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洗腦的曆史》傅誌彬9——在國內出生成長人的曆史掃盲篇

(2014-07-20 22:28:12) 下一個
第七章 紅色恐怖下的洗腦
  終於,我們不能不談俄國了。從1917年起,俄國在世界上就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每一件國際事件中都有它的身影,即使是現在的世界,隻要俄國一插手,事情就會變得比較複雜。對於了解一些真實近現代史的中國人來說,俄國,簡直就是災難的代名詞,當然,也有一些中國人對俄國深具好感,原因在後麵自然會說到。
  在去瑞士留學之前,我和所有的中國人一樣,把俄國看著是歐洲人。但實際上很多歐洲人並不把俄國人看做是歐洲人。記得有一次在蘇黎世大學和幾個朋友聊天,談到俄國時,一個德國女同學心直口快地說:“啊哈,俄國人,那不是歐洲人,他們不是亞洲人,但和我們歐洲人關係也不大。”當然,在公開場合沒有政治人物會說這個話,俄國人自己也是拚命往歐洲貼,雖然它的國土大部分是在亞洲。現代的俄羅斯人絕大部分屬於斯拉夫人,具體說是由東斯拉夫人組成的。斯拉夫(Slav)這個名字很怪,和Slave奴隸這個詞很近。就此西方有些學者說斯拉夫人來源於奴隸,當然俄國的學者不幹了,說斯拉夫這個詞來源於古希臘語裏“榮譽”,斯拉夫是當年希臘人的正宗後裔,當然這些都是學者們帶了強烈政治色彩的胡說八道,(胡說的教授到處有,不僅隻存在於北京大學)。
  現在大家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斯拉夫人發源於波蘭,然後向東,向西擴散。這個民族出現的很晚,在公元三、四世紀時還是一些流散在中歐一帶的部落,靠遊牧,搶劫為生,經常被哥特人抓去當做奴隸貢獻給羅馬帝國,後期也作為雇傭兵為各路人馬打仗,繁殖速度很快,文化發展相對較晚,所以西歐人不太瞧得起斯拉夫人。在俄羅斯,雖然以斯拉夫人為主,但他們的國王、皇帝都是異族。最早莫斯科公國的大公來自北邊的維京人,後麵又被蒙古人統治,再接著是來自德國的羅曼諾夫家族,著實有些奇怪。
  從長相看,俄國人的長相具有明顯的東西混血特征,經濟上長期落後西歐國家很遠,大部分國民的教育水平很低。在公元987年,基輔羅斯的弗拉基米爾大公與拜占庭帝國的公主聯姻,東斯拉夫人接受了東正教,並將之定為國教。東正教對俄國人的影響巨大,拜占庭帝國滅亡後,莫斯科的東正教會取代了康斯坦丁堡教廷的地位,成為東正教的中心。
  所謂東正教,字麵上的意思就是:東邊正宗的基督教。東正教神父們認為自己的教派比天主教正宗,提倡苦行、苦修,更注重儀式,更原教旨主義些。在東正教傳入之前,現俄羅斯地區民眾的文明程度極低,因此東正教在俄羅斯的影響非常大,幾乎沒有與之抗衡的文化,民眾宗教情結非常深厚,這點是以後共產主義理論能在俄國實行的社會文化背景。在1697年彼得一世開展全麵向西方學習之前,俄國文化、科技遠遠落後於西歐,1472年,莫斯科大公娶拜占庭公主為妻並逐漸與西方接觸,甚至直接引進德國移民,俄國的科學、文學水平大為提高,但僅限於貴族、皇室,絕大部分民眾除了宗教教義以外,基本和文學、藝術、技術無關。知識界精英和普通民眾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也因為東羅馬最後一個皇帝(拜占庭帝國)的公主在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嫁給了莫斯科大公,加上俄羅斯又是東正教在東羅馬帝國覆滅後的中心,俄國人一直自認為是東羅馬帝國的當然繼承者,羅馬帝國的雙頭鷹圖案飛上了俄國的國旗,所以俄國人總是在狂妄和自卑兩個極端變化莫測。
