打開了她的視野,不光是法國文化,桑塔格常常成為美國國內介紹他國文人、文章第一人。桑塔格後來成為國際文人,享譽世界,一來和她廣泛社交有關,二來確實因為她的影響力不容置疑。說起社交,說不好她是花朵還是蝶,總之身邊人不斷,即便離婚後再無婚姻。兒子的童年母親經常缺席,有時她接了兒子放到床上,自己出門會友、爬梯、看電影,淩晨方歸。桑塔格的一個怪癖——無法獨處。始終得有人和她在同一個空間,即便她在寫作的時候。恍然悟出為啥她從不肯在家守著電視看電影。追劇這種事,不是桑塔格的菜。再說,電視劇在桑塔格看來,屬於流行文化,就跟搖滾樂一樣,不入法眼。依順推來,她極少化妝,從不買名牌衣服,因為那是流行趨勢,她不屑。桑塔格這樣的大美人,她要用自己的智慧亮瞎大家的眼。 

好吧,是神都要從雲端跌下來。如前所敘,桑塔格的人緣不佳,尤其七十年代末以後,對人、尤其親近的人,言辭越來越刻薄,貶低他人不擇時機場合,哀聲一片。後人分析,她缺乏共情心(empathy),感覺不到別人的心情,也無法體會自己的言行對別人的影響。桑塔格在日記裏也坦白自己愚笨,不敏感。自我批評固然可嘉,還是輕描了傷害。我想為她開脫——剛出名的她並不是這樣,她的舉止急轉直下,第一次得癌症是個轉折點。生理健康改變心理健康,這個道理懂得,卻依然不能讓人釋懷。寫到此處,我在搖擺:桑塔格得了三次癌症(乳腺癌,子宮癌,白血病),她的意誌和不拔非常人能所及,她忍受了超常痛楚,我們又給與多少共情?這個想法的另一端:無論如何,人不能給自己的錯誤找借口。就像錯了要道歉,沒有附加條件。桑塔格之所以能兩次戰勝死神,除了激進療法,她的信念有很大關係:90%的死亡率,為什麽我不可以是那個10%?例外論(exceptionalism)讓她跨越了地獄門檻,也是她生性淩駕其他法則之上的根源, “凡是適用其他人的規則,並不適用我。” 

可貴的是,桑塔格的書或者其他文字被人評判,她從不為自己辯護,幾乎不打口水仗。要說這是例外論的體現也未嚐不可。她上百本日記裏,充滿了對自己的審度和剖析。 

有一點,我在傳記裏沒有讀到,桑塔格對自己頻繁參與和點評國際政治如何評價?九十年代波斯尼亞戰爭,塞爾維亞人圍城薩拉熱窩三年半,種種屠殺,國際漠然。桑塔格受邀,數次造訪薩拉熱窩,並蹲了一個夏天,引起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我不認為是作秀,這樣作秀代價高於回報,不值——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水,沒有電,跑彈子彈滿天飛,而且她剛第二次從癌症的魔爪逃出來,讓人感動。但是,公眾人物的活動一旦被宣傳出來,就有了作秀的嫌疑。也許她的話劇鼓舞了人心,也許她的出現引起了足夠的國際關注,來推進和平進程。桑塔格對自己的參與保持沉默,不談論。然而公眾人物出現在戰爭現場,不可避免要接受心靈拷問。一些人的動機值得警覺。 

讀Benjamin寫的傳記時,我對桑塔格其人的印象坐了幾次過山車。從一個令人同情的孩子,到讓人起敬的文化名人,到頑強的病人,一位失職的母親,撒謊者,自戀狂,一個對自己對他人都苛刻的人,一個生活白癡,高尚又微卑,激進又保守。。。集矛盾於一身的人,難怪作家們趨之若鶩。一位矛盾重重的人,身邊圍了自身矛盾重重的人群:她的母親,她的兒子,她的情人們,她的Annie Leibovitz。 

不平凡的人,有一個很平常的名字。所以Sigrid寫她平凡的一麵時,用的是Susan。要描述不平凡的她,人們多用Sontag,比如Benjamin Moser。他寫了6年,斬獲普利策文學獎。 Benjamin Moser的寫法,我不盡然讚同,按下不表,此文是向桑塔格致敬的,而不是讀書筆記。 

桑塔格研究符號和象征,但最後,她自己也活成了一個文化符號,美國公知的代表。是的,把她定位為作家很狹窄,她的認可度和影響力遠遠超出了作家範疇,讀她的書和文章也必須從文化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而不局限在文學範疇。你我讀不懂她,或者不同意她的觀點,這些在時間的長河裏漸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曾經引發了多少人的辨論和思考,啟發了下一波浪潮。 

有一點我100%肯定:Annie Leibovitz那本有桑塔格臨終相貌的相冊,我不會去看。桑塔格要是知道了,會翻身起來和她斷交100次。 

 

2021.12.17 美國懶人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夕陽影裏一歸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語BusyBee' 的評論 : 要說讀書狂,你當仁不讓:-)想近距離接觸Sontag,也是源自你啊。以後一起再讀Sigrid與Didion!
風語BusyBee 回複 悄悄話 不是讀書筆記的讀後感,一如既往的好文筆!你的文字著實讓人更想近距離接觸Sontag。她雖然不想被符號化,無奈這似乎是人類分析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還有你這個Sigrid與Didion的評論很棒,貌似隨口一評,卻是隻有讀了她們許多作品之後才會有這樣的發現啊。果然是讀書狂:-)
夕陽影裏一歸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一講兄好!許久不見,我是真的懶了,網絡的引力隨著年齡遞減,不過,有幾位好友還惦記我,也挺欣慰的。說得沒錯,桑塔格和西蒙娜·波伏娃以及漢娜·阿倫特齊名。傑出人物,不管女性還是男性,都不容易。我讀書容易多了:-)讓有興趣的幾位對她有所了解。謝謝喜歡!

一定還有機會以文想見。聖誕快樂!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Bravo..........

印象中,歸舟的每篇博文向來堪稱上乘精品,這篇尤然。桑塔格是幾乎可以和西蒙娜·波伏娃齊名的歐美現代最偉大的女性作家和活動家。閱讀此文,一個非凡又飽受爭議的女性形象豐滿的躍然展現在讀者眼前,讓人難以忘懷。

謝謝歸舟的10天啃完832頁的傳記和用心寫作,讓我全方位的認識這位非凡的女性,不平凡的一生和不一樣的思維。

歸舟聖誕節快樂!




夕陽影裏一歸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亮媽媽過獎!我們都需要偶爾出來,沾沾煙火:-)問好!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桑塔格,因著你的筆,她更加不凡。
夕陽影裏一歸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也潛水了嗎?看來2020和2021年Covid發的水太大了,連菲兒淹了。也問好!
夕陽影裏一歸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覺曉好!不知境況如何?謝謝問好!我眼不懶,但筆頭懶,完了一本書,急著要讀下一本,沒有潛下心來回味寫體會。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問好懶人齋齋主。
一直勤讀不懶。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一如既往的歸舟牌好文,冒泡點讚,問候,祝一切安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