  記得在文革後期,喜愛讀書的我(主要那時根本就沒有什麽可玩的,8億人民8台戲,打鳥,抓魚,賭玻璃珠,打仗也不能時時幹,家裏有台收音機也沒有什麽有趣的節目),在百無聊賴中翻過父母親當年上學時用過的蘇聯科普讀物。裏麵談到,所有世界科學成就都是俄國科學家幹的,當時我真的很驚歎俄國人的偉大,不過也有一些疑惑,隻是年幼,不知哪裏不對。現在想來,這俄國人如此吹牛,實在有點像那驟富的土財主,生怕別人瞧不起,就得整天炫耀他的財富,恨不得在腦門上釘上個一公斤重的大鑽石,讓千裏之外就能看到他財富的光芒,不過往往那鑽石還是假的。這俄國人的極端狂妄實在是極端自卑的極好詮釋,俄國人的這種兩重性,時不時地會在他們的內外政治中表現出來。
  前麵說過,俄國在1697年彼得一世開展向西方學習之前,無論是科技、文化,還是生產技術都是遠遠落後於西歐國家的,但基督教的影響非常之大,是東正教的中心,可與西方天主教抗衡。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西方世界尋找人間天堂的思想也進入了俄國,在俄國的知識界很受歡迎,與深受東正教文化影響,並沒有經過思想啟蒙運動的俄國大眾一結合,很快就爆發出西歐國家所沒有的狂熱,使俄國成了一個實現人間天堂的巨大試驗場。
  比如大名鼎鼎的無政府主義創始人巴枯寧就是來自俄國。無政府主義在大部分中國人的心目是一種荒誕的東西,沒有政府這世界如何能運轉呢?但當你仔細看過巴枯寧的著作時,你可以看到,實際他和馬克思一樣,都是相信人本性善良的,他認為如果讓人按本性來管理社會,人會趨利避害,社會就會自動和諧,無需政府,而且和馬克思一樣認為無產階級和無業遊民,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所以這位老兄反對一切政府管製,隻要哪裏有暴動,那裏就會活躍著他壯碩的身影,而且不計生死。不要以為這家夥出身貧寒,吃不著葡萄所以要把葡萄藤連根拔掉,他可是正宗的俄國大貴族出身,連出國留學都是公派的。隻不過不知幼年受了什麽傷害,如此仇恨一切權威,或者就是活膩味了,想換個活法。
  盡管他和馬克思有這麽多共同點,但兩人卻經常互掐,巴枯寧認為自由隻能通過自由的手段才能得到,直接和馬克思的隻有通過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國家專政才能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論相悖。兩人的爭吵使得在巴黎公社失敗後奄奄一息的第一國際徹底分裂,玩完。順帶說一句,巴枯寧和另一個俄國女人克魯泡特金是20世紀初中國無政府主義分子的偶像,據說作家巴金的名字就是從這兩個人各取一個形成的。
  在巴枯寧之後,最著名的要數普列漢諾夫。此公是俄文版《共產黨宣言》的翻譯者,也是馬克思無產階級專政,階級鬥爭的信徒,第二國際的骨幹。後來蘇聯的創立者,紅色恐怖的倡導者列寧也尊稱他為老師。但在實際的過程中,他認識到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後期偏向於伯恩斯坦的修正主義路線,希望通過合法的政治鬥爭,為百姓謀得更多的福利,成為了俄國社會民主黨內部孟什維克派的領袖。這一派人最後都被另一派,布爾什維克的領袖列寧或驅逐,或幹掉,或投入勞改營。普列漢諾夫最後在1918年列寧奪得政權以後一年恰到好處的死去,避免了很多尷尬。而列寧的另一個老朋友波特列索夫,也是俄國第一代馬克思主義者、最早一批社會民主黨人、著名的《火星報》創辦者之一,當然也是孟什維克首領之一,卻在1922年夏天,與200多持不同意見的學者和知識分子一起被驅逐出境。
  這裏給大家做點名詞解釋,布爾什維克是俄文“多數派”的音譯,孟什維克是俄文“少數派”的音譯。這兩個派別都是俄國社會民主黨人,1903年在比利時開代表大會時因為對俄國革命發展路線意見不同站隊形成的。孟什維克基本是現在歐洲社會民主黨人的意見,要通過議會鬥爭,民主選舉奪得政權,領導國家,而布爾什維克以列寧為首,是馬克思的原教旨,要用暴力革命推翻現政府,然後用無產階級專政統治人民,把人民帶到共產主義天堂。小時候一直認為孟什維克都是十惡不赦的壞人,30多歲以後才發現,又被騙了一次,不管布派也好,孟派也好,人家其實原來都是同事、戰友,隻不過革命成功後,戰友才是最大的危險,不把戰友幹掉,如何保證呆在權力之巔。而且這“多數派”“少數派”,隻是1903年這次會議上的情況表述,不代表孟什維克一直是少數派。1918年1月,列寧在奪得政權後,曾經舉行過一次選舉,結果孟什維克派社會民主黨人獲得勝利,社會民主黨人布爾什維克派領袖列寧則動用武力消滅孟什維克及其擁護者,展開了大規模的黨內殺戮。所以在後來的宣傳中要把孟什維克盡量抹黑,讓不了解情況的人誤以為壓根就是兩個政黨,以掩飾血腥的內鬥。
  在網上查了下,出生於1870年的列寧居然擁有俄羅斯人、摩爾多瓦人、卡爾梅克蒙古人、猶太人、伏爾加德意誌人和瑞典人六種血統,除了“雜種”這個詞,我想不出更好的詞來形容此人了。他的父親是一個省的教育總監,相當於中國的省教育廳長的角色。列寧17歲中學畢業進入大學學法律,幾個月後就被開除,並被監視居住。22歲時以旁聽生的資格通過學位考試和國家法律考試。得到律師資格後,23歲的列寧在彼得堡一家律師樓做助理。這是列寧一生當中唯一一次在革命工作以外的工作,好像比馬克思唯一的一次正常工作長一年。
  兩年後,25歲的列寧就被沙皇逮捕,又過了兩年被發往東西伯利亞流放,三年後,30歲的列寧結束流放回到彼得堡,立即打包好行李,逃出俄國,先是瑞士,後來是其它西歐國家。從1900年開始,列寧在歐洲各國遊蕩,從事推翻沙皇的革命活動,除了在1905年底到1907年底兩年間回到俄國,一直到1917年,列寧在他的54歲的生涯裏,在西歐呆了15年。在15年當中,列寧在瑞士有很長時間,在蘇黎世我還看過列寧曾經住過的房子,在老城區的正中,不錯的地方。在瑞士這樣一個昂貴的地方能生存下來,而且還不用打工,真是很佩服。不過在網上一搜,就看到1904年列寧曾接受日本政府資助的100萬日元(那時的日元可比現在值錢)以反對俄國政府,至於這期間是不是還有其它說不得的資助就需要專家考據了。
  我這樣不厭其煩地列舉出列寧的生平年份,是想告訴大家,除了學位比馬克思低以外,列寧和馬克思一樣沒做過什麽正經的工作,我看過希特勒的生平,他也沒做過什麽平常人謀生的工作,斯大林也是這樣,中國的洪秀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都是這樣。不過,從學曆上看,共產主義的幾個知名人物從馬克思的博士到列寧的自學本科,然後斯大林中學肄業,文憑依次降低,但凶殘程度則不斷提高。
  中國方麵則更要慘些,毛澤東和劉少奇真正拿到的是小學文憑。周恩來要好些,拿到過中學文憑,日本的大學考不上,中國的大學好歹上過幾個月,凶殘程度則遠遠超過他們的中外前輩。
  有時我會想,其實這些人和我們身邊那些考試成績不好,但天資聰穎,最後混跡江湖的同學有什麽區別呢,區別恐怕就在於,這些所謂偉大人物有一套所謂的理想,這套理想聽上去冠冕堂皇,很是蠱惑人心,天時地利,加上民眾的腦殘,使得他們最後能攫取國家權力。一旦權力到手,他們無所不用其極,背後支持他們的動力,有多少是個人私欲,有多少是理想驅動,就是天知道的事了,反正這些人沒有什麽可以害怕失去的。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馬克思理論最大的缺陷(假設馬克思本人沒有任何惡意)就是把人設定為本性善良,而三權分立製度的基本設定則是人性本惡,需要互相鉗製。
  列寧沒有後代。在1998年,他28歲時和俄國社會黨人克魯普卡婭結婚,大家公開承認的情婦是法國的阿爾曼德。是否還有其他女人,沒有直接證據,不過在蘇聯倒台後,列寧的診斷記錄被公開,從用藥和症狀描述,與公開的腦溢血死因無關,倒與梅毒極為相似,偉大領袖很可能死於梅毒。這梅毒是如何傳給偉大領袖的,天知道!在一妻一妾之外,極有可能還有別的女人給他帶來了滅頂之災。
  列寧和女人的關係隻是他個人道德品質的問題,在以往的蘇聯電影和小說中,列寧總被塑造成一個聰明絕頂,深受人民愛戴的領袖,所以他能領導工農群眾奪得政權。很遺憾,這樣的形象也是假的。2007年底,德國《明鏡》周刊《das Spiegl》刊登了係列文章,詳細描述了1917年春天,在俄國社會民主黨人和其他革命者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議會政府以後,列寧如何和德國情報部門接上頭,德國人幫助列寧回到俄國,隨後陸續在一年內向列寧領導的社會民主黨極左派布爾什維克派以及這個派別控製的“赤衛軍”,至少支出了兩千六百萬金馬克,(據說相當於今天七千五百萬歐元)。要知道,以當時的購買力,這筆錢絕對是巨款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供應還不包括在內。
  列寧拿著這筆巨款和武器,回國後建立了隻聽命於他的“赤衛軍”,然後趁著政府軍隊主力在前線抗擊德國軍隊,後方空虛時,以兩千“赤衛軍”突襲議會政府所在地冬宮,逮捕了以社會民主黨孟什維克派克倫斯基為首相的議會政府所有成員,控製了政權,這就是所謂“十月革命”的真相。
  德國人支持列寧,是因為當時德國西邊和英美法作戰,東邊和俄國作戰,為了盡早打敗俄國,支持一切可以削弱俄國力量的反對派,而列寧為了奪得政權,不惜以民族為代價,實際上以做民族的叛徒為代價換取了資金、武器的支持,而且也確實在奪得政權以後和德國簽署了《布列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條約使俄國喪失了大片領土。隻是由於德國後來莫名其妙的失敗,這個條約沒有認真地執行,俄國躲過一劫。但德國的這次莫名其妙的失敗,種下了希特勒崛起的種子,最終俄國人在二次大戰中又吃盡了德國人的苦頭,也算是一種報應。而自作聰明的德國人機關算盡,也沒撈到什麽好處。二次大戰中東部戰線巨大的傷亡,土地的割讓,國家長達近45年的分裂,都是當年德國自以為是的戰略專家支持列寧奪權產生的惡果(關於德國人的愚蠢和低素質我會在隨後的章節裏專門論述,這裏就不細說了)。
  列寧沒有底線的行事方式大概隻有毛澤東一人可以與之相媲美。當俄國2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以後,同樣流亡瑞士的俄國社會民主黨孟什維克派首領馬爾托夫拒絕和德國人合作而無法穿過德國控製區回到俄國,列寧則毫無壓力地拿著德國人的錢和武器去屠殺俄國人並割讓土地給德國人。列寧以“一切權力歸立憲會議”為口號,利用武力奪取了政權,並舉行了立憲會議投票,當發現孟什維克派社會民主黨人的得票遠遠超過自己的布爾什維克派時,列寧幹脆取消了立憲會議,把反對派議員統統都抓了起來,甚至說:一切權力歸立憲會議是反動口號!開槍射擊遊行示威的,支持立憲會議,創立共產主義人間天堂的主力——產業工人。
  列寧的血腥殘忍雖不能說絕後,但絕對是空前的。剛剛奪得政權,列寧就下令成立“肅反委員會”簡稱“契卡”,公然聲稱要製造“紅色恐怖”,契卡可以不經審判槍斃任何新政權不喜歡的人。終於,列寧可以實現他的理想了。因為他一直認為,法國大革命和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就是殺人太少。俄國專家估算,從1918到1922年的五年間,被契卡處死的人數可能高達數百萬。
  這裏所說的數百萬人指的是直接被契卡殺死的,在內戰中死去和因為列寧的“戰時共產主義”經濟政策而餓死的人還沒有計算在內。從1918年至1921年,列寧為直接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在1918年6月通過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實施“戰時共產主義”的政策。該政策主要包括:強製征收農民除維持生存量之外的所有糧食(即餘糧收集製,這是好聽的說法,從最近披露的信息看,就是派武裝人員直接把農民的糧食搶走,和中國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做法一樣),所有大中企業收歸國有,國家壟斷所有外貿活動,禁止商品交易並實行計劃配給製,對工人采用嚴格的管理製度,罷工者即行槍決(中國現行法律禁止工人罷工)等。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很快就導致了經濟崩潰,到1921年,俄國的重工業產量隻有一戰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即著名的列寧格勒)失去75%的人口,而莫斯科的人口也減少了50%。到1921年春季出現了波及30多個省的嚴重饑荒,據估計期間全俄約有500多萬人餓死。和中國農民老老實實餓死不同,俄國農民則奮起武裝反抗,列寧把這種反抗稱為“富農暴動“,下令紅軍鎮壓,甚至使用毒氣彈。1921年2月21日在列寧格勒,曾經在十月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動,他們要求當局實現當年的承諾,實行言論自由、解除貿易限製、重新選舉一個“沒有布爾什維克的蘇維埃。列寧當然地使用武力鎮壓了水兵暴動。而在這個時期整個俄國的人口一億多不到兩億人,有俄羅斯學者估計,在1917~1922年間,俄國損失人口達1 200多萬,其中軍人損失近80萬,其餘的就是被處死、餓死和在勞役、流放當中失去的了。也就是說,有將近十分之一的俄國人因為列寧的人間天堂的夢想而喪命,結果卻是在1921年的3月,也就是列寧鎮壓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動後宣布取消“戰時共產主義”。但這並不意味著建立人間天堂夢想的破產,因為推動這架恐怖機器向前走的不僅僅是人類的夢想,而是人性之惡。人類最美好的夢想卻呼喚出人類最醜陋、最肮髒的潛能!
  糧食統購統銷和工商業的國營化其實在烏托邦實驗中就初現倪端。農民從來就是共產主義者認為落後的群體,他們的生死當然不是列寧關心的事,工商業者在馬克思看來是阻礙社會進步的力量,當然要被新的社會所剔除。之前因為沒有權力,共產主義者不得不忍受這些人,現在大權在握,當然要清洗這些人,這也是在中國、東歐、以及東南亞共產國家裏發生係列悲劇的根源。
  大規模的殺戮,並且冠冕堂皇地提出“紅色恐怖”,這是列寧的獨創。一般人理解列寧這樣做,是為了維持新生政權的生存,這其實是事情的表麵。深層的東西我們必須從1903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生物學家巴甫洛夫的動物條件反射理論才能發掘出來。
  在1921年1月,當大部分的俄國人還在饑餓和生死之間掙紮時,列寧專門為巴甫洛夫簽署了特別法律,其全文如下:
  鑒於伊·彼·巴甫洛夫院士特別傑出的科學貢獻,和這些貢獻對於全世界勞動人民的重大意義,人民委員會特命令:
  一、組織一個有十大權力的特別委員會,並按照彼得堡蘇維埃的建議,由下列委員組成:馬·高爾基同誌,彼得堡高等教育部長克裏斯蒂同誌及彼得堡蘇維埃行政部委員長伯龍同誌。授權該委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為巴甫洛夫院士及其同事的科學工作創造最適宜的條件。
  二、國家出版局須為巴甫洛夫院士的科學著作出版一種精裝本,由共和國最好的印刷所印刷,以總結他最近20年來科學工作的成就。該書的國內外版權歸伊·彼·巴甫洛夫保留。
  三、工人糧食部須以熱量等於兩個院士配給量的特別食糧供給巴甫洛夫院士及其夫人。
  四、彼得堡蘇維埃須保證巴甫洛教授及其夫人終生使用他們所住的住宅,並供給該項住宅及巴甫洛夫院士的實驗室以最好的設備。
      人民委員會主席 
烏裏揚諾夫(列寧)
莫斯科 克裏姆林官
  1921年1月24日
(《列寧選集》1960年人民出版社)
  從中可以看出列寧對巴甫洛夫關愛有加,而同時期的科學家和知識分子或被槍斃,或被驅逐,巴甫洛夫有什麽特別之處呢?巴甫洛夫的動物條件反射理論的核心有兩條:
  一、動物經過反複的訓練,可以形成條件反射,即不經大腦控製地產生自動的反應,比如狗經過訓練,隻要聽到鈴聲就能分泌胃液,而不需要真的有食物供應。
  二、在巨大的恐懼之下,以往的訓練、記憶會變成清零,之後的反複灌輸、訓練可以形成完全新的條件反應行為。
  列寧在巴甫洛夫理論的指導下,把人當做純粹的動物,係統的運用“紅色恐怖”屠殺不同政見者,並給幸存者造成巨大的恐懼。列寧希望在恐懼和饑餓雙重壓力之下,普通的俄國人將以前的道德倫理,思想意識清零,再通過書刊審查製度,使得俄國人隻能接受共產主義的宣傳,以形成新的、統一的、適合共產主義的思想意識。
  因此,盡管因為農民和士兵的反抗,當然根本原因是凋敝的農業和工業生產已嚴重影響到所有俄國人的生存,列寧不得不在鎮壓了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動後一個月取消“戰時共產主義”,但這種“紅色恐怖”的效果業已達到,絕大部分的俄國人在饑餓和恐懼的雙重壓力下,已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接下來,列寧和他的同夥,展開了人類史上最大的洗腦行動。
  我的藏書裏有一套老爸在我剛上大學時贈送的196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列寧選集》。在第三卷中收有一篇名為《怎樣組織競賽》的文章。其中列寧在談到對所謂富人、騙子和懶漢實行管製監督時,這樣寫道:“在一個地方捉十個富人,一打騙子,半打逃避工作的工人(在彼得格勒,特別是黨的印刷所,有很多排字工人逃避工作,這同樣是流氓行為)去坐牢。在另一個叫他們去打掃廁所。在第三個地方,一當監禁期滿就發給他們一張黃色卡片,使全體人民在他們悔過之前,把他們當作危害分子加以監視。在第四個地方,從十個寄生蟲中挑出一個來就地槍決。在第五個地方,想出各種不同的辦法來配合運用。”。
  大家要注意,富人、騙子、怠工的人這些都是些沒有固定界定的,可以由當權者任意認定的概念,實際上給當權者以無限的權力,隻要你不聽命令,就可以把你抓起來,或關或斃。即使發出來勞動,你還要帶著黃色的卡片,這一招我們以後還可以從希特勒德國讓猶太人帶黃色五角星看到,始作俑者正是這個列寧。黃色對於中國人是皇帝才能用的顯貴顏色,而在歐洲人眼裏,黃色是帶給他們災難的顏色。從匈奴人的上帝之鞭,到蒙古人鐵騎橫掃,歐洲人吃夠了黃種亞洲人的苦頭,把黃色看做是一種不詳的顏色。
  從十個人挑一個處死,本來源於羅馬帝國軍團對戰場逃亡士兵的懲罰,列寧引來對待平民,甚至是給自己的黨印刷材料的工人,可想而知在社會上會引起多麽大的恐懼。
  在同卷裏,列寧在《論饑荒》中這樣說道:“需要先進工人進行大規模‘十字軍討伐',到所有一切生產糧食和燃料的區域去,到所用一切運輸和分配糧食和燃料的重要地點去,以便提高工作能力,使工作能力增加十倍,以便幫助各地蘇維埃政權機構實行計算和監督,以便用武力消滅投機、受賄和疏忽大意的現象”。這裏的武力,就是“槍斃”的代名詞。列寧直接使用“十字軍討伐”,完全不忌諱和基督教天堂的關聯,其凶殘,狂暴躍然紙上!
  在這段時期內,列寧的信徒們實行了共妻製,有篇很好的網絡文章有介紹,大家可看,這裏就不贅言了。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1&boargig=96&ig=8246646
  以上不過時告訴大家一些實例,以便讓大家知道列寧和他的同夥的真實麵目,從這裏大家也好理解以後中國、東歐、東南亞等悲劇根源。盡管列寧等人直言就是要在人間建立天堂,要進行“十字軍討伐”,但他們卻把在俄國影響巨大的東正教會看做死敵,上至大主教,下至小神父、修女,統統地被幹掉。也難怪,誰叫同行競爭呢,不滅你滅誰!有知識的人也是消滅的對象,影響太大的人物就驅逐出國,比如原來的黨內戰友,孟什維克領袖馬爾托夫就被禮送出境,糧食也控製在當權者者手裏,俄國大地在饑餓和死亡的摧殘之下變成了思想的白地,列寧和他的同夥們在這片白地上寫下了人類思想史上最猩紅的一筆,而且,這一筆,很長,很長!
  在列寧式洗腦術中,天堂被保留,隻不過在人間的名稱是“共產主義”。上帝、耶穌以及他們的世俗代表基督教會被打倒、消滅,但新的上帝、耶穌及組織被重新建立。按照馬克思的理論,一無所有的工人(無產者)階級成了革命當然的領導階級,而列寧和他的黨是這個階級的領導團隊,當然是這個階級的先進代表,黨的領導人自然成了上帝、耶穌,具有天然的正確性,有了統治的法理。當然,也會有人提出疑問,因為這些黨的領導人無一例外都是讀書人出身,都是有產階級出身,如何能成為無產階級的領袖,我們偉大的領袖,兼導師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們是特殊材料製成的。如果還不信,契卡就會上門的,說不贏你,就讓你失蹤,73條的鼻祖就在這裏。
  有時我想,這馬克思的共產理論最吊詭之處就在於,它的創立者和實踐領袖們都是出身良好,基本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但他們卻宣稱隻有出身最貧寒、最沒有知識的人,才有最好的道德,才有能力建設一個新的世界,這明顯的悖論猶如一瘋子的囈語。可就是這瘋子的囈語卻讓整個世界瘋狂了將近100年。還有這瘋子的囈語來自所謂以邏輯思維嚴謹著稱的德國,而且很多以文明自居的歐洲人,拚命在全世界推銷,以至於讓我懷疑這種瘋狂的根源依然來自近兩千年來對天堂的渴望,以及基督教極端思想教育的反映。或者,還有一種可能性,這些人壓根就是以這種理論來愚弄民眾,以達到自己的私欲。
  在把天堂、上帝、耶穌換成共產主義、無產階級政黨領袖以後,列寧及他的同夥們全麵繼承了基督教會的洗腦技術,隻不過大部分換上了新名詞,有時就像引入動物條件反射理論一樣,引進一些新的技術支持,主體上沒有很大改動。
  第一,神秘儀式照樣搞。教會的彌撒不能舉行,但群眾大會卻時時開,《列寧選集》裏許多關於舉行群眾大會的好處介紹。入黨、入團、入隊儀式,各種政治學習,還有各種代表大會,閱兵式,越隆重越好。內容如何不管,形式是最重要的。
  第二,緊密的小團體,網狀結構更加完善。每個村莊,每個車間,每個居民點,每個連隊都有黨的組織,而且軍隊實行政委製,政委才是軍隊的老大,黨的控製力空前絕後。模仿青年教會,童子軍,建立青年團,少先隊,最惡心的是從小學就開始建立班幹部製度,使學生互相告密,互相控製。整個社會都籠罩在黨的大網裏。
  第三,思想上的排他性就不用多講了,能思考的人或殺或趕,不同意見的書刊不準出版,連消極怠工抗議也要槍斃,比基督教會嚴酷百倍。
  第四,強調思想灌輸的經常性、反複性,試圖建立如同動物反射般的思想灌輸體係。在屏除了外界、曆史的幹擾後,列寧領導的蘇俄篡改曆史,命令全體民眾日日學習中央下發的材料,大會小會不斷,基本上中國發生的事情,在俄國都可以看得到。最為特別的是,列寧把教會唱詩班的形式擴大到整個社會,連軍隊也成立了文工團,大唱特唱舊社會黑暗,黨的光榮、正確、偉大的歌曲,並在整個娛樂領域全麵黨化,利用電影等現代娛樂手段達成宣傳目的。這些都是納粹德國利用電影宣傳,中國大唱紅歌的開山鼻祖。
  第五,在簡化理論,讓理論通俗易懂方麵,蘇俄領導人做的非常的到位。因為絕大部分的知識分子被殺、被關,基層手握權力的都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老粗,列寧的辦法就是,領導的命令就是理論,隻要服從就好。最多印一些小冊子,這裏麵也是一些口號,讓那些半文盲領導人易於理解。我想起在中國的文革期間有一首歌,歌名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裏麵除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呀就是好”以外,別無其它內容。大概也是這種情況的最好寫照。
  第六,在樹立榜樣,不斷造神方麵,蘇俄可以是達到登峰造極的水準。這最大的神當然是列寧,接下來是斯大林。如果一個女人生了十個孩子也能當上英雄母親,成為榜樣,有興趣者自己可以到網上找找,一定有很多好玩的東西。
  第七,雖然蘇俄建立之初,立即拆毀了很多東正教堂,但隨之建立起來了更多的宏偉建築,如大家熟知的紅場,還有那列寧墓,這些很明顯的東西就不一一列舉了。
  蘇俄搞的這一套,對現代洗腦術產生了相當的影響,至今仍然在全世界很多地方看得到痕跡,在以後的章節裏我也會慢慢道來。
  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列寧是有別於斯大林的好人,從1928年又卷土重來的,致使整個蘇聯餓死近三千萬人大饑荒,到30年代開始的,致使蘇共高中層幹部大部被清洗的大肅反,都是斯大林違背了列寧的意願,強行進行農業合作化,並且個人嚴重病態造成的惡果。但這又是一個騙局,是一個當年赫魯曉夫為了延續蘇聯的生命,為自己統治的合法性而做出的切割,把製度的罪惡歸於個人的錯誤,就像當年打倒“四人幫”時一樣,把毛澤東和江青切割開來,把文革的罪惡都歸於“四人幫”,宣稱所有的罪惡都是江青違背毛澤東的意願做的一樣,目的都是不讓人對製度產生懷疑。
  縱觀斯大林的政策,他可以說是列寧的好學生,基本嚴格按照列寧的教導去做的,隻是他的屠殺指向了內部,指向了內部那些對他不忠的或有可能不忠的幹部,因為外部的不穩定因素早已除去,剩下的就是黨內的異見者了。被他殺掉的人,基本上也是手上沾滿鮮血的劊子手。比如被斯大林清除掉的圖哈切夫元帥就曾經用毒氣彈鎮壓農民的抗糧起義,鎮壓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動也是他的功勞。隻是斯大林的肅反引起的黨內反彈更容易得到表達,而死去的商人,農民往往是屍骨無存,後代凋零,更無人伸冤了,就像中國的文革,高級幹部的平反早在70年代初就進行了,而普通小民的遭遇,又有多少人關心?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斯大林和列寧的不同,隻能說,斯大林比列寧更極端,更凶殘,更急躁,本質卻無任何差別。
  關於蘇聯30年代第二次大饑荒死亡人數和斯大林肅反的死亡人數大家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數據,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有一個數字想在這說一下,在蘇聯解體以後,曆史學家從檔案中查到,自1921至1953年間,總共有一千萬人曾於不同時間在臭名昭著的死亡集中營古拉格服刑。俄國的人口在1914年就達到1.657億,但到了2007年,整個俄國人口才不過1.42億,俄國人口不增反減的原因有很多,但列寧和他的同夥的血腥殘暴統治占了其中很大比重。
  列寧雖然死的很早,但他給世界留下的禍害並不因為他的死亡而逝去。在奪權的第三年,即1919年3月,在自己的政權還不穩的時候,列寧就成立了“共產國際”。這個國際的名義領導人是保加利亞的季米特洛夫,但實際領導人是列寧,以後是斯大林。這個國際在俄國人大量餓死的20、30年代,仍然向全世界各國投入巨款,在這些國家內部成立共產國際支部,在這些國家內部培養代理人,目的首先是維護俄國的安全、利益,其次是為下一步共產主義在全世界的擴展做準備。如果這些錢糧能賣糧運回俄國,定能救活很多俄國人,但這些俄國人注定是列寧人間天堂之夢的犧牲品,而且接下去這樣的犧牲品在世界上還有許多、許多,比如在中國60年代的大饑荒裏,為了毛澤東的世界領袖之夢,又有三千多萬人成了犧牲品,細數起來,讓人唏噓不已。
  列寧的“共產國際”在世界上掀起了共產浪潮,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共產國家的領袖比如中國的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越南的胡誌明,都是在這個國際資助下生存、壯大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到1943年6月共產國際取消,都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百度條目上說中共是在1922年決定加入共產國際的,懂得這段曆史的人就可以笑笑了。中共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所有參加會議的代表,都拿到了共產國際代表發給的200大洋的路費,國際的代表直接參加了大會,不知這算什麽!)。而胡誌明則是印度支那支部的領頭人。
  1943年,蘇聯在納粹德國的打擊下搖搖欲墜,急需西方國家的軍事、經濟支持。要人家的東西,總不好再支持人家家裏的小癟三搗亂,斯大林幹脆取消了共產國際。但這隻是權宜之計。在二戰結束後,雖沒有回複國際,但實際行動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家知道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拉丁美洲遊擊戰,古巴革命,日本的“赤軍”,德國的“紅軍旅”,都是共產國際思維的延續,其代價是無數的生命、鮮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